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个高校群体中,新建本科院校是一支很特殊的队伍,大都有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烙印。面对老牌名校的身影,回顾曾经走过的历程,他们有着太多的困惑:是“大而全”,还是“少而精”,是综合型还是应用型……也许,破解了难题的他们,将迎来一番别样的风景。
建设之困一
升格的冲动
◎文·刘君
每当专升本的学校名单公布,都会在专科院校教师、家长、学子们心中激起波澜,升格成功的学校,校园里常常充满了喜庆的鞭炮声和五彩缤纷的礼花。
升格为本科院校,是许多专科学校的梦想。从中专教育到专科教育再到本科教育,很多学校将此写进发展计划中,并且在为此始终不渝地奋斗着。
教育部曾在2004年9月联合其他六部委颁布过“封杀令”:“2007年前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国务院在2005年10月再次重申:“2010年以前,原则上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2006年7月,教育部又下发通知叫停高校盲目升格,尽管如此,一些专科(高职)院校仍然乐此不疲,奋勇闯关。
高教版图该怎样重构
专升本或者新建本科院校,正在改变中国的高教版图。那么,理想的高教布局应是什么样子?
“合理的高级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个梯形结构,”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薛洪启认为,“最上面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的数量较少但是却拥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接着是工程型、设计型人才,社会需求量较大;再往下是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数量最多,一般拥有一定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同时具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这部分人才由职业院校培养。”
“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形成两条高速公路。”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俞仲文说,“一条高速路上跑的是研究型学术型的大学,另一条高速路上跑的是技术类职业类大学”。
目前,我国缺少的是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可在高等教育的现实发展中,却是这样一番景象:不少高职院校正在结合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但是却面临着投入不足、毕业生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学校得不到应得的社会声望等困境。
而且,“很多的综合大学也在办职业学院、二级学院,这给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目前,举办职业学院的综合大学日渐减少, “致使一些高职院校本身努力试图离开自己的高速路,挤到研究型大学的路上去,从而我国高等教育凸显出一个结构性症结:一条高速路又宽又长,另一条高速路又短又窄。
政策导向的偏差
种种问题都可以在相关政策上找到源头。
潘懋元教授在谈到高职发展问题时曾指出:“现在某些政策措施与战略方针不配套,不是战略方针指导政策措施,而是政策措施阻碍战略方针的实现。”尽管国家不断强调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高职教育在资源分配失衡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中仍被忽视。
高职院校升格的最原始动力来自于办学资金短缺。1999年,教育部决定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规定了“教育事业费以学生缴费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政策。
在这种经费制度下,即使高职院校规模再大、声誉再好、水平再高,财政拨款依然很少,学校发展只能依靠学费收入。投入的严重不足,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使得高职教育难以适应新技术、新设备以及产业调整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变化,也严重挫伤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升格被高职院校认为改善经济状况和继续生存的最快捷、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
其次是招生问题。近年来,大多数地区高职招生不理想,其原因除了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仍在发挥作用外,有关高职的招生政策也存在误导。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旭东称,目前,高职院校在普通高校之后录取,人为地造成了生源市场不公平竞争的局面。“这显然使我国正大力提倡发展的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受到质疑。高职招生的这些不公平政策使更多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职教育是次等教育,是落榜生的选择。”
再次,学历主义盛行之风,也潜在地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目前,我国高等职教主要停留在专科层次,而一些行业及用人单位(包括政府机关)动辄要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国家在选拔人才、晋升、晋级等方面,往往把学历层次作为一个硬指标,这样就使得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
而且,我国的教育事业面临着生源枯竭的威胁。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现有1.2亿,近两年继续攀升,2009年将达到顶峰,适龄人口为1.25亿,然后下降,到2020年,适龄人口只有0.82亿。
生源是高职院校生存的基本保证,抢不到生源就意味着学校只能惨淡经营,甚至“退场”。因此,升格成为学校成功突围、继续“留场”的关键。
在学费制度上,因为高职教育的“教育事业费以学生缴费为主”,所以高收费对高职教育的个人需求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据调查,高职院校约85%的学生来自相对贫困的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全国高职院校中,中等及中等以下收入水平家庭的子女占92%。
