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必须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不仅是理论的来源和基础,更是理论的最终目的。因此,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要把一些实验操作活动放给学生,让同学们自主探索问题。在完成地理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地理实践活动。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教学
目前在我国初中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学生学习目的单一、教学的内容过于片面、教学的方法程序化、教学的渗透方式非常单一等。而教学的渗透方式非常单一是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对德育需要多元化渗透。
1.采用辩论形式进行总结,正确导向
辩论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它既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在课本中,如果遇到学生只能略懂一二,不能完全听懂,并且不能够确定自己立场的问题,可以对其进行设疑、质疑,来进行辩论。例如,关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对其进行解决:第一,先不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要急于询问学生的观点,而是首先要设定一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的问题:对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为什么?第二,组织学生分组对其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讨论的成果。第三,分别让每一组的学生代表进行陈述本组的观点并讲解原因。第四,可以让拥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对其进行辩驳,并说出理由。第五,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阐述观点。通过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很容易明白并乐观地相信:地球自然环境能够容纳人口的最高数量远远大于地球上现有的人口,而且人口数量很难达到能容纳的最高数量,因为当今的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地发展,人类对自然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的快速的增长也会对环境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并运用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增强学生对于地理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地理教学,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对地理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象化,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2.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新教材中有许多接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而有趣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心灵。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中,在教学“天气与气候”时,要让学生既能联想到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轻松,也要学能够感受到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紧张。另外,在带领学生认识人类改造地表形态的时候,如“梯田”,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类拥有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环境的思想之美、力量之美和智慧之美。这样的素材非常多,教师可选取合适的办法,借用大自然之美,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学会发现自然之美,最终完成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欣赏自然情感的目标。
3.联系实际,巧設案例
利用现有的地理知识和发现的规律,并结合实际的生产、生活,培养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思想,这样既能够满足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满足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要求。例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虽然某个工厂的区位非常不合理,但是它仍然存在,这是工业惯性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实例对其进行讲解,如石家庄的某制药厂;在对学生讲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实例来进行讲解,如上海通过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等方式。通过讲解身边的这些具体实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学风。
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能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创造力的发挥。如地理教学中关于地理形态、结构等的描述,地理实验的步骤和操作等很多内容,并无“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实施自己的做法,十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也可以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我们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去做,就一定有所收获。总之,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德育已经成为了各个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育人者首先要做到自育,在不断地改进德育教育方法的时候,也要不断提高德育的自觉性,提高德育渗透的本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优势,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初中;地理;德育;教学
目前在我国初中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学生学习目的单一、教学的内容过于片面、教学的方法程序化、教学的渗透方式非常单一等。而教学的渗透方式非常单一是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对德育需要多元化渗透。
1.采用辩论形式进行总结,正确导向
辩论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它既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在课本中,如果遇到学生只能略懂一二,不能完全听懂,并且不能够确定自己立场的问题,可以对其进行设疑、质疑,来进行辩论。例如,关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对其进行解决:第一,先不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要急于询问学生的观点,而是首先要设定一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的问题:对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为什么?第二,组织学生分组对其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讨论的成果。第三,分别让每一组的学生代表进行陈述本组的观点并讲解原因。第四,可以让拥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对其进行辩驳,并说出理由。第五,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阐述观点。通过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很容易明白并乐观地相信:地球自然环境能够容纳人口的最高数量远远大于地球上现有的人口,而且人口数量很难达到能容纳的最高数量,因为当今的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地发展,人类对自然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的快速的增长也会对环境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并运用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增强学生对于地理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地理教学,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对地理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象化,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2.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新教材中有许多接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而有趣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心灵。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中,在教学“天气与气候”时,要让学生既能联想到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轻松,也要学能够感受到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紧张。另外,在带领学生认识人类改造地表形态的时候,如“梯田”,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类拥有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环境的思想之美、力量之美和智慧之美。这样的素材非常多,教师可选取合适的办法,借用大自然之美,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学会发现自然之美,最终完成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欣赏自然情感的目标。
3.联系实际,巧設案例
利用现有的地理知识和发现的规律,并结合实际的生产、生活,培养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思想,这样既能够满足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满足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要求。例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虽然某个工厂的区位非常不合理,但是它仍然存在,这是工业惯性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实例对其进行讲解,如石家庄的某制药厂;在对学生讲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实例来进行讲解,如上海通过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等方式。通过讲解身边的这些具体实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学风。
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能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创造力的发挥。如地理教学中关于地理形态、结构等的描述,地理实验的步骤和操作等很多内容,并无“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实施自己的做法,十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也可以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我们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去做,就一定有所收获。总之,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德育已经成为了各个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育人者首先要做到自育,在不断地改进德育教育方法的时候,也要不断提高德育的自觉性,提高德育渗透的本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优势,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