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意蕴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和实现条件,形成了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发展改革中不断将其理论中国化,使其具有中国特色。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根源和实践根源。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契合性,对于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现实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1-0038-0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所写的一部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们彻底清算了以前的哲学思想,从“现实的人”出发,探究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和实现条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确立。
  一、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核心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起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有生命的个人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前提,“现实的个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能够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并且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以“现实的个人”为起点,马克思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1.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人类在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首要的工作是生产人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人类不仅要进行体力劳动,还要充分发挥智力水平,学会使用和操纵工具。马克思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他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2.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所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同时也科学说明了人的社会本质,即人是社会的现实之人,人的生产脱离不了社会,人的发展进步与整个社会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彼此影响的。基于此,人的全面发展也意味着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化、多样化。
  3.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除了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还体现在人的情感、能力和情操上。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在“以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人与人相互依赖,人的个性被同质化;在“以物的依赖性”阶段,人对物的依赖性显著加强,但人的个性依然是被压抑的;只有在“自由人联合体”阶段,人的自由个性才能得到彰显,人才能是自由独特的个人,社会才能是每个自由人的联合体。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个人”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必须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丰富程度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正是基于此,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義的不合理性时,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却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认为“资本的文明之一是,他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更有利于更高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即使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也要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为人在其某种规定性上不仅要生产自己,还要生产出人的全面性。
  2.消灭旧式分工与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正是有了私有制才使得社会有了明显的分化,而私有制的出现又归因于旧式分工的不同。因此,当社会开始对人的活动进行分工时,阶级就自然形成了。而这种阶级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则表现为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差异性,这种社会阶级所展现出来的差异和不同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因此,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消灭私有制,消灭由社会分工带来的阶级壁垒,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积极发展教育。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主要功能显效地表现为传递知识和累积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教育手段就是指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其专门技能、专门技术的培训,而成为专业人才,从而塑造全面发展的新人。
  4.普遍交往。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打破了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封闭关系(国家、种族、地域之间的封闭状态),从而使历史发展成了世界历史。在这个复杂多样的世界历史中,人们结成一种集体的利益观念,集体中成员之间通过对知识和经验的相互传授,来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从而使人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人的本质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以此来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
  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核心精髓
  (一)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1.理论来源。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这一沃土之中,并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打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烙印。《神圣家族》中“工人才创造一切”论断的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高度关注人类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最鲜明的体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和确立党的人民观,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2.实践来源。“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个人丰富的实践当中。在延川度过的七年知青岁月,厚植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此后,不管是在河北正定县锻炼,还是在福建、上海等地,习近平总书记都深情地将人民放在心上,从农村到城市、从基层到中央、从知青到人民领袖,经过了一步步地实践,最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包括三个必须,即必须坚持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十四点方略,并且第二点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03次,可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当中的地位。
  2.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党的根本宗旨,着重强调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要求党要将群众利益放到第一位,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不允许任何政党脱离和凌驾于群众之上。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又明确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创新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契合性
  (一)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强调把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社会生活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深化了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也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赋予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全面发展是人从物质到精神、从个体性到社会性的充分而普遍的发展。在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新的主要矛盾,中共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做出战略部署。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党和国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实施“五大发展理念”,不断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由理想变成现实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没有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这一概念,直到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当中,这一思想才被作为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得以明确。此后,无产阶级一直在为实现着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并积极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索和改革,使这一目标趋于现实。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新时代的号角奏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新乐曲,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有了实现的条件和保障。未来几十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每个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灯塔,而中国梦实现的最终归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生活幸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秦在东,文大稷.《德意志意识形态》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探析[J].江汉论坛,2008(2).
  收稿日期:2019-08-06
  作者简介:陈兴娜(1990-),女,甘肃民乐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越来越少,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前往异地与自己的子女团聚,也就是家庭聚合式异地养老。通过调查发现,愿意去异地子女家养老的人主要是一些“弱势群体”,他们是否愿意异地养老,实质上是基于个人、家庭和社区等因素的一个综合考虑。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家庭聚合式异地养老;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我国国民的生活模式、思维及行为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就目前情况来说,如何在网络时代有效率地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亦是构建和谐校园理念中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网的思政建设、使和谐之风落到实处、打造和谐校园的安全根基、实现机会平等与诚信待人的校园氛围等方式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关
期刊
摘 要: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学界激起了“人道”与“结构”之间哪个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哪个形态才是马克思真正所要表达的核心内涵,两者对立的局势也在不断加深,直至今天国内外的学者仍然在争论。这两大流派都机械地固守“人道”和“结构”中的一个方面,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片面化、机械化,以至于有些贬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本文中将重点分析两者的价值论断以及价值目标来挖掘他们之间的张力结构。他们之间的对立绝对
期刊
摘 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新宣传话语体系;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斗争;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善于统一党内思想,对外展现完整统一话语形象,不断增强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度。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对于当前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话语权;独立自主;实事
期刊
摘 要:罗尔斯从正义原则出发提高了平等的地位,他认为在基本自由优先的同时,平等与自由是相容的。而诺齐克则主张自由至上,自由与平等相矛盾,他理解的正义是对自我所有的坚定维护。面对平等受到的冲击,柯亨对诺齐克的理论核心——自我所有权原则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批判,指出实现平等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自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实质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柯亨进而通过转向政治哲学话语体系,对社会主义平等,即机会的平等进
期刊
摘 要:柳州作为西南工业重镇之一,其工业发展必然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时代的奋斗缩影。本文通过对柳州市的社会调研分析发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对待工匠精神的自我素养不高等因素制约着柳州市工匠精神的培育,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尊重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对工匠精神的传承理解与文化感受存在偏失与轻视,对培育工匠精神非常不自信,虽然高度认可工匠精神,但个人并不觉得具备工匠精神。为更好培育柳州的工匠精神,助力工业城市的
期刊
摘 要:《儿童权利公约》是国际社会儿童权利保护“宪章”。我国一贯重视儿童权利保护立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比较而言,《儿童权利公约》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二者不仅在“立法宗旨”“基本原则”“儿童角色地位”“可操作性”等基本范式方面存在着“国际”与“国别”的区分,在“成长环境”“享权者”“家庭保护”等具体范畴方面也有着质性上的差异。因此,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之
期刊
摘 要: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物联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时代对全球工程教育和科技人才培养带来了深刻影响与挑战。通过对斯坦福党校工学院的科技创业项目STVP分析,考察其创业课程教学、创业科学研究、创业外延拓展“三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以期对新工科时代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产生借鉴意义。  关键词:斯坦福大学;科技创业;新工业革命时代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农民问题是个大问题,在推进城市化与进行农村全面改革中,我们必须既要看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又要看到经济新常态与城市化进程自身复杂长期性对农民心理预期与行为取向产生的影响作用,基本权利优先与保障农民基本权利是因应当前农民市民化灰色预期的现实理性选择。文章从守住党在农村的政策底线与尊重农民意愿的需要、保证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顺利进行、确保农村长期稳
期刊
摘 要:社会化进程带来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地恶化,人类在自身生活和处理与荒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彰显人类的价值,荒野所具有的生态价值成为西方哲学界新的研究高度,在我国绿水青山的现代回归是荒野哲学实践转向的体现,促进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追求,实现人与自然自由、和谐发展。  关键词:荒野;实践哲学;绿水青山;回归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1-004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