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_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这正是本文探索的宗旨。
  
  一、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
  
  二、“成功”与“愉快”,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笔者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后进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后进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和简化意识
  
  评述数学思想,提炼数学方法,提供学习的有效武器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关键是,使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自然将问题表达清楚,除去次要的干扰因素,突出概念的核心着重发掘概念的深层含义,从语言上体现数学的特点,精简恰当,准确有据,逻辑性强。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化繁为简,对课本中较复杂的问题进行提炼,使其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渐渗透方法意识与简化意识,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找到学习数学的方向,克服对数学的恐惧感,找到成功感,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求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程度越鲜明,求知兴趣就越浓厚。
  数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切磋交流。例如:为了引入“对数”的概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我手中的这张纸厚0.083毫米,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厚度大约是多少?”学生们纷纷估计,我说:“经过计算,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们感到惊讶,甚至怀疑。于是列式计算:0.083×230。这时,我说:“计算230要费很长时间,很容易出错,如果学会使用计算器,很快便能算出结果。”学生们急切地倾听。这样,教师成功的造成了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情境。
  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坚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力量。教师的数学信仰从数学教学中自然地反映出来,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优美的板书、历史的出处与沿革,这一切都体现了高雅的数学气质,这必然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
  (作者单位:063602河北省乐亭县大相各庄乡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美育教育在各类学校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强调。那么,如何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呢?笔者认为,美育是一个范畴,不是一门学科,它存在于学校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一、学科中的美育    爱因斯坦曾告诉过我们“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
期刊
新版初中历史教材,排版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特点:1、每课有导言。2、插图多,形象生动,3、文献资料鲜活。4、正文(宋体)和补文(楷体)相辅相成。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教学双方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效地利用教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智力开发,提高教学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效果很好。    一、课堂语言艺术化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由引可见,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英语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表明,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中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如果忽视学生这一主体的教学是难以取得较高的教学效果。从有关资料统计来看学生对英语普遍感到吃力
期刊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教师上课讲空道理,交待知识的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作用,如何用,甚至觉得它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笔者结合政治课教学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期刊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如:用懂音乐的耳朵来聆听世界万物之声;用聪慧的眼睛来捕捉人类、大自然乃至宇宙的美的瞬间;用稚嫩的双手描绘出心中充满童真的音乐蓝图。),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敏感性。那么,作为音乐教育者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我认为:
期刊
素质教育,简单的理解,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任务。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就谈一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体育学科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实践能力和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教育。依据这一基本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期刊
在美术教学中,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校德育建设起重要作用。     一、注重身教育人     1、加强师德修养,养成良好习惯。美术教师要有对事业执着追求、顽强的进取精神,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学生随时都在学习模仿、评价老师,小到语言说话,衣着头饰,大到思想观念、性格气质。   2 、提高教学水平,讲究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强,水平高
期刊
未来学家曾预言,在21世纪,世界上最激烈的竞争,不是在工业上,不是在科学技术上,而是在高素质人才上。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变化之大,发展之快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目前,计算机已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之中,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专业的学生,各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工作人员都迫切要求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即使是取得合格学历的教师也必须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己,这是
期刊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音乐鉴赏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音乐作品有所感受、体验、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审美活动,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感染、诱导 、启迪和净化的音乐功能效应。欣赏者与音乐作品情感交流的这种认识过程,它是依据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认识能力、思想情趣的不同,而对音乐欣赏的需求和欣赏的水平有所不同的,即欣赏能力的差异将直接导致对音乐感受的深度和效果。总之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跨世纪的优秀人才,我校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积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从1990年开始,将原来的学生成绩报告单更改为学生素质汇报单,注重学生素质和全面评价。我在音乐考试改革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打破以往音乐考试形式单一、内容片面,测试模式僵化的状况,力求使测评学生素质的过程成为培养提高学生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