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出路

来源 :城市管理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zhe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规模和速度稳步推进,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受到空前的挑战,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解决城市管理中环境问题的出路,在于建立起全过程的城市环境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环境。未来城市全过程管理体系主要应包括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后期跟踪管理三个阶段,最终实现生态城市目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率不断的提高,截至2006年底,城镇人口达到了5.77亿人,城市化率已经由从1993年的28%发展到现在的近44%,城市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城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更为突出,二、三产业增加值迅速提高。但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部分城市市区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地表大部分土地被建筑物、混凝土路面所覆盖,引发各种城市环境问题,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制约城市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加强对城市环境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出现了管理手段的一些弊端。
  
  一、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历程
  
  为了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我国进行了多年的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探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城市污染治理阶段、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阶段和目前努力实现的生态城市阶段。
  (一)城市“末端”污染治理阶段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保方针。城市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工业点源防治阶段”,开始控制大气污染、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和主要污染物的净化处理。1979年开始,开展城区污染防治工作,一些城市区域的污染得到了治理。这一阶段的污染治理主要关注工业污染和城市区域的污染,属于最典型的事后治理阶段。
  
  (二)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阶段
  1988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办法的决定》,我国开始对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绿化等五个方面的20个指标进行定量考核。“城考”重点考核城市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污染防治和公众对环境满意度等。
  1996年我国开展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以下简称“创模”)。“创模”属于一种激励机制,“创模”城市必须是省级“城考”先进城市,考核指标在“城考”指标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总共有30项指标,体现先进性、示范性和建立“两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创模”城市是符合“城考”要求,属于“城考”中的先进城市。
  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城市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提升,但“城考”的重点是推动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城考”16项指标中,有13项是涉及污染控制的指标。“城考”的目的是推行环保目标考核制度,考核的对象是城市市长,每年一考,考核结果应作为省环保目标考核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说,“城考”总体上仍属于末端管理,没有从“源头”进行污染控制,但“城考”是城市管理的一大进步,标志着我国城市的环境管理已经从单纯的对工业污染和城市区域污染的末端治理向综合环境管理迈进。从单纯对环境要素的定量考核向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等综合方向转变。
  
  (三)探索建设生态城市阶段
  早在20世纪80年代, 中国已经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生态城市规划或建设实践,但都局限在表面层次上。如1986 年江西省宜春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上海、广州、成都、威海、乐山、长沙、桂林、扬州、张家港等也相继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部分城市还对生态城市的建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相继开展了大范围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活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名单》,截至2006年底,全国生态示范区已建设9批共528个,其中地级市45个,分布于17个省、自治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和山东东南部。
  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是要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是一个理论上的“乌托邦式”的发展目标。现代城市发展到生态城市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几代人不断的努力,我国近几年尝试的生态示范区,为建立生态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几十年的发展来看,在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城市环境末端管理手段致使我国城市环境问题依然严峻,难以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
  
  二、全过程环境管理的模式
  
  从我国目前环境质量状况可以看出,城市环境质量在一定范围内遏制住恶化的趋势,但是依然问题严重。随着城市的发展,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因素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源单因素转变成复杂的综合作用。例如,城市的位置、城市的性质、结构、规模和布局等多方面的因素,都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环境安全。因此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处理方法虽然能暂时遏止住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但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
  回顾中国城市建设的环境管理工作,已经历了从工业“三废”的单项治理到区域的综合防治的过程。通过对以往工作的回顾,可以发现当前解决城市管理中环境问题的出路,在于建立起全过程的城市环境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实现“乌托邦”式的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
  未来城市全过程管理体系主要应包括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后期跟踪管理三个阶段,最终实现生态城市目标。源头控制主要是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并在规划制定的全过程进行规划环评,保证规划本身具有可持续性。过程管理主要指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后期跟踪管理主要指对项目或规划实施后,定期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城市发展按既定方向进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体管理过程见图1。
  
