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所能起到的作用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9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逐渐走进语文教学课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作用 教学情境 重点 听说读写能力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逐渐走进语文的教学课堂,展示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独特魅力。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和推广,必然会对语文教学的相关因素,产生深刻影响。它集图像、声音、文字和视频等为一体,融合传统教学技术与现代教学技术于一炉,既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在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①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线。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便于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克服过去仅凭抽象的语言文字感受活生生画面的落后做法。这种情境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视觉和听觉有效综合,声像兼备,使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文章,帮助学生体味。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需老师过多吃力不讨好的讲解,美妙的声像就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文中所描绘的意境中,然后再细述课文,能够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怎样把语文课文讲活?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打动学生的心灵。如讲授第十册中的《丰碑》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丰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具体指什么?用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了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他的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一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能否突破重难点成为了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传统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课文难点的突破或者借助复杂化、抽象性的语言,或者借助寥寥无几又僵硬死板的肢体动作进行解说,结果下来,经常是教师忙得不可开交、累得满头大汗,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似懂非懂。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可以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于一体,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有利于在学生头脑中搭建理解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抽象性、知识性很浓的文章中,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教材中某些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比较抽象、复杂,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如果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耳闻目睹,既增加生动性,又容易突破重难点。
  一堂课是否优质,主要是看重点和难点能否突破。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自身的优势为我们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的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但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的含义。这样,学生就经历了感知→理解→运用,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
  2.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以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教学第六册《荷花》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接着,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
  三、运用多媒体延伸各种器官的功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如今的教学早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根教鞭、一杯水的老旧模式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亦不断更新,不断完美。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指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语文课借助多媒体延伸了各种器官的功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选择好最佳课堂模式和教学手段,更有助于训练学生各种能力。如选择利用电教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优点,通过重现、渲染等方法,指导学生从学习范例中掌握规律的示范模式,就是有助于听说训练的教学法。入情入境地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还夹杂着自己独特的个人感情和韵味。在这种自由、激昂的氛围当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听说的能力。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前者容易而后者困难。传统的作文教学,不太注重启发想象,导致学生的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得不到刺激,开发,自然是无话找话,语言文字苍白无力、情感单调乏味。多媒体作文教学能较好地纠正了以上弊病。在作文软件的设计中,不论是动态图像,还是静态画面;不论是纯画面设计,还是图文并茂的设计,多媒体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都为学生的想象思维创造了广阔的天空,大大开发了右脑的潜能,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文学艺术中的世界展现在论文格式学生面前,既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第十册《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
期刊
《盘古开天地》(人教社试验课本六年制5册)是个神话故事。这类文章因为富于神奇的想象而充满着魅力。教学中,教师往往着力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而忽视了对语言表达形式的关注。第一次教这课书的时候,我就犯了这个通病。  片段再现(一):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产生了奇妙的变化。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留意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
期刊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步入教育尚浅的我却深深地体会到:孩子们今天是祖国的花朵,而明天将是社会的栋梁,没有高尚品德的人 是难以挑起伟大祖国 未来的。那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 应着力做好如下几方面 :  一、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 一些同学的父母或外出打工或忙于生意或忙于工作,对孩子缺
期刊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回归自然,使音乐真正做到来源自然,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方式,着重在即兴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并非是你教我学,而是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动作、语言、乐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人们亲自参与活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幼儿、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期刊
去年,我参加了初中课改的培训,了解和领会了课改的精神,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把所教的八年级两个班级作为实践的对象,与其他几个班级进行对照,做了一下几个方面的调整,与大家一块探讨。  一、调整思想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在追求学生服从命令,步调一致的机械操练,我承认我也有过。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行动,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课堂中,教师应改变指挥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活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推行为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契机,这就要求老师认真研究新课程的特点,思考在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通过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转变备课思路和课堂教学方式来积极应对  [关键词]新课程 特点 基本问题 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在我校实施已经三年多了,这为我校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在教师,现结合我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的基本特点:  
期刊
怎样上好一堂课?读了石寿祝老师在2012年“思想政治课教学”第四期写的“坚持五个充满打造特色课堂”深受启发,石老师的五个“充满”,即充满思想、充满观点、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和关怀、充满文化,这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五个“充满”准确把握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规律和精髓,对今后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战略和战术的指导意义。如果说能力、技巧是术,理念、规律是道,那么“五个充满”做到了“以道统术,以术得道”
期刊
“学校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当今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掌握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教育必须为知识经济架设桥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有效地提供大批创新型、开拓型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全民族
期刊
名师们的课总令我们拍案叫绝,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表达充满神奇的魅力:他们可以用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幅生活的图景,使你浮想联翩;他们可以把事物的存在状态生动地再现出来,使你身临其境;他们可以把跨越时空的人、事、物凝聚在三言两语中,创造出一个美妙的天地,掀起你情绪的波澜……  特色一:豪华落尽见真淳  教师的语言应尽可能地通俗易懂,应该尽可能地把课文讲得实实在在但又新鲜活泼,要给学生一种真实感。这有
期刊
【摘 要】离开生活的语文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因此,应把生活化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将语文教学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语文 生活化 内涵 必要性 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