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to_Dragonb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能让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动画功能,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具有直观、形象、运动、交互和可重复性等特点,而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幼儿喜爱色彩鲜艳、直观生动、动感的画面。可见,运用多媒体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能高效完成活动目标。
  一、运用多媒体应树立的基本观念
  1.整合观。
  整合观是指要把多媒体手段和观察讲解、操作游戏等传统手段有机结合,精心设计,综合运用,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例如:科学活动《制作油角》,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厨房的阿姨是怎样制作油角的,品尝阿姨制作的油角,观看广东传统小吃的多媒体课件和制作油角的课件,小结制作油角的步骤,全体幼儿人人动手按步骤制作油角,品尝自己制作的油角,把油角送给其他班的同伴品尝。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幼儿兴趣高涨,活动效果好。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是整合运用了参观、品尝、观看多媒体课件、动手劳作等教学手段,没有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向整合要教学效果。
  2.主体观。
  主体观是指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重机轻幼”、“重机轻教”的倾向,要始终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把教学策略融于多媒体手段的合理运用中,人机交互和师幼互动有机结合。
  3.适宜观。
  适宜观是指要在恰到好处的时候使用多媒体手段,要在解决活动的重点、难点时使用,要在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优势的时候使用,要在启迪幼儿思维和创意时使用……因此,教师应该思考,在活动的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手段最适宜,而不是多媒体手段使用得越多越好。例如:在《影子的秘密》这个活动中,多媒体手段的使用适宜安排在幼儿的探索活动之后,作为小结的环节使用;在《我们怎样乘坐地铁》这个活动中,多媒体手段的使用适宜安排在活动的开始环节,起到唤起幼儿经验的作用;在《动物的保护色》这个活动中,多媒体手段的使用适宜贯穿整个活动的过程。在开始活动之时使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在基本环节使用,发挥多媒体手段在讲解保护色、展示动物运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本领和展示变色龙的变色过程等环节中的优势;在结束拓展环节使用,展示人类在军事和生活中运用动物保护色的原理的成功案例,拓展了幼儿的视野,激活了幼儿的思维。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幼儿活动
  1.运用多媒体使活动内容直观化。
  多媒体技术因能充分利用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刺激幼儿的眼、耳、手等各种器官,能改善活动内容的呈现与获得的方式,使活动内容的呈现从单调的文字、图片转变为多种直观生动的形式,使活动内容的展示更为生动逼真,使活动内容的获得更加轻松愉快,能让活动内容的拓展和深化成为可能,能使学习活动摆脱平面化的困境。可见,运用多媒体能使活动内容直观化。
  例如:大班科学活动《人是怎样呼吸的》,怎样让幼儿感知理解胸腔的起伏运动和肺的吸气呼气的关系呢?我们设计了让幼儿自己把手放到胸部,感受胸部的起伏运动;互相把手放到同伴的胸部,感受同伴胸部起伏运动的体验环节,这个体验环节也只能让幼儿感受胸部是起伏运动的,但是,起伏运动和呼吸是什么关系呢?这就不能靠体验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们运用了多媒体,通过看课件模拟演示,直观生动地演示了胸部的起伏运动和呼吸的关系,使幼儿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变得容易而印象深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2.运用多媒体使教学过程个性化。
  多媒体技术能做到“人机对话”,利用提供的课件和电脑游戏实施个别化的教学,幼儿通过人机互动,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活动的内容,通过与课件角色、情节和电脑游戏的互动,自主吸收信息。可见,多媒体能满足不同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能适应不同幼儿学习速度的需要,使教学过程个性化。
  例如:大班语言活动《小动物找工作》,活动重点是学习按照句式“因为……所以……”说话,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在活动过程中播放课件,结合问题情境与讨论分享,引导、启发幼儿思维,同时,采用人机交互的游戏帮助幼儿学会句式。游戏画面上出现四种小动物和四种工作,幼儿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行匹配,并说出原因,当匹配成功时画面上的小动物就用“因为…… 所以……”的句式说话,并会把找到的工作顺利完成,同时还会说赞美的语言。游戏的过程,是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个性化的体现。
  3.运用多媒体使教师交流常态化。
  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可复制性,教师能快速全面了解其他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再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多媒体课件。我园提供多媒体平台软件,让老师们选择适宜的课件反复使用,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组织人力定期修改,使教师的交流常态化,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加油提速的专业化成长平台。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幼儿素质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能使活动内容直观化,因此,运用多媒体能较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如: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过去的教学是让幼儿通过自制表盘或实物演示来认识钟表的结构,通过拨动时针和分针来演示时钟是如何表示时间的,由于方法单调,过程死板,操作不准确,幼儿的兴趣不浓,投入不足。我园从实际出发,自制了“认识时钟”的课件,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自我介绍,跑步比赛,生动地演示时钟是如何表示时间的。幼儿还可以玩电脑游戏,看钟表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用鼠标拖拉时间记录卡找朋友,看时间记录卡用鼠标拖拉时针和分针表示时间,还能通过提示语和画面,知道一分钟能做许多事情。整个活动过程气氛热烈,幼儿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学习兴趣。可见,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培养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想象,从而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实现超时空超现实的特点,能给幼儿新异的刺激,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
