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是个说了多年的老话题了。如何實施素质教育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问题,与大家共同切磋。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提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纲领,成为我国教育与发展的主旋律。这是历史的选择与时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国50余年的教育史上的一次自我突破与创新,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迫切需求,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教学,特别是农村教育教学的主导理念是坚持“三个中心”,即:(1) 意识坚持以课堂为中心,始终把班级授课制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2) 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始终把教师放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社的“主体”地位;(3) 坚持以教材为中心,始终把教科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是教学中具有绝对权威的传授者、指导者和领导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传授和被传授、指导与被指导、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种教学理念在过去与维护和保持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的政治要求相一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思想禁锢的枷锁已悄然解开,在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固守这种教育教学模式,无疑会阻碍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可以说,素质教育因应时势之变。
以“素质教育”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追求,其实质是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转变的核心是社会形态所要求的高度“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的工具理性的教育追求转变为“知识经济”和社会形态所要求的“知识创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教育追求。因此,教育过程中应更关注促进人才自身的发展,培养、弘扬和显示人才的多样性、独立性和创新性,尊重人才的差异性,关注人性的发展,重视潜能开发,强调学习过程的发展、体验和表现。
为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1. 坚持“两个主体”,充分发挥教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一种双向主动教学与动态统一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学习方法的实践者,学习兴趣的直接受益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主从关系。只有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上才会有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指导思想,才能探究、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另一主体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就会成为有教无学的“假教学”或有学无教的“非教学”。
2. 构建师生民主合作关系,打造学生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 师生民主合作关系是在充分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平等、真诚的感情和态度,成为学生疑难的咨询者,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亲切感和亲密感。学生才能成为教师情意的感应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习过程的亲历者。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在双向的互动中情感得到了交流,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3. 正确把握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实质,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语文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发展个性。新大纲突出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丰富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它更强调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因此,教师应把握这一实质,以之指导语文教学,实现这一实质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树立“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活水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教师应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图书馆,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学习语文。
4. 提供思维交锋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个性 学生个性的思维角度、思维品质、思维方式各具特点,在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同一文本的思辨中,必定会出现不同乃至相反的认识结果。教师要在课堂上着意营造适宜时机,使学生的思维进行交流和碰撞,便会在特定的情境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潜心探究,从而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检查、自我监控,使思维更加清晰完善,思维结果更臻成熟、完善,达到培养想象力、思辨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之目的。
目前,由于受教学评价的功利性取向因素的影响,致使一方面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一方面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一方面是促进学生生活活泼、主动发展,一方面是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内在冲突的加剧。要想扭转这种现状,只有正确把握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质,观念上坚持“双为主”,态度上表现“民主化”,方式上实施“交锋式”,才能使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教学达到人与文化的重构,才能达到培养具有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语文”能力的“人才”之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提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纲领,成为我国教育与发展的主旋律。这是历史的选择与时代智慧的结晶,是中国50余年的教育史上的一次自我突破与创新,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迫切需求,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教学,特别是农村教育教学的主导理念是坚持“三个中心”,即:(1) 意识坚持以课堂为中心,始终把班级授课制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2) 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始终把教师放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社的“主体”地位;(3) 坚持以教材为中心,始终把教科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是教学中具有绝对权威的传授者、指导者和领导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传授和被传授、指导与被指导、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种教学理念在过去与维护和保持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的政治要求相一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思想禁锢的枷锁已悄然解开,在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固守这种教育教学模式,无疑会阻碍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可以说,素质教育因应时势之变。
以“素质教育”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追求,其实质是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转变的核心是社会形态所要求的高度“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的工具理性的教育追求转变为“知识经济”和社会形态所要求的“知识创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教育追求。因此,教育过程中应更关注促进人才自身的发展,培养、弘扬和显示人才的多样性、独立性和创新性,尊重人才的差异性,关注人性的发展,重视潜能开发,强调学习过程的发展、体验和表现。
为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1. 坚持“两个主体”,充分发挥教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一种双向主动教学与动态统一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学习方法的实践者,学习兴趣的直接受益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主从关系。只有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上才会有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指导思想,才能探究、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另一主体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就会成为有教无学的“假教学”或有学无教的“非教学”。
2. 构建师生民主合作关系,打造学生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 师生民主合作关系是在充分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平等、真诚的感情和态度,成为学生疑难的咨询者,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亲切感和亲密感。学生才能成为教师情意的感应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习过程的亲历者。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在双向的互动中情感得到了交流,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3. 正确把握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实质,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语文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发展个性。新大纲突出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丰富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它更强调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因此,教师应把握这一实质,以之指导语文教学,实现这一实质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树立“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活水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教师应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图书馆,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学习语文。
4. 提供思维交锋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个性 学生个性的思维角度、思维品质、思维方式各具特点,在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同一文本的思辨中,必定会出现不同乃至相反的认识结果。教师要在课堂上着意营造适宜时机,使学生的思维进行交流和碰撞,便会在特定的情境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潜心探究,从而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检查、自我监控,使思维更加清晰完善,思维结果更臻成熟、完善,达到培养想象力、思辨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之目的。
目前,由于受教学评价的功利性取向因素的影响,致使一方面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一方面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一方面是促进学生生活活泼、主动发展,一方面是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内在冲突的加剧。要想扭转这种现状,只有正确把握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质,观念上坚持“双为主”,态度上表现“民主化”,方式上实施“交锋式”,才能使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教学达到人与文化的重构,才能达到培养具有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语文”能力的“人才”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