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当今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掌握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教育必须为知识经济架设桥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有效地提供大批创新型、开拓型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全民族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创新意识,因此,教育必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十分重要的任务。
语文学科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知识技能传授,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学科,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尽量挖掘和开发学生思维潜质和创新潜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尽信书不如无书”。过去,我们教师唯教材教参为上为真,不敢质疑。无疑则无思,无疑我们就不会积极思考,就很难点燃创造的火花。因而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首先改变教育观念,克服思维定势,鼓励学生质疑,积极探索,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同权威挑战,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见解。教师特别在难点,困惑处,易错处注意引导,善于在无疑处设疑,激起学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习中见奇”、“学中见疑”的思维。
二、营造和谐课堂,融情于教之中
我们主张在通常的情况下,老师宜微笑授课,融情于教。让学生有亲切感、轻松感,不要冷眼相对,怒目以瞪。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创设平行的民主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求知的激情,用老师的爱,带领指导学生去发掘知识的宝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求异思维,让他们“奇谈怪论”,标新立异,充分发挥他们创新的资质和潜能。同时,老师还必须用情感的语言、辅之以表情,体态、动作,给学生以激励、暗示、引导。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苦教变为乐学,增强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维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语文课是最生动、最精彩、最浓缩的社会生活。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讲述要生动形象,新颖有趣,简练明了,提问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梯度性、启发性。如教《愚公移山》。可以设计一个中心问题:“愚公愚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说明理由。说愚公不愚理由有四:愚公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可移之理,广聚移山之力。说愚公愚笨理由有二:靠小小人力移掉两座大山很不现实,劳民伤财,力不从心,劳而无功,纯属蛮干;决策不科学,其实移民比移山要好得多,他应该选择搬家。点拨问:“既然如此,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这篇课文?”应明确:从人文性的角度,主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像这样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精心设计教法,提高教学效益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关键。要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这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要避免传授知识的死板机械单一,而代之以启迪思维的多变灵活开放,有效地促进学生求异发散思维的形成。如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视教学的适当处,可让学生改填诗句:“我寄愁(诚真爱良)心与明月”。然后讨论对在各种填的字词的优劣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弄清作者用“愁”的良苦用心,对朋友的同情和友情饱含其中。然后顺势再做“春风(扶舞吹、摇、剪、吻、扶)细柳”的选择填空练习后讨论,讨论结果应是“抚”。这样的教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理解了课文,思维也得到了很好地开发。
五、掌握基本技能,奠定创新基础
一般来说,必须先学会,然后才创新,创新是对已学知识的综合和提升。在充实大脑,拓宽思路,丰富联想的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基础训练,其方法有三。模仿,即仿照课文按单元分体裁写作文,如教《春》写春单项训练,即知识技能逐个训练,如对人物的描写,可分为语言、肖像、心理、行为、细节几个点来训练。综合训练。各种技能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直接手段,也是彰显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表现方法。综合训练可以在课文分析、作文训练,语文活动中进行。如学《我的老师》→写《我的老师》→评《我的老师》→访“我的老师”。
六、开放课堂教学,广泛开展活动
语文活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作用很大,我们应高度重视,语文活动要因地因人制宜,讲究实效。活动一般包括:朗诵、演讲、作文、故事、表演、故事、办报、参观、采访、猜谜、对对、歌咏等一些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常用易做的形式,學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得到增强,语文水平得到提高,那么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语文教师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任何人都有创新的欲望和潜能,只要我们方法得当,贵在坚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
(作者简介:谭大龙,男,1977年9月出生,龙山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
语文学科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知识技能传授,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学科,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尽量挖掘和开发学生思维潜质和创新潜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尽信书不如无书”。过去,我们教师唯教材教参为上为真,不敢质疑。无疑则无思,无疑我们就不会积极思考,就很难点燃创造的火花。因而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首先改变教育观念,克服思维定势,鼓励学生质疑,积极探索,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同权威挑战,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见解。教师特别在难点,困惑处,易错处注意引导,善于在无疑处设疑,激起学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习中见奇”、“学中见疑”的思维。
二、营造和谐课堂,融情于教之中
我们主张在通常的情况下,老师宜微笑授课,融情于教。让学生有亲切感、轻松感,不要冷眼相对,怒目以瞪。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创设平行的民主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求知的激情,用老师的爱,带领指导学生去发掘知识的宝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求异思维,让他们“奇谈怪论”,标新立异,充分发挥他们创新的资质和潜能。同时,老师还必须用情感的语言、辅之以表情,体态、动作,给学生以激励、暗示、引导。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苦教变为乐学,增强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维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语文课是最生动、最精彩、最浓缩的社会生活。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讲述要生动形象,新颖有趣,简练明了,提问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梯度性、启发性。如教《愚公移山》。可以设计一个中心问题:“愚公愚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说明理由。说愚公不愚理由有四:愚公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可移之理,广聚移山之力。说愚公愚笨理由有二:靠小小人力移掉两座大山很不现实,劳民伤财,力不从心,劳而无功,纯属蛮干;决策不科学,其实移民比移山要好得多,他应该选择搬家。点拨问:“既然如此,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这篇课文?”应明确:从人文性的角度,主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像这样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精心设计教法,提高教学效益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关键。要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这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要避免传授知识的死板机械单一,而代之以启迪思维的多变灵活开放,有效地促进学生求异发散思维的形成。如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视教学的适当处,可让学生改填诗句:“我寄愁(诚真爱良)心与明月”。然后讨论对在各种填的字词的优劣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弄清作者用“愁”的良苦用心,对朋友的同情和友情饱含其中。然后顺势再做“春风(扶舞吹、摇、剪、吻、扶)细柳”的选择填空练习后讨论,讨论结果应是“抚”。这样的教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理解了课文,思维也得到了很好地开发。
五、掌握基本技能,奠定创新基础
一般来说,必须先学会,然后才创新,创新是对已学知识的综合和提升。在充实大脑,拓宽思路,丰富联想的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基础训练,其方法有三。模仿,即仿照课文按单元分体裁写作文,如教《春》写春单项训练,即知识技能逐个训练,如对人物的描写,可分为语言、肖像、心理、行为、细节几个点来训练。综合训练。各种技能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直接手段,也是彰显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表现方法。综合训练可以在课文分析、作文训练,语文活动中进行。如学《我的老师》→写《我的老师》→评《我的老师》→访“我的老师”。
六、开放课堂教学,广泛开展活动
语文活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作用很大,我们应高度重视,语文活动要因地因人制宜,讲究实效。活动一般包括:朗诵、演讲、作文、故事、表演、故事、办报、参观、采访、猜谜、对对、歌咏等一些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常用易做的形式,學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得到增强,语文水平得到提高,那么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语文教师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任何人都有创新的欲望和潜能,只要我们方法得当,贵在坚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
(作者简介:谭大龙,男,1977年9月出生,龙山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