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资助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保障了贫困生就学的环境。在新时代环境下,贫困生帮扶需求和模式发生了转变,以物质和金钱资助为主的帮扶模式无法根本解决学生的贫困问题,甚至还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高校贫困生帮扶现状,探索校企合作培训下的帮扶模式,转变高校帮扶资助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贫困问题,为贫困生就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训;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
引言
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主要强调物质资助,帮扶工作具有短暂性、阶段性特征,无法有效改善贫困生经济状况。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强调以技能就业为基础的帮扶工作,构建贫困资助和就业帮扶为一体的技能帮扶模式,有利于强化贫困生的就业技能,提升就业帮扶的科学性。因此,如何转变就业帮扶理念,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工作,成为高校贫困生帮扶改革的关键。
一、校企合作培训环境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健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
贫困生资助帮扶是高校人才培育的重点内容,也是保障学生学习权益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已建立起较为完善资助体系,如:助学贷款、贫困补助和勤工俭学等,有效解决了贫困生就学的经济难题,避免了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问题。但是,现阶段高校贫困生帮扶偏重经济帮扶,缺乏就业帮扶、技能帮扶体系,严重影响了贫困生帮扶的有效性,无法为高校贫困生就业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撑,也无法发挥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校企合作视角下,利用企业就业资源,开展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构建校企合作资助育人模式,既能帮助学生解决经济问题,又能锻炼学生的就业技能,进一步完善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
(二)有利于强化贫困生就业技能
在传统贫困生帮扶模式下,主要以直接资助或福利政策为主,导致部分贫困生过于依赖资助帮扶,“等、靠、要”现象问题严重,贫困生“自救”意识较为薄弱。在校企合作视角下,以技能帮扶和就业帮扶为重点,转变贫困生资助思路,不断强化贫困生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对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改善贫困生帮扶现状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贫困生可以真实锻炼就业技能,了解社会就业形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强化贫困生的社会竞争力,还可以丰富贫困生的就业经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和经济难题。
(三)有利于保障企业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
在校企合作环境下,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部分企业也意识到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逐渐参与贫困生帮助工作。根据学校贫困生帮助需求,企业可以以岗位帮扶和奖金帮扶为重点,为高校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资助和就业平台,构建“人才公育、责任共担”的帮扶模式,不仅可以保障企业建设人才培育质量,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率,还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针对性”人才支撑,优化贫困生的就业渠道,为贫困生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高校贫困生帮扶资助的现状问题
(一)就业帮扶依赖性严重
随着高校贫困生帮扶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贫困生学习和工作得以保障,帮扶效果和质量也随之提升。但是,目前部分贫困生过度依赖就业帮扶和资助,缺乏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仅仅依赖学校安排和帮扶,学习积极性和就业主动性欠缺,违背了贫困生就业帮扶的最初目的。同时,现阶段社会就业形势严峻,部分贫困生盲目就业择业,忽视了自主意愿和规划,没有结合實际需求择业,常常会错失更好的就业良机。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无法发挥校企合作就业帮助的积极作用,无法实现就业帮扶的最终目的,甚至还会影响贫困生的就业仕途,不利于贫困生的健康发展。
(二)贫困生帮扶过于程序化
随着高校贫困生帮扶主体的扩大,高校贫困生帮扶逐渐实现规模化、体制化,帮扶政策和内容也在不断完善,为贫困生学习和就业奠定了基础保障。通常情况下,贫困生就业帮扶包含心理辅导、就业推荐、公益性岗位设置等等,主要作用是为贫困生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以达到贫困生稳定就业的目的。但是,目前贫困生就业帮扶忽视了贫困生的个体差异,过于流程化、程序化,没有结合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帮扶工作企业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帮扶前期对象模糊、帮扶过程政策不健全、帮扶结果缺乏监督和跟进等等,导致就业帮扶形式化,无法达到预期的帮扶目的。
(三)帮扶需求不平衡问题
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大了高校贫困生资助帮扶力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贫困生群体也在逐步扩大,高校资助帮扶仍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同时,贫困生认证数据失真也是造成帮扶供需不平衡的因素之一。根据调查显示,目前贫困生认定方式主要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为主,贫困证明也是由学生户籍所在地的政府部门签字认定,但是部分学生为了获取贫困资助,虚假上报家庭经济状况,这不仅影响了贫困认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贫困生帮扶资助的质量,增加了高校贫困生帮扶的压力。
三、校企合作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策略
