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作文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语文学科的成功与否,目前广大学生害怕写作文,他们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针对这一现象,采取观察、积累、实践这一教学方法切实可行,它既可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可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
一、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时老师让我写的,我不喜欢,作文没意思。这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它是人的一种內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用写日记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是一种写作。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有所感,才会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二、分析心理,找出病因
作文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学生的作文心理尽心分析,抓住突破口,作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从而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
1、有强烈的写作欲望,表现出对作文积极取向的态度
这样的学生盼望上作文课,在课堂上情绪振奋,看到作文题目后,迅速进入思考的过程和写作过程;且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十分活跃。作文成功率较高,但是这样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太小。
2、没有写作欲望,但有来自某些方面的心理需要,对作文表现为消极被动的态度
这类学生虽谈不上有写作的欲望,但是为了一定的需要,如争取优异成绩、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希望在考试中拿个高分等,他还是会认真地完成作文。如若作文题目合意会迅速的进入写作过程,若不合意,仍会搜肠刮肚,努力完成。这类的学生在实际中所占比例最大。
3、完全不想写作文,对作文为回避对抗的态度
这类学生不想写作文,更怕写作文。往往碰上能写的题目,应付了事,碰上不会写的题目就乱写一通,甚至是拒不完成。这样的学生所不多,但比第一类学生绝对数要多,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针对于以上几方面,可以找出其基本存在的问题为:
①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
②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
③语文基础差,写字、造句等都遇到困难
④作文的屡屡失败,挫伤了写作积极性
三、细心观察,接触社会
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和内心情感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学生作文就是练习将日常生活之中所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创造,再用最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一种更具鲜明个性的形象综合体。
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同时,还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最好源泉,只要能够用心去留意身边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就不难找到适合主题的素材了。
四、积极实践,以求充实
假如说阅读是通过感同身受以积累别人的“事”,亲身实践就是在用活动来积厚自己事的同时,将自己获得的感悟付诸于文字了。通过阅读获得的语言感悟、思想启迪、文章技法;通过观察获得的素材和感想,美的感受、情的共鸣、理的启迪以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文字写作才能被自己所掌握,从而加深体会,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能力或者一样法宝。所以要经常地进行作文写作。
擅长写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文章是越写越流畅的,语言是越用越老练的,思路是越来越开阔的,脑子是越用越灵活的。许多作家都有随手记录下自己的灵感和所见所闻所思的习惯。读得多了,看得多了,然后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悟,就会感觉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并要把它随时记录在生活随记本上,强调生活中有什么就写什么,发生什么就记什么,有什么感悟就记下什么,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也不要求立意和主题,突出一个“随”字。生活随记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记录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学生习作不竭的源泉。
2、记录学校生活。将学校生活分为学校美景、人物素描、人际交往、校园故事四个板快,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的素材库增添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3、记录社会生活。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家庭中的一员,大街、公园、菜场、车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一些事,值得学生去思索和记录。
4、记录自我生活。生活既包括学生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内容,也包括自我的广阔世界。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记录自己丰富的内心及精神世界,无疑是对自我的最好诠释和剖析。在随记中,学生畅所欲言,展示最真实的自我。
5、作好读书笔记。好词佳句、灵光一现、独到见解、深刻感悟,都可以是小小读书随笔的内容。书本是学生现实生活的一个延伸,它可以带你任意东西,心鹜八极。
生活随记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虽然它仅仅是一种发现,体会,思索,偶得,还不能称之为习作。但它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实践的机会,又使习作成为有源之水,有米之炊,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潜力,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提供创造,发展空间,启动创新思维,准确发表独特见解,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由“爱写作文”到“写好作文”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全面实现语文创新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
一、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时老师让我写的,我不喜欢,作文没意思。这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它是人的一种內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用写日记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是一种写作。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有所感,才会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二、分析心理,找出病因
作文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学生的作文心理尽心分析,抓住突破口,作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从而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
1、有强烈的写作欲望,表现出对作文积极取向的态度
这样的学生盼望上作文课,在课堂上情绪振奋,看到作文题目后,迅速进入思考的过程和写作过程;且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十分活跃。作文成功率较高,但是这样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太小。
2、没有写作欲望,但有来自某些方面的心理需要,对作文表现为消极被动的态度
这类学生虽谈不上有写作的欲望,但是为了一定的需要,如争取优异成绩、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希望在考试中拿个高分等,他还是会认真地完成作文。如若作文题目合意会迅速的进入写作过程,若不合意,仍会搜肠刮肚,努力完成。这类的学生在实际中所占比例最大。
3、完全不想写作文,对作文为回避对抗的态度
这类学生不想写作文,更怕写作文。往往碰上能写的题目,应付了事,碰上不会写的题目就乱写一通,甚至是拒不完成。这样的学生所不多,但比第一类学生绝对数要多,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针对于以上几方面,可以找出其基本存在的问题为:
①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
②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
③语文基础差,写字、造句等都遇到困难
④作文的屡屡失败,挫伤了写作积极性
三、细心观察,接触社会
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和内心情感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学生作文就是练习将日常生活之中所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创造,再用最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一种更具鲜明个性的形象综合体。
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同时,还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最好源泉,只要能够用心去留意身边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就不难找到适合主题的素材了。
四、积极实践,以求充实
假如说阅读是通过感同身受以积累别人的“事”,亲身实践就是在用活动来积厚自己事的同时,将自己获得的感悟付诸于文字了。通过阅读获得的语言感悟、思想启迪、文章技法;通过观察获得的素材和感想,美的感受、情的共鸣、理的启迪以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文字写作才能被自己所掌握,从而加深体会,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能力或者一样法宝。所以要经常地进行作文写作。
擅长写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文章是越写越流畅的,语言是越用越老练的,思路是越来越开阔的,脑子是越用越灵活的。许多作家都有随手记录下自己的灵感和所见所闻所思的习惯。读得多了,看得多了,然后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悟,就会感觉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并要把它随时记录在生活随记本上,强调生活中有什么就写什么,发生什么就记什么,有什么感悟就记下什么,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也不要求立意和主题,突出一个“随”字。生活随记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记录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学生习作不竭的源泉。
2、记录学校生活。将学校生活分为学校美景、人物素描、人际交往、校园故事四个板快,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的素材库增添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3、记录社会生活。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家庭中的一员,大街、公园、菜场、车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一些事,值得学生去思索和记录。
4、记录自我生活。生活既包括学生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内容,也包括自我的广阔世界。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记录自己丰富的内心及精神世界,无疑是对自我的最好诠释和剖析。在随记中,学生畅所欲言,展示最真实的自我。
5、作好读书笔记。好词佳句、灵光一现、独到见解、深刻感悟,都可以是小小读书随笔的内容。书本是学生现实生活的一个延伸,它可以带你任意东西,心鹜八极。
生活随记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虽然它仅仅是一种发现,体会,思索,偶得,还不能称之为习作。但它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实践的机会,又使习作成为有源之水,有米之炊,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潜力,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提供创造,发展空间,启动创新思维,准确发表独特见解,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由“爱写作文”到“写好作文”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全面实现语文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