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题组教学是一种常见的形式。教师将内容、计算方法等领域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题目整合并集中开展教学,来帮助学生联系起新旧知识内容,让零散的数学知识能够构成一个完善的整体。通过这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并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技能。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充分开展了题组教学的相关实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期望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关键词:题组教学;小学数学;对比
数学是小学阶段主要的教学科目,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题组教学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如何发挥出题组教学的教育价值,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精彩,也成为了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相似性题组的教学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待事物的分析不够深入,面对着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有着理解上的障碍,无法发现隐藏在数学知识表面之下的内在规律。但是逻辑性是数学的基础,在零散的知识内容之间,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知识的学习,往往需要调动另一部分知识的基础。所以,在课堂上,尝试带领学生学习一些相似性题组,帮助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数学学习基础,来尝试解答全新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先给学生展示一些题组:①200÷5÷5=?200÷10=?②400÷2÷2=?400÷4=?让学生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深入的思考,尝试找出隐藏在两个算式之后的相同点,来猜测其中具体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运算和检验,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假设。为了让学生能够加深这部分知识的印象,并且进一步了解相关数学规律,也可以尝试为学生展示另一组相似的题组:③500÷10÷2=?500÷20=?④900÷3÷3=?900÷9=?带领学生将这四个题组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存在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度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规律,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带领学生运用这部分知识,尝试解决新的数学问题。通过设置相似性题组的形式,让学生找出隐藏在数学问题背后的规律,让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到提升,并且帮助学生内化相关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对比性题组的教学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当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理解上的混乱,而通过对比性题组的教学,就能够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相关知识,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找出其中的差异。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应用题中大量的变化会为他们造成很多的困扰,也会导致在解答过程中出现错误。而通过对比的形式将这些知识展示给学生,就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解题方法。将同类的问题放在一起比较,帮助学生加深相关的认识和理解。如以下题组:
①班级里有5名男生,15名女生,女生的数量是男生的多少倍?②班级里有5名男生,女生的数量是男生的3倍,那么一共有多少名女生呢?
在这两道问题当中,都是用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作比较,都有5名男生,但问题中一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有所不同,所以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明确自己的解题思路。借助对比性题组的教学,帮助学生联系起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找出数学问题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并找出有效的解题策略。
三、变式性题组的教学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并不强,即使帮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但只要条件出现变化,就容易导致学生在解答中出现错误。所以,在课堂上,尝试融入变式性题组,带领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问题,真正掌握数学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如,在倍数相关问题的教学中,代换的思想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将题目中的几倍用一倍代换,来对题目进行解析。例如,小明有4颗糖果,小海有5颗糖果,小海把自己的糖果給小明几颗,小明的糖果数量就成了小海的两倍?在解答这道问题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先解答一些相关的问题,如:①在小海把糖果给小明前后,有哪些题目中的数量是不变的?②我们假设小海剩下的糖果数量是1倍数,那么小明这时的糖果数量是小海剩下糖果数量的几倍?通过这样的形式,带领学生将数学问题逐层分解,一点点的进行解析,这样数学问题的难度就会明显的降低,解答问题也就变得水到渠成。在上述案例当中,借助变式性题组,教师帮助学生真正应用了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的生活问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也会变得更加稳固。学生自身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会有明显的提升,也能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题组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认识数学的本质。教师应当掌握题组教学的多样化形式,并合理灵活的应用,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王莹.题组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20,14:94-95.
[2]钱厦倩.题组引领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J].科普童话,2017,05:46.
关键词:题组教学;小学数学;对比
数学是小学阶段主要的教学科目,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题组教学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如何发挥出题组教学的教育价值,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精彩,也成为了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相似性题组的教学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待事物的分析不够深入,面对着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有着理解上的障碍,无法发现隐藏在数学知识表面之下的内在规律。但是逻辑性是数学的基础,在零散的知识内容之间,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知识的学习,往往需要调动另一部分知识的基础。所以,在课堂上,尝试带领学生学习一些相似性题组,帮助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数学学习基础,来尝试解答全新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先给学生展示一些题组:①200÷5÷5=?200÷10=?②400÷2÷2=?400÷4=?让学生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深入的思考,尝试找出隐藏在两个算式之后的相同点,来猜测其中具体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运算和检验,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假设。为了让学生能够加深这部分知识的印象,并且进一步了解相关数学规律,也可以尝试为学生展示另一组相似的题组:③500÷10÷2=?500÷20=?④900÷3÷3=?900÷9=?带领学生将这四个题组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存在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度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规律,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带领学生运用这部分知识,尝试解决新的数学问题。通过设置相似性题组的形式,让学生找出隐藏在数学问题背后的规律,让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到提升,并且帮助学生内化相关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对比性题组的教学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当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理解上的混乱,而通过对比性题组的教学,就能够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相关知识,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找出其中的差异。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应用题中大量的变化会为他们造成很多的困扰,也会导致在解答过程中出现错误。而通过对比的形式将这些知识展示给学生,就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解题方法。将同类的问题放在一起比较,帮助学生加深相关的认识和理解。如以下题组:
①班级里有5名男生,15名女生,女生的数量是男生的多少倍?②班级里有5名男生,女生的数量是男生的3倍,那么一共有多少名女生呢?
在这两道问题当中,都是用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作比较,都有5名男生,但问题中一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有所不同,所以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明确自己的解题思路。借助对比性题组的教学,帮助学生联系起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找出数学问题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并找出有效的解题策略。
三、变式性题组的教学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并不强,即使帮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但只要条件出现变化,就容易导致学生在解答中出现错误。所以,在课堂上,尝试融入变式性题组,带领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思考问题,真正掌握数学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如,在倍数相关问题的教学中,代换的思想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将题目中的几倍用一倍代换,来对题目进行解析。例如,小明有4颗糖果,小海有5颗糖果,小海把自己的糖果給小明几颗,小明的糖果数量就成了小海的两倍?在解答这道问题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先解答一些相关的问题,如:①在小海把糖果给小明前后,有哪些题目中的数量是不变的?②我们假设小海剩下的糖果数量是1倍数,那么小明这时的糖果数量是小海剩下糖果数量的几倍?通过这样的形式,带领学生将数学问题逐层分解,一点点的进行解析,这样数学问题的难度就会明显的降低,解答问题也就变得水到渠成。在上述案例当中,借助变式性题组,教师帮助学生真正应用了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的生活问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也会变得更加稳固。学生自身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会有明显的提升,也能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题组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认识数学的本质。教师应当掌握题组教学的多样化形式,并合理灵活的应用,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王莹.题组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20,14:94-95.
[2]钱厦倩.题组引领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J].科普童话,2017,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