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很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然而,一直以来,关注中学生成长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习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中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教育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艰巨的学习、纷繁复杂的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一直以来,关注中学生成长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他们的饮食、身体、学习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中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那么,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心理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呢?作为老师应该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的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了孤独、自卑的心理。
第三,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的流入,都对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刺激。
二、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全社会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教育思想、观念上加以转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人的身体健康,不仅指身体上,也包括心理上与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还大多停留在身体健康上,许多家长只重视子女的身体健康,对其心理上的问题却不以为然,甚至加以袒护;许多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有求必应,包办代替,缺乏必要的逆境锻炼,缺乏必要的心灵沟通。因此,全社会都要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
2.学校应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沟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忽略了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尽量让其父母协助,借助社会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延伸,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合作沟通。
4.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总之,心理健康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完整的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益增多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全社会特别是学校和家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一切教育活动中,并且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技术,自行消除心理障碍。在一个和谐的、内外统一的合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才有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
[2]时蓉华 主编 《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3]《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之我见》.西安教育网。
[4]侨声中学政治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性思考》。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一直以来,关注中学生成长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他们的饮食、身体、学习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中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那么,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心理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呢?作为老师应该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的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了孤独、自卑的心理。
第三,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的流入,都对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刺激。
二、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全社会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教育思想、观念上加以转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人的身体健康,不仅指身体上,也包括心理上与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还大多停留在身体健康上,许多家长只重视子女的身体健康,对其心理上的问题却不以为然,甚至加以袒护;许多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有求必应,包办代替,缺乏必要的逆境锻炼,缺乏必要的心灵沟通。因此,全社会都要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
2.学校应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沟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忽略了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尽量让其父母协助,借助社会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延伸,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合作沟通。
4.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总之,心理健康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完整的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益增多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全社会特别是学校和家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一切教育活动中,并且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技术,自行消除心理障碍。在一个和谐的、内外统一的合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才有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
[2]时蓉华 主编 《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3]《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之我见》.西安教育网。
[4]侨声中学政治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