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分析新策略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eri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常常指导学生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分析、概括人物性格、品质。这种常规式的人物形象分析法简单、实用。但长期使用学生难免失去兴趣。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如能围绕人物还原,采用联想发生策略,定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所谓人物还原法,是指不直接指导学生分析人物个性、品质,而是通过具体方法引导学生由结论性的人物形象的归纳转向获得这一结论的过程的探讨。
  人物还原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对话还原法
  
  青少年喜欢幻想。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超越时空的限制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对话。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对话者的身份。例如,《故乡》一文中,我们可以设计作者、杨二嫂、读者与中年闰土的对话。学生选择了杨二嫂身份,必然要考虑同一时期两个不同阶层的人物的性格差异;站在读者的角度,必然要考虑时代背景的差异;处于作者的视角,定然要分析作者的创作原形、创作意图。通过变换角色进行对话,使小说中的人物找回原先所处的群体、所处的时代、所对应的原形。这种对话式的人物还原处理,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一被激活。学生们将以全新的角度审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他们将不再枯燥地围绕人物描写手法片面地分析人物,而是运用联系的观点,展开想象的翅膀,立体化地分析人物。
  
  二、扮演还原法
  
  课堂是教师组织策划、学生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在人物分析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需要,指导学生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深层理解,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例如,在组织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教学时,我设计了两个细节即“假装发怒”、“看老师写字”让学生即兴表演。在表演“假装发怒”的细节过程中,老师用教鞭敲,学生用石板迎的动作总是配合不默契。为了逼真地重现当时的情景,我让台下的观众帮助总结。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们总结出“感情融洽,心灵相通,才能配合默契”的结论。一个和蔼、可亲的好老师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来。扮演还原法的要领是使学生深入人物的心灵,沉浸在人物的灵魂里,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学生读的文学作品多了,扮演的次数爹J,他们的情感体验也就逐步丰富起来。他们收获的不是简单的几个知识点,而是一种情感的升华。
  
  三、编导还原法
  
  课堂教学中,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为了让台下的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不妨让他们从事编导的工作:把教材改编成课本剧。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场景的布置、人物的出场次序,人物的台词、人物的动作等细节方面自主设计。可适当进行方法指导。例如:指导学生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内容的理解,分解人物描写过程中的各要素;然后借助大胆的想象,对每一要素进行艺术加工,进一步充实每一要素的内容;最后,再重组要素。一位学生在编写《范进中举》中“范进疯走集上”的剧情时这样写道:“范进出场后,双手极其响亮地在胸前一拍,望着报帖,半晌不说话,眼珠圆瞪,突然哈地笑了一声,紧接着‘噫!好了,我中了!’话声刚落,便往后轰然倒地,双拳紧握,牙关紧咬,浑身抽搐。”一段精彩的剧情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到该生的概括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组织策划等方面能力得到提升。编导还原法重在教师的方法指导,学生在老师的具体方法的指导下,开阔了思路,锻炼了能力。
  
  四、语境还原法
  
  对人物形象的深层次的理解有时还必须通过语境还原的途径。语境与言语一道生成,言语作品一旦生成,语境因素也就自然消失。找回语境才能正确把握人物形象。在讲授朱自清《背影》一文时,我抓住“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来把握两个人物形象。“那时”是什么时候;“那时”发生了什么事;“聪明”表现在何处,是相对与谁说的;父亲的不聪明表现在哪里;为什么加“太”字。前后环环相扣的提问,完整地恢复了当时的语境。还原了语境就是还原生活,理解语境就是理解生活。把人物放在生活中理解,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之对比,理解上容易多了。
  
