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自己的心灵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读完集聋哑盲于一身的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那种源自内心的震撼再一次聆听到了自己诗意的心灵独语:一个在无法避免的缺陷中坦然生存下去的精神维纳斯;一个在一切都无法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完美假设的命运挑战者;一个在视觉缺陷的世界里却用诗意的眼光追加人生成功深度的生存探索者。
  可以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完全是作者心灵的产品,寻找光明的我们其实是去寻找一个失去视觉光明的人的所有感动,作者用三天时间浓缩了所有视觉世界的渴望,这渴望的触角也延伸到她的老师和亲人;延伸到使她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延伸到我们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延伸到现实世界中拥有视觉光明的最真实而又平凡的一天。
  从这三天光明的追寻中,我们看到一个原本最需要视觉光明的人却向我们拥有视觉光明的人展示了光明的最大意义,看到了一个完全用触觉感知世界的人却走进了他内心光明的精神世界。在作者完全想象的光明世界中,一方面我们感到了生理光明受到摧毁的残酷,另一方面我们也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对光明世界的诗意追加;外部世界的光明是受到视觉限制的,而内心世界的光明却是谁都无法剥夺的,除了你自己之外。反之,即使外部世界依然光明,而内心世界却看不到光明的存在,那生命的底色依然黯淡失色,所以黑暗的世界其实并不存在,只要自己给自己光明。
  在文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所渴望的视觉世界对我们来说是极其平凡的,但由于这些渴望是建立在“假如”的前提下,所以我们的感动才有了情感力量与价值:面对视觉世界带给海伦的黑暗,作者却依然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随着她对光明世界的充分展开,我们说我们的感动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还知道光明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的意义,还知道对生活中平凡的拥有作必要的欣赏。同时,我们的感动又是不幸的,因为这些美好的意义与欣赏曾经一度被我们遗忘与忽略。
  有人说,当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你才发现自己不存在了,那你不是生命意识过于迟钝就是你对自己的生活满不在乎。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我们却看到了作者成熟的生存心理,她一直用两只眼睛看人生:一只眼在看外部的光明世界,另一只眼在追寻内心的光明世界。也许上帝真的公平得很苛刻,他给人一种缺陷时,一定给予她另一种优点予以补偿。应该说作者对这两个光明世界的渴望其实是对人生完整的渴望,但她对这一切光明的追求并没有因为建立在“假如”这个虚设的前提下失去意义:她曾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曾获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自由奖”,她的作品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两大贡献之一,她的文字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马克·吐温甚至说她与拿破仑是19世纪最伟大的两个人物。
  一个曾经不识字,甚至曾不知道文学存在的人却用文字拓展了光明的内涵与外延:她让我们看到了她缺陷的程度与她成功的高度相等,看到了她成功的高度与精神光明的深度相等,看到了她自己拯救自己,自己征服自己,自己感动自已,自己给自己生活热望与希翼的条件是拥有爱的光明。正如她在《再塑生命的人》中讲到:爱的光明照在了我身上。
  马斯洛曾在《人本哲学》中讲到:生存的特征就是生存的价值。所以我们不去羡慕海伦·凯勒一生伟大的业绩,因为那也许离我们太遥远,但我们却可以从她身上寻找到所有失落东西的存在价值,寻找到她这种在无法改变的缺陷中坦然生活下去的勇气与力量,寻找到她这种把任何生理缺陷都可以转化为内在精神财富的生存砝码。
  我们说所有真挚的情感都来自心灵的冲击,当我们走进海伦·凯勒“假如”的世界也就走进了她光明的世界,正如《智者的审美》中所说,生活中那些最美的东西之所以不能被我们轻易发现也许正在于它的外表并不那么绚烂,也许也正是在“假如”的定义下,海伦·凯勒才重新发现了我们所不能轻易发现的光明意义。她的假如也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中即使在最绝决的处境中我们还可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可能与选择。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一直哭,一直哭,哭自己脚上没有鞋,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有人没有脚。虽然海伦·凯勒的“假如”历尽所有美好的选择也不可能走进现实的实现,但她却让我们看到了在缺憾中生活的我们其实谁都没有缺憾与悲剧的资格。在她的表达段落中,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幸福的时光也许就是从自己出生的哭声中开始,从离开世界时别人的泪水中结束的。
  伟大的罗斯福夫人曾说,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人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从海伦·凯勒用心“看”用眼“听”的人生姿态中,她留给我们的光明也就是一种人类的精神财富。从她失去光明却给了我们光明的最大意义中,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用宽容的微笑去善待并不宽容的生活;可以学会如何在积极的进取与无奈的失落之间保留一份坦然与平静;可以学会如何以豁达与接受的姿态去独步属于自己的人生。
