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不仅对自己的学科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所以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小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并能够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尽管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也会让学生阅读,但是并没有从小學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阅读最终流于形式。当前,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阅读文本枯燥,致使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学模式“千课一面”,学生参与度不高;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现代电子产品对阅读冲击较大,家长也忽视纸质阅读的重要性,造成小学生对阅读渐行渐远;阅读材料选取忽视趣味性。
(二)语文评价方式单一化,题目设置简单化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另一个因素是教师的阅读教学脱离了实际生活需求,语文评价方式单一。学校语文教学观念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教学仅仅选择书本上规定的讲解,教学的目的是应对考试,取得高分,没有将语文阅读融入真实的社会生活。教学方式单一,不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能使学生徜徉在知识海洋中,学生思想反而受禁锢,教师和学生被应试教育束缚,不能发挥活力。
(三)忽视阅读方法的训练,造成阅读效果不好
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忽视阅读方法的训练,他们只关注故事的趣味性,无法深入领悟作者情感;阅读的时候走马观花,不做精细阅读,没有阅读目标。
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能支撑学生把课外阅读培养成一种习惯,能支持学生长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而不会感到枯燥。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课内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片段,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有兴趣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其次,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中举办一些分享大会、故事大会的活动,每一期定一个主题,并在下一期大会举办时,由学生小组选派出代表参加活动,在5~8分钟时间内,完成一个故事或片段的讲述,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选出每一届的故事大王。从而让学生逐渐喜欢课外阅读。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出的兴趣爱好,进行针对性引导。比如,学生比较喜欢看篮球或其他运动,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尝试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学生喜欢飞机等交通工具,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了解这些交通工具的特点。
(二)立足文本阅读,提升自主探究意识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立足于文本阅读,教师要在文本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对于文本阅读的学习、思考、整合和提炼,要认识到文本阅读是学习体系的基础,脱离文本的学习和思考教学会杂乱无章,缺乏有效的条理性和系统化。小学语文教师立足于文本的单元阅读,实现对于文学作品中某个学习方面或者某部分的学习内容的针对化探究,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同时,实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学生从文本的语境品析和整体把握中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技能行为等领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走月亮》时,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对于文章内容的学习和整体把握,接着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提升的过程中,一改往日质疑、解疑的方式开展,将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在分组探究中让学生自己选择问题探究的立足点进行全面而深入地解析,教师在汇总学生的问题过程中完成对于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整合。
(三)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只在课上学习阅读是不够的,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平台,推荐学生借阅适合读的书刊,并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教师应该多创造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表达,还要尊重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受,总是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永远表扬鼓励学生,不批评指正学生,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对外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不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要从自身做起,首先重视起阅读,学生才会跟随老师阅读,树立自主阅读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讲解阅读的方法技能技巧,选择的阅读内容不要太长,要在学生现有水平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以免阅读内容太难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压力。内容的选择最好和教学内容有关联,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也可以将课外读物当作教材内容的延伸。因此,校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课内和课外阅读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进行少量阅读,再逐渐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免学生无法完成阅读任务打击自尊心,对读课外书刊有抵触心理。
(四)重视语文阅读,掌握正确阅读方法
要想提高阅读效率,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每篇文本的形式、体裁各不相同,为此,教师应教授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以下三种阅读方法。第一,精读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他们准确、科学地为自己选择合适的文本。此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结合每位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通常情况下,精读法适用于文本的篇幅较短,但是语言精炼优美,值得学生去推敲。同时,精读法便于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速读法。这一阅读法对学生的注意力要求较高,如果学生的注意力较为涣散,那么根本无法完成阅读。因此,速读法比较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速读法的运用,既能节省下时间,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第三,思维导图法。所谓思维导图法是通过某一种逻辑将各种点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脉络,从而实现从点到面的格局。思维导图法的运用,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整篇文章的脉络,也能理清文章中人物关系以及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结束语
总之,小学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博览古今,纵观世界,从中获得广博的知识,与智者进行心灵碰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一生滋养养分,为提升语文素养助力奠基。
参考文献
[1] 段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文学教育(下),2019(11):80-81.
[2] 唐贵花.浅析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85-586.
[3] 梁淑敏.略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18.
[4] 黄绪长.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名师在线,2018(31):6-7.
