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淑女到《上海熟女》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bour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觉得上海女人有味道,在形容她们的这种“味道”时,用再多华美的辞藻还感觉言之不尽。而其实,在当下只需用一个“熟”字,便可以更传神地表达了。由著名作家程乃珊女士作序、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熟女》就是一本诠释“熟女之熟”的时尚读物,这也是上海时尚专栏作家何菲小姐继《快乐离婚》、《无边风月》、《生命之旅》之后的又一部流丽灵动之作。
  这是一本对熟女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情感世界写意描述的时尚读物,字里行间和光影画面触及着时尚、饮食、生活细节、微妙人际、都市思维、情调男女等各个层面。这数十多篇具有一定典型性和外表性的文字,散落在“饮食男女”、“活色生香”、“城市寓言”、“风情地标”、“大城小事”五个版块里。作者何菲充满趣味且幽默睿智的语言将这座城市的物质外衣和精神内核、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力量抗衡以及上海特有的种种隐性拉锯予以独到的剖析。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社上海分社高级记者张明先生那富于感染力和艺术性的都市生活组照,十分准确地外化了文字所期冀的那种感觉。影像中的喧嚣与妖媚折射了无限的宁静和透彻,让人从另外一种角度审视了一座城市和一种性别。因此,我们更有理由把《上海熟女》看作了解当今上海ABC的通俗有趣的教材。
  《上海熟女》不仅反映时代的脉动,又彰显了历史的厚度;机智亮丽的文字充分展现了这个城市独特的一面。何菲十分擅长将隐藏在女人媚影之下的人理伦常通过散漫的述说口吻让读者在不经意间明白了成熟女人,当然不止是上海女人应该具有的格调和修养。具有入世的态度、出世的情怀的上海女人带给了男人无限的幻想和遐思。孰不知很多男人真正在意的不是女人BRA的颜色,而是BRA下面的东西,女人的“熟”“涩”与否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男人的表情。作者的理性蕴藏在感性哲理的表述方式之中,十分能够抓到痒处。假如全国的“涩女”都能以此为课本,那领悟成长与成熟的步伐不知要加快多少步。程乃珊女士对此书评价相当切中要害,“这些文字展示了上海女人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自由与约束之间,出格与规范之间的千姿百态,万斛风情。这也给那些想对这座城市新的价值、新的符号、新的书写和新的表达充满好奇的朋友,找到一些他们想要了解的东西。”
  本书文章大部分散见于《上海采风》杂志,相信《上海采风》读者会有重温美文的感受。
其他文献
其实我的少年时代一点也不摇滚。许多奔跑呐喊在无垠的记忆里蒸发,朱自清说:热闹是他们的。    6岁大概是个什么状态呢?很多的恐惧和委屈还不会用词语表达。  那年夏天午睡起来,看见窗外妈妈和另外一个人拥抱,于是自己坐回沙发,悻悻然;紧接着害怕,因为前两天看连环画,一个妈妈喜欢了其他男人,就杀掉了自己的孩子;然后出了家門,一边跑一边回头看有没有人追上来,跑了3公里到爸爸的单位,爸爸擦着我头上的汗,问我
期刊
上海闲话里的“拼”,首先就有肯干、拼命的意思。遇到上海人讲“拼老命”了,别害怕,人家多半指的是豁出去干活了,而不是和你“拼死拼活”。  上海闲话里的“拼”,还有一层意思,更富有现代感,意为“合起来、合作”,大环境提倡着和谐之风,“拼”字当头,也是“合”为根本。当然,具体事体具体分析,并不是什么事都是合起来办才好的。看看在上海人中目前流行的“拼”,它们可都有一个共同点:参与者原本可能都不认识,只是为
期刊
艺术家气质的商务领事    当我们第一眼看到奥地利驻沪总领事馆的商务领事MS.Birgit Murr(中文名“穆娥”)时,总觉得她的外貌与商务领事这样的职位难以对上号。在我们的印象里,商务领事一般都要穿西装,而且往往都是深色的,即便是女性,也要穿上女士西装。但是眼前这位商务领事,她的美貌、气质往往是我们头脑里的外国艺术家、电影演员的形象。她身材苗条,身穿粉红色的休闲衬衫和直条的裙子,十分轻松地与我
