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的生命管理

来源 :企业文化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x78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企业与生产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紧密联系。市场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因素也时时起着变化。企业是一个活动的生命体,只有认识现代企业的生命价值,并且从管理的观念、职能、方式和手段方面坚持创新和改革,实施生命式管理,企业才真正具有生命与活力。
  
  企业的市场质量是现代企业的生命
  
  无论是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企业,都与产品打交道。实践中的无数事实证明,产品的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企业的生命涉及市场的诸多因素,不仅表现在企业的产品质量上,还着重表现在企业的市场质量上,像任何事物都有质与量的规定性一样,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行为与状态也有质与量的规定性。笔者提出企业的市场质量这个概念是基于以下三点认识:
  1.产品竞争的二次性。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消费者日益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这就要求企业的一切工作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满意的质量为企业的产品质量、营销质量、服务质量,以消费者的满足和满意为经营的目的。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品质上,还表现在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中,即产品竞争的二次性,一是产品的形象之争,二是产品的销售之争,有时后者则更为重要。昔日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酒好不怕巷子深”,重生产、轻销售,重产品技术、轻销售艺术,重产品质量、轻服务质量,重产品的产销变化、轻顾客的心理变化等行为都无益于企业的竞争、生存与发展。
  2.企业赢利的多因素性。企业是追求赢利的。企业赢利不仅表现在有形产品的收益上,还表现在无形产品的收益上。有形产品应讲究数量、质量和销售,无形产品应研究对资源开发的深度、广度、合理度上。现代企业的无形资产越来越丰富,诸如企业的专利权、服务标记、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系统、专有技术、专营权、生产许可证、进出口许可证、长期购销合同、土地使用权、财产的使用权、租赁权、经营诀窍、公关渠道、商誉等。这些经济资源虽不构成物质实体,但每一个方面是一笔财富,其价值的实现在于经营者的认识能力、评估能力、开发能力、保护能力和增值能力。
  3.企业运营的市场性。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一切运营活动,都与市场密切联系。其运动状态直接反映企业的市场行为。在生产要素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后,市场价值、市场行为方式、价值规律、交换规律都已进入企业,企业实际已成为市场的一部分。各种经营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协作、兼并、收购,以及企业的倒闭、破产、淘汰都在市场运动中出现,企业的市场质量直接决定其各自的前途、命运。
  企业的市场质量内容很多,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是企业的控制质量。企业的市场上有位次、有信誉、有能力控制他人,而不受他人控制,这是企业运行质量的标志。控制质量一般反映在市场引力、产品质量、实力状况、筹资能力、领导形象、企业环境、协作程度和应变水平等方面。一个企业有品质好的产品,实力雄厚,资金充实,企业环境好,领导在公众中形象良好,有人财物资源可以自主配置,在企业面临顺境和困境时把握处置得法有度,企业就能在市场运行中占有主导地位、主动地位、控制地位。
  二是企业的创新质量。各种事物都在变化中得到发展,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要随时调整自己。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必然是创新的有为的企业。创业、创新目标很宽,有组织系统目标,有管理系统目标,有产品开发系统目标,有信息系统目标,有人才系统目标。企业应当围绕市场变化来确定创新目标,以实现企业的战略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销售创新、服务创新。企业与市场接口越紧,创新就越有价值,在市场中适应变化的竞争能力就越强。
  三是企业的营销质量。企业生产产品为了销售。一个产品在市场中占有率高,美誉度好,受到消费者欢迎,产销率达到理想状态,企业的营销质量就过硬。享誉海内外的盐城“燕舞”收录机曾在全国收录机同行业中销量八年保持第一,在1993年全国畅销产品评比中获得“金桥奖”,深受用户青睐。该厂狠抓营销质量,以变求新,注意选择新的目标市场,不断更换新的销售策略,善于更新广告的宣传,实施“创名牌、进名城、到名店”的战略,打开新的销售渠道,以此赢得新的用户,企业在市场中的引力不断提高。
  四是企业的形象质量。企业在市场的形象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抗衡能力。形象质量表现为企业实力形象、领导形象、产品形象、工作形象、环境形象、交际形象、服务形象等方面的质量,这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也是企业公关工作的结晶。企业形象的高质量效应,不是唾手可得的,而要经过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构塑过程,其产生、成长、成熟、更新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要通过公关的计划制定、公关目标确立、有效的公关运作特别是有效的传播和成功的渗透,才能使企业引起公众的注意,最终引起目标公众对企业的好感、赞誉、支持与协作。企业形象质量也是企业交际质量、传播质量、商誉质量、信誉质量的总和。只有经过多方位的修炼、持续性的营造,才能达到“名声响、朋友多”、“左右逢源、名利双收”的理想境地,使企业在强手如林的商海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创造活力是实话生命管理的核心
  