  (一)“源头”控制
  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龙头”作用,这是由城市规划的特性决定的。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其一,确定本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及长远发展方向,拟定城市发展的合理规模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其三,选择城市各项功能组成部分的建设用地,并进行合理组织和布局,确定城市规划空间结构;其四,拟定旧城改建的原则、方式、步骤及有关政策;其五,为保持城市特色拟定城市布局和城市设计方案;其六,确定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和工程规划方案;其七,与城市国民经济计划部门相结合,安排近期城市的各项建设项目。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
  但目前绝大多数城市的总体规划没有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有些城市的规划一两年一变样,随意性极大,导致由于规划的变化而使本来符合环境要求的项目由于布局问题,而变成环境安全高风险项目。因此必须对城市规划开展规划环评,从“源头”控制城市发展符合生态城市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城市规划的目标与规划环评的目标保持一致,即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为两者的共同目标;规划环评要在城市规划的全过程中介入,才能保证规划的每一步进程和每一个方案进行环境可行性把关,避免规划成果的颠覆性修改。
  
  (二)过程管理
  中国在几十年的环境管理实践中,根据国情,先后总结出了八项环境管理制度,起到控制环境污染、阻止生态破坏。同时,这八项制度也成应为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有效运用这八项制度,可以完成城市发展的“过程管理”。这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如下: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具体落实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了城市中各单位、部门的环保责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城市内相关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在改善环境质量上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已成为各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城市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这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进行建设活动之前,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项目环评,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项目层次上合理选定项目位置、布局的有效手段,是项目层次上源头控制单个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建设项目环评是城市环境管理中预防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3.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对排污的种类、数量、性质、去向、方式等所作的具体规定,是对区域内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实施定量化管理。排污许可证制度可以保证城市内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满足城市内环境质量的要求。中国目前主要实行的是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4.“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其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简称“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可以保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实处,防治城市中的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投产使用后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三同时”制度分别明确了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有利于对城市中的建设项目进行具体管理和监督执法。
  5.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量,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照标准缴纳费用的制度。对城市内的污染排放单位征收排污费,可以促使其加强管理,减少排污,并通过技术改造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以及开展节约活动,改变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淘汰落后设备。
  6.限期治理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在特殊保护的区域内超标排污生产、经营设施和活动,根据其排放的污染物性质、地点、排放状况、迁移规律和对周围的影响等各种因素,提出限期治理的时间、内容、对象和效果。可以促使城市内污染排放企业采取措施处理污染物,综合利用废物,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污染并达到排放标准,进而消除污染破坏。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特定的污染状况下,对一些同类污染运用政策手段、管理手段、经济手段、工程技术手段,采取综合的、适度规模的集中防治控制制度。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在城市污染企业治理上,采取的是各企业、各单位分别治理,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污染的控制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在城市末端控制中,实行污染集中控制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解决重点的污染问题,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推动技术进步,提高污染治理效果,有利于提高资源、设备利用效率和实现废物资源化。
  8.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城市环境保护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措施。明确了城市政府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上的职责,给城市领导带来动力和压力,该制度促进了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由定性转向定量管理,增加了透明度,便于找出问题和差距。
  我国总结出来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从城市环境目标制定、项目前期管理、运行期污染治理,到末端综合考核,全方位、多角度地落实城市规划所制定出的各项目标。因此,只有城市规划所制定的政策、目标,确定的方针、方案符合环保要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环保“八项”制度的落实,就可以基本实现。
  
  (三)后期管理——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是指在有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建设后,或者是规划实施后,定期对项目或者规划进行跟踪评价,发现有不良影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跟踪评价是对规划实施效果的检查,是对环保“八项”制度完成情况的审查,可以使整个城市环境管理体系的程序更加完整,切实发挥环境管理手段和制度的作用,比较有效地预防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助于加强环境管理,保证环评的质量。
  