内蒙古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董平说:“虽然从招生人数和院校数量等数字上看,普通高校和高职已经各占半壁江山了,但是从教育资源投入、政府的重视程度上看,高职还远远没有达到拥有半壁江山的地位。”
由于政策导向的偏差,不少高职院校希望获得像综合类、研究型院校那样的“合法的身份”,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高职院校很多问题仍未解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规定,一个地区只能有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他都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后来规定取消,职业教育出现了一个“中职”升“高职”的高峰期,高职院校在数量上有了一个突飞猛进地发展,乃至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还多,但是,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提高并没有跟上。对高职升本科的现象,董平说,“这表明高职院校仍在延续以前的低水平规模扩张。”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多数院校是由各类成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转制或升格而成,从总体上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还不鲜明,一些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尚不明确,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过多强调传统的学科性教育,实训条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基本条件建设薄弱;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切人点,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还不深入;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依然流于形式。在办学上既不能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能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雷世平直言,“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给人的感觉是本科的压缩饼干、中专的发面馒头或是新瓶装旧酒。”
特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活力的源泉。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定位,狠抓内涵建设,增强自己的办学实力和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生长点,以特色求质量与效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升本上。
“作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最需要做的是,要紧紧抓住正在进行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通过评估的政策导向作用、监督和诊断作用来引导高职院校安于其位。”雷世平对升格提出质疑,“这将会引导高职院校一味地去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忽视自己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引发职业教育的浮躁现象和不正当竞争,造成职教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我国对本科高职特性的认识正处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确立本科高职的办学规范和评价标准。在全国已经举办了高等职业教育的600多所本科院校中,虽然有不少院校在尝试举办四年制高职,但对四年制高职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他们把原来专科高职的培养方案简单扩充、放大,按照原来专科高职的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来办;或者是把它办成了普通本科,按照原来培养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已经升格的高职院校遇到了同样的困惑,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未曾解决的问题又带到了本科院校。
雷世平说,“我们千万不能借口‘高职教育必然要向高层次延升’,而随意打开高职院校升本的‘政策口子’,那样做达不到真正优化高职教育结构的目的,充其量不过是又增加了一批低层次的末流普通本科院校而已。”
博弈论有一个“看电影效应”:观众在电影院看电影,有的人为了看得更清楚,开始从座位上站起来,后面的人也只好纷纷站起来,最后,全场的人都站着看电影,结果大家都受折磨,其实这与大家都坐着看电影是一样的效果。现在,专科升本科,犹如在电影院“站着看电影”一样,如果电影的内容和版本没有更改,大家的视力没有提高,那么电影依旧还是那场电影。
建设之困二
定位,理想与现实间的平衡点
◎文·羿羽
定位难题
近年来,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已发展到二百多家,这个庞大的群体占据着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近1/3的版图。由于办学历史不长,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难题与困惑。
“究其根源,在于此类高校的定位问题。”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副主委郑惠强指出,导致定位不清的原因是多面的。有的高校管理者存在一种“惰性”,习惯于延续过去的作风和观念,新升院校在重大制度改变和创新中难以准确定位;有的习惯于瞄准同类的知名院校,以此为目标确定本校的办学定位,在不自觉中造成了定位的趋同或偏差。
作为2008年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之一——天津天狮学院,其院长孙明向《教育与职业》记者透露过这样的困惑:“升本成功后,我们要将工作重心由重视‘升本’工作,转移到更加注重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来。但问题是如何在特色建设上找准人才类型、学校类型、学科、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
这是“天狮”之困,很大程度上也是新建本科院校之困。
各方支招
如何实现困境突围?