  生命式管理亦称生命管理。企业的市场质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有靠管理获取。目前企业中出现的“以包代管”、“以转代管”、“以改代管”、“以钱代管”、“一管就死”的现象应当克服,要建立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具有生命的管理体系,创造和生成企业运行机制的生机与活力。
  
  在组织运行机制中创造活力
  管理与组织互相依存,有组织,才需要管理;有管理,组织才能存在。企业组织运行机制也与整个经济体制模式相联系,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管理行为、组织运行大多受政府干预和支配,企业是国家的一个大车间,是政府的一个传达室,往往以行政方式或军事方式开展经济活动,企业的组织机制在“服从”、“执行”的轨道上运行,企业缺乏生机与活力,经营效率和经营效益难以使人满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组织运行机制应当灵活、灵敏,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活力。其要求应当是:
  组织建设制度化。这个制度不是一般的建章立制,而是涉及企业根本方向、运行模式、实质性的法制化建设,以公司制改造现有企业和创新的企业,使企业不再是国家行政的附属物,而是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产权,使企业的法人制度、企业的现代竞争制度、现代有限责任制度和现代企业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在企业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使企业从根本上能形成和创造经营的活力。
  组织结构市场化。内部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有效运行的关键。组织设置应面向“市场”突出“需要”,建立和形成企业的政策研究中心、经营决策中心、科技开发中心、资金调控中心、销售运营中心、企划传播中心,该分则分,该合则合。在企业集团中要逐步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起以资金为主要纽带的企业群体关系,集团公司以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或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化的企业内部应依法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管理结构,以使企业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都得到调动,行为都受到制约,利益都受到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充满活力。
  组织人才多元化。企业在市场中要有竞争力,必须提高企业管理素质,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实现传统管理向精益式管理的转变。为了追求少投入、多产出、低成本、高效益,各项管理功能必须加强,因而需要一大批人才。不仅要有决策层人才,还要有执行层人才、操作层人才,各个层次人才需要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在注意发挥“硬”人才即工程师、技术员作用的同时,要加强培养和开发急需的企业“软”人才,如企划人才、营销人才、公关人才、法律人才、国际贸易方面人才。有了人才,企业组织才能正常运转。卓越的公司往往由卓越的人才组成,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人才多元化才能赢得效益的多元化和最大化。
  
  在利益驱动机制中创造活力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利益驱动机制。群体也好,个人也罢,奋斗的根本动力,归根结底是为自身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在利益机制中创造活力,应把握三个原则:
  1.目标利益原则。利益有长远、近期之分。要注重利益大目标、中目标和小目标的有机结合,不能顾此失彼。目标利益反映根本利益所在,以目标利益驱动职工、凝聚职工,劳动者才能产生渴望与追求。企业的利益目标一般有效益目标、工资目标、福利目标、物质消费力目标、精神消费力目标、文化消费力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正确处理好企业、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才能产生根本的利益驱动力。
  2.需求满足原则。利益驱动也就是利益需求。人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成就的需求,利益和需求是对的,内发的期望是需求,外来的满足是需求,利益是需求的对象。在企业的需求满足内容上,除正常的工资、资金、福利等物质待遇外,切不可忽视人的情感。绝不可因为决策快、节奏快,不去重视“个性的需要”、八小时以外的“小天地”,也不能过分强调个人的权威,阻塞民主的言路。对企业的不同对象,如管理人员、知识分子、生产工人、技术工人、退休工人等的心理状态要进行研究,同时要注意环境、时间转换期人的心理变化。当前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利益与权力的调整。权力与利益相关,新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要注意从“以人为本”的宗旨出发,在不断满足人们深层次、高层次的“双层”需求中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
  3.实惠到位的原则。在企业中,除对人的精神激励外,还应注意对人的物质激励。在分配时,既要注意公平,更要注意经济效益,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要敢于奖励、善于奖励。特别对做出显著贡献的知识分子、销售人员应给予超出常规的物质补偿与激励。
  
