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的提高,关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本论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无创呼吸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情况。希望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之上能够为如何治疗肺疾病提供有效的一种方法。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对照实验的方法,即将实验材料随机的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对其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是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在P<0.05的情况下)。最后得出结论: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的发展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并且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型呼吸衰竭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70-02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几年中空气中PM2.5的值也是不断的攀升,这就大大提高了人们患有肺病的几乎。空气中可吸入污染物的增多以及吸烟等等都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肺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的疾病。这种疾病虽然不会致命,但是会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劳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引起病人的呼吸衰竭,在这种情况下也很容易引起死亡。因此,采用较好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1 实验对象及其方法
1.1 临床资料的选取。临床资料的选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选取比较好的临床资料可以给我们的实验减轻很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好的临床资料还有助于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在特殊的治疗肺病的医院中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30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的患者,同时要保证他们所患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的程度以及时间的长短大致相同,这样有助于以后实验的开展。然后对这3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按照中华医学会关于呼吸病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的初始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记录发现3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基本情况没有太大的差异,既可以认为2组实验材料是基本相同的,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符合进行实验的标准。
1.2 实验方式的设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首先是对于对照组的处理,对于对照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患者只是采取常规的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患者在采取常规的治疗的时候再加上无创呼吸机治疗。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的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测试。在对治疗情况进行记录的时候主要是对病人在呼吸能力和血气指标等方面进行记录。
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并根据情况确定治疗的的方法和所需要使用的药物,最后再确定治疗的效果。在对实验进行记录以后,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单因素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有效率在80%,而对照组的有效率率仅在40%。通过统计学中的X2检验,两者在P<0.05的情况下,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有很好的效果,主要的判断标准是患者身体中的血气情况。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并发症,对于这种疾病如果采用传统的常规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医药费比较昂贵使患者很难承受,并且治疗效果也不是很好。而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这类疾病不仅操作简单并且费用也较低患者容易接受,治疗效果也比较的好。所以采取无创的呼吸机治疗方法对慢性肺部疾病进行治疗开创了治疗肺病的一种新的方式。
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有失败的时候,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的驱动降低无法触动呼吸机或者肺部感染太严重并且并发症太多等原因造成的。同时在临床的研究中发现:正确引导患者正确的使用无创呼吸机以及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时候注意气道的顺畅等等都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4 结论
通过对无创呼吸机对肺疾病的治疗情况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肺疾病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改善病人血液中的含氧量,通过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的成功率达到了80%以上。这也就说明了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可以使病人在承受最小痛苦的情况下,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体军.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31例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2(3):63-66
[2] 朱燕辉,黄丽霞,丘敏梅.喉罩与口鼻罩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9,5(8):1283-1284
[3] 李恒利.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严重呼吸衰竭55例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0,7(11):30-31
[4] 沈文沂,王丽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4,18(1):67-69
[5] 沈进,傅静奕.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11,2,4(1):78-80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型呼吸衰竭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70-02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几年中空气中PM2.5的值也是不断的攀升,这就大大提高了人们患有肺病的几乎。空气中可吸入污染物的增多以及吸烟等等都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肺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的疾病。这种疾病虽然不会致命,但是会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劳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引起病人的呼吸衰竭,在这种情况下也很容易引起死亡。因此,采用较好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1 实验对象及其方法
1.1 临床资料的选取。临床资料的选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选取比较好的临床资料可以给我们的实验减轻很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好的临床资料还有助于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在特殊的治疗肺病的医院中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30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的患者,同时要保证他们所患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的程度以及时间的长短大致相同,这样有助于以后实验的开展。然后对这3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按照中华医学会关于呼吸病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的初始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记录发现3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基本情况没有太大的差异,既可以认为2组实验材料是基本相同的,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符合进行实验的标准。
1.2 实验方式的设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首先是对于对照组的处理,对于对照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患者只是采取常规的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患者在采取常规的治疗的时候再加上无创呼吸机治疗。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的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测试。在对治疗情况进行记录的时候主要是对病人在呼吸能力和血气指标等方面进行记录。
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并根据情况确定治疗的的方法和所需要使用的药物,最后再确定治疗的效果。在对实验进行记录以后,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单因素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有效率在80%,而对照组的有效率率仅在40%。通过统计学中的X2检验,两者在P<0.05的情况下,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有很好的效果,主要的判断标准是患者身体中的血气情况。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并发症,对于这种疾病如果采用传统的常规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医药费比较昂贵使患者很难承受,并且治疗效果也不是很好。而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这类疾病不仅操作简单并且费用也较低患者容易接受,治疗效果也比较的好。所以采取无创的呼吸机治疗方法对慢性肺部疾病进行治疗开创了治疗肺病的一种新的方式。
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有失败的时候,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的驱动降低无法触动呼吸机或者肺部感染太严重并且并发症太多等原因造成的。同时在临床的研究中发现:正确引导患者正确的使用无创呼吸机以及在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时候注意气道的顺畅等等都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4 结论
通过对无创呼吸机对肺疾病的治疗情况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肺疾病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改善病人血液中的含氧量,通过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的成功率达到了80%以上。这也就说明了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可以使病人在承受最小痛苦的情况下,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体军.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31例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2(3):63-66
[2] 朱燕辉,黄丽霞,丘敏梅.喉罩与口鼻罩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9,5(8):1283-1284
[3] 李恒利.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严重呼吸衰竭55例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0,7(11):30-31
[4] 沈文沂,王丽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4,18(1):67-69
[5] 沈进,傅静奕.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11,2,4(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