  五、独自还原法
  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好奇心,中学生尤为如此。别人想些什么,与自己想的一样吗?利用这种好奇心,我们不妨引导学生站在作品人物的角度,去想象一下作品中的人物会怎么想。然后说出作品人物的心理话。例如:在学习《孔乙己》中,我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假如是孔乙己,在告别世界前最想说的话是什么。通过独白还原,学生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
  总之,人物还原法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好奇,贴近学生体验,落足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冯小军,江苏省如皋市新民初中)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拟从语音意义和语音联觉的角度探讨汉语诗韵的意象经营。先简单介绍象似性术语的来源和国内外象似性研究的概况;接着对比英汉语语音意义和语音联觉的异同,然后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汉语诗词呈现汉语诗韵的意象经营,最后得出结论为语言的形式(音韵)和意义(情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可论证性,即知觉或联想上的类似,这种联系被人类感知,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意义。  [关键词] 象似性 语音意义 语音联觉 意象  
期刊
“多、少+N”结构在前人的很多论文、著作中可以看到,有的就某个方面对“多、少+N”结构作了研究,如:汪维辉(2003);有的把它作为一小点作过简单的阐述,如吕叔湘(1965)、陆俭明(1985)、裘荣棠(1999);有的没有把它单列,作为举例,列入有关条目,如《辞源》《汉语大词典》等。据我们翻阅《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文建设》《语言文字应用》《世界汉语教学》《语文研究》《语言
期刊
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它又是专为满足人类社会交际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因此任何一个独立统一的主权国家都得根据其自身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规范,促进其完善和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语文规范化工作在《汉字简化方案》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两个历史性文件的指导下,已经走过了50年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回顾以往,展望未来,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成绩巨大,任重道远。本文仅以江西车
期刊
[摘要]比喻是陈染小说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本文试图从意义和形式两大方面对陈染小说中的比喻设置作一次探索分析,以此来解读这位女性主义作家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比喻 意义 形式    陈染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文坛崛起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小说“在感觉、场景和意象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她的那些表达女性偏执的生活态度和怪戾的心理意识的叙事,就其纯粹的艺术表达而言是极为精致巧妙的,随处可见她
期刊
[摘要] 195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昭示我们:语言规范化要顺利推进,社会各方面必须形成合力。而合力的形成又有赖于树立正确的语言规范观。信息化时代的语言规范化更需要语言学界和相关行业的齐心协力。  [关键词] 语言 规范化 社会 合力    195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以下简称“规范会议”)距今虽然已有50年,我国的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会议的文件汇编,不论会
期刊
“有X于”指的是“有利于”“有损于”“有志于”“有别于”等词语形式。有的“有X”形式在一些辞书中有所收录,如《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有赖”“有利”“有益”等等,这些词要么在注释中注明常跟“于”连用,要么在例证中加“于”使用。因此有必要把“有X于”作为一种格式提出并加以考察分析。     一、结构构成     “有X于”由三部分构成:“有”+“X”+“于”。“有”表示“领有、具有”,后面不能加“着、
期刊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文言文存在难教难学的状况,这与教师们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观有密切的联系。多少年来,“字字落实,句句讲清”的串讲法,被无数语文教师视为文言文教学的圭臬,使文言文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具备阅读文言文和评价文言文的能力。据此,真正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起好“导”和“拨”的作用。所以,我们提倡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
期刊
“饿气”在网络文学中出现频率相当高,在中文搜索频道输入该词,按下回车键,粗略一看,就是数以百计的例子。实际上,“饿气”在明清小说中就曾多次出现。但是,《汉语大词典》等大小辞书均未收录此词,诸家似亦未言及。下面我们拟对“饿气”的意义、语源略作分析。同时,还试图通过对“饿气”的考察,揭示网络语言对汉语词汇构成的影响。一孔之见,未敢自以为是,写出供博雅君子教正。本文所引例句,除近代文献用例为笔者看书搜集
期刊
翻遍了各种版本的现代汉语辞(词)典,也没有发现“拽”有个上声的读音,但现实生活中,上声的这个读音却大行其道,甚至有蔓延之势。  “拽(zhuǎi)”这个词的来历,目前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拽”是江苏泰兴话的一个方言词,是神气活现的意思,但稍有贬义,往往是说一些结果出乎意外的行为时进行使用。另一种较为通行的说法是,韩国的可爱淘(李韵世)2004年写了一本爱情小说,汉语译为《那小子真帅》,是一
期刊
如本文的标题一样,在汉字中间夹杂字母并不鲜见。尤其是近些年来,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中,字母词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然而,字母词并不全是英文词语或英文词语的缩写,还有另外的方式,如汉语拼音或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词运用最全面、最活跃的语言形式是网络语言,可以从中找到所有字母词的形式。  首先是英文词语或英文词语的缩写,包括常规形式和特殊形式:常规形式如Bye-bye、High、NBA、CBA等,这种表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