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这就确立了教师在探究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必须创造各种条件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经历“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讨论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解决相关问题的体验式”的学习过程。
在探究性活动中,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五官”入手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养成对实验有主次、有步骤、有层次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
一、视觉角度
中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期,对理性(抽象)思维的兴趣较低,因此必须通过活动教学,使他们的求知、探索兴趣和激情得以释放。与视觉有关的一系列活动非常生动、形象、直观,降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增强了学生感性的认识。教师通过视觉刺激,引导后产生强烈思维的振奋,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解决问题的冲动和探索参与的渴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
例如,在讲授光的色散知识时,我让大家来到室外的阳光下,观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的现象——太阳光经三棱镜后产生了一条五彩缤纷的光带,煞是好看。学生都惊奇地喊出了声。“那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顿时讨论开了。此时引导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探索、寻思、解答。然后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为什么,学生的表现欲、才能得到展示,他们的价值得以体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从而使视觉感官体验变为深刻的理性认识。接着进一步联系生活提问:想一想夏天雨后天晴后的彩虹与这种光带是否很相似,彩虹又是什么回事儿?你能否解释一下“海市蜃楼”现象的成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得到迁移,能力得到拓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很积极投入学习中。
二、听觉角度
听觉亦是人的一种重要的感知能力。运用听觉的特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声现象这一章节中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
在讲授“音调、响度、音色”时,可以带学生到音乐室上课,或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1和7的音调区别、放声歌唱与小声歌唱的响度的差异、钢琴和电子琴的色区别,等等。再联系平常我们听到的牛与蚊子的叫声的区别,从日常身边常见的事物着手,把抽象的频率、响度、振幅等概念用计算机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
三、触觉角度
任何一种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动手做实验,触摸仪器,制造模型,学生能大大提高动手、观察技能和内在的主动探索能力(求知欲),变得“要学”。
例如,在讲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让学生边说话边触摸自己的声带,体验声音产生时声带的振动。敲击音叉后让学生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听到声音的同时感觉到音叉的振动。敲击鼓面,听到鼓声的同时用手触摸鼓面,感觉到鼓面的振动,用手按住鼓面阻止其振动的同时,声音也随之消失。从这些听觉与触觉相结合的活动中,启发学生将声音的产生与振动联系起来,从而得到“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这一概念。
另外,触觉式的探究性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把知识的获得过程转变为通过触觉感知知识的过程。
例如,学生通过制作简单的潜望镜,不但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助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的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完成实验后深有体会:通过实验,不但知道了平面镜成像原理,还明白了光的反射定律这个比较令人费解的规律,连其中的光路图也能很好地掌握了。后进生发现自己的“实验成果”比一些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还要好,从而大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其向上的斗志;而某些成绩好的学生通过实验,很快就明白了它的原理,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他们都很有感触地说:“讲课讲得再好,都不如动手做明白!”由触觉启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为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嗅觉”角度
说到嗅觉,我们往往最常联想到的是狗,因为狗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它会根据自己所闻到的气味来做出反应,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学生在观察实验时表现出的激动不亚于狗嗅到令其兴奋味道时的表现,但初中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往往只热衷于观察实验现象。但只进行细致的观察是不够的,只有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要培养学生的这种优良品质,教师不能只让学生观察,或只让给学生思考,而要让他们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敲击鼓面,听到鼓声,根据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推出鼓面在振动,那么如何证明鼓面在振动呢?学生思考后提出方案,然后讨论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最后由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用力击鼓纸屑跳得高(鼓面振动幅度大),听到的鼓声大,得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这样,学生由现象发现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后,再通过多种情境去探索、去实践、去发现规律,参与、体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更点燃了学生的感悟(理性)认识之火,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起学习的兴趣。
五、“味觉”角度
虽然在探究性活动中不会让学生用嘴去尝,但是需要学生用嘴去说,把所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进一步分析、归纳,再用自己的语言得出结论,这才是最高的自我学习境界。
例如,在水沸腾的实验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提醒他们在观察时要注意抓住物理现象的主要特点,注意主要方面的观察,如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同时又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即观察水中气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区别,以及水的声音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会描述所看到的现象,会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从而通过蒸发和沸腾的比较找到物理规律。
