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7-097-02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新课改的最佳方式。新课改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教师就应做科学探究的表率,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与学生、与新课改共同成长。
一、做研究型的教师是时代的需要
走向知识经济的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信息化、全球化进程对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终身教育是新世纪素质教育的目标,因而新中等教育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能力的最关键的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科学探究被选做了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探究,会进行科学探究,善于进行科学探究。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是研究型教师,对教师的科研素养、人文观念和创新精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基本的素质是一般的经验型教师所不具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中达到新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做研究型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做出榜样。比如,在中学化学燃料一节的学习中,新课标建议:调查了解当地居民使用燃料的种类,综合环境保护、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等方面的因素,给居民使用燃料提出改进的建议。如果教师自己对此毫无热情、漠不关心,或者对调查的方法和程序一无所知,对开展活动一筹莫展,这样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就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相反,一个敬业、自信、善于研究的教师将是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榜样。
二、教育科研是教师的福利
与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相比,教师的幸福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并且在我们富于创造性的劳动之下,眼看着他们一点点地进步:他们的眼睛会看,他们的嘴巴会说,他们的双手能干,他们的头脑能想。他们学会了合作,他们学会了学习,他们发展了个性,他们自信而快乐。要发生这样奇妙的变化,教师自身必须发生深刻的变化: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知识的搬运工变成学生探究科学的合作者与促进者,,而教育科研正是培养新型高素质教师的重要途径。它包括教育理论的学习、探讨,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既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研究,也包括教师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教学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更让我们看到学生的可喜变化,这就是教师得到的双重收获。并且,惟有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方能让我们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永保事业的青春,不至于沦为自己感觉疲惫乏味、学生感觉面目可憎的教书匠。所以我们认为,教育科研是教师的权利,教师的义务,教师的福利。
教育科研令我如此快乐
这里我们想谈的是指导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一些课改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实例。
例一、市场补钙产品的调查
在学习了关于化学式的计算后,我们布置学生做市场上补钙药品的调查,指导学生弄清各种钙制剂的主要成分,计算单位质量药片中含钙量、单位价钱所购钙元素的质量。了解钙元素的生理功能,调查各种补钙药品的补钙效果。作出市场调查报告及论文,对消费者购买补钙产品给予建议,学生们的热情都非常高,他们自愿组成若干个小组,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调查药店、药房,有的访问专家,调查消费者,有的负责上网,查找资料,有的负责归纳、总结。最后提交上来的有调查报告(有的附有原始药品包装、说明书、样品)、论文、录音磁带、软盘等。虽然他们的报告还很幼稚,论文的结论也不一定很正确,但重要的是,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直接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技巧,品尝到了研究的艰辛与快乐,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我们翻看着学生的调查日记,外向自信的孩子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市场调查任务,我们为他们高兴;老实巴交的孩子屡屡碰壁,最后被药店扫地出门,什么也没调查到,我们给他们鼓励,为他们打气;机灵刁钻的孩子不去市场调查,只在网上下载一些材料,删删改改,便轻松搞定,还沾沾自喜曰:“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惟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我给她的批语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当看到有同学写到,接受调查的药店营业员一面拿来补钙药品,一面嘀咕“怎么还有这样的老师,叫学生搞什么调查!”时,我不禁暗乐:我就是这样的老师呀!谁说我没有这个权利?在持续的交流与反馈中,我们眼看着一届一届学生在成长:第一届学生往往是孤身前往药店、商场进行调查。问营业员,往往会遭冷脸;自己拿纸笔抄商品价格、规格、性能又会被拒绝,“只好亏待自己的脑细胞”,死记硬背。第二届学生则学会三五成群,协同作战,有人缠着营业员问这问那,有人溜过去抄资料;一旦引起怀疑遭驱逐,又有人去替换。第三届学生调查遭冷遇时,有的甜言蜜语,哄得人家为他们开方便之门;有的自称是××报小记者,一本正经地对人家采访,哄得人家不遗余力、全面详尽地为他们介绍;还有的携带高科技装备——复读机,自我感觉象“特工”。写出的论文,调查报告,一届比一届水平高,其内容丰富、全面、深入,已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身为教师,不能不为他们感到骄傲。
例二、“酸碱大比拼”辩论会
