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企业与生产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紧密联系。市场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因素也时时起着变化。企业是一个活动的生命体,只有认识现代企业的生命价值,并且从管理的观念、职能、方式和手段方面坚持创新和改革,实施生命式管理,企业才真正具有生命与活力。
企业的市场质量是现代企业的生命
无论是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企业,都与产品打交道。实践中的无数事实证明,产品的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企业的生命涉及市场的诸多因素,不仅表现在企业的产品质量上,还着重表现在企业的市场质量上,像任何事物都有质与量的规定性一样,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行为与状态也有质与量的规定性。笔者提出企业的市场质量这个概念是基于以下三点认识:
1.产品竞争的二次性。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消费者日益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这就要求企业的一切工作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满意的质量为企业的产品质量、营销质量、服务质量,以消费者的满足和满意为经营的目的。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品质上,还表现在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中,即产品竞争的二次性,一是产品的形象之争,二是产品的销售之争,有时后者则更为重要。昔日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酒好不怕巷子深”,重生产、轻销售,重产品技术、轻销售艺术,重产品质量、轻服务质量,重产品的产销变化、轻顾客的心理变化等行为都无益于企业的竞争、生存与发展。
2.企业赢利的多因素性。企业是追求赢利的。企业赢利不仅表现在有形产品的收益上,还表现在无形产品的收益上。有形产品应讲究数量、质量和销售,无形产品应研究对资源开发的深度、广度、合理度上。现代企业的无形资产越来越丰富,诸如企业的专利权、服务标记、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系统、专有技术、专营权、生产许可证、进出口许可证、长期购销合同、土地使用权、财产的使用权、租赁权、经营诀窍、公关渠道、商誉等。这些经济资源虽不构成物质实体,但每一个方面是一笔财富,其价值的实现在于经营者的认识能力、评估能力、开发能力、保护能力和增值能力。
3.企业运营的市场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一切运营活动,都与市场密切联系。其运动状态直接反映企业的市场行为。在生产要素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后,市场价值、市场行为方式、价值规律、交换规律都已进入企业,企业实际已成为市场的一部分。各种经营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协作、兼并、收购,以及企业的倒闭、破产、淘汰都在市场运动中出现,企业的市场质量直接决定其各自的前途、命运。
企业的市场质量内容很多,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是企业的控制质量。企业的市场上有位次、有信誉、有能力控制他人,而不受他人控制,这是企业运行质量的标志。控制质量一般反映在市场引力、产品质量、实力状况、筹资能力、领导形象、企业环境、协作程度和应变水平等方面。一个企业有品质好的产品,实力雄厚,资金充实,企业环境好,领导在公众中形象良好,有人财物资源可以自主配置,在企业面临顺境和困境时把握处置得法有度,企业就能在市场运行中占有主导地位、主动地位、控制地位。
二是企业的创新质量。各种事物都在变化中得到发展,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要随时调整自己。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必然是创新的有为的企业。创业、创新目标很宽,有组织系统目标,有管理系统目标,有产品开发系统目标,有信息系统目标,有人才系统目标。企业应当围绕市场变化来确定创新目标,以实现企业的战略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销售创新、服务创新。企业与市场接口越紧,创新就越有价值,在市场中适应变化的竞争能力就越强。
三是企业的营销质量。企业生产产品为了销售。一个产品在市场中占有率高,美誉度好,受到消费者欢迎,产销率达到理想状态,企业的营销质量就过硬。享誉海内外的盐城“燕舞”收录机曾在全国收录机同行业中销量八年保持第一,在1993年全国畅销产品评比中获得“金桥奖”,深受用户青睐。该厂狠抓营销质量,以变求新,注意选择新的目标市场,不断更换新的销售策略,善于更新广告的宣传,实施“创名牌、进名城、到名店”的战略,打开新的销售渠道,以此赢得新的用户,企业在市场中的引力不断提高。
四是企业的形象质量。企业在市场的形象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抗衡能力。形象质量表现为企业实力形象、领导形象、产品形象、工作形象、环境形象、交际形象、服务形象等方面的质量,这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也是企业公关工作的结晶。企业形象的高质量效应,不是唾手可得的,而要经过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构塑过程,其产生、成长、成熟、更新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要通过公关的计划制定、公关目标确立、有效的公关运作特别是有效的传播和成功的渗透,才能使企业引起公众的注意,最终引起目标公众对企业的好感、赞誉、支持与协作。企业形象质量也是企业交际质量、传播质量、商誉质量、信誉质量的总和。只有经过多方位的修炼、持续性的营造,才能达到“名声响、朋友多”、“左右逢源、名利双收”的理想境地,使企业在强手如林的商海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创造活力是实话生命管理的核心