(一)创新就业帮扶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高校教育关注度提升,一些社会爱心人士捐款、企业资助为贫困生就学就业提供了机会,也为贫困生发展奠定了保障。为了确保贫困生就业帮扶的有效性,高校必须转变贫困生资助的理念,丰富贫困资助和帮扶模式,由单一的经济帮扶转变多元化帮扶,如:创业贷款帮扶、岗位分配帮扶等等,为贫困生就业发展提供平台和服务,强化贫困生的就业技能和意识,构建良好的就业帮扶环境。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企业是高校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而高校也是企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场所,所以创新贫困生帮扶理念,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的贫困生帮扶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人才,又能提升高校贫困生帮扶质量。目前,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在高校设置专项奖励基金、专项奖学金,缓解优秀贫困生就学经济压力,这弥补了高校贫困生资助供需不足的问题,为贫困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保障,也能提升高校人操培养质量。因此,在校企合作视角下,以“专项培训班”、“冠名班”为中心,构建针对性的贫困生就业帮扶模式,充分发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利用企业奖学金和专项资助,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同时,当地政府也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到就业帮扶中,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调动企业资助育人的积极性,保障贫困生就业帮扶有序开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明确贫困生就业帮扶的重要性,构建良好的贫困生资助育人环境,还可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贫困生帮扶的理念,为企业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二)完善资助育人体系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贫困生就业帮扶的有效性,高校可以从奖学金帮扶、勤工助学帮扶、助学贷款帮扶等多个角度出发,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帮扶体系,明确贫困帮扶的细则,进一步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的工作质量。
(1)健全励志奖学金体系
目前,高校现有的励志奖学金资助主体单一,帮扶对象也较为局限,无法满足贫困生增长的帮扶需求。因此,在校企合作视角下,健全励志奖学金体系,构建多元化的资助主体,由单一的国家励志奖学金转变为“国家+企业”的资助模式,丰富励志奖学金项目和资助范围,满足贫困生帮扶需求。例如,在现有的励志奖学金基础上,企业可以设置专项励志奖学基金,为优秀的贫困生提供经济帮助,也能不断激励贫困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同时,为了保障企业励志奖学基金的帮扶效果,学校必须统筹安排部署,制定详细的评选标准和发放方式,落实优秀贫困生的激励工作,充分发挥获奖者的模范作用。高校也应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组织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竞赛,利用企业资助设置奖励基金,奖励获奖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就业技能,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又能激励学生不断提升学习成绩和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
(2)优化勤工助学资助体系
勤工助学也是高校贫困生帮扶政策之一,但是由于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局限,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帮扶需求,也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就业技能。因此,在校企合作视角下,构建“校内+校外”的勤工助学资助体系,拓展勤工助学的岗位和资助途径,为贫困生争取更多的帮扶机会。通常情况下,高校内部勤工助学以打扫卫生、辅导员助理和图书馆服务等职位为主,勤工补助200~300元不等,这样的帮扶模式虽然暂时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是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又无法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无法根本解决贫困生帮扶问题。因此,为了提升勤工助学的帮扶价值,高校和企业必须携手同行,利用企业就业资源和岗位资源,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锻炼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还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为毕业就业提供实践经验,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3)完善“减、免、补”帮扶体系
在学校期间,高校可以用学费减免、生活费补助等方式,解决贫困生的就学压力,也能保障贫困生学习的基本条件。但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不仅需要健全高校的“减、免、补”帮扶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需要引入企业合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减、免、补”帮扶模式,为学生提供实习补助、技能培训费减免等资助。例如,在企业实习阶段,企业可以补助学生的生活费、交通费,并结合学生就业需求,为学生提供创业帮扶补助,为贫困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机遇,有利于改善贫困生帮扶质量。同时,“创新创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也是贫困生就业帮扶的重要途径。在校企合作视角下,高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为学生拓展创业平台,协助学生创新创业。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创业方向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创业补贴和技术支撑,传授学生企业管理和运营经验,为学生创业发展提供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学生发展创造机会,还可以完善“减、免、补”的帮扶体系,为高校建设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贫困生就业幫扶是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校企合作视角下贫困生就业帮扶的必要性,总结出创新就业帮扶理念和健全资助育人机制等策略,从奖学金、勤工助学和“减、免、补”帮扶等多角度出发,制定出科学的校企合作就业帮扶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生经济问题和就业难题,强化了学生的就业技能,还完善了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资助育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彬,邹秀峰.高校贫困生就业创业帮扶的“并发症”与治愈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0):41-45.
[2]余菁菁,曾浩强,黄月香,张锡钦.基于就业能力视角的新常态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6):91-93.
[3]朱传福.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资助育人新模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167.
[4]陈敏,王露.地方应用型高校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索——以黄淮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82-83.
