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与“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年来,我们在学习、领会“新课标”的基础上,去考量、去实践“新课标”,对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探究式教学认识感悟不少。下面谈谈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一、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
  
  探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探究性教学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创设问题情境
  研究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促使学生思维活动持续发展,是开展探究性教学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直面新、奇、趣,感受矛盾,发生疑问,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例如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一节中,学生观察了实验之后,教师提出:什么是强电解质?什么是弱电解质?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的比较,进行联想、迁移、推理、综合等思维活动,作出各种解释,如强电解质是由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的,还是由化合物中键的极性决定的,或是由化合物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决定的。当然,这些解释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它们都是学生思维的结果,是探究过程的产物。
  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例如,在研究用H2SO4、Al和NaOH溶液为原料制取Al(OH),时,先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Al和稀H2SO4反应,生成的Al2(SO4)3,再和NaOH反应生成Al(OH)3。
  方案二:m和NaOH反应,生成的NaAlo2再和稀H2SO4反应生成Al(OH)。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实验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两个方案都是用等量的Al制得了等量的Al(OH)3,但方案一消耗的H2SO4和NaOH比方案二多,接着提示学生进行探究思考,最终设计出优化的方案三:用方案一得到的Al2(SO2),和方案二得到的NaAlo2以1:6的剂量反应制得Al(OH)3,这样最节约试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对原先的设计进行比较、取舍或优化,提高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4、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例如在教学“铁和铁的化合物”时,学生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往往是灰绿色的,而不是白色的,为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得出原因:Fe(OH)2在空气中被迅速氧化。那么,怎样才能使氧化速度变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各种方法:(1)先将所用的NaOH溶液煮沸;(2)用氢气把Fe(OH)2溶液中的空气赶走;(3)在Fe(OH)2溶液上滴加油膜等。师生进一步通过分析、比较,最终找到较好的实验方法:在硫酸亚铁液面上滴加几滴苯,另将滴管伸到液面下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即可看到液面下方有白色沉淀,且保持较长时间。经过这样的探索过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培养。
  
  二、探究性教学的实施建议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师生关系决定课堂学习氛围。如果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敢想、敢问、敢辩、敢说,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就会异常活跃和丰富。因此,教师要摆脱“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课堂上多走下讲台,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态度亲切和蔼,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减少学生因学习引起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探究知识。
  2、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
  从学生的生活和经历中寻找问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探究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设计探究活动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到“已知区”推进。太简单的问题,学生无须探究就能回答;太难的问题,学生会认为高深莫测,要解决问题简直是望尘莫及,从而丧失探究的信心。正如美国科学院院长布鲁斯·阿尔伯兹所说:“学生必须面对困难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问题,能享受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摘到果子的乐趣。这样,学生们就意识到他们能够处理越来越困难的问题。当他们获得了探究的工具,养成了探究的习惯,他们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3、引导学生合作与交流
  教师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要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听取他人的探究经验,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对在高中学科教学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研究,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深入探讨和实践。
其他文献
社会以存在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离开了人就不成其为社会;离开了人的发展,也就无从谈及社会的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界定为既能满足当时发展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全面、均衡、长久而不受损害地发展。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教育理所当然地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之相适应,小学数学教育应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要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然及人类社会;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然而,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要求是: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写意画的教学作为初中年级美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更能表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思想情感,倘若教师在课堂上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写意画的艺术准则是“以形写神”,这对初中学生来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课堂 美育 教育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期刊
当前,中学语文界面临诸多困惑,如语言积累中,学生都能背诵名言佳句,但结合意思填空时,却不知是哪一句;仿写(拓展)句子时,“下笔千言”,结果却“离题万里”。“教无定法”的理念大家都烂熟于胸,但若想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话,从情感“破”课,即进行愉快教学,定会有事半功倍之功效。本文谈谈实施愉快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创造一个让学生愉快学习的优美环境    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对青少年个性
期刊
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陶。阅读教学把“阅读能力结构”视为学术焦点和教学纲要,认为阅读技能是阅读能力的主干结构,阅读知识是阅读能力的基础结构,阅读情志是阅读能力的动力结构。新课标“总目标”的第7项,对阅读教学的表述为5句话,突出了“自读能力”(特别是“良好语感”)的培养,体现了阅读技能、阅读知识、阅读情志的多元目标,强调了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
期刊
老师太聪明,会把学生养“笨”;老师太勤快,会把学生养“懒”。所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淡化自己的地位,转化自己的角色,使自己进一步退隐。我们只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与欣赏者,只是用我们的智慧,点燃学生熊熊的思维之火。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不防在数学课上做一个“懒师”,看学生是如何演绎精彩的。    一、老师变得“笨”一点,把“学习”还给学
期刊
摘 要:关于高中课改,在全面推开之前,笔者一直都是理论学习多,看得多,而实践经验较少,高中课改半年多以来,感触颇深,收获颇多,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亲历者、实践者,深感来自高考升学和课改的双重压力,怎样在教学中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笔者认为此项研究对于新课改的推行有很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 知识运用能力 培养    “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了,它以知识的单向性传输以及传输过程
期刊
一、教材说明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传统篇目,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把它安排在专题三——历史的回声中。《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扬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严肃而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运用悬念和惊奇,直接引发兴趣情绪    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好奇心理,激发他们思索欲望。  例如在讲“正确对待挫折”时,我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47岁的大公司经理出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