生命式管理亦称生命管理。企业的市场质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有靠管理获取。目前企业中出现的“以包代管”、“以转代管”、“以改代管”、“以钱代管”、“一管就死”的现象应当克服,要建立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具有生命的管理体系,创造和生成企业运行机制的生机与活力。
在组织运行机制中创造活力
管理与组织互相依存,有组织,才需要管理;有管理,组织才能存在。企业组织运行机制也与整个经济体制模式相联系,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管理行为、组织运行大多受政府干预和支配,企业是国家的一个大车间,是政府的一个传达室,往往以行政方式或军事方式开展经济活动,企业的组织机制在“服从”、“执行”的轨道上运行,企业缺乏生机与活力,经营效率和经营效益难以使人满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组织运行机制应当灵活、灵敏,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活力。其要求应当是:
组织建设制度化。这个制度不是一般的建章立制,而是涉及企业根本方向、运行模式、实质性的法制化建设,以公司制改造现有企业和创新的企业,使企业不再是国家行政的附属物,而是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产权,使企业的法人制度、企业的现代竞争制度、现代有限责任制度和现代企业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在企业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使企业从根本上能形成和创造经营的活力。
组织结构市场化。内部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有效运行的关键。组织设置应面向“市场”突出“需要”,建立和形成企业的政策研究中心、经营决策中心、科技开发中心、资金调控中心、销售运营中心、企划传播中心,该分则分,该合则合。在企业集团中要逐步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起以资金为主要纽带的企业群体关系,集团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或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化的企业内部应依法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管理结构,以使企业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都得到调动,行为都受到制约,利益都受到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充满活力。
组织人才多元化。企业在市场中要有竞争力,必须提高企业管理素质,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实现传统管理向精益式管理的转变。为了追求少投入、多产出、低成本、高效益,各项管理功能必须加强,因而需要一大批人才。不仅要有决策层人才,还要有执行层人才、操作层人才,各个层次人才需要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在注意发挥“硬”人才即工程师、技术员作用的同时,要加强培养和开发急需的企业“软”人才,如企划人才、营销人才、公关人才、法律人才、国际贸易方面人才。有了人才,企业组织才能正常运转。卓越的公司往往由卓越的人才组成,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人才多元化才能赢得效益的多元化和最大化。
在利益驱动机制中创造活力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利益驱动机制。群体也好,个人也罢,奋斗的根本动力,归根结底是为自身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在利益机制中创造活力,应把握三个原则:
1.目标利益原则。利益有长远、近期之分。要注重利益大目标、中目标和小目标的有机结合,不能顾此失彼。目标利益反映根本利益所在,以目标利益驱动职工、凝聚职工,劳动者才能产生渴望与追求。企业的利益目标一般有效益目标、工资目标、福利目标、物质消费力目标、精神消费力目标、文化消费力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正确处理好企业、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才能产生根本的利益驱动力。
2.需求满足原则。利益驱动也就是利益需求。人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成就的需求,利益和需求是对的,内发的期望是需求,外来的满足是需求,利益是需求的对象。在企业的需求满足内容上,除正常的工资、资金、福利等物质待遇外,切不可忽视人的情感。绝不可因为决策快、节奏快,不去重视“个性的需要”、八小时以外的“小天地”,也不能过分强调个人的权威,阻塞民主的言路。对企业的不同对象,如管理人员、知识分子、生产工人、技术工人、退休工人等的心理状态要进行研究,同时要注意环境、时间转换期人的心理变化。当前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利益与权力的调整。权力与利益相关,新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要注意从“以人为本”的宗旨出发,在不断满足人们深层次、高层次的“双层”需求中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
3.实惠到位的原则。在企业中,除对人的精神激励外,还应注意对人的物质激励。在分配时,既要注意公平,更要注意经济效益,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要敢于奖励、善于奖励。特别对做出显著贡献的知识分子、销售人员应给予超出常规的物质补偿与激励。
在产品开发机制中创造活力
