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创新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创新型教师; 质疑; 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我们许多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却不管听讲者的接受效果如何,这正是传统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弊端,素质教育随之而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针对新时代的要求以及我国教育的现状,做出了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新教育体制的战略决定,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国家的创新能力关系着中华民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前途和命运,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教育领域,创新教育的使命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性素质,为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教师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首先,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它坚持以追求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教育价值观,通过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殊流程,“创造”出不以“重复过去”为己任,在人文本质上真正超越前人的“新人”。
其次,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它所追求的是人格发展的和谐性与特异性的统一。所谓人格发展的和谐性,就是注重德、智、体、美、心诸方面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有机渗透,使其各个方面和谐发展;所谓人格发展的特异性,即其从事未来创造性工作所必备的独特精神品质,如独立性强、标新立异等,创新教育以追求健全人格为目的,就是要真正能够使个体生命成为宇宙的精华,成为知识经济大潮中的创造性人才。
创新教育的实施
一、创新型教师的能力培养
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常人不注意的、容易忽略的问题,善于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承认每个学生皆有创造性。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
1.打破传统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传统观念习惯于向学生提供无可置疑的现成观点,导致学生思维方法的一元性、封闭性,使学生养成了线性思维模式。创新意识则重视学生在思维训练中的独立自主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如对既定理论的怀疑意识,对现成问题的批判意识,对学术权威的独立意识,对传统体系的突破意识等,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前提,是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更是人类思维之树的一朵艳丽的花蕾。
2.拓宽知识视野,打牢创新基础。
创造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只有具备广博精深的知识,才可能在遇到问题时迅速作出最优化抉择,使过程更加简约,人们才有可能敏锐地洞察到某类事实或现象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才能产生重大的发现或发明。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多,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越容易在短时间内捕捉到灵感,表现出的创造能力就越强,才能真正打牢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向学生的大脑里装现成的知识定论,而要交给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让他们学会主动地获取知识、梳理知识的技巧。
3.营造宽松环境,清除怕错心理。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4.设计巧妙问题,激发好奇观念。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问题设计的巧妙,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好奇则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5.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并激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偏重于主动灌输知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至于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释疑、答疑,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往往被忽略。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敢于质疑,加强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设置综合课程,提高创新能力。
课程的目标应是塑造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个性,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德、智、体、美、音、劳设置齐全,又要使必修、选修、活动课有合适的比例。不可顾此失彼,否则,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往往会因为失败的课程体系而付诸东流。课程设置全面合理能够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学习方法,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受益终身。同时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
参考文献
[1] 张庆林,曹贵康.创造性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J].中国教育学刊,1999(2)
[3] 《中国教育报》,2003年8月16日第3版
[4] 江明.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创新型教师; 质疑; 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我们许多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却不管听讲者的接受效果如何,这正是传统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弊端,素质教育随之而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针对新时代的要求以及我国教育的现状,做出了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新教育体制的战略决定,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国家的创新能力关系着中华民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前途和命运,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教育领域,创新教育的使命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性素质,为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教师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首先,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它坚持以追求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教育价值观,通过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殊流程,“创造”出不以“重复过去”为己任,在人文本质上真正超越前人的“新人”。
其次,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它所追求的是人格发展的和谐性与特异性的统一。所谓人格发展的和谐性,就是注重德、智、体、美、心诸方面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有机渗透,使其各个方面和谐发展;所谓人格发展的特异性,即其从事未来创造性工作所必备的独特精神品质,如独立性强、标新立异等,创新教育以追求健全人格为目的,就是要真正能够使个体生命成为宇宙的精华,成为知识经济大潮中的创造性人才。
创新教育的实施
一、创新型教师的能力培养
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常人不注意的、容易忽略的问题,善于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承认每个学生皆有创造性。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
1.打破传统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传统观念习惯于向学生提供无可置疑的现成观点,导致学生思维方法的一元性、封闭性,使学生养成了线性思维模式。创新意识则重视学生在思维训练中的独立自主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如对既定理论的怀疑意识,对现成问题的批判意识,对学术权威的独立意识,对传统体系的突破意识等,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前提,是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更是人类思维之树的一朵艳丽的花蕾。
2.拓宽知识视野,打牢创新基础。
创造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只有具备广博精深的知识,才可能在遇到问题时迅速作出最优化抉择,使过程更加简约,人们才有可能敏锐地洞察到某类事实或现象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才能产生重大的发现或发明。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多,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越容易在短时间内捕捉到灵感,表现出的创造能力就越强,才能真正打牢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向学生的大脑里装现成的知识定论,而要交给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让他们学会主动地获取知识、梳理知识的技巧。
3.营造宽松环境,清除怕错心理。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4.设计巧妙问题,激发好奇观念。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问题设计的巧妙,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好奇则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5.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并激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偏重于主动灌输知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至于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释疑、答疑,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往往被忽略。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敢于质疑,加强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设置综合课程,提高创新能力。
课程的目标应是塑造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个性,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德、智、体、美、音、劳设置齐全,又要使必修、选修、活动课有合适的比例。不可顾此失彼,否则,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往往会因为失败的课程体系而付诸东流。课程设置全面合理能够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学习方法,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受益终身。同时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
参考文献
[1] 张庆林,曹贵康.创造性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J].中国教育学刊,1999(2)
[3] 《中国教育报》,2003年8月16日第3版
[4] 江明.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