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年关,生病的老娘又在我面前念叨:“二旦,德福来拜年了吗?记得要还他两个苹果……”
  二旦是我的乳名。
  娘生病这几年,总是念念不忘许多年前的那两个苹果。
  娘到底咋啦?
  这还得从三十年前说起——
  那时,从大年初一直到初三,我们小孩子总是要到邻居家拜年。哪家来拜年的孩子多,哪家就觉得脸上有光。为了表示心意,主人家往往倾尽全力准备零食,可是由于穷,一般只能准备些瓜子花生。
  我们小孩子吃腻了瓜子花生,就打听着哪家有更好吃的,就集中到哪家。分到好吃的东西不舍得吃就拿回家,一是显摆,二是告诉大人不能失礼。几天下来,全村都知道了今年哪家又有什么好东西了。在一起叙话的时候,有好东西的人家,就会获得一片恭维:“你家今年不错!”说的人满脸虔诚,听的人嘴上说“不行、不行”,脸上却堆满了笑。
  我们的伙伴德福家条件好点儿,他爸爸是一名工人,平常吃穿都比我们强。因此,他家门口就挤满了我们这群孩子,虽然,德福娘和我娘吵过架,但是我们小孩子不记仇,继续来往。我们像小燕子一样在德福家门口叽叽喳喳,很是热闹。娘有时探出头来看,德福娘见了,发糖的声音就格外响亮。虽然一人只能分一块,大家还是很高兴的。
  那两天,德福娘说话的嗓门很大,大到在村尾都能听得到。回到家,娘拽着我和弟弟的耳朵说,长点儿记性,明天别去德福家拜年了。我们嘴上答应着,可是第二天又去了,谁叫他家有好东西吃呢?那一年,数来德福家拜年的孩子多。
  “我一定要让来我家拜年的孩子不比德福家少!”娘经常念叨着。可一旦到年初一,家中拿不出像样的食品给来拜年的伙伴们吃,不仅扫他们的兴,还影响下一年来拜年的人数。我们都替娘担心。可娘似乎有办法,她让我提前告诉小伙伴,到时候,她会弄出他们没吃过的东西。话放出去了,小伙伴都急切地问我到底有啥好吃的呢。我说,你们去了不就知道了吗?说着,我故意挺了挺胸膛,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年初一到了,小伙伴们第一个聚集在我家门口,娘变戏法一样端出油炸的年糕来,圆圆的焦黄油嫩的年糕,让小伙伴们祝福声一浪高过一浪。娘满脸堆笑,说趁热吃吧。我们可舍不得吃呢,我和小伙伴一人拿着一块年糕,就急忙向德福家去了。德福家是一人一个苹果。苹果当时可是稀罕物了。小伙伴们拿着苹果,祝福声比在我家喊得都响。小伙伴们都夸德福家的苹果好,拿着苹果吆喝着“红苹果、红苹果”往家跑。我看看红红的圆圆的苹果和因冷却而软不拉耷的年糕,心里很难过,觉得让小伙伴失望了,于是,我拉着弟弟回到家了。
  弟弟到家就舉着苹果向娘炫耀:“娘!德福家给的苹果。”
  娘看了看苹果,没有吱声,伸头往外看了看,转过头来说:“你们是好孩子,苹果给娘吧。”
  我爽快地把苹果递给了娘,弟弟拿着苹果往身后藏。
  “拿出来!”娘呵斥。
  弟弟噙着眼泪,把苹果攥得紧紧的,把拳头擂过去,娘一把夺过苹果。之后,娘附在我耳边交代了一番,我心领神会地出去了。
  第二天,第一个到我家拜年的狗蛋得到了两个苹果。他拿着苹果,乐颠颠地喊着“二旦家发两个苹果”往回跑。我拉着弟弟的手紧随其后,一会儿,我和弟弟一人拿着一个苹果,喊着“狗蛋家发两个苹果”跑回家。不大会儿,李胜从我家喊着“二旦家发两个苹果”跑出,我和弟弟又紧随其后。又一会儿,我和弟弟一人拿着一个苹果,喊着“李胜家发两个苹果”跑回家。一整天,“二旦家发两个苹果”的声音响了十多遍,其他家“××家发两个苹果”的声音各响了一遍。
  年初三,拜年的最后一天,两个蔫蔫的苹果回到了我们手中。弟弟准备啃一口,娘急忙拦住,摩挲着弟弟的头说:“乖孩子,等到晚上没人来拜年了再吃,好吗?”弟弟盯着苹果,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天黑了,正当我们准备关门时,德福来拜年了:“大娘!恭喜发财!”德福拱了拱手。
  娘看看我和弟弟,又看看苹果,赶忙把那两个苹果塞进了德福的口袋里,德福喊着“二旦家发两个苹果”跑回家。
  那一夜,弟弟没能吃上苹果,睡梦中还哽咽着。
  娘叹了一夜的气。
  第二天,娘一打开门,就见两个新鲜的苹果放在门边,阳光照着红光闪闪。
  第二年,德福家搬到城里去了。我们小伙伴拜年再也吃不到苹果了。多年以后,我们生活好转了,每家每户都准备了丰富的食品,等着前来拜年的人,可是来拜年的人越来越少了,娘年年都瞎记着还少德福家两个苹果呢。渐渐地,网络拜年已成为了一种趋势。
  有一年,德福通过视频来给娘拜年。
  娘说,德福,大娘还欠你家两个苹果呢!
