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初中生物是中考学科,教学的目的性相对来说比较强。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想象力,激励学生探索新知,需要良好的新课导入。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新课教学 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上课也是如此。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必须有精彩的新课导入。开讲的几句话都应该仔细推敲,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导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关。如果一堂课的开始老师就能够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劲头十足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老师由于对新课进入作用的认识不足,因而对此重视程度不够。也有的是没有掌握引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在教学中的开端就没能激发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一名言道出了学生的真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取知识是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说,教学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然而,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其中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对学生学科兴趣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标新立异而又不失自然自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对所学科目兴趣浓厚,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教者得心应手,学者轻松愉快。
可是随着近两年初中生物参加中考后,日常的教学任务加重,而教学目的发生了一定的转化,逐步转变为比较强烈的应试性,对新课标的执行相对有点弱化,进而导致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逐步降低,由主动地汲取知识部分的转化为被动地记忆背诵知识点。因此在此阶段,注重生物新课教学中的激趣导入则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让每节的新课引入更自然,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日常的生物课教学以及听课中,作了一些尝试及留意。下面谈谈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关于新课激趣导入的几点尝试。
1.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
生物学时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教材中把强化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索知识,培养能力提到重要位置。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索穿插在正式课文之中,是课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既长了知识,又学到了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拓宽了思路,使课堂气氛活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上“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课时,我调整教学顺序,直接发问:“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发酵产品?”学生回答后,我随即展示其中的一些常见的发酵的产物,包括课前教师带着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的酒酿成品,进一步发问:“你知道酒酿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这时我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介绍,再组织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进行实验。学生对此兴趣非常浓厚。
2.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新课
教师应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滋生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这样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我听过一次“威胁健康的疾病”一课。该校曾有学生患白血病,班级的大多数同学对此非常熟悉,也曾为此积极地捐款、开展一些活动进行号召宣传,等等。因此在新课开始前直接一段视频,回忆当时的情景,进而引出白血病对青少年的危害、如何治疗、预防,等等。学生很熟悉且非常感兴趣,甚至有同学跃跃欲试,想进行介绍。因此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而讲到“叶片的结构”时,让学生课前观察叶子下落情况。新课一开始我问学生“叶片下落时,一般是正面向下,还是反面向下?”学生能够答出“正面”。我问,这是为什么呢?这与我们学习的“叶片的结构”有关,这就很自然地转入新课。再如讲述“植物的营养生殖”,通过了解不少学生对果树嫁接有一点感性知识,我据此设问:“要使一棵毛桃树上结出水蜜桃的果实,应采取什么方法?”学生顿时情绪激昂,跃跃欲试,齐答嫁接。我适时反问为什么?学生对此回答不出来。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展示资料或生物学方面的小故事导入新课
资料引入法就是用各种资料,通过合理的编排、选择引入新课。这不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生在课外探究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如在学习关注现代生物技术一课时,我先给出一段资料介绍关于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内容,从而引入新课,自然地引出现代生物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介绍生物技术在科研中往往有举足轻重的应用。又如在学习细胞核移植实验时,我先给出资料介绍当时几位瑞士科学家做的关于白老鼠灰老鼠的实验,最后白色雌鼠生下一只灰色小鼠,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将学生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思维顺着我提供的资料,纳入学习课堂知识的轨道。
4.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
“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教师应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铺垫。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而生物学教学也是其他学科最常用的导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新课之前,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对旧知识加以概括,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如在学习“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知识时,我结合前面所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特点(数目恒定且成对出现),引出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虽然有两类,但同样是成对出现,进一步展示男性和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的图片,这些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数目恒定且成对出现而导入新课的学习。我经过课堂教学多次实践运用感悟到:复习,是突出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寻找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将新知识纳入到旧知识结构中,这样新知识、新情境处在旧知识的链中。这不仅让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从而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而且使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纵横的联系,激发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总之,引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能低估的,如能运用自如,则讲者听者都会精神振奋,各自进入角色,若一开始别扭,势必出现讲者口干舌燥,听者精神萎靡现象。因此,我认为在设计新课导入时,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创设出既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稳定性的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目的。当然,新课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教学法.