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心灵完善的人。古希腊人早就提出教育的目标是要使人“身心既美且善”。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完善人格,这是幸福校园的初衷。诵读国学经典就等于是站在巨人(圣贤)的肩膀上,直探人性的本源,较为轻松地领会到文化精神的伟大力量,比较容易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陶冶性情,开拓见识,启发理性,修正行为。诵读经典可以使学生养成一种大胸怀、高眼界、大德性、大智慧。
[关键词] 学生 国学经典 影响 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孩子能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幸福。这个“人”,主要是学生,构建幸福校园,就是要使学生充满幸福。【1】学校应该成为提升学生幸福能力的乐园,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幸福者和幸福的创造者。因为“孩子的幸福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创建幸福校园的意义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心灵完善的人。古希腊人早就提出教育的目标是要使人“身心既美且善”。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完善人格,这是幸福校园的初衷。
北京大学教授肖川认为幸福人生应该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那么,让学生幸福就是一种至高的教育价值。幸福是一种个体体验,因此,幸福校园很难凭借硬性的指标来认定。幸福校园应该能让师生形成健康人格,拥有阳光心态。在幸福校园中,师生身心愉悦,没有疲倦感和压抑感,情绪饱满,内心充实,精神升华。从一定意义上说,幸福校园是优质教育的基石。
二、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所谓国学经典就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奠基性和原创性的儒家和道家我文化成果,是对人生价值的提升有高度价值的书。
诵读国学经典就等于是站在巨人(圣贤)的肩膀上,直探人性的本源,较为轻松地领会到文化精神的伟大力量,比较容易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陶冶性情,开拓见识,启发理性,修正行为。诵读经典可以使人养成一种大胸怀、高眼界、大德性、大智慧。如:
(1)《大学》——中国人必读的成功学:“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
(2)《中庸》——“和谐”人生的指南: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3)《论语》——中国人的“圣经”:圣人的教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4)《孟子》——中国人的辩论学:智者的雄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老子》——中国人的智慧奇书:“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6)《千字文》——识字教材首选
(7)《三字经》——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
(8)《弟子规》——系统化的人生行为守则。
1.传承中华美德,树立正确价值观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内容上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
小学生可以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亡,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学到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从“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中学到要孝顺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从“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学到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学到要珍惜时间;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中学到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学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学到学习要不耻下问;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中学到要知错能改……
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树立正确、积极的道德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崇高理想
《论语.宪问》中有这么一段话: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
子路问:“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使周围的人们安乐。”
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使所有百姓都安乐。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使所有百姓都安乐,连尧舜怕也难于做到吧?
从上述内容可见,提高自身修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如同一张白纸,如果从小就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埋下种子,随着年龄增大,这些思想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会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得到满足,可精神方面的食粮却出现空白。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一些所谓的“流行文化”对小学生的影响是越来越大。如一些稀奇古怪的网络用语“灰机”(飞机)、“杯具”(悲剧)、“有木有”(有没有)常见于小学生的习作中,又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鸡叫,夜来麻将声,输赢知多少”这些歪诗常被小学生挂在嘴上。不少的小学生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了严重“脱水”现象,还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堕落。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代,亲近经典,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的书”,在心灵最清澈的年龄阶段诵读经典,从中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祖国母语的精妙,让他们储备一些终生受用的好东西,从而健全人格,提高素养,树立崇高理想。 三、国学经典进校园的具体措施
那么如何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而让小学生与经典为友 与圣人为伍呢?
1.构建经典诵读的校园文化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美丽环境能陶冶人的性情。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国学经典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感情,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接着久远的文化底蕴,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2】
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
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校园黑板报上,定期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向学生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不断提高学校品味。
2.设计分年级诵读的有效活动
要精心选择内容。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它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古典诗词如灿烂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2】我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把《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道德经》、《论语》、《增广贤文》等精彩华章绝句随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诵读的诗词贯穿到各学段中。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文字简单朴素,语言精美炼达,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背诵积累。
可分年级有序开展。积极倡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引导师生走进经典、走近名人,使阅读成为习惯。以《弟子规》为入门篇,全校师生普及学习,通学完《弟子规》教材后,再根据年级组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分教材的进行学习:一二年级《弟子规》《三字经》、三年级《千字文》《百家姓》、四年级《道德经》、五年级《增广贤文》、六年级《论语》。
充分利用晨读、午读等时间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保证一天读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晨读时间不得挪作他用。晨读的内容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语文课本中必背篇目及《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为主。对必背篇目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作好详实的检查记录做到“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让学生随时随处、轻轻松松读经典,按照“只求熟读,不求甚解”的理念,教师只须引导学生多念熟背,不着意讲解,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最是书香能致远”,可以想象,当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经典融入孩子们的血液,孩子们明确了立身之则、仁孝之道、察人之方,一定会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成长为一个有修养、高素质、对社会有用的人。【2】
3.搭建百花齐放的展示平台
用好“传统节日”。以春节、元宵节、三八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为抓手,每学期通过班队主题会教育开展,加深对经典文化内涵的了解,让学生学会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切合六一元旦活动。千人诵读,以年级为方块,按学校布置的诵读内容进行表演。
设立校园读书节日。我校将每年的五月份定为读书节。在每年的读书节活动期间,学校或年级组将组织经典美文诵读、古诗背诵、现场作文比赛、手抄报制作、读书笔记等比赛,以展示每年读书活动的成果。学校将根据检查与测试情况表彰一批“读书之星”和“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
