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审美层次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nfran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课件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对其他学科进行的再包装。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有着其它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审美优势,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学观念、审美情趣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时,图、文、形、声、像紧密结合、合理使用,让文本和语言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图、声、像相结合的有机形式,让静态的美学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形象,并打破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学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大了美学的信息容量,给学生描绘和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审美空间。
  因此,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美学教育,不但具有其必然性,而且具有其可行性。以下分析一下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审美层次。
  第一层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让学生初步感知课件中各要素的美
  多媒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把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以感知的美学形象,这也是增强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1. 精选或制作美的画面。视觉是人采集信息、感知美的第一途径,美感强烈的图片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美的信息直接传入大脑,从而达到审美的愉悦。所以在设计制作课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图片色彩的搭配,图文的和谐,用笔的精细;按钮的色调、大小、字体的选用也要与课件整体的风格相充分一致,以保证画面的整体美。例如《景泰蓝的制作》课件中,制作者在开始阶段展示了几幅景泰蓝的成品图:在黑色的背景上,景泰蓝制品闪着柔和华贵的光泽,缓缓出现。这让学生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髓,受到美的强烈震撼,从而更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文字图片的制作也要讲究。文字图片要能体现出“建筑的美”:注重文字的对称、整齐或错落有致。同时应注意文字色彩、字体、大小的变化,避免单调呆板。
  2. 选用合适、有效果的配音。好的配音能适当处理轻重、缓急、停顿、语气、韵律等技巧,具有音韵美和艺术穿透力,使具有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变得鲜活起来。如在《归园田居》课件中,用平静缓慢的语调、恬淡悠然的基调、沉稳清晰的节奏朗读全诗,引导学生感受陶渊明重返田园的愉悦心情,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达到了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3. 极力创设美的情境。“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许多作品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者的学习是“在他所创设的世界中直观自己”。那么怎样在语文课件中架起一道桥梁,沟通作者的创作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情感,使他们碰撞、交融,从而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呢?创设情境是最好的方法。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林黛玉“时时在意,处处小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黛玉的这种微妙心理,学生就很难理解,毕竟生活经历相距太远。那么制作该课课件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我的做法是在课件中载入一段录像:越剧《红楼梦》。戏剧中那富有表现力的唱词,很快诱导学生进入角色,真正理解人物的处境,进而理解人物的心境,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而感悟人物的性格美。
  课件设计构思中,一定要精心安排文字、图象、声音、意境等,促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得到积极的刺激,从而提高诸如旋律感、节奏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理解力和选择性等整体感知能力。
  第二层次,通过比较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学习对美的鉴赏
  矛盾对立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比较法,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不仅可以看到事物自身的本质属性,而且能够揭示事物间的关系和异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映衬,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在制作课件时,若能把握并突出这一点,就能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美并受到陶冶。
  其实比较的内容非常广泛,文章的立意、标题、结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到记叙的线索、说明的顺序、抒情的色彩、议论的作用乃至文章风格、词语运用、修辞手法等都在可比之列。可以纵比,也可以横比,如鲁迅的《祝福》,文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主要有三次,课件中以图片展示出来,通过比较,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这些变化,体会人物在人生路上遭受的惨重打击,进而理解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人的迫害,鉴赏人物形象体现出的悲剧美。
  第三层次,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实施对美的再创造
  教育先哲叶圣陶先生说过:“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审美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件制作中,要留下足够的余地,让学生根据已提供的有关信息,唤起和调动自己记忆中的有关表象,归纳、组合,在大脑中形成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才能领会其中蕴涵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当然在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上,有必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 充分利用优美的音乐特色,引发学生对美的再想象。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想象的一门艺术。在课件制作中能恰到好处地利用优美的音乐,往往能找到开启学生想象之门的钥匙,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思。例如,在制作《孔雀东南飞》课件时,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仔细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充分发挥想象,通过音乐,在梁祝和焦刘之间构建起了对封建礼教进行斗争的联盟。
  2. 通过借助图、文互换,激发学生对美的再创造。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描写形象生动,美感强烈。在制作这类课件时,在显示画面与显示文字之间,要适当留有间隙,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画面或根据画面进行文字表述。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反复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中构筑或抓取美感较强、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然后权衡比较,得出最佳答案。这个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例如《风景谈》、《雨中登泰山》类散文和《雨霖玲》类诗词课件,采用这种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合理地利用图文与音乐会使多媒体课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根据教材的需要合理选择媒体做到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能够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美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教育教学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工程,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只有多媒体课件给其他学科的教学插上审美的翅膀,才能让学科教育得到更有力的支持,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快、跨得更远。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认为,最难教的是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大多认为,最难提高的是作文。事实上,从上学起,不少学生就对写作文感到头疼和“痛苦”,作文就是教师布置的“任务”,非写不可。尽管语文教师总是鼓励说:“罗丹说过,世界上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是学生还是无奈地说:“我们的生活这么平淡,哪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啊?哪有那么多的美可以发现啊?”作文的困难横在了他们的面前,使许多学生感到作文
期刊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时的重要工具,是低年级孩子学习的重点。如果教师每天机械地重复于领着孩子读,给孩子讲解怎样写,再让孩子书写,就会使整个拼音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这样不仅挫伤了孩子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还会降低学习效率。为了使孩子更好地学会拼音字母,掌握拼音字母的发音和书写,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合适的
期刊
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因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最高体现。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本人认真积累,总结出:大局出发识同异,具体对待抓特点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概论如下:    一、大局出发识同异    1.识同:就是认识英语教学与汉语教学在写作规律上的总体相同。综观英语写作和汉语写作,就其写作的本质上并无实质性区别,都是按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从易
期刊
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如何引导学生轻松、快乐地学英语是永远要研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探索并尝试多种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模式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点滴体会与粗浅尝试。    一、师生间情感交流是快乐学习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师生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交流是启开学生智慧的钥匙,是激发学生渴求知识
期刊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班上的几十个同学在一起学习,虽然学同样的教学内容,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学习过程中知识基础比较差,接收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的一些同学。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问题,这是每位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不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因此,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中来,使教学活动“动”起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形成师生互为补充的良好教学局面。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和谐情为桥。只有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阵地、把教师的情感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用发自肺腑的真情去拨动、震撼
期刊
摘要:当前,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面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把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力作为一项战略措施。而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之一。而创新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尤为重要,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意识 情感 鼓励 思维 挑战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常感到教学知识单调,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无用。究其原因,
期刊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不少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从“鼓励学生自己编题”入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己编题 激发兴趣 培养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素质教育的重要目
期刊
传统的教学模式造就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独立性、灵活性、创造性,自学能力低下,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得到发展,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原则,思品教师应怎样进行教学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要求学生从旧式教育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为此,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可以说:“很高兴与大
期刊
考试作为测评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有着导向、激励、反馈和调控等多方面的功能,理应成为学生学习世界中的亲密朋友,它给学生带来的应该是一种充满感性思考和理性探索的智慧体验;一种才识展示与情趣激发交织而成的成功体验。然而,学生活泼的心灵在触及考试时却变成一块拒绝融化的坚冰,这不争的事实不能不让我们冷静反思。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考出盎然兴趣,试出飞扬个性呢?笔者认为,发挥考试的积极功能,将考试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