班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生物教学法.2001,(12).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新课教学 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上课也是如此。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必须有精彩的新课导入。开讲的几句话都应该仔细推敲,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导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关。如果一堂课的开始老师就能够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劲头十足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老师由于对新课进入作用的认识不足,因而对此重视程度不够。也有的是没有掌握引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在教学中的开端就没能激发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一名言道出了学生的真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取知识是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说,教学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然而,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其中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对学生学科兴趣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标新立异而又不失自然自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对所学科目兴趣浓厚,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教者得心应手,学者轻松愉快。
可是随着近两年初中生物参加中考后,日常的教学任务加重,而教学目的发生了一定的转化,逐步转变为比较强烈的应试性,对新课标的执行相对有点弱化,进而导致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逐步降低,由主动地汲取知识部分的转化为被动地记忆背诵知识点。因此在此阶段,注重生物新课教学中的激趣导入则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让每节的新课引入更自然,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日常的生物课教学以及听课中,作了一些尝试及留意。下面谈谈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关于新课激趣导入的几点尝试。
1.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
生物学时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教材中把强化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索知识,培养能力提到重要位置。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索穿插在正式课文之中,是课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既长了知识,又学到了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拓宽了思路,使课堂气氛活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上“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一课时,我调整教学顺序,直接发问:“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发酵产品?”学生回答后,我随即展示其中的一些常见的发酵的产物,包括课前教师带着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的酒酿成品,进一步发问:“你知道酒酿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这时我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介绍,再组织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进行实验。学生对此兴趣非常浓厚。
2.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新课
教师应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滋生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这样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我听过一次“威胁健康的疾病”一课。该校曾有学生患白血病,班级的大多数同学对此非常熟悉,也曾为此积极地捐款、开展一些活动进行号召宣传,等等。因此在新课开始前直接一段视频,回忆当时的情景,进而引出白血病对青少年的危害、如何治疗、预防,等等。学生很熟悉且非常感兴趣,甚至有同学跃跃欲试,想进行介绍。因此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而讲到“叶片的结构”时,让学生课前观察叶子下落情况。新课一开始我问学生“叶片下落时,一般是正面向下,还是反面向下?”学生能够答出“正面”。我问,这是为什么呢?这与我们学习的“叶片的结构”有关,这就很自然地转入新课。再如讲述“植物的营养生殖”,通过了解不少学生对果树嫁接有一点感性知识,我据此设问:“要使一棵毛桃树上结出水蜜桃的果实,应采取什么方法?”学生顿时情绪激昂,跃跃欲试,齐答嫁接。我适时反问为什么?学生对此回答不出来。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展示资料或生物学方面的小故事导入新课
资料引入法就是用各种资料,通过合理的编排、选择引入新课。这不但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生在课外探究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如在学习关注现代生物技术一课时,我先给出一段资料介绍关于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内容,从而引入新课,自然地引出现代生物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介绍生物技术在科研中往往有举足轻重的应用。又如在学习细胞核移植实验时,我先给出资料介绍当时几位瑞士科学家做的关于白老鼠灰老鼠的实验,最后白色雌鼠生下一只灰色小鼠,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将学生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思维顺着我提供的资料,纳入学习课堂知识的轨道。
4.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
“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教师应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铺垫。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而生物学教学也是其他学科最常用的导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新课之前,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对旧知识加以概括,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如在学习“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知识时,我结合前面所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特点(数目恒定且成对出现),引出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虽然有两类,但同样是成对出现,进一步展示男性和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的图片,这些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数目恒定且成对出现而导入新课的学习。我经过课堂教学多次实践运用感悟到:复习,是突出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寻找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将新知识纳入到旧知识结构中,这样新知识、新情境处在旧知识的链中。这不仅让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从而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而且使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纵横的联系,激发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总之,引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能低估的,如能运用自如,则讲者听者都会精神振奋,各自进入角色,若一开始别扭,势必出现讲者口干舌燥,听者精神萎靡现象。因此,我认为在设计新课导入时,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创设出既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稳定性的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目的。当然,新课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教学法.班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生物教学法.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