从3校合并到7校合并成为综合性本科院校,积淀8年经验的德州学院为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要忘掉过去,从头开始。在教学中时刻警醒自己,与专科相比,本科除了基础理论进一步系统而扎实之外,对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水平及能力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明确这种学术性的要求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观念转变的关键所在。”德州学院院长贺金玉说。
有关专家则建议,学校在进行定位时,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情况、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社会的需求等,认清学校原有的办学基础,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哪几项有可能获得迅速提升,看清学校与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相比自身所存在的特点与优势,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平衡点。确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做好学校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目标。
“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切莫盲目追求综合化。”教育专家们提醒新建本科院校,不能盲从老牌本科院校亦步亦趋,而失去自己原有特色。
“大而全”的误区
由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多以当地政府投资为主,作为投资者,地方领导力图把学校建成自己的“形象工程”,希望学校规模大一些、层次高一些,频频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要向“省内一流高校”、“全国普通高校一流”看齐的口号,甚至大胆设想将学院办成大学。
尽管目前不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已经在观念上形成共识,认为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是这类学校立足生存之本,但使这些观念得以落实的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的保障还远没有跟上。
“地方本科高校如果脱离地方性,过于追求高层次,不仅难以实现,也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地方建设和发展。”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院校教学评估处处长刘振天表示。
刘振天进一步指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起步时一味追求“大而全”并不科学,学校的规模是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性需求决定的,“少而精”更符合这些院校的实际情况。
德州学院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定位——地方性、综合类、教学型。对于为什么要提综合类,贺金玉做了解释,“作为德州惟一的本科院校,只有办成综合类的院校才能强化为地方服务的功能,满足当地老百姓的需求,另外,德州学院是7校合一,从发展脉络上讲也应体现综合性。”
德州学院的成长轨迹也说明,新建本科院校应围绕学校原有特色做大做强,围绕本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与老牌本科院校错位竞争。
建设之困三
经费,经费!
◎文·芒刺
在剖析阻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种种难题中,经费不足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今年“两会”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梧州学院院长刘慕仁在向大会提交的《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的提案中,表示希望国家和地方加大投入和支持,保障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办学条件、办学经费在五年内达到本科院校办学合格标准,减少新建本科院校负债等。
刘慕仁的呼吁代表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基本愿望。
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河池学院实行的是自治区与河池市共建、以自治区为主的管理体制。“2004年,河池市全年给学院的财政拨款不足900万元,学院的经费连维持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长期拖欠教师课时酬金,更无资金搞建设,以至于在学院建设方面欠账很多。”河池学院院长覃伟年向媒体透露。
2005年,河池学院在财政上划归自治区管理,成为自治区本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由此,学院的经费问题终于得到了较大的缓解。2007年自治区全年给学院的财政拨款已达3500多万元。”覃伟年介绍,“目前的财政状况可以支撑学院的正常运转,但要还清6000万元长期的建设欠账,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学院尚需建设资金近2亿元。”
“摊子铺得大,经费缺口就大。”全国高校教学中心的夏鲁惠认为,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多是在专科院校基础上扩充、合并、升格而成的,有的新建本科院校还合并了一些中专学校,改造、提升的任务相当繁重。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提升竞争优势,学校必须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实验室建设、优秀教师引进及青年教师培训、学科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均为地方性高校,除少数以省管为主外,大部分都是由地级市为主主办。对于财政薄弱的地级市而言,这样的管理方式无疑是一种沉重负担。
