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課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舞台,这个舞台可以是灵活多变的,亦可以是情趣盎然的,但必须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只有构建高效课堂,才真正符合课程改革和生命成长的主旋律,才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实践与体验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本文就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与方法做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在实行新课改之前,就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师讲生听”为主,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占据主导地位,这便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主体价值的发挥,进而不利于促进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因此,为使高中数学教学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学生发展以及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优化调整,以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力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注重课堂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情感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心向,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为新课引出奠定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特点和新课内容对其进行灵活设计,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教学“正弦定理”这部分内容之初,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我对学生说道:“在古埃及,尼罗河经常泛滥,古埃及人为了研究尼罗河水的运行规律,准备测量各种数据。当尼罗河涨水时,古埃及人想测量某处河面的宽度。”随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相关情景图,并继续说道:“如果古埃及人通过测量得到了AB的长度,∠BAC,∠ABC的大小,这样就可以求解出河面的宽度CD。同学们,你们知道古埃及人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计算的吗?”待学生就这一问题简要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我顺势引入了新课:正弦定理。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为新课引出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内容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更强,并且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更加偏向专业性,因而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非但不能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甚至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此时,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优化数学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契机,教师不妨在这一现代教育手段的辅助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以此来化解教学难点,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呈现了日出的照片,并让学生据此想象太阳升起过程中与地平线所产生的三种位置关系。之后,我对太阳和地平线进行了抽象,即将太阳看作圆,将地平线看作直线,由此便得出了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接下来,我借助“几何画板”这一工具让直线“动”了起来,让其与已知圆产生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这样,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进行直观呈现,不仅创新了教学视角,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形象性,而且还巧妙化解了教学难点内容,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
三、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价值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颠覆与变革,其在发挥学生主体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新知,以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在探究“柱体、椎体、台体的表面积”时,我先是引导学生回顾了先前学过的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之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了正棱柱、正三棱锥和正三棱台的侧面展开图,并提出了以下问题供学生交流探讨:以上图形的表面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该如何求它们的表面积?待学生就上述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圆柱、圆锥、圆台侧面展开图的结构进行合作探究,继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学生内在的主体价值和潜能充分且有效地发挥了出来,而且还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获取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由于受多方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传统的“无差别”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承认学生之间的主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继而在此基础上对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分层,以充分彰显数学教学的普惠性,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在进行“直线的方程”这部分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将其划分为了三个层次,并据此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分层。在课堂上,我先是引导学生理解推导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认识了点斜式直线方程与斜率坐标公式之间的关系。对于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以及一般式方程的学习,则由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组织探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观察学习能力中等和一般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他们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针对性地指导和点拨,确保分层交叉合作的顺利进行。这样,通过实施分层教学,不仅充分落实了以学定教,而且还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切实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深化课程改革、改善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反映了新时期下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的最高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对“高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继而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数学的教学规律展开积极、有效的教学指导,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进而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亮亮.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1):92.
[2] 苗学雷.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1):72.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在实行新课改之前,就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师讲生听”为主,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占据主导地位,这便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主体价值的发挥,进而不利于促进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因此,为使高中数学教学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学生发展以及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优化调整,以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力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注重课堂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情感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心向,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为新课引出奠定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特点和新课内容对其进行灵活设计,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教学“正弦定理”这部分内容之初,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我对学生说道:“在古埃及,尼罗河经常泛滥,古埃及人为了研究尼罗河水的运行规律,准备测量各种数据。当尼罗河涨水时,古埃及人想测量某处河面的宽度。”随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相关情景图,并继续说道:“如果古埃及人通过测量得到了AB的长度,∠BAC,∠ABC的大小,这样就可以求解出河面的宽度CD。同学们,你们知道古埃及人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计算的吗?”待学生就这一问题简要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我顺势引入了新课:正弦定理。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为新课引出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内容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更强,并且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更加偏向专业性,因而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非但不能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甚至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此时,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优化数学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契机,教师不妨在这一现代教育手段的辅助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以此来化解教学难点,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呈现了日出的照片,并让学生据此想象太阳升起过程中与地平线所产生的三种位置关系。之后,我对太阳和地平线进行了抽象,即将太阳看作圆,将地平线看作直线,由此便得出了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接下来,我借助“几何画板”这一工具让直线“动”了起来,让其与已知圆产生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这样,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进行直观呈现,不仅创新了教学视角,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形象性,而且还巧妙化解了教学难点内容,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
三、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价值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颠覆与变革,其在发挥学生主体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新知,以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在探究“柱体、椎体、台体的表面积”时,我先是引导学生回顾了先前学过的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之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了正棱柱、正三棱锥和正三棱台的侧面展开图,并提出了以下问题供学生交流探讨:以上图形的表面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该如何求它们的表面积?待学生就上述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圆柱、圆锥、圆台侧面展开图的结构进行合作探究,继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学生内在的主体价值和潜能充分且有效地发挥了出来,而且还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获取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由于受多方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传统的“无差别”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承认学生之间的主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继而在此基础上对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分层,以充分彰显数学教学的普惠性,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在进行“直线的方程”这部分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将其划分为了三个层次,并据此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分层。在课堂上,我先是引导学生理解推导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认识了点斜式直线方程与斜率坐标公式之间的关系。对于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以及一般式方程的学习,则由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组织探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观察学习能力中等和一般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他们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针对性地指导和点拨,确保分层交叉合作的顺利进行。这样,通过实施分层教学,不仅充分落实了以学定教,而且还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切实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深化课程改革、改善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反映了新时期下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的最高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对“高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继而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数学的教学规律展开积极、有效的教学指导,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进而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亮亮.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1):92.
[2] 苗学雷.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