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南京体育教育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及当下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探究如何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通过研究分析,探索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改善就业现状。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233-01
1.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每年高校毕业人口呈激增,从2001年的114万,2006年突破400万达到413万,2013年更是达到新高700万。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学校问题,当然还有学生自身的问题。而体育教育专业的设置面逐年向体育院校和各个师范院校的各类高校延伸。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拥有众多的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每年专科以上高校毕业人数约在50万以上,就业压力巨大,体育类各专业情况亦是如此。
2.现状结果与分析
2.1 江苏省体育教师就业形势
2015年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压力不大,但除了906位的本科毕业生之外,还有大量研究生,还有12届、13届、14届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另外在各地的现场报名情况来看,还有很多外省的来自武汉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的体育教育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各地的笔试比例基本在1:6以上。根据对部分南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2013届毕业生67%的学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80%的就业与本专业的培养方向一致。截至目前2014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34%的学生已考取教师编制,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苏中和苏北地区的教师招聘仍在陆续发布,大部分学生在抓紧复习积极考编。
2.2 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能力分析
在江苏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存在一些普遍的现象,学生在本专项上的花费时间较长,而其它运动项目则很少,另外普遍存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但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达到一专多能的目标,90%的学生都考取了各类裁判证书,66%的学生都考取了一个或多个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这明显有助于其就业,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中也可以看出,拥有相应的证书,大大增加其就业几率。根据江苏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考取证书、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情况,了解到本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相比其它学校毕业生,具有专业技能强,上课经验丰富等竞争优势。但是相比较南师、苏大这类学校,南体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文化方面没有绝对的优势。结合2014年目前的招聘录取情况来看,2014年南京体育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实力,不仅是南京地区的编制技能考试更是面试,突破了以往的人数。
2.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校课程的认识及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的认知态度,通过对江苏部分高校体育教育学生的分析,可以看出8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专业课程设计非常重要,但是存在部分重合和遗漏现象;60%的学生认为运动损伤与防治、体育保健学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在课程上存在重合;70%的学生认为运动休闲健身理论与方法、科学健身理论与方法、体能训练存在重合,另外大学四年体能训练课程完全重合出现两次。导致学生认为课程不合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学生访谈中,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教授课过程中存在不认真对待的现象,部分教师课程经常存在因故缺课现象。40%的学生认为应该增设模拟上课课程、开设例如极限飞盘、户外拓展之类的新兴项目,迎合社会需求,有助于更好的选择就业。
2.4 体育教育招聘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相关要求
中小学、高校及社会对体育教师及应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和应该具备的五大能力。(1)基本能力: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五大基本能力①单独制订详细教学计划,②运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③参与团队合作,④单独准备一堂公开课。⑤带1-2支校运动队。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①运动多种教学收段和方法的能力,②与学生的沟通能力,③单独组织编排校运动会的能力,④单独准备一堂公开课的能力,⑤参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①保持强健的体能,②言行举止,③仪表仪态。(2)科研能力。(3)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4)关注体育新课程标准。(5)基本教学能力。
3.建议
3.1 政府、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扩招现象,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开辟更多的就业途径。
3.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应注重与自己就业方向的结合,多从事本专业的或对自己职业生涯有帮助的工作。此外,应加强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制定组织各项活动,培养自身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应更加注重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体育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3.3体育教育专业应注重对学生一专多能的学习,积极应对中小学、高校以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推荐与引导就业地区和方向。
3.4 各高校应加强对教学的监督,杜绝懈怠教学现象。另外,应加强学校专业课程的修改建设,使其更加切合中小学对体育教师的提出的各项要求,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体育教育人才。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2]马成顺,陆婷婷.体育学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8
[3]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49-52
[4]刘守义.新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分析与思考[J].生涯规划,2013:8
[5]贾利军,管静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息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3-14.
[6]李璞,杨德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0:12-2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233-01
1.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每年高校毕业人口呈激增,从2001年的114万,2006年突破400万达到413万,2013年更是达到新高700万。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学校问题,当然还有学生自身的问题。而体育教育专业的设置面逐年向体育院校和各个师范院校的各类高校延伸。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拥有众多的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每年专科以上高校毕业人数约在50万以上,就业压力巨大,体育类各专业情况亦是如此。
2.现状结果与分析
2.1 江苏省体育教师就业形势
2015年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压力不大,但除了906位的本科毕业生之外,还有大量研究生,还有12届、13届、14届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另外在各地的现场报名情况来看,还有很多外省的来自武汉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的体育教育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各地的笔试比例基本在1:6以上。根据对部分南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2013届毕业生67%的学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80%的就业与本专业的培养方向一致。截至目前2014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34%的学生已考取教师编制,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苏中和苏北地区的教师招聘仍在陆续发布,大部分学生在抓紧复习积极考编。
2.2 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能力分析
在江苏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存在一些普遍的现象,学生在本专项上的花费时间较长,而其它运动项目则很少,另外普遍存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但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达到一专多能的目标,90%的学生都考取了各类裁判证书,66%的学生都考取了一个或多个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这明显有助于其就业,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中也可以看出,拥有相应的证书,大大增加其就业几率。根据江苏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考取证书、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情况,了解到本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相比其它学校毕业生,具有专业技能强,上课经验丰富等竞争优势。但是相比较南师、苏大这类学校,南体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文化方面没有绝对的优势。结合2014年目前的招聘录取情况来看,2014年南京体育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实力,不仅是南京地区的编制技能考试更是面试,突破了以往的人数。
2.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校课程的认识及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的认知态度,通过对江苏部分高校体育教育学生的分析,可以看出8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专业课程设计非常重要,但是存在部分重合和遗漏现象;60%的学生认为运动损伤与防治、体育保健学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在课程上存在重合;70%的学生认为运动休闲健身理论与方法、科学健身理论与方法、体能训练存在重合,另外大学四年体能训练课程完全重合出现两次。导致学生认为课程不合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学生访谈中,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教授课过程中存在不认真对待的现象,部分教师课程经常存在因故缺课现象。40%的学生认为应该增设模拟上课课程、开设例如极限飞盘、户外拓展之类的新兴项目,迎合社会需求,有助于更好的选择就业。
2.4 体育教育招聘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相关要求
中小学、高校及社会对体育教师及应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和应该具备的五大能力。(1)基本能力: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五大基本能力①单独制订详细教学计划,②运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③参与团队合作,④单独准备一堂公开课。⑤带1-2支校运动队。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①运动多种教学收段和方法的能力,②与学生的沟通能力,③单独组织编排校运动会的能力,④单独准备一堂公开课的能力,⑤参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①保持强健的体能,②言行举止,③仪表仪态。(2)科研能力。(3)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4)关注体育新课程标准。(5)基本教学能力。
3.建议
3.1 政府、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扩招现象,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开辟更多的就业途径。
3.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应注重与自己就业方向的结合,多从事本专业的或对自己职业生涯有帮助的工作。此外,应加强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制定组织各项活动,培养自身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应更加注重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体育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3.3体育教育专业应注重对学生一专多能的学习,积极应对中小学、高校以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推荐与引导就业地区和方向。
3.4 各高校应加强对教学的监督,杜绝懈怠教学现象。另外,应加强学校专业课程的修改建设,使其更加切合中小学对体育教师的提出的各项要求,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体育教育人才。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2]马成顺,陆婷婷.体育学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8
[3]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49-52
[4]刘守义.新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分析与思考[J].生涯规划,2013:8
[5]贾利军,管静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息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3-14.
[6]李璞,杨德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