总之,要使探究性活动能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展开,老师要尽量多动些脑筋,从各方面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使他们真正成为善于学习的人。此外,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在探究性活动中,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五官”入手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养成对实验有主次、有步骤、有层次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
一、视觉角度
中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期,对理性(抽象)思维的兴趣较低,因此必须通过活动教学,使他们的求知、探索兴趣和激情得以释放。与视觉有关的一系列活动非常生动、形象、直观,降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增强了学生感性的认识。教师通过视觉刺激,引导后产生强烈思维的振奋,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解决问题的冲动和探索参与的渴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
例如,在讲授光的色散知识时,我让大家来到室外的阳光下,观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的现象——太阳光经三棱镜后产生了一条五彩缤纷的光带,煞是好看。学生都惊奇地喊出了声。“那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顿时讨论开了。此时引导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探索、寻思、解答。然后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为什么,学生的表现欲、才能得到展示,他们的价值得以体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从而使视觉感官体验变为深刻的理性认识。接着进一步联系生活提问:想一想夏天雨后天晴后的彩虹与这种光带是否很相似,彩虹又是什么回事儿?你能否解释一下“海市蜃楼”现象的成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得到迁移,能力得到拓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很积极投入学习中。
二、听觉角度
听觉亦是人的一种重要的感知能力。运用听觉的特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声现象这一章节中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
在讲授“音调、响度、音色”时,可以带学生到音乐室上课,或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1和7的音调区别、放声歌唱与小声歌唱的响度的差异、钢琴和电子琴的色区别,等等。再联系平常我们听到的牛与蚊子的叫声的区别,从日常身边常见的事物着手,把抽象的频率、响度、振幅等概念用计算机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
三、触觉角度
任何一种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动手做实验,触摸仪器,制造模型,学生能大大提高动手、观察技能和内在的主动探索能力(求知欲),变得“要学”。
例如,在讲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让学生边说话边触摸自己的声带,体验声音产生时声带的振动。敲击音叉后让学生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听到声音的同时感觉到音叉的振动。敲击鼓面,听到鼓声的同时用手触摸鼓面,感觉到鼓面的振动,用手按住鼓面阻止其振动的同时,声音也随之消失。从这些听觉与触觉相结合的活动中,启发学生将声音的产生与振动联系起来,从而得到“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这一概念。
另外,触觉式的探究性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把知识的获得过程转变为通过触觉感知知识的过程。
例如,学生通过制作简单的潜望镜,不但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助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的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完成实验后深有体会:通过实验,不但知道了平面镜成像原理,还明白了光的反射定律这个比较令人费解的规律,连其中的光路图也能很好地掌握了。后进生发现自己的“实验成果”比一些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还要好,从而大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其向上的斗志;而某些成绩好的学生通过实验,很快就明白了它的原理,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他们都很有感触地说:“讲课讲得再好,都不如动手做明白!”由触觉启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为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嗅觉”角度
说到嗅觉,我们往往最常联想到的是狗,因为狗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它会根据自己所闻到的气味来做出反应,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学生在观察实验时表现出的激动不亚于狗嗅到令其兴奋味道时的表现,但初中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往往只热衷于观察实验现象。但只进行细致的观察是不够的,只有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要培养学生的这种优良品质,教师不能只让学生观察,或只让给学生思考,而要让他们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敲击鼓面,听到鼓声,根据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推出鼓面在振动,那么如何证明鼓面在振动呢?学生思考后提出方案,然后讨论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最后由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用力击鼓纸屑跳得高(鼓面振动幅度大),听到的鼓声大,得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这样,学生由现象发现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后,再通过多种情境去探索、去实践、去发现规律,参与、体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更点燃了学生的感悟(理性)认识之火,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起学习的兴趣。
五、“味觉”角度
虽然在探究性活动中不会让学生用嘴去尝,但是需要学生用嘴去说,把所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进一步分析、归纳,再用自己的语言得出结论,这才是最高的自我学习境界。
例如,在水沸腾的实验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提醒他们在观察时要注意抓住物理现象的主要特点,注意主要方面的观察,如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同时又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即观察水中气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区别,以及水的声音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会描述所看到的现象,会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从而通过蒸发和沸腾的比较找到物理规律。
总之,要使探究性活动能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展开,老师要尽量多动些脑筋,从各方面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使他们真正成为善于学习的人。此外,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