在新课改研究、实践中,为了发挥评价的反馈与激励功能,淡化甄别与选拔,我们精心研究课堂学习评价方案,重视行为表现观察,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在学习了 “常见的酸和碱”一节之后,我们开展了一个名为“酸碱大比拼”的辩论活动。开展辩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己摘下的果子吃起来分外香甜。一些平时成绩较差、上课三心二意的同学也积极查找资料,踊跃发言,有上佳表现,有的还被评为最佳选手。辩论会上气氛热烈,一方问题提出,另一方积极应战,竟常常出现同时有两三位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大家互相考问,步步紧逼,体现出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范围极广,交流充分,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这堂课后,不少同学的课堂表现评价写到:“积极参与,有很好的解决问题能力”;“探究意识强,思维敏捷”;“合作精神强,有较好的总结与交流能力”。同学们的自评写到:“今天我感到学习比较轻松、快乐”;“我感到学习化学极其有趣”;“哪个天才发明了化学?化学令人疯狂!”。论战过程中,双方激烈辩论。挑战者咄咄逼人,应战者有理有据,显示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对酸碱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不当使用造成的危害的讨论,又令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良好的培养。整个活动课及其评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在全面培养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不同性格特征的同学表现各不相同:有人课前充分准备,收集了大量资料,辩论会上却羞于发言,甘当幕后英雄,为战友输送“炮弹”;有人逞强好胜,抢着发言,却又肚里缺少墨水,被人驳得体无完肤仍不肯认输。甚至于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风格:有的班级是四平八稳学究型,发言者捧着高中化 学课本或是网上下载的资料,引经据典,谈的头头是道。如:
[碱方]碳酸饮料中不仅有碳酸,如可乐中还有磷酸。摄入过的磷酸,会妨碍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使骨骼软化,牙齿受腐蚀。
[酸方]毒品的化学成份多为生物碱,如鸦片中含吗啡等二十多种生物碱,可卡因又叫古柯碱,冰毒可由麻黄碱制取。这些毒品严重危害人类、危害社会。
[碱方]有罪的是制造、贩卖毒品的人,而不是化学药品本身。只要使用得当,生物碱是非常有效的药品。如吗啡可以镇痛;麻黄碱能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还能止咳。黄连中含小檗碱达10%到15%,治腹泻,苦参碱有治癌疗效。就连名声不佳的烟碱,又名尼古丁,也有杀灭害虫的能力。把烟丝撒在花盆里就能消灭蚜虫。
有的班级则是短平快冲动型,引用事例来源于生活,亲切实用,辩论起来却是火药味十足。如:
[酸方]请问吃饺子蘸酸还是蘸碱?
[碱方]请问吃饺子前洗手用的肥皂是弱酸性的还是弱碱性的?
[酸方]请问洗完头发后用的护发素是弱酸性的还是弱碱性的?
这样的课堂是开放性与生成性的,还课堂于学生,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学生能够人人参与、全情参与、全程参与。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活动,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享受,当成一种创新过程,成为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全面了解及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活动表现评价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教师都有极大的受益。
三、结束语
新课改对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置身于教育科研的“沃土层”,面临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天天面对着生动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资源,最了解教育教学中的矛盾所在,最熟悉教育对象,容易掌握研究的过程与结果,便于得到学生的支持与协作,能及时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某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等等。我们多年的教育科研实践,使学生与教师都成为了直接的受益者。让我们一起做研究型的教师吧,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与学生、与新课改共同成长。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新课改的最佳方式。新课改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教师就应做科学探究的表率,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与学生、与新课改共同成长。
一、做研究型的教师是时代的需要
走向知识经济的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信息化、全球化进程对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终身教育是新世纪素质教育的目标,因而新中等教育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能力的最关键的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科学探究被选做了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探究,会进行科学探究,善于进行科学探究。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是研究型教师,对教师的科研素养、人文观念和创新精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基本的素质是一般的经验型教师所不具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中达到新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做研究型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做出榜样。比如,在中学化学燃料一节的学习中,新课标建议:调查了解当地居民使用燃料的种类,综合环境保护、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等方面的因素,给居民使用燃料提出改进的建议。如果教师自己对此毫无热情、漠不关心,或者对调查的方法和程序一无所知,对开展活动一筹莫展,这样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就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相反,一个敬业、自信、善于研究的教师将是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榜样。
二、教育科研是教师的福利
与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相比,教师的幸福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并且在我们富于创造性的劳动之下,眼看着他们一点点地进步:他们的眼睛会看,他们的嘴巴会说,他们的双手能干,他们的头脑能想。他们学会了合作,他们学会了学习,他们发展了个性,他们自信而快乐。要发生这样奇妙的变化,教师自身必须发生深刻的变化: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知识的搬运工变成学生探究科学的合作者与促进者,,而教育科研正是培养新型高素质教师的重要途径。它包括教育理论的学习、探讨,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既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研究,也包括教师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教学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更让我们看到学生的可喜变化,这就是教师得到的双重收获。并且,惟有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方能让我们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永保事业的青春,不至于沦为自己感觉疲惫乏味、学生感觉面目可憎的教书匠。所以我们认为,教育科研是教师的权利,教师的义务,教师的福利。