{5}尹育专.“实践育人”在贫困生帮扶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29):211.
作者简介:
覃青霞(199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西梧州,学历:硕士研究生,职务: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训;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
引言
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主要强调物质资助,帮扶工作具有短暂性、阶段性特征,无法有效改善贫困生经济状况。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强调以技能就业为基础的帮扶工作,构建贫困资助和就业帮扶为一体的技能帮扶模式,有利于强化贫困生的就业技能,提升就业帮扶的科学性。因此,如何转变就业帮扶理念,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工作,成为高校贫困生帮扶改革的关键。
一、校企合作培训环境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健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
贫困生资助帮扶是高校人才培育的重点内容,也是保障学生学习权益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已建立起较为完善资助体系,如:助学贷款、贫困补助和勤工俭学等,有效解决了贫困生就学的经济难题,避免了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问题。但是,现阶段高校贫困生帮扶偏重经济帮扶,缺乏就业帮扶、技能帮扶体系,严重影响了贫困生帮扶的有效性,无法为高校贫困生就业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撑,也无法发挥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校企合作视角下,利用企业就业资源,开展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构建校企合作资助育人模式,既能帮助学生解决经济问题,又能锻炼学生的就业技能,进一步完善了高校资助育人体系。
(二)有利于强化贫困生就业技能
在传统贫困生帮扶模式下,主要以直接资助或福利政策为主,导致部分贫困生过于依赖资助帮扶,“等、靠、要”现象问题严重,贫困生“自救”意识较为薄弱。在校企合作视角下,以技能帮扶和就业帮扶为重点,转变贫困生资助思路,不断强化贫困生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对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改善贫困生帮扶现状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贫困生可以真实锻炼就业技能,了解社会就业形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强化贫困生的社会竞争力,还可以丰富贫困生的就业经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和经济难题。
(三)有利于保障企业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
在校企合作环境下,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部分企业也意识到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逐渐参与贫困生帮助工作。根据学校贫困生帮助需求,企业可以以岗位帮扶和奖金帮扶为重点,为高校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资助和就业平台,构建“人才公育、责任共担”的帮扶模式,不仅可以保障企业建设人才培育质量,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率,还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针对性”人才支撑,优化贫困生的就业渠道,为贫困生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高校贫困生帮扶资助的现状问题
(一)就业帮扶依赖性严重
随着高校贫困生帮扶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贫困生学习和工作得以保障,帮扶效果和质量也随之提升。但是,目前部分贫困生过度依赖就业帮扶和资助,缺乏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仅仅依赖学校安排和帮扶,学习积极性和就业主动性欠缺,违背了贫困生就业帮扶的最初目的。同时,现阶段社会就业形势严峻,部分贫困生盲目就业择业,忽视了自主意愿和规划,没有结合實际需求择业,常常会错失更好的就业良机。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无法发挥校企合作就业帮助的积极作用,无法实现就业帮扶的最终目的,甚至还会影响贫困生的就业仕途,不利于贫困生的健康发展。
(二)贫困生帮扶过于程序化
随着高校贫困生帮扶主体的扩大,高校贫困生帮扶逐渐实现规模化、体制化,帮扶政策和内容也在不断完善,为贫困生学习和就业奠定了基础保障。通常情况下,贫困生就业帮扶包含心理辅导、就业推荐、公益性岗位设置等等,主要作用是为贫困生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以达到贫困生稳定就业的目的。但是,目前贫困生就业帮扶忽视了贫困生的个体差异,过于流程化、程序化,没有结合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帮扶工作企业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帮扶前期对象模糊、帮扶过程政策不健全、帮扶结果缺乏监督和跟进等等,导致就业帮扶形式化,无法达到预期的帮扶目的。
(三)帮扶需求不平衡问题
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大了高校贫困生资助帮扶力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贫困生群体也在逐步扩大,高校资助帮扶仍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同时,贫困生认证数据失真也是造成帮扶供需不平衡的因素之一。根据调查显示,目前贫困生认定方式主要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为主,贫困证明也是由学生户籍所在地的政府部门签字认定,但是部分学生为了获取贫困资助,虚假上报家庭经济状况,这不仅影响了贫困认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贫困生帮扶资助的质量,增加了高校贫困生帮扶的压力。
三、校企合作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策略
(一)创新就业帮扶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高校教育关注度提升,一些社会爱心人士捐款、企业资助为贫困生就学就业提供了机会,也为贫困生发展奠定了保障。为了确保贫困生就业帮扶的有效性,高校必须转变贫困生资助的理念,丰富贫困资助和帮扶模式,由单一的经济帮扶转变多元化帮扶,如:创业贷款帮扶、岗位分配帮扶等等,为贫困生就业发展提供平台和服务,强化贫困生的就业技能和意识,构建良好的就业帮扶环境。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企业是高校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而高校也是企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场所,所以创新贫困生帮扶理念,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的贫困生帮扶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人才,又能提升高校贫困生帮扶质量。目前,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在高校设置专项奖励基金、专项奖学金,缓解优秀贫困生就学经济压力,这弥补了高校贫困生资助供需不足的问题,为贫困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保障,也能提升高校人操培养质量。