  在产品开发机制中创造活力
  产品是企业的立根之本,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新品,企业要有好的效益是不可能的。有远见的企业家,必然注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以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1.系统式开发。建立从市场——研制——生产——销售——市场开发的经营机制,着眼新市场的需求和大众顾客的追求,立足今天,设计明天,不仅生产适应于一般消费群的产品,还应生产服务于特殊消费群的产品,在开发产品时就采取开放式、吸收式、双向式方法来进行,尽力避免与市场隔开的“关门搞科研”和“单相思”抓开发等弊病产生,多渠道与顾客建立起服务咨询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共创设计系统,使顾客成为产品设计的最佳助手与参谋,以建立新产品开发的市场基础和价值基础。
  2.持续式开发。“花无百日红”,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永葆青春。每一种产品如同人的生命从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到衰退一样,产品也有其寿命周期。新的产品总要代替旧产品,这就是替代规律。一个企业老产品热销时,要超前设计,增强自身的危机感,或在原产品基础上求异创新,或放弃原产品“另起炉灶”,或开发专利产品和独特产品,使产品开发机制持续运行,不断更新。随着新科技日趋发展,产品的寿命周期显著缩短。谁在新产品开发上加足油门,高速向前,不断开发,谁就能赢得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3.激励式开发。产品开发是复杂的高级劳动,开发者投入的是时间、知识、牺牲,其成功往往在若干次失败后才获得:即使是引进的技术型开发,也要潜心努力,广泛寻求信息以正确应用,并且其中充满“合理的冒险”、奇异的创造、独特的联想,其创作和创造的艰辛,有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开发机制的活力,主要取决于开发者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知识型劳动者的创新价值给予报偿是非常必要的。以精神的、物质的多种奖励办法激发他们的热情,以撞击式的重奖方式认同他们的特殊劳动价值,同时,对其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予以主动的保护,营造良好的开发氛围,使市场性、奉献性、成就性新品开发人才脱颖而出。
  在经营决策机制中创造活力
  在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环境下,企业竞争日趋加剧。竞争力大小常常表现在企业的经营观念、战略选择、研究开发、技术进步、企业管理、企业形象等方面。经营的得失成败,往往取决于经营者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而且随着经营质量要求提高,经营决策正从管理决策向战略决策、从单个决策向系统决策、从纯领导决策向高中低层结合式决策、从追求利润决策向追求顾客和引导消费决策方向发展,迫切需要在企业的经营决策机制中创造活力,培植和挖掘决策潜能,开发新的智慧之源与动力资源。
  1.时空资源。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动的空间已经大大拓展,越出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和辖区界限,时间既是一个常数又不是一个常数,空间和时间产出的价值和效益,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就看你把握的程度和利用率。凡是精明的决策者,在市场这个大天地里,会合理摆兵布阵、调兵遣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跨出企业的小天地,扩大视野,并且运用现代通讯设备、信息网络,赢得充裕的、超常规的时间,捕捉更多的发展机会,战胜一个个困难。新光集团跳出原来“小煤矿”的狭小天地,走出多元经济发展的空间,跨行业,越国界,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二年超常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胜过以往三至五倍,扩大了正常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一跃成为全国大型集团化企业,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2.文化资源。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进行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的经营活动也是经济文化一体性的活动,经济上的竞争也表现在文化上的竞赛。文化资源就像空气一样,到处都有,只要善于利用,就会产生巨大的效应。文化资源利用的重点,笔者认为有三点:第一,增加企业的无形投入。传统的企业生产力提高,靠加大人财物方面的有形投入,现在要在提高文化科技的无形投入上下功夫,以增加产品的科学文化价值含量。第二,满足大众顾客对产品的文化品位追求。现代人对生活质量改善的心理与日俱增,除注意物质功能外,还注重精神功能,对产品的内涵和文化品位上有欲求,销售火热的“红豆衬衫”、“木兰轻骑”、“孔府家酒”等就是佐证。第三,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形成企业所特有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理念体系,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使企业永葆经营与决策活力。
  3.企业家资源。企业家是企业决策和管理层的佼佼者,不同于传统的管理者,不是一般的“企业干部”,也不是数以万计的厂长、经理。企业家应是具有敏锐的市场头脑、出色的判断能力、敢于创造和承担风险的企业中坚力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的企业家,因为企业决策活力主要来自企业的创造活力。企业家资源开发,要紧紧抓住建设、放开、保护三个环节,这就是建设有利于企业家生成的现代企业结构,抓紧构造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公司化改造的步伐,提高公司化改造的质量;切实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把属于企业的权力还给企业,放开厂长、经理们的手脚,锻炼企业家成长;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善于保护企业经营者的开拓与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超前思维,捕捉机遇,发挥正效应,避免负效应,不能一有失误,就一棍子打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视企业家为常胜将军,这不利于保护企业家阶层。总之,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企业家的资源才能得以充分的挖掘。