  三、城市环境管理的目标——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公认的21世纪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一种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城市发展的生态化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层次,超越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层次,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广义的生态观。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环境管理的全过程化是实现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从规划的层面保证城市的定位准确、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从环境过程管理层面保证城市污染得到控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环境得到改善,生态良性发展,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环境管理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黄荔)
其他文献
北京市借助举办奥运会的契机,通过依法推进实施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工作,对户外广告设置过多、过乱,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状况进行了彻底清理整顿,遍布全市主要道路、重点区域的违规户外广告设施被基本清除。这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城市景观环境,而且为更好地完成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的户外广告控制工作任务,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国际奥委会高度评价北京市在奥运期间户外广告控制工作,他们称赞“本届奥运会户外广告控制工作是在历届奥运会
期刊
2009年11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作为市政府第216号令予以公布。《办法》将于2010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北京新的供热采暖管理制度的确立,也预示着北京供热采暖新的秩序即将建立。    一、为什么要制定新的供热采暖管理办法    北京市供热事业已经走过了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保障首都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期刊
按照北京市委“弘扬北京奥运精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整体部署,结合“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形势任务及城管执法工作“与群众接触最广泛、同群众利益关联最密切、了解群众呼声最直接”的特点,从2009年3月份开始,北京市城管执法系统深入开展了“察民情、顺民意、解民忧”为民实践活动,通过对各基层单位的经验做法进行梳理总结,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执法为民”的理念为指导,狠抓队伍教育管理
期刊
十朝都会,钟灵毓秀。2470年的建城史、450年的建都史给南京留下了31平万公里的“母亲山”——钟山。作为钟山的主体,中山陵园风景区巍峨苍翠,秀美壮阔,200多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孙中山先生的安葬地中山陵浩气长存,一代传奇帝王朱元璋的安身之所明孝陵神秘莫测,还有六朝名刹灵谷寺,见证600年风雨的无梁殿,东吴大帝孙权墓等等,名胜景观举不胜数。  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风景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
期刊
采访冯晓英所长,正逢北京下了几十年未见的大雪的午后。站在北四环北京社科院冯所长办公室的窗前眺望,西山清晰可见。经过这场大雪,银装素裹下的北京城分外美丽,空气清新,天空蔚蓝。四环主路上,积雪已经清扫得干干净净,车流如织,虽然车速很慢,整个城市却显得井井有条。  冯晓英所长梳着短发,穿着灰色的毛衣,有着知识女性这个年龄特有的从容与淡定。她是城市管理领域的研究专家,曾多次参与北京市流动人口、“城中村”等
期刊
垃圾处理产业的支撑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与执行标准、经济激励机制、排放权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内容。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区域规划、战略环评和项目环评,推行垃圾排放权交易,制定产业化科技政策是垃圾处理产业支撑体系急需完善的四个方面。    垃圾处理产业的支撑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与执行标准、经济激励机制、排放权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内容。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是垃圾处理产业化的保障,经济激励是产业化的动力之一,排放权管理是约束
期刊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自1997年在北京市宣武区开展试点工作到现在在全国推行,走过了十三年的历程,经历了“初创建立、试点扩大、试点规范、总体推行”四个阶段。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支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更好地规范行政处罚,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法制办政府法制协调司青锋司长和江凌副司长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发展历程、实施情况与基本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本期刊登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期刊
里斯本(葡萄牙语:Lisboa)是葡萄牙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都市,澳门的华人称之为葡京。位于葡萄牙中南部大西洋沿岸,城北为辛特拉山,城南为特茹河出海口,与伦敦、巴黎、罗马等同为西欧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受大西洋暖流影响,里斯本气候良好,冬不结冰,夏不炎热,全年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温暖如春,舒适宜人。市内的特茹河段因地形起伏而蜿蜒曲折,街市大多建在山丘之上。因市区内坡街遍布,故有别名“七丘之城”。  里斯
期刊
澳门回归10周年庆祝活动中,澳门垃圾焚化中心一下子名扬海外——2009年12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澳门家居弃置物处理中心(即澳门垃圾焚化中心)参观,对中心处理废弃物的技术和能力表示赞赏。他希望这个中心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技术和综合效益,为把澳门建设成环境更加优美宜人的城市作出新贡献。    澳门垃圾焚化中心坐落在澳门氹仔北安工业区(澳门整体由澳门半岛、 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氹仔岛位于
期刊
2005年底,北京市西城区组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了精细化、科学化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现行的城市管理、作业、执法、监督“四位”还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些工作环节还存在联不动、理不顺,缺乏有机整合,已成为西城区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的瓶颈。建立适合西城区城市管理、作业、执法、监督“四位一体”有效机制,是保障和实现“环境优区”及跨越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西城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