期刊
焦晃小资料:  焦晃——生于北京,1955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受教于苏联专家叶·康·列普科夫斯卡娅和朱端钧、胡导等教授。195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进入上海青年话剧团,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著名表演艺术家。数十年来始终坚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行动规律”演员学说,注重人物行动特殊形式的发掘,积极拓展自己的创造手段,在风格上强调心理生活的细腻和层次,速度节奏和形体语汇的准确
期刊
上海女子之所以到如今自成一派,别无分号,想来也是讲究点文脉的。“今生”的上海女子,又如何看待自己的“前世”,又如何关照自己的今生呢?就像一个老牌子,换了不同的年代来看它,总有点传奇的况味。而当下的上海女子,自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今生传奇。    天桥风云    ● 前世  最初的模特儿,都是一些名声不太好的人。直到20世纪初年,模特儿仍然被认为是“出身可疑的女人”。上流社会的仕女不轻易同模特儿接近,以
期刊
朱大可:今天我们这里讲的标语文化,跟一般的百姓式题写不同,它基本上是一种官方题写。标语在本质上是关于权力的题写。标语就是权力制度、权力关系和权力伦理的标志。因为是权力的宣示,所以标语文化最大弊端就是滥用权力。    戴舫:那个著名的“文明冲突”论作者认为,如果西方文明要冲出历史上“帝国兴而又亡”的怪圈,保持其世界统治地位,军事经济实力不足恃,因为那种优势不可能永远保持,要靠,只有靠西方文明的核心价
期刊
一拍桌子总结道:“迭格男小人,一盆白斩鸡斩得邪气好!”呵呵,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白斩鸡,始于清代的民间酒店。因烹鸡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斩,故称“白斩鸡”。在上海,“小绍兴”白斩鸡的历史要追溯到1943年,创始人章润牛是绍兴乡下人,逃难到上海从在云南路摆鸡粥摊开始,慢慢做大。1996年上海冒出个“振鼎鸡”,创业的老板刘鼎照,据说也是做小生意出身,人相当聪明,不多久就搞成麦当劳式
期刊
中国人对整容的理解,最初只停留在割个双眼皮,来个“锦上添花”。 但是我们从来也不知道,整容也可以“雪中送炭”,给你来个彻彻底底的改头换面。  整容究竟有多神奇?许多国人对此的了解是从一个叫做“金南珠”的韩国人开始的。金南珠,韩国著名影星,成功演出《天桥风云》、《堕落天使》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连续剧。2002年,金南珠整容前后的照片被曝光。两者对比,前后比较,惊人瞠目结舌。而后,金喜善、金贞恩、蔡琳
期刊
妈妈的话虽然俗气,却也不无道理。豪门虽然不是天堂,但却是离天堂近一点的地方。    妈妈是个“流落”北京市井的上海女人,她曾经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嫁入豪门,尽管我家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工薪阶层,但这并不妨碍她对我的潜移默化。  闲暇时候,妈妈会带我上街逛逛。  到了王府井,她专挑豪华商场进,专问标价惊人的东西,尽管最后她往往一分钱的东西也不会买。记忆中我的换洗衣服总是只有两三套,但无论样子和质地却都是上
期刊
上海闲话也能说得儒雅  凌惠芬,上海人    如今上海话所能承载的内容除了油盐酱醋的生活以外却实在已经是少而又少了。我们写文章的时候思维的语言是普通话;我们谈天说地讲到稍微阳春白雪一点的内容也不得不用普通话。对我来说,上海话是亲切并且不可缺少的,在这里或者那里精准地表达着我用普通话无法描述的语意。然而,我却也不得不承认,我已经不再具备只凭借上海话而思考而交流的能力了。  两星期前,去参加一个晚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