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盘古开天地》(人教社试验课本六年制5册)是个神话故事。这类文章因为富于神奇的想象而充满着魅力。教学中,教师往往着力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而忽视了对语言表达形式的关注。第一次教这课书的时候,我就犯了这个通病。
片段再现(一):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产生了奇妙的变化。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留意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会儿你读的时候,把下半句和上半句相对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齐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将相应词语强调了一下)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一生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全体女同学,你们就是“轻而清的东西”,你们读!
生:(女生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男孩子,你们就是重而浊的东西。你们读下半句。
生(男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适时点评:
备课时,我注意到“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是对偶句,语言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因此,在第一个教学片段中,我有意识地试图通过反复朗读,让孩子们体会其妙处。但是这种体会,仅仅停留在读这个层面上,还没有对语言规律作适度的点拨。这对语言敏感度还不高的三年级孩子来说,显然是很不够的。语文学习,内容理解是一个层面,语言形式的研究又是一个层面,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 。第二次备课的时候,我又一次捧起课文细细地读起来。通过读,我充分感受了对偶句的节奏美和对称美。更加让我欣喜的是,我发现了课文中写“变化慢”、“时间长”的词语,一共有四处:
第一处: 天和地渐渐分开了。
第二、三处: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第四处: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才逐渐成形。
“渐渐”、“缓缓”、“慢慢”、“逐渐”“多少年”,都表示速度慢,时间长。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天地形成时间之漫长,盘古开天辟地之艰辛,都蕴含其中。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非常注意用词的细微的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丰富了表达形式。这一语言现象的发现,让我甚为兴奋。第二次教学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细品析上述语言现象,教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段再现(二):
生:(齐)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来看:
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下你读的时候,把下半句的相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指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将“重 浊 下降 地”等词语读重音)。
(和第一个教学片段流程相同的部分,此处从略)
师:请你再仔细读读,发现了什么吗?
生:老师,我发现上下半句话字数是相等的。
师: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生:我发现上下两个半句有很多的反义词?(师插:你说说都有哪些?)清对浊、轻对重、上升对下降,天对地。
师:嗯 ,真好!老师读上排的词语,你们读下排与它们相反或相对应的词语。
(师生合作对句)
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天----地
师: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读起来特别的有味道。来,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有滋有味地齐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其实,这句话中,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吗?
生:缓缓和慢慢。
师: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
生: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
师:其实啊,在这篇课文里,表示慢的词语还有,请大家到课文里找找。
(生默读找词语)。
生:我找到了一处:在第二段里有“天和地‘渐渐’分开了!”这里有个‘渐渐’。
生:我还找到了另一句,“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才‘逐渐’成形。”这里有个“逐渐”也表示速度慢、时间长。
师:大家找得很好,我们一起看到屏幕上(教师把带有表示“慢慢”意思的全部语句子打在屏幕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着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作者写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生:我还感觉到天地分开真的很不容易。盘古很艰辛!
生:我感觉到天地形成的时间太漫长了。
生:天地形成需要那么长时间,我真担心盘古会不会累倒!
师:是啊,大家感受得真好,这些感受我们都是从文字中来的,你看,学语文可真有意思啊。
适时点评:
相比于第一个教学片段,这次所呈现的教学过程,就显得丰满多了。教学中,因为注意了挖掘独特的语言现象,采用了反复朗读、对比品析、前后勾连等策略,将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都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到课文中走个来回”的效果。
评价分析:
第一,一个语文教师,要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借用罗丹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本中不缺少训练的点,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训练点的眼睛。”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细读课文,在对课文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寻找属于“这一课”的独特的语言现象,然后将这些语言现象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引领学生回归到语文最初的家园。 进而,我想到,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得有高品味的语感,并以自己的敏锐的语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一个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言语感悟力和发现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感受,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染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門的。”
第二,一个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我领着孩子们反复朗读,让他们读得有滋有味;在反复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很自然地领略并发现了对偶句的魅力;尔后的词语品析,孩子们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和洞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语文老师,要研读语言文字之美。
语文老师,更要引领学生回归到语文最初的家园。
片段再现(一):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产生了奇妙的变化。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留意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会儿你读的时候,把下半句和上半句相对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齐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将相应词语强调了一下)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一生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全体女同学,你们就是“轻而清的东西”,你们读!