产品是企业的立根之本,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新品,企业要有好的效益是不可能的。有远见的企业家,必然注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以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1.系统式开发。建立从市场——研制——生产——销售——市场开发的经营机制,着眼新市场的需求和大众顾客的追求,立足今天,设计明天,不仅生产适应于一般消费群的产品,还应生产服务于特殊消费群的产品,在开发产品时就采取开放式、吸收式、双向式方法来进行,尽力避免与市场隔开的“关门搞科研”和“单相思”抓开发等弊病产生,多渠道与顾客建立起服务咨询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共创设计系统,使顾客成为产品设计的最佳助手与参谋,以建立新产品开发的市场基础和价值基础。
2.持续式开发。“花无百日红”,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永葆青春。每一种产品如同人的生命从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到衰退一样,产品也有其寿命周期。新的产品总要代替旧产品,这就是替代规律。一个企业老产品热销时,要超前设计,增强自身的危机感,或在原产品基础上求异创新,或放弃原产品“另起炉灶”,或开发专利产品和独特产品,使产品开发机制持续运行,不断更新。随着新科技日趋发展,产品的寿命周期显著缩短。谁在新产品开发上加足油门,高速向前,不断开发,谁就能赢得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3.激励式开发。产品开发是复杂的高级劳动,开发者投入的是时间、知识、牺牲,其成功往往在若干次失败后才获得:即使是引进的技术型开发,也要潜心努力,广泛寻求信息以正确应用,并且其中充满“合理的冒险”、奇异的创造、独特的联想,其创作和创造的艰辛,有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开发机制的活力,主要取决于开发者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知识型劳动者的创新价值给予报偿是非常必要的。以精神的、物质的多种奖励办法激发他们的热情,以撞击式的重奖方式认同他们的特殊劳动价值,同时,对其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予以主动的保护,营造良好的开发氛围,使市场性、奉献性、成就性新品开发人才脱颖而出。
在经营决策机制中创造活力
在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环境下,企业竞争日趋加剧。竞争力大小常常表现在企业的经营观念、战略选择、研究开发、技术进步、企业管理、企业形象等方面。经营的得失成败,往往取决于经营者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而且随着经营质量要求提高,经营决策正从管理决策向战略决策、从单个决策向系统决策、从纯领导决策向高中低层结合式决策、从追求利润决策向追求顾客和引导消费决策方向发展,迫切需要在企业的经营决策机制中创造活力,培植和挖掘决策潜能,开发新的智慧之源与动力资源。
1.时空资源。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动的空间已经大大拓展,越出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和辖区界限,时间既是一个常数又不是一个常数,空间和时间产出的价值和效益,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就看你把握的程度和利用率。凡是精明的决策者,在市场这个大天地里,会合理摆兵布阵、调兵遣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跨出企业的小天地,扩大视野,并且运用现代通讯设备、信息网络,赢得充裕的、超常规的时间,捕捉更多的发展机会,战胜一个个困难。新光集团跳出原来“小煤矿”的狭小天地,走出多元经济发展的空间,跨行业,越国界,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二年超常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胜过以往三至五倍,扩大了正常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一跃成为全国大型集团化企业,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2.文化资源。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进行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是经济文化一体性的活动,经济上的竞争也表现在文化上的竞赛。文化资源就像空气一样,到处都有,只要善于利用,就会产生巨大的效应。文化资源利用的重点,笔者认为有三点:第一,增加企业的无形投入。传统的企业生产力提高,靠加大人财物方面的有形投入,现在要在提高文化科技的无形投入上下功夫,以增加产品的科学文化价值含量。第二,满足大众顾客对产品的文化品位追求。现代人对生活质量改善的心理与日俱增,除注意物质功能外,还注重精神功能,对产品的内涵和文化品位上有欲求,销售火热的“红豆衬衫”、“木兰轻骑”、“孔府家酒”等就是佐证。第三,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形成企业所特有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理念体系,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使企业永葆经营与决策活力。
3.企业家资源。企业家是企业决策和管理层的佼佼者,不同于传统的管理者,不是一般的“企业干部”,也不是数以万计的厂长、经理。企业家应是具有敏锐的市场头脑、出色的判断能力、敢于创造和承担风险的企业中坚力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的企业家,因为企业决策活力主要来自企业的创造活力。企业家资源开发,要紧紧抓住建设、放开、保护三个环节,这就是建设有利于企业家生成的现代企业结构,抓紧构造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公司化改造的步伐,提高公司化改造的质量;切实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把属于企业的权力还给企业,放开厂长、经理们的手脚,锻炼企业家成长;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善于保护企业经营者的开拓与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超前思维,捕捉机遇,发挥正效应,避免负效应,不能一有失误,就一棍子打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视企业家为常胜将军,这不利于保护企业家阶层。总之,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企业家的资源才能得以充分的挖掘。
