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通过对小说《在桥边》的教学设计形成过程的反思,探讨文本阅读教学切入点问题。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有效环节,帮助学生积极走向文本的最深处。
关键词: 文本阅读教学 切入点 启示
文本阅读教学,切入点的设计至关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地“切入”,犹如“穿着一串珍珠的线”,就会自然而然地带出文章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其积极性,进而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路和主题。同时,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个性得以张扬,探究力也得以有效培养。
但是,怎样寻找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呢?一篇课文包含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角度也多种多样,教师怎样才能从纷纭复杂的教学现象中敏锐地发现有效的切入点,从而有效地组织教学呢?
一
我前日参加了一个教学活动,需要上一堂研究课,内容是一篇课外阅读文章——小说《在桥边》,选自苏教版选修教材,作者是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亨利希·伯尔。文章篇幅不长,在平淡、朴素的叙述中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笔调冷峻、深沉。把文章拿给学生读,学生普遍反映情节简单,却读不懂作者要写什么,表现什么。此时我告诉他们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写的文章,当然很深奥,很不一般,但如果能够把这样的文章读懂,不就更说明同学们的阅读实力吗?学生的解读热情被激发出来了,有同学还主动要求:“把背景告诉我们好吗?知道了写作背景,可能就好理解了!”
和学生简单地对话交流,收获颇丰,我明确了本文的教学方向和重点,同时对学生提出的提供背景的要求有了新的思考。根据写作背景理解文本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基本方法,尤其是对于反映社会现象的小说,教师往往在新课开课前都要进行相关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但背景介绍都要放在新课开课前吗?学生在没有背景介绍的前提下就不能读懂文章了吗?如果不作背景介绍,学生怎么读才能读懂文章呢?学生如果能在没有背景介绍的前提下读懂这篇小说,该是多大的收获。我得试一试。
如何解读这篇小说呢?小说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所以解读小说往往以解读人物形象为突破口,这也是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在桥边》行文上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第一人称自叙来结构,主人公的内心情感非常丰富,也正是在这种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得以彰显,深沉而悲哀的创作情感得以体现。所以,解读心理描写,解读人物情绪成为我达到本文教学目的的切入点和方法。
由此,我拟定了这篇小说的三维教学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2)学习通过解读心理描写来理解小说主题的阅读方法;(3)思考并领悟对人的关爱不能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对人精神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
在此前提下,我以解读人物情绪为切入点,设计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7个问题,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
(1)在每个情节发展阶段,“我”的情绪是怎样的?(2)影响“我”的情绪,使“我”心情起伏跌宕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的?(3)工作和爱情发生冲突,表现了“我”怎样的生活追求?(4)“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是个别现象吗?(5)除了“我们”,小说还写了哪类人?他们是什么人?有何特点?(6)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两种人,即他想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7)学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基础性的,但学生必须在认真阅读、品味、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回答,设计此问题,也是为了督促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第二到第六个问题是关于解读文本的,由分析人物的心理,进而归纳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再以此推进到文本主题的揭示,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既能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又能体现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七个问题则关乎情感与态度,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这堂课学生的表现是热忱的,他们积极发言,参与讨论,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有前面的讨论分析做铺垫,突破教学的难点就显得很轻松,学生回答第七个问题几乎是水到渠成:揭示了过度注重物质建设,而忽略了精神追求的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我补充介绍了相关背景(作者和德国战后重建情况)。此时,学生们的反应更加热烈了,因为背景的介绍更证明了他们对主题的理解是准确的、正确的,他们怎能不高兴呢?
二
如何寻找有效的切入点,这堂课给了我很多启示。
1.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前提。
切入点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高屋建瓴,勇于探索和创新,而这些要求,都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之上。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自己深入解读做得远远不够。课文教过几遍,形成了程式化的框架,教参教辅资料又随地可找,似乎渐渐变得浮躁起来。这篇《在桥边》是课外文章,能找到的参考资料极少,自己反而能够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接触文本,在一次次的咀嚼中和文本对话,倾听文本的叙述,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领悟作品的内涵与情感,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从而全面深刻地把握文本。
深入研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只有认真地将之进行到底,才能当好学生遨游文学殿堂的“导游”。
2.寻找切入点应以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依据。
切入点的选择方式多样,它可以是文本的题目,文中的一个词,一个句子,难以发现的一个细节,引人思考的一个悬念,等等。但一个好的切入点,应该是文章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的聚散点,它常常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总之,它应该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关键。《在桥边》以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为切入点,既是文本本身写作特点的凸显,又是文本文体特点的体现。
3.“主问题”式的切入方式,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主问题是教师设计的,引领学生学习并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生成的课堂学习的主线问题或主干问题。它可以是一个问题,可以是由一个问题课堂生成的连串问题,也可以是环环相扣的几个问题。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下,不断地思索、讨论、争辩,撞出思想情感的火花,撞出课堂高潮,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如《项链》的主问题可以是:是什么让女主人公前后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学生对这个问题应该有深浅不同的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生成许多新问题来深入文本,如前后有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丢项链是她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吗?