  例如:幼儿在玩IBM电脑游戏《外星小虫》时,能大胆想象,给“外星虫子”设计出不同数目的眼睛、尾巴、腿和触角。这种诸如“三只眼”、“八条腿”、“六只触角”、“十条尾巴”的虫子让幼儿感到非常新鲜,打破了现实生活中虫子只有“两只眼睛,两只触角”的固定模式,从而使幼儿的创造欲望更加强烈。
  3.运用多媒体,培养审美能力。
  表现美、创造美的基础是鉴赏美,多媒体技术能依据活动目标选取适宜的鉴赏对象,直观而动感地为幼儿展示鉴赏对象,提高幼儿鉴赏美的能力。观察是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前提,多媒体技术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观察的对象,能在一刹那展示事物的发展变化、生长过程,能随时暂停、回放,满足幼儿细致观察的要求和刺激表现美、创造美的灵感,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例如:绘画活动《美丽的风筝》,如果缺乏直接观察,无论教师怎样启发,幼儿都很难想象出形态各异、高低错落的风筝在天空中飘动的美丽情境。如果能借助多媒体课件来组织活动,这个难题能迎刃而解。首先,通过实物展现和教学课件将形态各异的风筝展现在幼儿的眼前,神奇、有趣的各种风筝使幼儿一目了然;然后引导幼儿从审美的角度去观察风筝的艺术形象,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记忆表象。幼儿在直接观看、愉悦体验的基础上,自然而然产生了画风筝的浓厚兴趣,画风筝时,也能轻松自如,形态各异的风筝跃然纸上。
  总之,我们应该树立正确使用多媒体手段的基本观念,树立整合的观念、主体的观念和适宜的观念,杜绝媒体时尚论、媒体万能论等滥用多媒体的观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在优化教学活动和优化幼儿素质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在实现活动目标、解决重点、难点中的特殊教育功能和艺术魅力,使我们的教育活动如虎添翼、事半功倍,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我国保教工作的实践中,长期存在着将保育员和教师分开,从而也形成了“重视教师、忽视保育员”的现实状况。保育员的职业认同感越强烈,她们就越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保教工作中,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影响。本研究致力于探讨公办幼儿园中保育员职业认同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职业认同的内涵、来源及特点,并据此提出幼儿园保育员职业认同的建议。  一、幼儿园保育员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一)A保育员“精益求精”的故事  1.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效率成了教师们关注与思考的话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是以幼儿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决定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主阵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皆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落实、来达
期刊
一、前言  当前男幼儿教师的匮乏与流失已经给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2010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结构合理应包括男女教师性别上合理结构。在此政策背景下,我们申报了《当前安徽省男幼儿教师职业期望与职业素养研究》课题,开展相关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的目的:一方面了解当前安徽
期刊
绘画是幼儿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是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感应、触摸和探索。或许幼儿的一些作品,在成人看起来很可笑,但每一幅绘画作品都是一颗纯真童心的自然流露与展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
期刊
俗话说“心灵手巧”,这说明了手和脑的关系,人的双手活动是由大脑指挥的,双手的活动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发展,脑的发展也相应地促进双手活动的灵活。美国心理学家帕普拉和罗斯对游戏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插塑游戏中的任何一种游戏材料对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插塑积木面积小,颜色鲜艳,能根据各种不同的拼插方法,创造出许多形象逼真,造型优美的物体,为幼儿提供了创造想象的广阔天地,加上插塑游戏少有规则
期刊
今天整理箱子,无意间翻到一本陈旧的家园联系册,打开细细翻了翻,其中一页上的一行苍劲有力的字吸引了我的注意:“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我闲散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2001年……  那年我刚从幼师毕业,接手的第一个班就是托班。孩子年龄偏小,初次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幼儿园,哭闹、不适应是难免的,没有任何经验的我只能不停地哄着围在身边哭闹不止的孩子。记得当时有个叫毛毛的孩子,由于脾气特别急躁,在
期刊
幼儿午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孩子的自理能力、习惯养成都有较高的教育价值。每次分餐,总觉得要不少时间,春夏季节还好,要是到了冬天,那可真得快一点,否则孩子的饭菜都会冷了。同时,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从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出发,也应该让其科学、合理地参与其中。为此,我经常思考能否有更快捷、省时、教育价值更大的分餐方式?于是,我不断反思分餐中存在的问题,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努力尝试解决问
期刊
“唐韵你周末到哪去玩啊?”“万达广场的孩子王呀!”“我去生态公园放风筝啦!”“我和爸爸妈妈去杏花公园踏青啦……”一旁的我听着孩子们不亦乐乎地聊着,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小朋友们,那你们现在想去哪里玩啊?”原本喧闹的活动室顿时安静下来……“我想去一楼玩大型玩具,我想玩皮球……”“要不咱们去四楼平台玩玩?”“好啊好啊!”我和孩子们高兴地走向四楼,当走到三楼楼梯拐弯处时,我看见一张废餐巾纸静静地躺在地上
期刊
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让我们想起曾经有过的那些青春,时间不停地过往教会我们如何去纪念、去怀念我们最懵懂、最幼稚但却最单纯的那一页,告诉我们:最美妙的莫过于过错……  案例:  绘画活动《天安门》,孩子们正兴致盎然地作画,我发现小宇一笔也不动,原来他在白纸的中间画了一个很小的天安门,而我要求小朋友们表现出天安门雄伟、壮丽的气势,因此他不知所措。我轻轻问他:“这是你画的天安门?”他紧张地望着
期刊
来到幼师工作这么多年,看到很多优秀的教师,他们微笑着,忙碌着,快乐着。他们营造出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我跃跃欲试。在我的幼儿心理学课堂上,我做了很多尝试,逐渐也尝到了和谐课堂氛围带给我的快乐。  在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是愉悦的、放松的、积极的、活泼的、乐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环节,对教师有深厚的信任和认同。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教师也会从中获得成就感。对于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来说,心理学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