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思,大疑则大思。”这强调了读书要善于质疑与思考。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学习贵在有疑,有了疑问才会促使求知者深入思考,获得新知识。因而,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无疑处见疑,由疑而问。与此同时,教师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疑,使学生变“有疑”为“无疑”,从而正确理解课堂内容,学会并掌握读书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虽然学生课前经过自学,但还有很多问题没能得到解决。设疑,就是让学生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并把它设计成问题,以求得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从事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对质疑问题的重视,深深地尝到了质疑带来的甜头。质疑可以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强烈欲望。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去真正读懂课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质疑带来的益处是勿庸置疑的,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巧疑的良好习惯,以便让教师的教,更得心应手。当然,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克服权威思想,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甚至视学生为朋友,视学生为老师,向学生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无疑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质疑呢?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敢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这是学生质疑的基础。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这是教师遇到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有心理顾虑,他们时常担心:我提出的问题如果是错的,或别人都懂了,老师会批评我吗?……因而,教师首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如对大胆质疑的学生,不论质量如何都应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同学,教师也绝不批评,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其次,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我教《妈妈的爱》一课时,一上课我就引导学生读出“妈妈”一词的情感,接着通过师生一番交流之后,板书课题,然后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学生提出:1、妈妈爱的是谁?2、妈妈怎么爱我们?3、妈妈为什么那么爱我们?等问题。我觉得学生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出来的这些问题,提得很好。因此,教师只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便会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教授方法,让学生会质疑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受知识经验的制约,在学习过程中还不能自觉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勉励,给予引导,教学生学会质疑。那么,如何教会学生质疑呢,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从文章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俗话说:“题好文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提纲挈领之言,它常常对课文起制约的作用;有的概括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有的明确了课文所选定的对象材料;有的提出了课文的时空范围;有的介绍了文中主要人物或事件等等。如果我们能抓住课题巧妙地进行质疑,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阅读带有浓厚的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从课题入手阅读课文的能力。例如:我上《鸟的天堂》一课时,紧扣题眼“天堂”,引导学生设疑置问:你是怎样理解“天堂”的?哪儿可称得上“天堂”。“鸟的天堂”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这样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因此,教学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地位,既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急于阅读课文,在阅读中寻找问题答案。
(二)、从重点词句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文章的中心词是全文的核心,它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全文都是围绕它展开的,课文的重点词句往往是学生质疑问难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将教学过程向深层推进的突破口。例如:第十册《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中的“劳苦、简朴”是全文的中心词。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它提问:“为什么课文这么说?”“劳苦表现在哪里?”“简朴又表现在哪里?”这样引导学生质疑,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三)、从理解难点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课文难点往往文字含蓄深沉,余味无穷,对表现中心,突出中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时,老师不必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解决。通过对难点的探索,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而且还能学会如何学习。如我在教《落花生》一文时,抓住文中把石榴、桃子、苹果和花生进行对比,认为石榴等高高地挂在枝头不可取。结合父亲说:“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抓住这两句话引导学生提问:“像石榴等既好看,又对别人有好处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赞美花生呢?这样一下就抓住了课文的要害,最后经过师生共同讨论,认为花生具有一种默默无闻质朴的美,从而明白作者写作的真正用意。这样教师利用学生的质疑,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从矛盾之处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课文中常有看似矛盾实为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杨槐树,焦急而耐心地等着。”在分析理解后,有的同学认为“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两个词用在一起不是矛盾吗?对此我并不急于释疑,马上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经过争论,明确“焦急”与“耐心”这两个词在一些地方似乎矛盾,而在这里并不矛盾。这样写只是为了进一步表达长安街人民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五)、从想像之处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言尽意末尽的语言材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续编故事结局,借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少年闰土》一文,以第二幅插图为依据,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像的提问:“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如果有一天他们再相会时,又会是怎样的情境?”又如《穷人》一文,根据课文内容引导提问:渔夫夫妇收养了西门的两个孩子,他们今后的生活怎样,命运如何?通过想像性的疑问,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去续编课文。
质疑的范围很广,方法也有许多种,但总的原则就是教师不可包办,而应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主动求解,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寻找途径,让学生能释疑