生:(女生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男孩子,你们就是重而浊的东西。你们读下半句。
生(男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适时点评:
备课时,我注意到“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是对偶句,语言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因此,在第一个教学片段中,我有意识地试图通过反复朗读,让孩子们体会其妙处。但是这种体会,仅仅停留在读这个层面上,还没有对语言规律作适度的点拨。这对语言敏感度还不高的三年级孩子来说,显然是很不够的。语文学习,内容理解是一个层面,语言形式的研究又是一个层面,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 。第二次备课的时候,我又一次捧起课文细细地读起来。通过读,我充分感受了对偶句的节奏美和对称美。更加让我欣喜的是,我发现了课文中写“变化慢”、“时间长”的词语,一共有四处:
第一处: 天和地渐渐分开了。
第二、三处: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第四处: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才逐渐成形。
“渐渐”、“缓缓”、“慢慢”、“逐渐”“多少年”,都表示速度慢,时间长。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天地形成时间之漫长,盘古开天辟地之艰辛,都蕴含其中。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非常注意用词的细微的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丰富了表达形式。这一语言现象的发现,让我甚为兴奋。第二次教学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细品析上述语言现象,教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段再现(二):
生:(齐)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来看:
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下你读的时候,把下半句的相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指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将“重 浊 下降 地”等词语读重音)。
(和第一个教学片段流程相同的部分,此处从略)
师:请你再仔细读读,发现了什么吗?
生:老师,我发现上下半句话字数是相等的。
师: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生:我发现上下两个半句有很多的反义词?(师插:你说说都有哪些?)清对浊、轻对重、上升对下降,天对地。
师:嗯 ,真好!老师读上排的词语,你们读下排与它们相反或相对应的词语。
(师生合作对句)
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天----地
师: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读起来特别的有味道。来,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有滋有味地齐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其实,这句话中,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吗?
生:缓缓和慢慢。
师: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
生: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
师:其实啊,在这篇课文里,表示慢的词语还有,请大家到课文里找找。
(生默读找词语)。
生:我找到了一处:在第二段里有“天和地‘渐渐’分开了!”这里有个‘渐渐’。
生:我还找到了另一句,“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才‘逐渐’成形。”这里有个“逐渐”也表示速度慢、时间长。
师:大家找得很好,我们一起看到屏幕上(教师把带有表示“慢慢”意思的全部语句子打在屏幕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着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作者写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生:我还感觉到天地分开真的很不容易。盘古很艰辛!
生:我感觉到天地形成的时间太漫长了。
生:天地形成需要那么长时间,我真担心盘古会不会累倒!
师:是啊,大家感受得真好,这些感受我们都是从文字中来的,你看,学语文可真有意思啊。
适时点评:
相比于第一个教学片段,这次所呈现的教学过程,就显得丰满多了。教学中,因为注意了挖掘独特的语言现象,采用了反复朗读、对比品析、前后勾连等策略,将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都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到课文中走个来回”的效果。
评价分析:
第一,一个语文教师,要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借用罗丹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本中不缺少训练的点,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训练点的眼睛。”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细读课文,在对课文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寻找属于“这一课”的独特的语言现象,然后将这些语言现象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引领学生回归到语文最初的家园。 进而,我想到,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得有高品味的语感,并以自己的敏锐的语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一个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言语感悟力和发现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感受,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染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門的。”
第二,一个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我领着孩子们反复朗读,让他们读得有滋有味;在反复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很自然地领略并发现了对偶句的魅力;尔后的词语品析,孩子们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和洞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语文老师,要研读语言文字之美。
语文老师,更要引领学生回归到语文最初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