“就广西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哪个地级市能够支撑一所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覃伟年有感而发。
刘慕仁建议,“将现在的‘省市共建,以市管为主’的管理机制改为‘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方式。”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秋衡认为,应因地制宜地解决经费短缺问题。政府应该从长治久安的视角制定政策法规,形成政府、社会多方位资助新建本科院校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他建议,政府应当落实法律规定的投资主体地位,实践体现教育公平的财政转移支付原则,为高校地域布局提供经费保障和质量监控配套措施。
许多专家也表示,高等教育作为公共性机构,政府财政理应倾斜,尤其应对需大幅度提升基建等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新升本科院校给予较大支持。
也有专家提出,可在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中分出一定比例设立专项资金,作为新升本科院校的附加发展费用,避免因“不对等”竞争造成资金过多流入实力雄厚的传统本科高校。各省市教育部门自设专项资金,对部分新升本科高校进行重点建设。
但这一切建立的前提是,各类主体责权利到位,理顺高等教育体制关系,“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费问题。”史秋衡说。
建设之困四
尴尬的“四多四少”
◎文·思源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学科基础普遍薄弱,更需要通过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专家告诫新建本科院校,不能因为刚刚建设就有等一等的思想。
在现实层面,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学者将这一状态概括为“四多四少”:科研人员多,学科带头人少;单兵作战多,团队攻坚少;低水平重复多,高层次成果少;随机选题多,研究基地少。
“学科意识薄弱。专科教育旨在培养社会职业需要的专门应用型人才,专业和课程是其教学建设的重心所在。因此,教师们的专业意识强,说起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套路’不少,但学科意识薄弱,对‘学科’概念不甚了然,对学科建设要求知之甚少。”现任福州大学党委书记、时任泉州师范学院院长的陈笃彬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当时学院面临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和管理干部是专科过来的,对如何办好本科缺少经验,对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卢冠忠认为,这是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最大障碍。
卢冠忠表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分布一般比较狭窄,但作为一所本科院校,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学科门类一般也比较齐全,这不仅适应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对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进行综合考虑。
他建议,以工科为主的学校可增设和加强理科、人文社会学科、经济管理学科、乃至艺术学科等,通过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的集成,培育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同时通过学科的交叉集成,更新和改造传统学科,使其在新的学科方向上不断增添活力。
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学科建设的认识不足,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或为发展的稳妥起见,照搬一般传统本科院校的方法来建设学科,结果由于自身条件远逊于一般院校,学科建设很难出成效。或者一味强调自身特色,另搞一套,游离于学科建设的基本框架之外,其效果也同样不尽如人意。
也有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的院长反映,学术梯队建设任务艰巨。有的专业只有十几名教师,分别承担着十几门专业课程。一个教研室只有一两个人,这样既谈不上教学研究,更谈不上合力攻关。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更是少之又少。
建设之困一
升格的冲动
◎文·刘君
每当专升本的学校名单公布,都会在专科院校教师、家长、学子们心中激起波澜,升格成功的学校,校园里常常充满了喜庆的鞭炮声和五彩缤纷的礼花。
升格为本科院校,是许多专科学校的梦想。从中专教育到专科教育再到本科教育,很多学校将此写进发展计划中,并且在为此始终不渝地奋斗着。
教育部曾在2004年9月联合其他六部委颁布过“封杀令”:“2007年前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国务院在2005年10月再次重申:“2010年以前,原则上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2006年7月,教育部又下发通知叫停高校盲目升格,尽管如此,一些专科(高职)院校仍然乐此不疲,奋勇闯关。
高教版图该怎样重构
专升本或者新建本科院校,正在改变中国的高教版图。那么,理想的高教布局应是什么样子?
