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注重动手操作与应用是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特点的良好体现,借助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则是课程的宗旨与目标。《用结构图表达信息》是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中的一课,学习了此课,学生有了一些用结构图表达信息的基础,这时就可以把思维导图制作引入课堂,实现课堂资源的深入拓展,让学生在资料的分析、查找、整理、制作的综合实践中,锻炼、检测、提升信息素养。下文以大红袍制作流程的思维导图为例,讨论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一、攫取材料,为制作思维导图做准備
1. 手机拍摄图片。
武夷茶场小学地处武夷山脚下,学生家中都有种茶,学生对武夷茶文化及“大红袍”的制作都有一定了解。为了制作“大红袍制作流程”的思维导图,学生在家长带领下进行采茶、晾青、做茶、烘干、挑拣、品茗等工序。学生们背着茶篓到绿油油的茶山上动手采摘茶叶,了解“标准青”的“两叶一芽”;再用智能手机记录下采摘、晾青的全过程,并利用信息化工具合成处理相关的图片、视频,为制作“大红袍制作流程”思维导图打下基础。
手机作为媒体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丰富、实用,俨然成为一部“小电脑”,特别是图片拍摄、处理能力极强,使用智能手机拍摄图片,既增加了兴趣点,也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视频剪辑处理。
制作“大红袍制作流程”思维导图,还需了解大红袍制作的做青、杀青、烘干等程序。每年五月正是大红袍制作的黄金月,学生可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到茶厂茶叶制作车间观摩做青、杀青,甚至参与手工做青、摇青,真正介入大红袍的制作流程。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师傅们娴熟地在锅里翻炒茶青,学生们则用智能手机拍摄下参与制作的过程。拍摄好的视频图片,需要做一些基本的编辑和合成,这时信息技术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可以运用GOLDWAVE软件进行声音处理,用会声会影软件进行视频剪辑,有的同学还用QQ影音等工具截图或截取视频。由于学生们亲身参与了制作大红袍的实践,兴趣正浓,处理视频时自然投入,遇到不懂的,更是迫不及待地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平时学习的媒体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检测。
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应用课堂所学信息技术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综合运用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所需,在学生所需的驱动下,检验平时所学的信息技术,更便于挖掘学生潜能,挑战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创造力。长期进行这样的课堂实践,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自然会得到大幅提高。
二、基于“潜能在线”平台,制作完善思维导图
“潜能在线”平台资源丰富,教师、学生能随时随地上传、交流、学习、评析信息,为师师、生生、师生搭建了沟通学习的桥梁,有效促进了每个参与者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进一步制作、完善思维导图。
1. 学习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用结构图表达信息”的深入体现,既有图的信息表达,更融创新思维于一体。学生在制作“大红袍制作流程”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增增减减,不断讨论,不断修改,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学习。“潜能在线”是铸造高阶认知的互动平台,有认知训练、在线导学等教学模式。“在线导学卡”的思维导图,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出发,通过特点的关联,展开分支,通过关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将放射性思维状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可视化。教师的导学卡则分列了“武夷茶文化”和大红袍制作的视频材料,有供学生上传的“学生课前活动图片”,有如何制作思维导图的微课——“认识思维导图”,有学生上传的“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有师生、生生互动评价平台等。
信息素养的提升蕴含于实践之中,思维导图的制作是培养学生整体构思,厘清条理,完善系统知识,在搜集信息、处理资料之中提升信息素养的途径。
2. 修改完善思维导图。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卡制作思维导图,在参与制作大红袍并上传制作大红袍的图片视频以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我是大红袍小小传承人”思维导图进行评议互动交流。
“你制作的思维导图内容不够完整,手工制茶内容缺失。”
“你选用的图片能较好地体现大红袍制作的过程。”
……
学生之间的互评建议有针对性,能为修改完善思维导图提供动力,学生再根据教师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导图。对图片不完整的,重新搜集;对大红袍制作资料不齐的,再从网上搜索查找资料,这过程中学生的图片剪辑技巧也得到了再次提升。
本环节中学生利用“潜能在线”网络平台,对上传的图片及初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完善,提升了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沟通交流信息的能力,上网搜索查找资料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信息检索处理的能力,思维导图的修改完善更是对学生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检验。
三、基于网络互动交流,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发展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网络互动交流范围广、内容多,互动便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开拓视野。
“潜能在线”导学平台创设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场所。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采集许多真实有效的图片,可以将文字视频资料上传到“在线导学”平台中。以“大红袍制作流程”思维导图为例,学生在家里或学校通过自己的账号登录“潜能在线”网,打开“思维导图制作——大红袍制作流程”导学卡,在“学生活动图片展示”一栏上传参与制作大红袍的图片,有背茶篓采摘的,有室外萎凋晾青的,有在制茶车间摇青的,也有青叶下筒等的图片。由于学生都参与了实践,亲身体验了制茶的艰辛,熟悉每个场景的内容及作用,查阅评价图片、视频会更加深入到位。学生在同伴、教师的互动点评中,能对自己的图片进行再次处理。有了同学们的鞭策,教师的帮助指点,任务驱动强,学习劲头足。但学生在处理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深感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不够,就可以通过许多同学三五成群地交流学习处理图片技巧,将难解的问题集中反馈给教师的方式,让教师“以学定教”,针对共性问题,专门主题性地讲解介绍一些新的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等。学生此时会学得更加认真、到位。信息技术学习源于生活,源于需求,从“要我学”变“我要学”,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学习热情高涨,自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攫取材料,为制作思维导图做准備
