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过程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gaoy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听家长这样责问孩子:“老师讲课,你听懂没有呀?”孩子低语:“听懂了。…懂了,懂了怎么不会做呀?…你会不会呀?”孩子也无法解释,说:“会的。”“会?会怎么做错了?”……
  作为教师的我,也不禁自问:“是呀,这孩子上课时确实‘懂’‘会’了呀,为什么作业就是做不起来呢?为什么作业就是做不对呢?”
  思来想去,终于明白,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无论怎样改革,最终的归宿都应该是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会、从会到对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丰富表象、让学生听‘懂”
  何谓学生懂呢?我认为懂不是死记硬背,因为即使你记住了,可能你还是不懂。是否把某个知识点真正搞懂了,首先要看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把概念表述清楚,并能说出这个概念的关键性的要点,这是懂的最低层次。其次,真懂不是看你能不能说,而是看你是否真正地将知识理解了。如果你真正地理解了,你就会对似是而非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且能说出正确的依据和错误的理由。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时,在讲解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明确学生是否听懂了,我安排了如下练习:
  1、下面的说法对吗?
  (1)a+5可以写成5a。
  (
  )
  (2)1×b可以写成b。
  (
  )
  (3)a×4可以写成a4。
  (
  )
  (4)b×b可以写成2b。
  (
  )
  (5)4×5可以写成45。
  (
  )
  (6)b×2×c可以写成2bc。
  (
  )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一件上衣a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
  )元。
  (2)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一共看了(
  )页。
  (3)食堂运进a袋大米,每袋50千克,一共运进(
  )千克。
  (4)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乘客35人,到新街车站下去x人,又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乘客。
  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学生的正确率与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这只能说明学生在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时,其深刻含义的理解是肤浅的、是表象的,理性的思考不够。因此,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判断与变式是判断学生是否真懂的试金石。
  二、关注细节、让学生做“对”
  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许多的细节,关注细节应当成为每个学生做“列”的前提。在学习中如何把握细节,如何做“对”呢?
  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知识的生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做对。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的《找规律》时,在完成例题的教学后,我想让学生再动手摆一摆,可是由于学具无法固定,而且摆在桌面上无法展示给大家看,而大大降低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解决这一细节问题呢?
  课前,我先要求学生准备一把直尺,在直尺的一面贴上双面胶,做好粘贴的准备。到了‘摆—摆’的环节,学生取出图形,在有双面胶的一面直尺上粘贴出—条有规律的花边。如下图:
  当学生兴高采烈地一边举着自己的作品展示,一边讲述自己的排列规律时,我深刻体会到“细节”的魅力。也许正因为细节的处理到位,学生对于“找规律”才能摆得如此之“对”吧!
  我想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注重细节的把握和合理的处理,这样数学教学才会更精致,更有成效。
其他文献
习作教学难,难在没有参照的套路与方法可依。我们的学生更是害怕作文,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缺乏素材的积累。最大的写作难题莫过于素材的缺乏。在习作教学中最令我头疼的一件事是每周小作文的出题内容,由老师自己命题吧有局限性,让学生随意写吧好像没有习作训练的针对性。其实,仔细一想还是自己对学生感知的生活素材缺乏认知,不清楚学生的所知所感与所想,也就是对学生的作文心理状态了解不够,从而无法正确引导学生
期刊
语文真的很难学吗?为什么有的人学起来很轻松?一个病句看一眼听一遍就知道错在哪里,作文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这样的孩子很受老师的欢迎,很让其他学生佩服。因为他们掌握了语文学习的关键—语感。  语感,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何训练语感?语感训练是一个一直受关注的话题。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郭沫若先生说得更为细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
期刊
三年级,起步作文,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信心,让学生在习作与分享中获得快乐。下面,笔者就以三年级习作《文具》为例,谈谈起步作文的教学。  一、激趣,开启学生乐写的心智  1、猜谜语,调动愉快的情绪。老师一开始就给学生猜了两个谜语:“像糖不是糖,有圆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劳累不怕脏。”这是橡皮。“上学背肩上,上课放一旁,整天不吭声,学问满肚装。”这是书包。你看,这两则谜语多有趣呀,从语
期刊
新教育理论指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教师一手包办,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服务,帮助学生去创造。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不再充当演员的角色,而是发挥导演的职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指导学生学法,提高学生能力。因此,摆正教师的位置,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是课堂教学素质化的关键。  一、教师应是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  依据建构理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如果不主动参与教
期刊
在诸多教学原则中,有一些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提出的具有特定意义的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原则。把握如下这些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合理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将对小学生的发展产生优质、高效的促进作用。  一、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表现为教学内容要选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数学基础知识。影响学生接受能力主要有两个因素,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能力基础。所以小学
期刊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在“活”字上做文章,活用教学方式方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把教学内容变“活”  教师应当从多方面人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谢计时,要以学生为主,从他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出发,创设精妙的问题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参与感,让学生自主地进入到问题的角色中。  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设计了学生间互抢“学号”的游戏:请学号12的同
期刊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脱离学生实际,闭门造车,单纯进行应试作文技能训练,忽视了提高小学生自我表达与自我发展的需要。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降低难度、读写结合、自由表达、贴近生活、合作
期刊
课堂教学提问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是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有效方式。西方学者德加默有这样一种看法:“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也曾在一首诗中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他们对课堂提问给予充分肯定。提问运用得好,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的探索学习过程中,要运用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教师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讨论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但在实践中往往出现“讨论时热热闹闹,讨论后干干净净”的现象,讨论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那么,如何恰当、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深入参与、体现最大效应呢?  1、讨论前注重思考  讨论的内容通常是教材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