“合理的高级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个梯形结构,”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薛洪启认为,“最上面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的数量较少但是却拥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接着是工程型、设计型人才,社会需求量较大;再往下是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数量最多,一般拥有一定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同时具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这部分人才由职业院校培养。”
“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形成两条高速公路。”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俞仲文说,“一条高速路上跑的是研究型学术型的大学,另一条高速路上跑的是技术类职业类大学”。
目前,我国缺少的是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可在高等教育的现实发展中,却是这样一番景象:不少高职院校正在结合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但是却面临着投入不足、毕业生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学校得不到应得的社会声望等困境。
而且,“很多的综合大学也在办职业学院、二级学院,这给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目前,举办职业学院的综合大学日渐减少, “致使一些高职院校本身努力试图离开自己的高速路,挤到研究型大学的路上去,从而我国高等教育凸显出一个结构性症结:一条高速路又宽又长,另一条高速路又短又窄。
政策导向的偏差
种种问题都可以在相关政策上找到源头。
潘懋元教授在谈到高职发展问题时曾指出:“现在某些政策措施与战略方针不配套,不是战略方针指导政策措施,而是政策措施阻碍战略方针的实现。”尽管国家不断强调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高职教育在资源分配失衡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中仍被忽视。
高职院校升格的最原始动力来自于办学资金短缺。1999年,教育部决定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规定了“教育事业费以学生缴费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的政策。
在这种经费制度下,即使高职院校规模再大、声誉再好、水平再高,财政拨款依然很少,学校发展只能依靠学费收入。投入的严重不足,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使得高职教育难以适应新技术、新设备以及产业调整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变化,也严重挫伤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升格被高职院校认为改善经济状况和继续生存的最快捷、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
其次是招生问题。近年来,大多数地区高职招生不理想,其原因除了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仍在发挥作用外,有关高职的招生政策也存在误导。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旭东称,目前,高职院校在普通高校之后录取,人为地造成了生源市场不公平竞争的局面。“这显然使我国正大力提倡发展的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受到质疑。高职招生的这些不公平政策使更多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职教育是次等教育,是落榜生的选择。”
再次,学历主义盛行之风,也潜在地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目前,我国高等职教主要停留在专科层次,而一些行业及用人单位(包括政府机关)动辄要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国家在选拔人才、晋升、晋级等方面,往往把学历层次作为一个硬指标,这样就使得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
而且,我国的教育事业面临着生源枯竭的威胁。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现有1.2亿,近两年继续攀升,2009年将达到顶峰,适龄人口为1.25亿,然后下降,到2020年,适龄人口只有0.82亿。
生源是高职院校生存的基本保证,抢不到生源就意味着学校只能惨淡经营,甚至“退场”。因此,升格成为学校成功突围、继续“留场”的关键。
在学费制度上,因为高职教育的“教育事业费以学生缴费为主”,所以高收费对高职教育的个人需求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据调查,高职院校约85%的学生来自相对贫困的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全国高职院校中,中等及中等以下收入水平家庭的子女占92%。
内蒙古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董平说:“虽然从招生人数和院校数量等数字上看,普通高校和高职已经各占半壁江山了,但是从教育资源投入、政府的重视程度上看,高职还远远没有达到拥有半壁江山的地位。”
由于政策导向的偏差,不少高职院校希望获得像综合类、研究型院校那样的“合法的身份”,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高职院校很多问题仍未解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规定,一个地区只能有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他都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后来规定取消,职业教育出现了一个“中职”升“高职”的高峰期,高职院校在数量上有了一个突飞猛进地发展,乃至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还多,但是,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提高并没有跟上。对高职升本科的现象,董平说,“这表明高职院校仍在延续以前的低水平规模扩张。”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多数院校是由各类成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转制或升格而成,从总体上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还不鲜明,一些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尚不明确,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过多强调传统的学科性教育,实训条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基本条件建设薄弱;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切人点,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还不深入;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依然流于形式。在办学上既不能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能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雷世平直言,“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给人的感觉是本科的压缩饼干、中专的发面馒头或是新瓶装旧酒。”
