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自主性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长期以来旧的教学思想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或一言堂等,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势在必行,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发端在学生,终极目标也是学生,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支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数学教学活动安排也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使学生成为教学设计的主动参与者,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及时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达到教师学生思维能够同步。同时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把握起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分清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把知识引入深处,大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统计观念及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开放式问题作用,设计时让问题尽可能吸引人,允许学生有足够时间去完整探索问题,交流看法并要求学生列出尽可能多的回答。
  三、尊重个体差异,潜心钻研教材
  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设计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本班学生认识特点及学习能力做出科学分析,尊重个体差异,设计实施最佳教学活动方案。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地施教,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在学好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四、重视反思,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重视反思,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的回顾和自我纠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及辨认中理解、掌握知识。要把反思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每天的教学和学习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反思是指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因此,教师要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和总结,从而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同样学生也要学会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根据本人的经验,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对成绩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永安中学)
  □责任编辑:刘 林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等。而作为一线教师而言,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我发现情境教学法能够切实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课堂任务和目标能够顺利地实现。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  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就是一个教师讲授、传播知识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而在真正的教学交流中,最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便是问答式的教学模式,因为其可
摘 要:日常生活经验与化学概念存在着诸多矛盾,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利用学生的这种 “认知冲突”,设计教学情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教材内容挖掘中形成认知冲突,在设疑质疑中引发认知冲突,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制造认知冲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认知冲突 挖掘 质疑 创设情境  学生在化学学习与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如某些化学概念与学生感知的日常生活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新课程理念要求重新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改变旧课堂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应如何上好一堂有趣、高效的政治课呢?我的体会有如下两点: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把课堂教学中心的教师转变为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权威,主导着整个课堂的教学
阻力来自水下  在海平面条件下,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多倍,而在15 000米以上的高空,水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5000多倍。可见,要达到相同的速度,舰船和水下武器需克服的阻力远远大于航空器。当舰船(包括潜艇)在水面上航行时,船体同时受空气和水两种阻力,空气阻力是指空气对船体水上部分的反作用力,水阻力是水对船体水下部分的反作用力。如果再细分,水阻力可分成静水阻力和波浪中的阻力增加值(也称汹涛阻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