教育科研令我如此快乐
这里我们想谈的是指导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一些课改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实例。
例一、市场补钙产品的调查
在学习了关于化学式的计算后,我们布置学生做市场上补钙药品的调查,指导学生弄清各种钙制剂的主要成分,计算单位质量药片中含钙量、单位价钱所购钙元素的质量。了解钙元素的生理功能,调查各种补钙药品的补钙效果。作出市场调查报告及论文,对消费者购买补钙产品给予建议,学生们的热情都非常高,他们自愿组成若干个小组,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调查药店、药房,有的访问专家,调查消费者,有的负责上网,查找资料,有的负责归纳、总结。最后提交上来的有调查报告(有的附有原始药品包装、说明书、样品)、论文、录音磁带、软盘等。虽然他们的报告还很幼稚,论文的结论也不一定很正确,但重要的是,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直接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技巧,品尝到了研究的艰辛与快乐,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我们翻看着学生的调查日记,外向自信的孩子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市场调查任务,我们为他们高兴;老实巴交的孩子屡屡碰壁,最后被药店扫地出门,什么也没调查到,我们给他们鼓励,为他们打气;机灵刁钻的孩子不去市场调查,只在网上下载一些材料,删删改改,便轻松搞定,还沾沾自喜曰:“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惟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我给她的批语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当看到有同学写到,接受调查的药店营业员一面拿来补钙药品,一面嘀咕“怎么还有这样的老师,叫学生搞什么调查!”时,我不禁暗乐:我就是这样的老师呀!谁说我没有这个权利?在持续的交流与反馈中,我们眼看着一届一届学生在成长:第一届学生往往是孤身前往药店、商场进行调查。问营业员,往往会遭冷脸;自己拿纸笔抄商品价格、规格、性能又会被拒绝,“只好亏待自己的脑细胞”,死记硬背。第二届学生则学会三五成群,协同作战,有人缠着营业员问这问那,有人溜过去抄资料;一旦引起怀疑遭驱逐,又有人去替换。第三届学生调查遭冷遇时,有的甜言蜜语,哄得人家为他们开方便之门;有的自称是××报小记者,一本正经地对人家采访,哄得人家不遗余力、全面详尽地为他们介绍;还有的携带高科技装备——复读机,自我感觉象“特工”。写出的论文,调查报告,一届比一届水平高,其内容丰富、全面、深入,已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身为教师,不能不为他们感到骄傲。
例二、“酸碱大比拼”辩论会
在新课改研究、实践中,为了发挥评价的反馈与激励功能,淡化甄别与选拔,我们精心研究课堂学习评价方案,重视行为表现观察,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在学习了 “常见的酸和碱”一节之后,我们开展了一个名为“酸碱大比拼”的辩论活动。开展辩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己摘下的果子吃起来分外香甜。一些平时成绩较差、上课三心二意的同学也积极查找资料,踊跃发言,有上佳表现,有的还被评为最佳选手。辩论会上气氛热烈,一方问题提出,另一方积极应战,竟常常出现同时有两三位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大家互相考问,步步紧逼,体现出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范围极广,交流充分,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这堂课后,不少同学的课堂表现评价写到:“积极参与,有很好的解决问题能力”;“探究意识强,思维敏捷”;“合作精神强,有较好的总结与交流能力”。同学们的自评写到:“今天我感到学习比较轻松、快乐”;“我感到学习化学极其有趣”;“哪个天才发明了化学?化学令人疯狂!”。论战过程中,双方激烈辩论。挑战者咄咄逼人,应战者有理有据,显示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对酸碱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不当使用造成的危害的讨论,又令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良好的培养。整个活动课及其评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在全面培养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不同性格特征的同学表现各不相同:有人课前充分准备,收集了大量资料,辩论会上却羞于发言,甘当幕后英雄,为战友输送“炮弹”;有人逞强好胜,抢着发言,却又肚里缺少墨水,被人驳得体无完肤仍不肯认输。甚至于不同的班级有着不同的风格:有的班级是四平八稳学究型,发言者捧着高中化 学课本或是网上下载的资料,引经据典,谈的头头是道。如:
[碱方]碳酸饮料中不仅有碳酸,如可乐中还有磷酸。摄入过的磷酸,会妨碍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使骨骼软化,牙齿受腐蚀。
[酸方]毒品的化学成份多为生物碱,如鸦片中含吗啡等二十多种生物碱,可卡因又叫古柯碱,冰毒可由麻黄碱制取。这些毒品严重危害人类、危害社会。
[碱方]有罪的是制造、贩卖毒品的人,而不是化学药品本身。只要使用得当,生物碱是非常有效的药品。如吗啡可以镇痛;麻黄碱能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还能止咳。黄连中含小檗碱达10%到15%,治腹泻,苦参碱有治癌疗效。就连名声不佳的烟碱,又名尼古丁,也有杀灭害虫的能力。把烟丝撒在花盆里就能消灭蚜虫。
有的班级则是短平快冲动型,引用事例来源于生活,亲切实用,辩论起来却是火药味十足。如:
[酸方]请问吃饺子蘸酸还是蘸碱?
[碱方]请问吃饺子前洗手用的肥皂是弱酸性的还是弱碱性的?
[酸方]请问洗完头发后用的护发素是弱酸性的还是弱碱性的?
这样的课堂是开放性与生成性的,还课堂于学生,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学生能够人人参与、全情参与、全程参与。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活动,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享受,当成一种创新过程,成为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全面了解及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活动表现评价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教师都有极大的受益。
三、结束语
新课改对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置身于教育科研的“沃土层”,面临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天天面对着生动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资源,最了解教育教学中的矛盾所在,最熟悉教育对象,容易掌握研究的过程与结果,便于得到学生的支持与协作,能及时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某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等等。我们多年的教育科研实践,使学生与教师都成为了直接的受益者。让我们一起做研究型的教师吧,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与学生、与新课改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