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认为,最难教的是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大多认为,最难提高的是作文。事实上,从上学起,不少学生就对写作文感到头疼和“痛苦”,作文就是教师布置的“任务”,非写不可。尽管语文教师总是鼓励说:“罗丹说过,世界上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是学生还是无奈地说:“我们的生活这么平淡,哪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啊?哪有那么多的美可以发现啊?”作文的困难横在了他们的面前,使许多学生感到作文的痛苦,这时候,快乐不复存在了。市面上的各种作文辅导书虽五花八门,但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枯燥难懂的文学符号,他们读起来趣味索然,收效甚微。所以,害怕作文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抄袭范文,成了小学生作文中的普遍现象。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将学生的兴趣提高上来,让他们体会到作文快乐的真谛。
平时我们应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实践,以拓展视野,丰富积累。真正的愉快教育,应让学生写作时有创造的愉快,作文发表时有成功和愉快;真正的素质教育,它不但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情感。
快乐的作文应遵从“人文合一”的规律,爱护“我”,尊重“我”,还“我”在作文中崇高地位,让“我”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体。为了弘扬“我”在作文中的主体性,教师应鼓励青少年自由写作,全凭自己的意愿、喜好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创造作文的美好境界。至于命题作文,作为训练和考试的一种形式也是必要的。但命题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把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捕捉他们生活的热点和兴奋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日记素材训练
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并不就等于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究其原因,他们还缺乏认识生活和语文表达能力。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坚持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经之路。每天坚持记日记,把当天所看、所思、所感记下来,有一个日记作文本养成动笔的好习惯。可把一次作文的任务分散到几篇日记中逐步完成,借此逐步降低作文的难度,提高写作兴趣。同一件事分散时间逐步深入地完成作文的形式,表面上是降低了要求,其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达到了写作要求,是绝大部分学生所喜欢的,达到了快乐作文的目的。
二、观察情境训练
叶圣陶曾经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又撰写……”因此,在生活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深化认识、强化感受。小学生涯中,学生所参加的有意义的活动特别多,学生也很喜欢投入到这些活动中,有些必要的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无论是大型的活动还是小组活动,哪怕是个体的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是自己亲身参与,体验也就深刻了。这样,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积累活生生的写作素材,比教师的苦口婆心要起效得多。这样,学生就会有很高的创作热情,真情实感也就能自然流露了。观察情境的内涵,实际就是去观察世界,即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要观察人物、观察生活的情景。如写“一个热心人”时,就可以提前观察自己选写的对象,从中提炼出中心,确定写作重点,及时修改,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游戏情境训练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设定的游戏有感而作,也是提高写作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如,结合“六一”游园会让学生通过游戏习作,学生兴趣很浓。游戏结束后都能积极交流活动中精彩难忘的情节,通过对自己的活动,以及其他学生的语言、动作和情绪等叙述,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很快完成了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
四、读写结合,快乐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程的作文观就是大的阅读观,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有厚实的积累。我们要指导学生多种阅读法,可以用眼睛读、用耳朵读、用心读,让学生全方位地阅读,打实基础,然后再把读与写紧密结合,学生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五、注意评价方式
作文评价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态度,也关系到对作文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批阅、评定作文时,应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对作文差生尤其应发掘他们的点滴可取之处,给予评赞、引导。实施成功教育可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对佳作可通过朗读、张贴或推荐报刊发表等形式,给予鼓励。
体验作文的快乐,就是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和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而是真正让他们做到“以我手写我心”,觉得作文是自我宣泄、自我精神满足的一种方式。在这样的目标下,老师的作文批改也必须提升到一个高度,不仅仅是批改当前作文,更应指出其作文选材、立意、语言、结构、条理等的今后努力方向。“我所写我心中言,真情实感动人言”,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参与活动中协调发展,这才是作文的目的。
平时我们应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实践,以拓展视野,丰富积累。真正的愉快教育,应让学生写作时有创造的愉快,作文发表时有成功和愉快;真正的素质教育,它不但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情感。
快乐的作文应遵从“人文合一”的规律,爱护“我”,尊重“我”,还“我”在作文中崇高地位,让“我”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体。为了弘扬“我”在作文中的主体性,教师应鼓励青少年自由写作,全凭自己的意愿、喜好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创造作文的美好境界。至于命题作文,作为训练和考试的一种形式也是必要的。但命题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把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捕捉他们生活的热点和兴奋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日记素材训练
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并不就等于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究其原因,他们还缺乏认识生活和语文表达能力。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坚持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经之路。每天坚持记日记,把当天所看、所思、所感记下来,有一个日记作文本养成动笔的好习惯。可把一次作文的任务分散到几篇日记中逐步完成,借此逐步降低作文的难度,提高写作兴趣。同一件事分散时间逐步深入地完成作文的形式,表面上是降低了要求,其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达到了写作要求,是绝大部分学生所喜欢的,达到了快乐作文的目的。
二、观察情境训练
叶圣陶曾经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又撰写……”因此,在生活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深化认识、强化感受。小学生涯中,学生所参加的有意义的活动特别多,学生也很喜欢投入到这些活动中,有些必要的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无论是大型的活动还是小组活动,哪怕是个体的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是自己亲身参与,体验也就深刻了。这样,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积累活生生的写作素材,比教师的苦口婆心要起效得多。这样,学生就会有很高的创作热情,真情实感也就能自然流露了。观察情境的内涵,实际就是去观察世界,即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要观察人物、观察生活的情景。如写“一个热心人”时,就可以提前观察自己选写的对象,从中提炼出中心,确定写作重点,及时修改,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游戏情境训练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设定的游戏有感而作,也是提高写作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如,结合“六一”游园会让学生通过游戏习作,学生兴趣很浓。游戏结束后都能积极交流活动中精彩难忘的情节,通过对自己的活动,以及其他学生的语言、动作和情绪等叙述,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很快完成了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
四、读写结合,快乐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程的作文观就是大的阅读观,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有厚实的积累。我们要指导学生多种阅读法,可以用眼睛读、用耳朵读、用心读,让学生全方位地阅读,打实基础,然后再把读与写紧密结合,学生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五、注意评价方式
作文评价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态度,也关系到对作文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批阅、评定作文时,应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对作文差生尤其应发掘他们的点滴可取之处,给予评赞、引导。实施成功教育可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对佳作可通过朗读、张贴或推荐报刊发表等形式,给予鼓励。
体验作文的快乐,就是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和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而是真正让他们做到“以我手写我心”,觉得作文是自我宣泄、自我精神满足的一种方式。在这样的目标下,老师的作文批改也必须提升到一个高度,不仅仅是批改当前作文,更应指出其作文选材、立意、语言、结构、条理等的今后努力方向。“我所写我心中言,真情实感动人言”,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参与活动中协调发展,这才是作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