学生有了质疑的习惯,还要有释疑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应积极培养学生释疑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有关资料和工具书,如果查不明白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周围的人。其次,教给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或上下文来思考,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和生活实际来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动手去圈、点,批注,动手去填空,动手去学写片段等。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释疑,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个时刻。”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注意这一点。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掌握释疑方法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让学生做到多思、善思、深思,做到学中问、问中学。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质疑,也学会了思考、释疑,这正是素质教育要具体体现的新理念。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虽然学生课前经过自学,但还有很多问题没能得到解决。设疑,就是让学生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并把它设计成问题,以求得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从事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对质疑问题的重视,深深地尝到了质疑带来的甜头。质疑可以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强烈欲望。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去真正读懂课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质疑带来的益处是勿庸置疑的,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巧疑的良好习惯,以便让教师的教,更得心应手。当然,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克服权威思想,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甚至视学生为朋友,视学生为老师,向学生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无疑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质疑呢?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敢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这是学生质疑的基础。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这是教师遇到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有心理顾虑,他们时常担心:我提出的问题如果是错的,或别人都懂了,老师会批评我吗?……因而,教师首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如对大胆质疑的学生,不论质量如何都应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同学,教师也绝不批评,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其次,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我教《妈妈的爱》一课时,一上课我就引导学生读出“妈妈”一词的情感,接着通过师生一番交流之后,板书课题,然后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学生提出:1、妈妈爱的是谁?2、妈妈怎么爱我们?3、妈妈为什么那么爱我们?等问题。我觉得学生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出来的这些问题,提得很好。因此,教师只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便会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教授方法,让学生会质疑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受知识经验的制约,在学习过程中还不能自觉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勉励,给予引导,教学生学会质疑。那么,如何教会学生质疑呢,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从文章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俗话说:“题好文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提纲挈领之言,它常常对课文起制约的作用;有的概括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有的明确了课文所选定的对象材料;有的提出了课文的时空范围;有的介绍了文中主要人物或事件等等。如果我们能抓住课题巧妙地进行质疑,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阅读带有浓厚的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从课题入手阅读课文的能力。例如:我上《鸟的天堂》一课时,紧扣题眼“天堂”,引导学生设疑置问:你是怎样理解“天堂”的?哪儿可称得上“天堂”。“鸟的天堂”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这样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因此,教学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地位,既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急于阅读课文,在阅读中寻找问题答案。
(二)、从重点词句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文章的中心词是全文的核心,它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全文都是围绕它展开的,课文的重点词句往往是学生质疑问难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将教学过程向深层推进的突破口。例如:第十册《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中的“劳苦、简朴”是全文的中心词。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它提问:“为什么课文这么说?”“劳苦表现在哪里?”“简朴又表现在哪里?”这样引导学生质疑,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三)、从理解难点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课文难点往往文字含蓄深沉,余味无穷,对表现中心,突出中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时,老师不必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解决。通过对难点的探索,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而且还能学会如何学习。如我在教《落花生》一文时,抓住文中把石榴、桃子、苹果和花生进行对比,认为石榴等高高地挂在枝头不可取。结合父亲说:“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抓住这两句话引导学生提问:“像石榴等既好看,又对别人有好处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赞美花生呢?这样一下就抓住了课文的要害,最后经过师生共同讨论,认为花生具有一种默默无闻质朴的美,从而明白作者写作的真正用意。这样教师利用学生的质疑,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从矛盾之处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课文中常有看似矛盾实为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杨槐树,焦急而耐心地等着。”在分析理解后,有的同学认为“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两个词用在一起不是矛盾吗?对此我并不急于释疑,马上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经过争论,明确“焦急”与“耐心”这两个词在一些地方似乎矛盾,而在这里并不矛盾。这样写只是为了进一步表达长安街人民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五)、从想像之处入手,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言尽意末尽的语言材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续编故事结局,借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少年闰土》一文,以第二幅插图为依据,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像的提问:“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如果有一天他们再相会时,又会是怎样的情境?”又如《穷人》一文,根据课文内容引导提问:渔夫夫妇收养了西门的两个孩子,他们今后的生活怎样,命运如何?通过想像性的疑问,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去续编课文。
质疑的范围很广,方法也有许多种,但总的原则就是教师不可包办,而应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主动求解,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寻找途径,让学生能释疑
学生有了质疑的习惯,还要有释疑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应积极培养学生释疑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有关资料和工具书,如果查不明白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周围的人。其次,教给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或上下文来思考,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和生活实际来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动手去圈、点,批注,动手去填空,动手去学写片段等。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释疑,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个时刻。”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注意这一点。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掌握释疑方法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让学生做到多思、善思、深思,做到学中问、问中学。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质疑,也学会了思考、释疑,这正是素质教育要具体体现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