  德福说,大娘,别提了,俺娘知道你用俺家的两个苹果重复送人的事,就装作不知道让我到你家拜年,可你却把俺娘给的苹果又给了我,二旦哥他们没有苹果吃了,娘就让我悄悄地在你家门边放两个新鲜苹果。
  孩子,你娘还好吗?娘问德福。
  我娘因病去世了几个月了。德福哽咽着说。
  娘一听,哭着说,大妹子,我还欠你两个苹果呢……
  今天,患阿尔兹海默病的老娘又在念叨着那两个苹果。
其他文献
腾云  当我站在额尔吉斯河的支流,身后是林带,树长得苍天,树下灌木密集,但是挡不住大片大片的云在移动。云的移动,在此时是肉眼可见的。身前,是宽广辽阔的河流,河水汤汤,两岸边裸露出的河床,石头黝黑反光。  在水面之上,镶着洁白洁白的云朵。此时,恕我只能想起“洁白”这个词。这个一直用在作文里的词,已有多年未曾亲近。此时,在额尔吉斯河支流的岸边,再一次想到一个过去熟悉的词语,像是故人相逢在他乡。他乡遇故
期刊
1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上海乃至中国金融业、金币、金领密集丛聚的区域。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宁波银行、花旗银行、东亚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德意志银行、印度海外银行、荷兰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瑞士银行、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公司、安联保险……种种巨大或精致的机构标志
期刊
1  高铁的速度考验了张铭思考的速度,他还没拿定主意,G市站就到了。只有两分钟的上下车时问,他突然从座位上站起了身,对自己说了句什么,从行李架上拿下提包,就匆匆下了车。他买的并不是到G市的车票。  出了站,张铭对出租车司机说,去长江饭店。  司机是个年轻人,侧目望着他。没有长江饭店,他说,你是不是要去世豪大酒店,据说它过去就叫长江饭店,就是长江路上的那家。  那可是当年这座城市最高级的饭店。这话张
期刊
昨天晚上,老董被老高拽去喝酒了。  老董老高不仅是安徽老乡,还是当年补习班的难友,如今又先后来到深圳这一方热土,不约而同进了一家电子厂,如今还是邻居,这缘分,恐怕要一万年才能修得来吧。所以老高一喊,老董没讲二话,爬起来揉揉眼就拐过去了。  昨天是十月六号,还在“黄金周”里,中国人民正乐呵着。  原来是老高把他和黄丫的照片取回来了。  老董进门的时候,老高正站在凳子上,举着相框左右比划:快来帮我看一
期刊
我梦见了棉花。  一望无垠的棉田,秋阳硕硕,炸开口子的棉果上,棉花水流般漫出,又霜冻似的遮蔽了尖锐的棉壳。一朵、再一朵、一片、无垠……柔软和洁白盛大无比,它们蔓延梦境,遮天蔽地。接着,它们举起了我的身体。我坐在那片柔软洁白的云团上,抱着双膝,却瞌睡连天。  这是失眠状况下做的一个梦。梦短暂却稳妥,以至于醒来后,我长时间都陷在其间无法自拔。但是,我多少被安慰,长期失眠的人终于碰上了眠梦,有棉花铺呈的
期刊
在这个世界做一名作家,就和做一名侦探一样危险,须得行过坟场,对视鬼魂。   ——摘自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一  柯雨洛是近年我小说里常常用到的一个女性名字,如果你们读过我的小说,你们会知道她的。至于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人物,你们应该有所了解。但这个人物是我虚构的。这个人物的命名权不属于我。她是属于韦宁的。  有一天,我在写作,突然想给小说里的一位女性起个名字。写作这么多年,给人物起名字对我来说是一
期刊
一  “早上朋友们约我上丽娃栗妲摇船去;他们说那边儿有柳树,有花,有快乐的人们,在苏州河里边摇船是江南人的专利权。”这是1933年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的小说《公墓》里的一段文字。穆文提到的“丽娃栗妲”,就是华东师大人念兹在兹的丽娃河,毕业于华东师大的学者张闳认为这是关于丽娃河的最早的文学书写。其实不然,茅盾在《子夜》第18章中至少就有五处提及丽娃丽妲。在茅盾的笔下,丽娃丽妲河畔有许多被五四的青春召唤
期刊
一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对于故乡的依恋程度也会有所差异,但思念故乡的情怀应该是同样的。人总是那样,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尽管故乡给予自己的不一定是丰衣足食的岁月,也许有过太多的忍饥挨饿和衣不遮体,曾经想长出一双翅膀飞出去,飞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可是,当你真正离开家乡之后,故乡就成了一份温暖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抚慰。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后,怀旧与日俱增,对家乡的思念似乎就成了缕缕挥之不去的乡
期刊
1. 小先生奔前程去了  对于龙门,有的鲤鱼跳过去了,有的鲤鱼没有;对于龙门,有的鲤鱼去跳了,有的鲤鱼没有;对于龙门,有的鲤鱼听说过,有的鲤鱼不知道。跳龙门的,除了鲤鱼,还有别的鱼;除了鱼,还有其他。跳过了龙门的鲤鱼,有的变成了龙,画在画上;有的变成了年纪更大一点的鲤鱼,后来,它们或者在海里,或者在网里。  它们呢?有金盔银甲,是水中飞翔的鸟儿,或为盘中餐,或是砧上肉,或有五德之才,或在五脏六腑中
期刊
一个穿着浅蓝色短袖衫的老人靠在码头栏杆上,右臂肘弯里横着一根扁担,扁担两头各担着一只竹筐,竹筐落在地上,每只筐里蹲着四五只鸡,白的,黑的,公的,母的。码头外就是长江,满满一江水,拍打着堤岸,哗哗作响,快要没过码头。那些鸡似乎没听见这浪涛声,仍旧缩着脖子,眯着眼睛打盹,一副万事不关心的样子。老人戴着顶旧草帽,草帽上像落了一层灰,和他的脸一样黑。过江的人都挤在码头上,只等着渡口的铁栅栏门一打开,就拥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