让学生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拥抱、亲近大量的书籍,汲取更多的文化营养,正是我们最大的愿望。而今,孩子们直抵经典,津津有味地品读经典,陶醉在浓浓的书香中,也正是我们的企盼,当他们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中时,他们自然会变得纯净而高尚。积极倡导学生“阅读经典”,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开阔视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关键词] 学生 国学经典 影响 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孩子能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幸福。这个“人”,主要是学生,构建幸福校园,就是要使学生充满幸福。【1】学校应该成为提升学生幸福能力的乐园,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幸福者和幸福的创造者。因为“孩子的幸福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创建幸福校园的意义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心灵完善的人。古希腊人早就提出教育的目标是要使人“身心既美且善”。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完善人格,这是幸福校园的初衷。
北京大学教授肖川认为幸福人生应该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那么,让学生幸福就是一种至高的教育价值。幸福是一种个体体验,因此,幸福校园很难凭借硬性的指标来认定。幸福校园应该能让师生形成健康人格,拥有阳光心态。在幸福校园中,师生身心愉悦,没有疲倦感和压抑感,情绪饱满,内心充实,精神升华。从一定意义上说,幸福校园是优质教育的基石。
二、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所谓国学经典就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奠基性和原创性的儒家和道家我文化成果,是对人生价值的提升有高度价值的书。
诵读国学经典就等于是站在巨人(圣贤)的肩膀上,直探人性的本源,较为轻松地领会到文化精神的伟大力量,比较容易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陶冶性情,开拓见识,启发理性,修正行为。诵读经典可以使人养成一种大胸怀、高眼界、大德性、大智慧。如:
(1)《大学》——中国人必读的成功学:“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
(2)《中庸》——“和谐”人生的指南: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3)《论语》——中国人的“圣经”:圣人的教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4)《孟子》——中国人的辩论学:智者的雄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老子》——中国人的智慧奇书:“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6)《千字文》——识字教材首选
(7)《三字经》——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
(8)《弟子规》——系统化的人生行为守则。
1.传承中华美德,树立正确价值观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内容上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
小学生可以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亡,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学到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从“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中学到要孝顺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从“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学到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学到要珍惜时间;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中学到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学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学到学习要不耻下问;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中学到要知错能改……
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树立正确、积极的道德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崇高理想
《论语.宪问》中有这么一段话: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
子路问:“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使周围的人们安乐。”
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使所有百姓都安乐。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做事使所有百姓都安乐,连尧舜怕也难于做到吧?
从上述内容可见,提高自身修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如同一张白纸,如果从小就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埋下种子,随着年龄增大,这些思想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会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得到满足,可精神方面的食粮却出现空白。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一些所谓的“流行文化”对小学生的影响是越来越大。如一些稀奇古怪的网络用语“灰机”(飞机)、“杯具”(悲剧)、“有木有”(有没有)常见于小学生的习作中,又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鸡叫,夜来麻将声,输赢知多少”这些歪诗常被小学生挂在嘴上。不少的小学生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了严重“脱水”现象,还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堕落。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代,亲近经典,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的书”,在心灵最清澈的年龄阶段诵读经典,从中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祖国母语的精妙,让他们储备一些终生受用的好东西,从而健全人格,提高素养,树立崇高理想。 三、国学经典进校园的具体措施
那么如何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而让小学生与经典为友 与圣人为伍呢?
1.构建经典诵读的校园文化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美丽环境能陶冶人的性情。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的。”国学经典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感情,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接着久远的文化底蕴,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2】
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
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校园黑板报上,定期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向学生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不断提高学校品味。
2.设计分年级诵读的有效活动
要精心选择内容。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它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古典诗词如灿烂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2】我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把《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道德经》、《论语》、《增广贤文》等精彩华章绝句随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诵读的诗词贯穿到各学段中。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文字简单朴素,语言精美炼达,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背诵积累。
可分年级有序开展。积极倡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引导师生走进经典、走近名人,使阅读成为习惯。以《弟子规》为入门篇,全校师生普及学习,通学完《弟子规》教材后,再根据年级组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分教材的进行学习:一二年级《弟子规》《三字经》、三年级《千字文》《百家姓》、四年级《道德经》、五年级《增广贤文》、六年级《论语》。
充分利用晨读、午读等时间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保证一天读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晨读时间不得挪作他用。晨读的内容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语文课本中必背篇目及《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为主。对必背篇目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作好详实的检查记录做到“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让学生随时随处、轻轻松松读经典,按照“只求熟读,不求甚解”的理念,教师只须引导学生多念熟背,不着意讲解,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最是书香能致远”,可以想象,当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经典融入孩子们的血液,孩子们明确了立身之则、仁孝之道、察人之方,一定会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成长为一个有修养、高素质、对社会有用的人。【2】
3.搭建百花齐放的展示平台
用好“传统节日”。以春节、元宵节、三八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为抓手,每学期通过班队主题会教育开展,加深对经典文化内涵的了解,让学生学会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切合六一元旦活动。千人诵读,以年级为方块,按学校布置的诵读内容进行表演。
设立校园读书节日。我校将每年的五月份定为读书节。在每年的读书节活动期间,学校或年级组将组织经典美文诵读、古诗背诵、现场作文比赛、手抄报制作、读书笔记等比赛,以展示每年读书活动的成果。学校将根据检查与测试情况表彰一批“读书之星”和“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
让学生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拥抱、亲近大量的书籍,汲取更多的文化营养,正是我们最大的愿望。而今,孩子们直抵经典,津津有味地品读经典,陶醉在浓浓的书香中,也正是我们的企盼,当他们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中时,他们自然会变得纯净而高尚。积极倡导学生“阅读经典”,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开阔视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