特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活力的源泉。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定位,狠抓内涵建设,增强自己的办学实力和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生长点,以特色求质量与效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升本上。
“作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最需要做的是,要紧紧抓住正在进行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通过评估的政策导向作用、监督和诊断作用来引导高职院校安于其位。”雷世平对升格提出质疑,“这将会引导高职院校一味地去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忽视自己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引发职业教育的浮躁现象和不正当竞争,造成职教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我国对本科高职特性的认识正处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确立本科高职的办学规范和评价标准。在全国已经举办了高等职业教育的600多所本科院校中,虽然有不少院校在尝试举办四年制高职,但对四年制高职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他们把原来专科高职的培养方案简单扩充、放大,按照原来专科高职的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来办;或者是把它办成了普通本科,按照原来培养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已经升格的高职院校遇到了同样的困惑,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未曾解决的问题又带到了本科院校。
雷世平说,“我们千万不能借口‘高职教育必然要向高层次延升’,而随意打开高职院校升本的‘政策口子’,那样做达不到真正优化高职教育结构的目的,充其量不过是又增加了一批低层次的末流普通本科院校而已。”
博弈论有一个“看电影效应”:观众在电影院看电影,有的人为了看得更清楚,开始从座位上站起来,后面的人也只好纷纷站起来,最后,全场的人都站着看电影,结果大家都受折磨,其实这与大家都坐着看电影是一样的效果。现在,专科升本科,犹如在电影院“站着看电影”一样,如果电影的内容和版本没有更改,大家的视力没有提高,那么电影依旧还是那场电影。
建设之困二
定位,理想与现实间的平衡点
◎文·羿羽
定位难题
近年来,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已发展到二百多家,这个庞大的群体占据着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近1/3的版图。由于办学历史不长,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难题与困惑。
“究其根源,在于此类高校的定位问题。”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副主委郑惠强指出,导致定位不清的原因是多面的。有的高校管理者存在一种“惰性”,习惯于延续过去的作风和观念,新升院校在重大制度改变和创新中难以准确定位;有的习惯于瞄准同类的知名院校,以此为目标确定本校的办学定位,在不自觉中造成了定位的趋同或偏差。
作为2008年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之一——天津天狮学院,其院长孙明向《教育与职业》记者透露过这样的困惑:“升本成功后,我们要将工作重心由重视‘升本’工作,转移到更加注重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来。但问题是如何在特色建设上找准人才类型、学校类型、学科、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
这是“天狮”之困,很大程度上也是新建本科院校之困。
各方支招
如何实现困境突围?
从3校合并到7校合并成为综合性本科院校,积淀8年经验的德州学院为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要忘掉过去,从头开始。在教学中时刻警醒自己,与专科相比,本科除了基础理论进一步系统而扎实之外,对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水平及能力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明确这种学术性的要求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观念转变的关键所在。”德州学院院长贺金玉说。
有关专家则建议,学校在进行定位时,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情况、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社会的需求等,认清学校原有的办学基础,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哪几项有可能获得迅速提升,看清学校与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相比自身所存在的特点与优势,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平衡点。确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做好学校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目标。
“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切莫盲目追求综合化。”教育专家们提醒新建本科院校,不能盲从老牌本科院校亦步亦趋,而失去自己原有特色。
“大而全”的误区
由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多以当地政府投资为主,作为投资者,地方领导力图把学校建成自己的“形象工程”,希望学校规模大一些、层次高一些,频频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要向“省内一流高校”、“全国普通高校一流”看齐的口号,甚至大胆设想将学院办成大学。
尽管目前不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已经在观念上形成共识,认为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是这类学校立足生存之本,但使这些观念得以落实的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的保障还远没有跟上。
“地方本科高校如果脱离地方性,过于追求高层次,不仅难以实现,也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地方建设和发展。”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院校教学评估处处长刘振天表示。
刘振天进一步指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起步时一味追求“大而全”并不科学,学校的规模是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性需求决定的,“少而精”更符合这些院校的实际情况。
德州学院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定位——地方性、综合类、教学型。对于为什么要提综合类,贺金玉做了解释,“作为德州惟一的本科院校,只有办成综合类的院校才能强化为地方服务的功能,满足当地老百姓的需求,另外,德州学院是7校合一,从发展脉络上讲也应体现综合性。”
德州学院的成长轨迹也说明,新建本科院校应围绕学校原有特色做大做强,围绕本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与老牌本科院校错位竞争。
建设之困三
经费,经费!