其他文献
针对如何推进员工士气以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这一问题,TechRepublic成员提供了五个实例供大家参考……    比萨饼、炸面圈、幽默和警告  (TechRepublic成员:Dilbert-Tom)    在我早期的IT职业生涯工作中,曾接触到一位优秀的经理。当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摆在整个团队面前时,经理认识到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团队很难使用太多的规范从事开发工作。于是,这位经理在随后的工作
期刊
特色——企业文化最鲜明的标志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企业改革的方向,而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任何一个真正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都不能忽视或回避企业文化的构建。改革总是时髦的话题。这些年来,有关企业文化的话题人们已谈论很多。但听多了,笔者就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些人在诠释企业文化时,往往千篇一律地照书本上说,仿佛企业文化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殊不知,社会上的企
期刊
海氏咨询公司询问122个公司经理层同一个问题:  “过去两年里,公司激励员工的难易程度变化是什么?”回答激励更有成效的最受尊敬的公司比例接近2倍于排名靠后的公司。  美国《财富》杂志分别评选出美国和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这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快事。过去两年里,几乎没有几家美国公司能够逃脱经济萧条的大环境影响,无论业绩好坏,几乎无一例外地面临着裁员、减少开支和机构重组的命运。然而,有一些公司在困境面前
期刊
这是一次意外,至少当事人这样看。  2004年10月11日,对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来说,这一天从晚上9点开始,不断有人打电话祝贺他成为2004年胡润百富榜“首富”,很快上海方面的记者帮他证实了这一消息。  “这算一种意外吧,我事先并不知道。”35岁的黄光裕说这话时,心平气和。尽管他没有明确告诉我此时的心情,舒展的眉宇间还是能找到某种微笑的痕迹。  “这么多年来,我只研究过零售与地产,没有研究过排名。
期刊
随着市场竞争主题日新月异的变化,各大空调商家不断变换着产品结构,由原来的超静音、强制冷、鲜氧多、无氟环保,直至2004年的主打曲——高效节能。然而,无论空调产品如何进行更新换代,可靠的质量始终是市场竞争中永恒不变的决定因素。  2004年,随着新飞空调人性化管理的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频频走出国门,跨入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高端技术家电市场,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那么,新飞空调又
期刊
1.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关注三个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关注三个标准:一是利润;二是成本;三是时间。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把自己看作是经营者:在规划或实施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时,必须关注项目的财务指标,必须为企业创造利润、降低成本或控制成本,必须注意时间、讲求时效。    2.任何事都应当先规划再执行    人力资源同其他企业的经营行为一样,需要人力资源经理投入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规划。由人力资源项目有关
期刊
一个商品在具有可靠的内在和外在的品质后,如果再有一个真切传神的名字,那真可谓是如虎添翼。当前,中国的商品已走向世界。别的国家的人们如何称呼中国商品,我并不知情。但我知道外国的商品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商品在中国是很受善待的,中国的翻译们给它们取了很好听、很好记、很好写、很好懂、很有趣、很漂亮的名字。下面举例说明:    一、望文生义型    望文生义是个成语,意思是不了解文句的确切含义,只从字面上作牵强
期刊
一个企业风光一两年并不奇怪,中国有太多的这方面的例子;而在风云变幻的经济大潮中保持十几年的常青,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力!  新昌制药厂系上市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体企业,地处浙东偏僻山区,自1986年起的十几年来,以年均25%的速度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被誉为浙江医药行业的“常青树”、“不倒翁”。一个企业风光一两年并不奇怪,中国有太多的这方面的例子;而在风云变幻的经济大潮中保持十几年的常青,这是一
期刊
【摘要】 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一个单位的工作,成在作风,败在作风;一个党员干部的形象,优在作风,劣在作风。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强调要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倡导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荆门供电公司审时度势,在公司上下全面开展了“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引导广大职工投身“十二五”发
期刊
车厢文化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公交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新型载体,也是强化企业管理、增强员工素质、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2002年以来,徐州公交系统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车厢文化的建设力度,探索出一条有着鲜明特色的车厢文化建设的路子,培育出一批精品线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受到同行的关注和乘客的好评。    车厢文化的由来与成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