企业的市场质量是现代企业的生命
无论是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企业,都与产品打交道。实践中的无数事实证明,产品的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企业的生命涉及市场的诸多因素,不仅表现在企业的产品质量上,还着重表现在企业的市场质量上,像任何事物都有质与量的规定性一样,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行为与状态也有质与量的规定性。笔者提出企业的市场质量这个概念是基于以下三点认识:
1.产品竞争的二次性。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消费者日益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这就要求企业的一切工作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满意的质量为企业的产品质量、营销质量、服务质量,以消费者的满足和满意为经营的目的。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品质上,还表现在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中,即产品竞争的二次性,一是产品的形象之争,二是产品的销售之争,有时后者则更为重要。昔日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酒好不怕巷子深”,重生产、轻销售,重产品技术、轻销售艺术,重产品质量、轻服务质量,重产品的产销变化、轻顾客的心理变化等行为都无益于企业的竞争、生存与发展。
2.企业赢利的多因素性。企业是追求赢利的。企业赢利不仅表现在有形产品的收益上,还表现在无形产品的收益上。有形产品应讲究数量、质量和销售,无形产品应研究对资源开发的深度、广度、合理度上。现代企业的无形资产越来越丰富,诸如企业的专利权、服务标记、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系统、专有技术、专营权、生产许可证、进出口许可证、长期购销合同、土地使用权、财产的使用权、租赁权、经营诀窍、公关渠道、商誉等。这些经济资源虽不构成物质实体,但每一个方面是一笔财富,其价值的实现在于经营者的认识能力、评估能力、开发能力、保护能力和增值能力。
3.企业运营的市场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一切运营活动,都与市场密切联系。其运动状态直接反映企业的市场行为。在生产要素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后,市场价值、市场行为方式、价值规律、交换规律都已进入企业,企业实际已成为市场的一部分。各种经营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协作、兼并、收购,以及企业的倒闭、破产、淘汰都在市场运动中出现,企业的市场质量直接决定其各自的前途、命运。
企业的市场质量内容很多,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是企业的控制质量。企业的市场上有位次、有信誉、有能力控制他人,而不受他人控制,这是企业运行质量的标志。控制质量一般反映在市场引力、产品质量、实力状况、筹资能力、领导形象、企业环境、协作程度和应变水平等方面。一个企业有品质好的产品,实力雄厚,资金充实,企业环境好,领导在公众中形象良好,有人财物资源可以自主配置,在企业面临顺境和困境时把握处置得法有度,企业就能在市场运行中占有主导地位、主动地位、控制地位。
二是企业的创新质量。各种事物都在变化中得到发展,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要随时调整自己。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必然是创新的有为的企业。创业、创新目标很宽,有组织系统目标,有管理系统目标,有产品开发系统目标,有信息系统目标,有人才系统目标。企业应当围绕市场变化来确定创新目标,以实现企业的战略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销售创新、服务创新。企业与市场接口越紧,创新就越有价值,在市场中适应变化的竞争能力就越强。
三是企业的营销质量。企业生产产品为了销售。一个产品在市场中占有率高,美誉度好,受到消费者欢迎,产销率达到理想状态,企业的营销质量就过硬。享誉海内外的盐城“燕舞”收录机曾在全国收录机同行业中销量八年保持第一,在1993年全国畅销产品评比中获得“金桥奖”,深受用户青睐。该厂狠抓营销质量,以变求新,注意选择新的目标市场,不断更换新的销售策略,善于更新广告的宣传,实施“创名牌、进名城、到名店”的战略,打开新的销售渠道,以此赢得新的用户,企业在市场中的引力不断提高。
四是企业的形象质量。企业在市场的形象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抗衡能力。形象质量表现为企业实力形象、领导形象、产品形象、工作形象、环境形象、交际形象、服务形象等方面的质量,这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也是企业公关工作的结晶。企业形象的高质量效应,不是唾手可得的,而要经过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构塑过程,其产生、成长、成熟、更新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要通过公关的计划制定、公关目标确立、有效的公关运作特别是有效的传播和成功的渗透,才能使企业引起公众的注意,最终引起目标公众对企业的好感、赞誉、支持与协作。企业形象质量也是企业交际质量、传播质量、商誉质量、信誉质量的总和。只有经过多方位的修炼、持续性的营造,才能达到“名声响、朋友多”、“左右逢源、名利双收”的理想境地,使企业在强手如林的商海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创造活力是实话生命管理的核心
生命式管理亦称生命管理。企业的市场质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有靠管理获取。目前企业中出现的“以包代管”、“以转代管”、“以改代管”、“以钱代管”、“一管就死”的现象应当克服,要建立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具有生命的管理体系,创造和生成企业运行机制的生机与活力。