◎文·芒刺
在剖析阻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种种难题中,经费不足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今年“两会”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梧州学院院长刘慕仁在向大会提交的《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的提案中,表示希望国家和地方加大投入和支持,保障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办学条件、办学经费在五年内达到本科院校办学合格标准,减少新建本科院校负债等。
刘慕仁的呼吁代表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基本愿望。
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河池学院实行的是自治区与河池市共建、以自治区为主的管理体制。“2004年,河池市全年给学院的财政拨款不足900万元,学院的经费连维持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长期拖欠教师课时酬金,更无资金搞建设,以至于在学院建设方面欠账很多。”河池学院院长覃伟年向媒体透露。
2005年,河池学院在财政上划归自治区管理,成为自治区本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由此,学院的经费问题终于得到了较大的缓解。2007年自治区全年给学院的财政拨款已达3500多万元。”覃伟年介绍,“目前的财政状况可以支撑学院的正常运转,但要还清6000万元长期的建设欠账,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学院尚需建设资金近2亿元。”
“摊子铺得大,经费缺口就大。”全国高校教学中心的夏鲁惠认为,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多是在专科院校基础上扩充、合并、升格而成的,有的新建本科院校还合并了一些中专学校,改造、提升的任务相当繁重。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提升竞争优势,学校必须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实验室建设、优秀教师引进及青年教师培训、学科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均为地方性高校,除少数以省管为主外,大部分都是由地级市为主主办。对于财政薄弱的地级市而言,这样的管理方式无疑是一种沉重负担。
“就广西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哪个地级市能够支撑一所本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覃伟年有感而发。
刘慕仁建议,“将现在的‘省市共建,以市管为主’的管理机制改为‘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方式。”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秋衡认为,应因地制宜地解决经费短缺问题。政府应该从长治久安的视角制定政策法规,形成政府、社会多方位资助新建本科院校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他建议,政府应当落实法律规定的投资主体地位,实践体现教育公平的财政转移支付原则,为高校地域布局提供经费保障和质量监控配套措施。
许多专家也表示,高等教育作为公共性机构,政府财政理应倾斜,尤其应对需大幅度提升基建等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新升本科院校给予较大支持。
也有专家提出,可在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中分出一定比例设立专项资金,作为新升本科院校的附加发展费用,避免因“不对等”竞争造成资金过多流入实力雄厚的传统本科高校。各省市教育部门自设专项资金,对部分新升本科高校进行重点建设。
但这一切建立的前提是,各类主体责权利到位,理顺高等教育体制关系,“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费问题。”史秋衡说。
建设之困四
尴尬的“四多四少”
◎文·思源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学科基础普遍薄弱,更需要通过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专家告诫新建本科院校,不能因为刚刚建设就有等一等的思想。
在现实层面,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学者将这一状态概括为“四多四少”:科研人员多,学科带头人少;单兵作战多,团队攻坚少;低水平重复多,高层次成果少;随机选题多,研究基地少。
“学科意识薄弱。专科教育旨在培养社会职业需要的专门应用型人才,专业和课程是其教学建设的重心所在。因此,教师们的专业意识强,说起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套路’不少,但学科意识薄弱,对‘学科’概念不甚了然,对学科建设要求知之甚少。”现任福州大学党委书记、时任泉州师范学院院长的陈笃彬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当时学院面临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和管理干部是专科过来的,对如何办好本科缺少经验,对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卢冠忠认为,这是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最大障碍。
卢冠忠表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分布一般比较狭窄,但作为一所本科院校,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学科门类一般也比较齐全,这不仅适应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对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进行综合考虑。
他建议,以工科为主的学校可增设和加强理科、人文社会学科、经济管理学科、乃至艺术学科等,通过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的集成,培育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同时通过学科的交叉集成,更新和改造传统学科,使其在新的学科方向上不断增添活力。
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学科建设的认识不足,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或为发展的稳妥起见,照搬一般传统本科院校的方法来建设学科,结果由于自身条件远逊于一般院校,学科建设很难出成效。或者一味强调自身特色,另搞一套,游离于学科建设的基本框架之外,其效果也同样不尽如人意。
也有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的院长反映,学术梯队建设任务艰巨。有的专业只有十几名教师,分别承担着十几门专业课程。一个教研室只有一两个人,这样既谈不上教学研究,更谈不上合力攻关。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