[5] 郭加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15-116.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尽管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也会让学生阅读,但是并没有从小學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阅读最终流于形式。当前,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阅读文本枯燥,致使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学模式“千课一面”,学生参与度不高;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现代电子产品对阅读冲击较大,家长也忽视纸质阅读的重要性,造成小学生对阅读渐行渐远;阅读材料选取忽视趣味性。
(二)语文评价方式单一化,题目设置简单化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另一个因素是教师的阅读教学脱离了实际生活需求,语文评价方式单一。学校语文教学观念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教学仅仅选择书本上规定的讲解,教学的目的是应对考试,取得高分,没有将语文阅读融入真实的社会生活。教学方式单一,不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能使学生徜徉在知识海洋中,学生思想反而受禁锢,教师和学生被应试教育束缚,不能发挥活力。
(三)忽视阅读方法的训练,造成阅读效果不好
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忽视阅读方法的训练,他们只关注故事的趣味性,无法深入领悟作者情感;阅读的时候走马观花,不做精细阅读,没有阅读目标。
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能支撑学生把课外阅读培养成一种习惯,能支持学生长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而不会感到枯燥。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课内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片段,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有兴趣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其次,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中举办一些分享大会、故事大会的活动,每一期定一个主题,并在下一期大会举办时,由学生小组选派出代表参加活动,在5~8分钟时间内,完成一个故事或片段的讲述,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选出每一届的故事大王。从而让学生逐渐喜欢课外阅读。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出的兴趣爱好,进行针对性引导。比如,学生比较喜欢看篮球或其他运动,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尝试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学生喜欢飞机等交通工具,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了解这些交通工具的特点。
(二)立足文本阅读,提升自主探究意识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立足于文本阅读,教师要在文本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对于文本阅读的学习、思考、整合和提炼,要认识到文本阅读是学习体系的基础,脱离文本的学习和思考教学会杂乱无章,缺乏有效的条理性和系统化。小学语文教师立足于文本的单元阅读,实现对于文学作品中某个学习方面或者某部分的学习内容的针对化探究,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同时,实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学生从文本的语境品析和整体把握中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技能行为等领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走月亮》时,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对于文章内容的学习和整体把握,接着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提升的过程中,一改往日质疑、解疑的方式开展,将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在分组探究中让学生自己选择问题探究的立足点进行全面而深入地解析,教师在汇总学生的问题过程中完成对于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整合。
(三)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只在课上学习阅读是不够的,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平台,推荐学生借阅适合读的书刊,并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教师应该多创造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表达,还要尊重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受,总是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永远表扬鼓励学生,不批评指正学生,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对外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不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要从自身做起,首先重视起阅读,学生才会跟随老师阅读,树立自主阅读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讲解阅读的方法技能技巧,选择的阅读内容不要太长,要在学生现有水平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以免阅读内容太难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压力。内容的选择最好和教学内容有关联,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也可以将课外读物当作教材内容的延伸。因此,校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课内和课外阅读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进行少量阅读,再逐渐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免学生无法完成阅读任务打击自尊心,对读课外书刊有抵触心理。
(四)重视语文阅读,掌握正确阅读方法
要想提高阅读效率,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每篇文本的形式、体裁各不相同,为此,教师应教授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以下三种阅读方法。第一,精读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他们准确、科学地为自己选择合适的文本。此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结合每位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通常情况下,精读法适用于文本的篇幅较短,但是语言精炼优美,值得学生去推敲。同时,精读法便于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速读法。这一阅读法对学生的注意力要求较高,如果学生的注意力较为涣散,那么根本无法完成阅读。因此,速读法比较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速读法的运用,既能节省下时间,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第三,思维导图法。所谓思维导图法是通过某一种逻辑将各种点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脉络,从而实现从点到面的格局。思维导图法的运用,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整篇文章的脉络,也能理清文章中人物关系以及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结束语
总之,小学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博览古今,纵观世界,从中获得广博的知识,与智者进行心灵碰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一生滋养养分,为提升语文素养助力奠基。
参考文献
[1] 段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文学教育(下),2019(11):80-81.
[2] 唐贵花.浅析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85-586.
[3] 梁淑敏.略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18.
[4] 黄绪长.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名师在线,2018(31):6-7.
[5] 郭加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