在组织运行机制中创造活力
管理与组织互相依存,有组织,才需要管理;有管理,组织才能存在。企业组织运行机制也与整个经济体制模式相联系,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管理行为、组织运行大多受政府干预和支配,企业是国家的一个大车间,是政府的一个传达室,往往以行政方式或军事方式开展经济活动,企业的组织机制在“服从”、“执行”的轨道上运行,企业缺乏生机与活力,经营效率和经营效益难以使人满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组织运行机制应当灵活、灵敏,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活力。其要求应当是:
组织建设制度化。这个制度不是一般的建章立制,而是涉及企业根本方向、运行模式、实质性的法制化建设,以公司制改造现有企业和创新的企业,使企业不再是国家行政的附属物,而是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产权,使企业的法人制度、企业的现代竞争制度、现代有限责任制度和现代企业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在企业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使企业从根本上能形成和创造经营的活力。
组织结构市场化。内部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有效运行的关键。组织设置应面向“市场”突出“需要”,建立和形成企业的政策研究中心、经营决策中心、科技开发中心、资金调控中心、销售运营中心、企划传播中心,该分则分,该合则合。在企业集团中要逐步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起以资金为主要纽带的企业群体关系,集团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或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化的企业内部应依法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管理结构,以使企业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都得到调动,行为都受到制约,利益都受到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充满活力。
组织人才多元化。企业在市场中要有竞争力,必须提高企业管理素质,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实现传统管理向精益式管理的转变。为了追求少投入、多产出、低成本、高效益,各项管理功能必须加强,因而需要一大批人才。不仅要有决策层人才,还要有执行层人才、操作层人才,各个层次人才需要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在注意发挥“硬”人才即工程师、技术员作用的同时,要加强培养和开发急需的企业“软”人才,如企划人才、营销人才、公关人才、法律人才、国际贸易方面人才。有了人才,企业组织才能正常运转。卓越的公司往往由卓越的人才组成,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人才多元化才能赢得效益的多元化和最大化。
在利益驱动机制中创造活力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利益驱动机制。群体也好,个人也罢,奋斗的根本动力,归根结底是为自身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在利益机制中创造活力,应把握三个原则:
1.目标利益原则。利益有长远、近期之分。要注重利益大目标、中目标和小目标的有机结合,不能顾此失彼。目标利益反映根本利益所在,以目标利益驱动职工、凝聚职工,劳动者才能产生渴望与追求。企业的利益目标一般有效益目标、工资目标、福利目标、物质消费力目标、精神消费力目标、文化消费力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正确处理好企业、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才能产生根本的利益驱动力。
2.需求满足原则。利益驱动也就是利益需求。人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成就的需求,利益和需求是对的,内发的期望是需求,外来的满足是需求,利益是需求的对象。在企业的需求满足内容上,除正常的工资、资金、福利等物质待遇外,切不可忽视人的情感。绝不可因为决策快、节奏快,不去重视“个性的需要”、八小时以外的“小天地”,也不能过分强调个人的权威,阻塞民主的言路。对企业的不同对象,如管理人员、知识分子、生产工人、技术工人、退休工人等的心理状态要进行研究,同时要注意环境、时间转换期人的心理变化。当前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利益与权力的调整。权力与利益相关,新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要注意从“以人为本”的宗旨出发,在不断满足人们深层次、高层次的“双层”需求中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
3.实惠到位的原则。在企业中,除对人的精神激励外,还应注意对人的物质激励。在分配时,既要注意公平,更要注意经济效益,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要敢于奖励、善于奖励。特别对做出显著贡献的知识分子、销售人员应给予超出常规的物质补偿与激励。
在产品开发机制中创造活力
产品是企业的立根之本,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新品,企业要有好的效益是不可能的。有远见的企业家,必然注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以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1.系统式开发。建立从市场——研制——生产——销售——市场开发的经营机制,着眼新市场的需求和大众顾客的追求,立足今天,设计明天,不仅生产适应于一般消费群的产品,还应生产服务于特殊消费群的产品,在开发产品时就采取开放式、吸收式、双向式方法来进行,尽力避免与市场隔开的“关门搞科研”和“单相思”抓开发等弊病产生,多渠道与顾客建立起服务咨询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共创设计系统,使顾客成为产品设计的最佳助手与参谋,以建立新产品开发的市场基础和价值基础。