  倾听着这种完全来自心灵阐释的声音,我们说“假如”并不是虚构的直接肯定,而是一种生命意识的间接表达,倾听着这种完全来自心灵阐释的声音,于是我们可以把自认为破碎的心都小心地收起,用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精心收藏这三天光明的意义,让它时时散落在我们自己可能黑暗的角落里。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眼光来理解顾城的那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寻找光明。然后,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章国华,浙江省台州路桥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文言文存在难教难学的状况,这与教师们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观有密切的联系。多少年来,“字字落实,句句讲清”的串讲法,被无数语文教师视为文言文教学的圭臬,使文言文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具备阅读文言文和评价文言文的能力。据此,真正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起好“导”和“拨”的作用。所以,我们提倡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
期刊
“饿气”在网络文学中出现频率相当高,在中文搜索频道输入该词,按下回车键,粗略一看,就是数以百计的例子。实际上,“饿气”在明清小说中就曾多次出现。但是,《汉语大词典》等大小辞书均未收录此词,诸家似亦未言及。下面我们拟对“饿气”的意义、语源略作分析。同时,还试图通过对“饿气”的考察,揭示网络语言对汉语词汇构成的影响。一孔之见,未敢自以为是,写出供博雅君子教正。本文所引例句,除近代文献用例为笔者看书搜集
期刊
翻遍了各种版本的现代汉语辞(词)典,也没有发现“拽”有个上声的读音,但现实生活中,上声的这个读音却大行其道,甚至有蔓延之势。  “拽(zhuǎi)”这个词的来历,目前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拽”是江苏泰兴话的一个方言词,是神气活现的意思,但稍有贬义,往往是说一些结果出乎意外的行为时进行使用。另一种较为通行的说法是,韩国的可爱淘(李韵世)2004年写了一本爱情小说,汉语译为《那小子真帅》,是一
期刊
如本文的标题一样,在汉字中间夹杂字母并不鲜见。尤其是近些年来,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中,字母词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然而,字母词并不全是英文词语或英文词语的缩写,还有另外的方式,如汉语拼音或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词运用最全面、最活跃的语言形式是网络语言,可以从中找到所有字母词的形式。  首先是英文词语或英文词语的缩写,包括常规形式和特殊形式:常规形式如Bye-bye、High、NBA、CBA等,这种表达
期刊
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常常指导学生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分析、概括人物性格、品质。这种常规式的人物形象分析法简单、实用。但长期使用学生难免失去兴趣。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如能围绕人物还原,采用联想发生策略,定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所谓人物还原法,是指不直接指导学生分析人物个性、品质,而是通过具体方法引导学生由结论性的人物形象的归纳转向获得这一结论的过程的探讨。  人物还原的具体
期刊
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的几篇小说,有的是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有的是长篇中节选的精彩篇章,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其中多样的人物出场方法,给人物打上了鲜明的性格烙印,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第一印象,令人称道,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环境描写出场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把人物引出场。如《药》中的华老拴就是这样出场的:“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
期刊
四书之一《大学》里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就是探察事物;“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可见古代圣人就非常重视用探究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何谓探究?简言之,就是探索研究。它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突破障碍获得新知的思路历程,既充满困惑,又有发现的愉快,常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阅读是接受文学信息的一种复杂的
期刊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著名杂文,被选入了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范文。本人在学生时跟老师学过,当老师后也给学生教过,还听同行上公开课公开讲授过。本人非常清楚地记得:从本人当学生时的老师到当学生老师的本人及同行,为学生解释“大宅子”时,均异常一致地将“大宅子”解释为“比作文化遗产”。有据可查的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2000年3月第2版)也
期刊
【摘要】“审美疲劳”一词作为流行语源于2003年底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片电影《手机》中的一句台词,迅速成为2004年不少人嘴里时髦的口头禅。结合当前的大众文化语境,从审美过程中的主体、客体及审美品格等方面来解读“审美疲劳”中“审美”的内涵,能够为大众文化批评提供新的视角和有利借鉴。  【关键词】大众文化 审美疲劳 审美 解读    “审美疲劳”一词作为流行语源于2003年底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片电影《手机
期刊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中教材的传统篇目《鸿门宴》及同册“读本”上与之配读的课文《乌江自刎》都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片断。“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而久远的魅力。  一般来说,教师在处理《鸿门宴》一文教学时,都是以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由于本文是叙事作品,多数语句一看就懂,理解课文、归纳文言知识点上用不着花很大功夫,探究式的讨论最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