4.寻找切入点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学生是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最终主体,寻找切入点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读懂文本,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更主动地亲近文本。所以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解读能力、认知心理、学习习惯,更要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在文本教学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准备,通过交流了解学情,触发思考,也有利于切入点的有效生成。
文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三方对话过程。学生是文本对话的主体,教师是对话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好的切入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生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在认知上获得新体验、新认识,情感上获得新感受、新满足,阅读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人因为好奇而求知,因为获知而智慧。文本教学中的切入点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的一环,帮助学生积极走向文本的最深处。
关键词: 文本阅读教学 切入点 启示
文本阅读教学,切入点的设计至关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地“切入”,犹如“穿着一串珍珠的线”,就会自然而然地带出文章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其积极性,进而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路和主题。同时,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个性得以张扬,探究力也得以有效培养。
但是,怎样寻找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呢?一篇课文包含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角度也多种多样,教师怎样才能从纷纭复杂的教学现象中敏锐地发现有效的切入点,从而有效地组织教学呢?
一
我前日参加了一个教学活动,需要上一堂研究课,内容是一篇课外阅读文章——小说《在桥边》,选自苏教版选修教材,作者是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亨利希·伯尔。文章篇幅不长,在平淡、朴素的叙述中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笔调冷峻、深沉。把文章拿给学生读,学生普遍反映情节简单,却读不懂作者要写什么,表现什么。此时我告诉他们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写的文章,当然很深奥,很不一般,但如果能够把这样的文章读懂,不就更说明同学们的阅读实力吗?学生的解读热情被激发出来了,有同学还主动要求:“把背景告诉我们好吗?知道了写作背景,可能就好理解了!”
和学生简单地对话交流,收获颇丰,我明确了本文的教学方向和重点,同时对学生提出的提供背景的要求有了新的思考。根据写作背景理解文本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基本方法,尤其是对于反映社会现象的小说,教师往往在新课开课前都要进行相关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但背景介绍都要放在新课开课前吗?学生在没有背景介绍的前提下就不能读懂文章了吗?如果不作背景介绍,学生怎么读才能读懂文章呢?学生如果能在没有背景介绍的前提下读懂这篇小说,该是多大的收获。我得试一试。
如何解读这篇小说呢?小说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所以解读小说往往以解读人物形象为突破口,这也是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在桥边》行文上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第一人称自叙来结构,主人公的内心情感非常丰富,也正是在这种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得以彰显,深沉而悲哀的创作情感得以体现。所以,解读心理描写,解读人物情绪成为我达到本文教学目的的切入点和方法。
由此,我拟定了这篇小说的三维教学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2)学习通过解读心理描写来理解小说主题的阅读方法;(3)思考并领悟对人的关爱不能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对人精神的关爱才是最大的关爱。
在此前提下,我以解读人物情绪为切入点,设计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7个问题,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
(1)在每个情节发展阶段,“我”的情绪是怎样的?(2)影响“我”的情绪,使“我”心情起伏跌宕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的?(3)工作和爱情发生冲突,表现了“我”怎样的生活追求?(4)“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是个别现象吗?(5)除了“我们”,小说还写了哪类人?他们是什么人?有何特点?(6)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两种人,即他想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7)学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基础性的,但学生必须在认真阅读、品味、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回答,设计此问题,也是为了督促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第二到第六个问题是关于解读文本的,由分析人物的心理,进而归纳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再以此推进到文本主题的揭示,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既能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又能体现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七个问题则关乎情感与态度,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这堂课学生的表现是热忱的,他们积极发言,参与讨论,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有前面的讨论分析做铺垫,突破教学的难点就显得很轻松,学生回答第七个问题几乎是水到渠成:揭示了过度注重物质建设,而忽略了精神追求的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我补充介绍了相关背景(作者和德国战后重建情况)。此时,学生们的反应更加热烈了,因为背景的介绍更证明了他们对主题的理解是准确的、正确的,他们怎能不高兴呢?
二
如何寻找有效的切入点,这堂课给了我很多启示。
1.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是前提。
切入点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高屋建瓴,勇于探索和创新,而这些要求,都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之上。然而在平常的教学中,自己深入解读做得远远不够。课文教过几遍,形成了程式化的框架,教参教辅资料又随地可找,似乎渐渐变得浮躁起来。这篇《在桥边》是课外文章,能找到的参考资料极少,自己反而能够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接触文本,在一次次的咀嚼中和文本对话,倾听文本的叙述,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领悟作品的内涵与情感,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从而全面深刻地把握文本。
深入研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只有认真地将之进行到底,才能当好学生遨游文学殿堂的“导游”。
2.寻找切入点应以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依据。
切入点的选择方式多样,它可以是文本的题目,文中的一个词,一个句子,难以发现的一个细节,引人思考的一个悬念,等等。但一个好的切入点,应该是文章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的聚散点,它常常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总之,它应该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关键。《在桥边》以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为切入点,既是文本本身写作特点的凸显,又是文本文体特点的体现。
3.“主问题”式的切入方式,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主问题是教师设计的,引领学生学习并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生成的课堂学习的主线问题或主干问题。它可以是一个问题,可以是由一个问题课堂生成的连串问题,也可以是环环相扣的几个问题。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下,不断地思索、讨论、争辩,撞出思想情感的火花,撞出课堂高潮,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如《项链》的主问题可以是:是什么让女主人公前后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学生对这个问题应该有深浅不同的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生成许多新问题来深入文本,如前后有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丢项链是她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吗?
4.寻找切入点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学生是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最终主体,寻找切入点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读懂文本,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更主动地亲近文本。所以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解读能力、认知心理、学习习惯,更要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在文本教学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准备,通过交流了解学情,触发思考,也有利于切入点的有效生成。
文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三方对话过程。学生是文本对话的主体,教师是对话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好的切入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生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在认知上获得新体验、新认识,情感上获得新感受、新满足,阅读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人因为好奇而求知,因为获知而智慧。文本教学中的切入点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的一环,帮助学生积极走向文本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