2.持续式开发。“花无百日红”,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永葆青春。每一种产品如同人的生命从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到衰退一样,产品也有其寿命周期。新的产品总要代替旧产品,这就是替代规律。一个企业老产品热销时,要超前设计,增强自身的危机感,或在原产品基础上求异创新,或放弃原产品“另起炉灶”,或开发专利产品和独特产品,使产品开发机制持续运行,不断更新。随着新科技日趋发展,产品的寿命周期显著缩短。谁在新产品开发上加足油门,高速向前,不断开发,谁就能赢得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3.激励式开发。产品开发是复杂的高级劳动,开发者投入的是时间、知识、牺牲,其成功往往在若干次失败后才获得:即使是引进的技术型开发,也要潜心努力,广泛寻求信息以正确应用,并且其中充满“合理的冒险”、奇异的创造、独特的联想,其创作和创造的艰辛,有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开发机制的活力,主要取决于开发者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知识型劳动者的创新价值给予报偿是非常必要的。以精神的、物质的多种奖励办法激发他们的热情,以撞击式的重奖方式认同他们的特殊劳动价值,同时,对其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予以主动的保护,营造良好的开发氛围,使市场性、奉献性、成就性新品开发人才脱颖而出。
在经营决策机制中创造活力
在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环境下,企业竞争日趋加剧。竞争力大小常常表现在企业的经营观念、战略选择、研究开发、技术进步、企业管理、企业形象等方面。经营的得失成败,往往取决于经营者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而且随着经营质量要求提高,经营决策正从管理决策向战略决策、从单个决策向系统决策、从纯领导决策向高中低层结合式决策、从追求利润决策向追求顾客和引导消费决策方向发展,迫切需要在企业的经营决策机制中创造活力,培植和挖掘决策潜能,开发新的智慧之源与动力资源。
1.时空资源。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动的空间已经大大拓展,越出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和辖区界限,时间既是一个常数又不是一个常数,空间和时间产出的价值和效益,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就看你把握的程度和利用率。凡是精明的决策者,在市场这个大天地里,会合理摆兵布阵、调兵遣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跨出企业的小天地,扩大视野,并且运用现代通讯设备、信息网络,赢得充裕的、超常规的时间,捕捉更多的发展机会,战胜一个个困难。新光集团跳出原来“小煤矿”的狭小天地,走出多元经济发展的空间,跨行业,越国界,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二年超常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胜过以往三至五倍,扩大了正常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一跃成为全国大型集团化企业,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2.文化资源。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进行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是经济文化一体性的活动,经济上的竞争也表现在文化上的竞赛。文化资源就像空气一样,到处都有,只要善于利用,就会产生巨大的效应。文化资源利用的重点,笔者认为有三点:第一,增加企业的无形投入。传统的企业生产力提高,靠加大人财物方面的有形投入,现在要在提高文化科技的无形投入上下功夫,以增加产品的科学文化价值含量。第二,满足大众顾客对产品的文化品位追求。现代人对生活质量改善的心理与日俱增,除注意物质功能外,还注重精神功能,对产品的内涵和文化品位上有欲求,销售火热的“红豆衬衫”、“木兰轻骑”、“孔府家酒”等就是佐证。第三,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形成企业所特有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理念体系,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使企业永葆经营与决策活力。
3.企业家资源。企业家是企业决策和管理层的佼佼者,不同于传统的管理者,不是一般的“企业干部”,也不是数以万计的厂长、经理。企业家应是具有敏锐的市场头脑、出色的判断能力、敢于创造和承担风险的企业中坚力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的企业家,因为企业决策活力主要来自企业的创造活力。企业家资源开发,要紧紧抓住建设、放开、保护三个环节,这就是建设有利于企业家生成的现代企业结构,抓紧构造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公司化改造的步伐,提高公司化改造的质量;切实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把属于企业的权力还给企业,放开厂长、经理们的手脚,锻炼企业家成长;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善于保护企业经营者的开拓与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超前思维,捕捉机遇,发挥正效应,避免负效应,不能一有失误,就一棍子打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视企业家为常胜将军,这不利于保护企业家阶层。总之,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企业家的资源才能得以充分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