1. 手机拍摄图片。
武夷茶场小学地处武夷山脚下,学生家中都有种茶,学生对武夷茶文化及“大红袍”的制作都有一定了解。为了制作“大红袍制作流程”的思维导图,学生在家长带领下进行采茶、晾青、做茶、烘干、挑拣、品茗等工序。学生们背着茶篓到绿油油的茶山上动手采摘茶叶,了解“标准青”的“两叶一芽”;再用智能手机记录下采摘、晾青的全过程,并利用信息化工具合成处理相关的图片、视频,为制作“大红袍制作流程”思维导图打下基础。
手机作为媒体工具,已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丰富、实用,俨然成为一部“小电脑”,特别是图片拍摄、处理能力极强,使用智能手机拍摄图片,既增加了兴趣点,也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视频剪辑处理。
制作“大红袍制作流程”思维导图,还需了解大红袍制作的做青、杀青、烘干等程序。每年五月正是大红袍制作的黄金月,学生可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到茶厂茶叶制作车间观摩做青、杀青,甚至参与手工做青、摇青,真正介入大红袍的制作流程。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师傅们娴熟地在锅里翻炒茶青,学生们则用智能手机拍摄下参与制作的过程。拍摄好的视频图片,需要做一些基本的编辑和合成,这时信息技术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可以运用GOLDWAVE软件进行声音处理,用会声会影软件进行视频剪辑,有的同学还用QQ影音等工具截图或截取视频。由于学生们亲身参与了制作大红袍的实践,兴趣正浓,处理视频时自然投入,遇到不懂的,更是迫不及待地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平时学习的媒体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检测。
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应用课堂所学信息技术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综合运用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所需,在学生所需的驱动下,检验平时所学的信息技术,更便于挖掘学生潜能,挑战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创造力。长期进行这样的课堂实践,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自然会得到大幅提高。
二、基于“潜能在线”平台,制作完善思维导图
“潜能在线”平台资源丰富,教师、学生能随时随地上传、交流、学习、评析信息,为师师、生生、师生搭建了沟通学习的桥梁,有效促进了每个参与者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进一步制作、完善思维导图。
1. 学习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用结构图表达信息”的深入体现,既有图的信息表达,更融创新思维于一体。学生在制作“大红袍制作流程”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增增减减,不断讨论,不断修改,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学习。“潜能在线”是铸造高阶认知的互动平台,有认知训练、在线导学等教学模式。“在线导学卡”的思维导图,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出发,通过特点的关联,展开分支,通过关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将放射性思维状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可视化。教师的导学卡则分列了“武夷茶文化”和大红袍制作的视频材料,有供学生上传的“学生课前活动图片”,有如何制作思维导图的微课——“认识思维导图”,有学生上传的“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有师生、生生互动评价平台等。
信息素养的提升蕴含于实践之中,思维导图的制作是培养学生整体构思,厘清条理,完善系统知识,在搜集信息、处理资料之中提升信息素养的途径。
2. 修改完善思维导图。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卡制作思维导图,在参与制作大红袍并上传制作大红袍的图片视频以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我是大红袍小小传承人”思维导图进行评议互动交流。
“你制作的思维导图内容不够完整,手工制茶内容缺失。”
“你选用的图片能较好地体现大红袍制作的过程。”
……
学生之间的互评建议有针对性,能为修改完善思维导图提供动力,学生再根据教师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导图。对图片不完整的,重新搜集;对大红袍制作资料不齐的,再从网上搜索查找资料,这过程中学生的图片剪辑技巧也得到了再次提升。
本环节中学生利用“潜能在线”网络平台,对上传的图片及初制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完善,提升了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沟通交流信息的能力,上网搜索查找资料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信息检索处理的能力,思维导图的修改完善更是对学生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检验。
三、基于网络互动交流,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发展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网络互动交流范围广、内容多,互动便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开拓视野。
“潜能在线”导学平台创设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场所。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采集许多真实有效的图片,可以将文字视频资料上传到“在线导学”平台中。以“大红袍制作流程”思维导图为例,学生在家里或学校通过自己的账号登录“潜能在线”网,打开“思维导图制作——大红袍制作流程”导学卡,在“学生活动图片展示”一栏上传参与制作大红袍的图片,有背茶篓采摘的,有室外萎凋晾青的,有在制茶车间摇青的,也有青叶下筒等的图片。由于学生都参与了实践,亲身体验了制茶的艰辛,熟悉每个场景的内容及作用,查阅评价图片、视频会更加深入到位。学生在同伴、教师的互动点评中,能对自己的图片进行再次处理。有了同学们的鞭策,教师的帮助指点,任务驱动强,学习劲头足。但学生在处理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深感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不够,就可以通过许多同学三五成群地交流学习处理图片技巧,将难解的问题集中反馈给教师的方式,让教师“以学定教”,针对共性问题,专门主题性地讲解介绍一些新的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等。学生此时会学得更加认真、到位。信息技术学习源于生活,源于需求,从“要我学”变“我要学”,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学习热情高涨,自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