因此,在校企合作视角下,以“专项培训班”、“冠名班”为中心,构建针对性的贫困生就业帮扶模式,充分发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利用企业奖学金和专项资助,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同时,当地政府也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到就业帮扶中,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调动企业资助育人的积极性,保障贫困生就业帮扶有序开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明确贫困生就业帮扶的重要性,构建良好的贫困生资助育人环境,还可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贫困生帮扶的理念,为企业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二)完善资助育人体系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贫困生就业帮扶的有效性,高校可以从奖学金帮扶、勤工助学帮扶、助学贷款帮扶等多个角度出发,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帮扶体系,明确贫困帮扶的细则,进一步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的工作质量。
(1)健全励志奖学金体系
目前,高校现有的励志奖学金资助主体单一,帮扶对象也较为局限,无法满足贫困生增长的帮扶需求。因此,在校企合作视角下,健全励志奖学金体系,构建多元化的资助主体,由单一的国家励志奖学金转变为“国家+企业”的资助模式,丰富励志奖学金项目和资助范围,满足贫困生帮扶需求。例如,在现有的励志奖学金基础上,企业可以设置专项励志奖学基金,为优秀的贫困生提供经济帮助,也能不断激励贫困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同时,为了保障企业励志奖学基金的帮扶效果,学校必须统筹安排部署,制定详细的评选标准和发放方式,落实优秀贫困生的激励工作,充分发挥获奖者的模范作用。高校也应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组织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竞赛,利用企业资助设置奖励基金,奖励获奖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就业技能,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又能激励学生不断提升学习成绩和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
(2)优化勤工助学资助体系
勤工助学也是高校贫困生帮扶政策之一,但是由于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局限,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帮扶需求,也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就业技能。因此,在校企合作视角下,构建“校内+校外”的勤工助学资助体系,拓展勤工助学的岗位和资助途径,为贫困生争取更多的帮扶机会。通常情况下,高校内部勤工助学以打扫卫生、辅导员助理和图书馆服务等职位为主,勤工补助200~300元不等,这样的帮扶模式虽然暂时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是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又无法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无法根本解决贫困生帮扶问题。因此,为了提升勤工助学的帮扶价值,高校和企业必须携手同行,利用企业就业资源和岗位资源,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锻炼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还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为毕业就业提供实践经验,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3)完善“减、免、补”帮扶体系
在学校期间,高校可以用学费减免、生活费补助等方式,解决贫困生的就学压力,也能保障贫困生学习的基本条件。但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不仅需要健全高校的“减、免、补”帮扶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需要引入企业合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减、免、补”帮扶模式,为学生提供实习补助、技能培训费减免等资助。例如,在企业实习阶段,企业可以补助学生的生活费、交通费,并结合学生就业需求,为学生提供创业帮扶补助,为贫困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机遇,有利于改善贫困生帮扶质量。同时,“创新创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也是贫困生就业帮扶的重要途径。在校企合作视角下,高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为学生拓展创业平台,协助学生创新创业。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创业方向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创业补贴和技术支撑,传授学生企业管理和运营经验,为学生创业发展提供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学生发展创造机会,还可以完善“减、免、补”的帮扶体系,为高校建设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贫困生就业幫扶是高校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校企合作视角下贫困生就业帮扶的必要性,总结出创新就业帮扶理念和健全资助育人机制等策略,从奖学金、勤工助学和“减、免、补”帮扶等多角度出发,制定出科学的校企合作就业帮扶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生经济问题和就业难题,强化了学生的就业技能,还完善了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资助育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彬,邹秀峰.高校贫困生就业创业帮扶的“并发症”与治愈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0):41-45.
[2]余菁菁,曾浩强,黄月香,张锡钦.基于就业能力视角的新常态下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6):91-93.
[3]朱传福.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资助育人新模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167.
[4]陈敏,王露.地方应用型高校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索——以黄淮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82-83.
{5}尹育专.“实践育人”在贫困生帮扶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29):211.
作者简介:
覃青霞(199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西梧州,学历:硕士研究生,职务: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