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也推动着人类进步。作为人类最主要的活动,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当下,教育越来越重要。在“人”的成长中,生命意象是辽阔的,我們的教育能否让这么多重的生命意象,仍然向着健康、热爱和美好前行,这可能是教育始终面临的课题。近二百年来的医学现代化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教育要遵循规律,前提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成为真正的教育科学。这或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教授。
《教育家》:苏老师,特别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作为著名的神经科学家,请问我们如何理解“教育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苏国辉:教育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知识传承的根本,教育事业关乎国家和民族复兴。因此,教育必须遵循其客观规律,始终把“人”这一教育的受众作为教育科学的关注对象。要科学办教育,就必然关注人群特别是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精神健康和认知水平。只有客观掌握了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现状,才能科学合理制定各级各类教学方案,实现个性化教育,真正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科学精神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教育家》:您刚才提到要客观掌握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现状,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多达30%的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很多心理问题大多来自他们的情绪,是由于情绪压力过大造成的。那么,造成儿童青少年情绪情感压力过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缓解这种压力?
苏国辉:造成儿童青少年情绪压力过大的原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因素。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和青少年自身是否携带易感基因,大脑结构的发育异常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异常。外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如不良家庭的关系、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过高的期望等;学校因素,如不良的校园风气、校园欺凌、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等;社会因素,如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激烈的社会竞争等。
如何缓解这种压力?首先我们应该同时加强儿童和青少年自身、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能够正确认识和及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并查明其情绪问题的原因。其次,建立在维护儿童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的基础上,针对查明的原因,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和干预,鼓励和指导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合理的宣泄情绪,有效地控制情绪,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自身抗压能力。最后,根据其情绪异常的严重程度,及时使用心理治疗、非药物干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干预手段,切不可漠然置之,更不能讳疾忌医。
《教育家》:如何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儿童青少年心理精神疾病的治疗?
苏国辉: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尝试。我认为,我们需要加大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基础科学研究,寻找相关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疾病背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成年的心理疾病不完全一样。
由于心理疾病一旦发病,有频繁复发与慢性结局的特点,与社会功能损害、死亡率及自杀风险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一些高危和易感儿童和青少年的保护,研发更有效的和客观的早期识别技术,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和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我和广州医科大学林康广教授团队在对双相障碍患者子女的随访中发现,某些大脑微结构的改变可预测双相障碍的发病。
因为目前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虽然有效,但也常常带来很多副作用,所以我们要发展和改善目前的常规治疗手段;同时,还要注重和加大非药物干预手段的研发。我们团队最近探讨枸杞糖肽、光疗和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对抑郁症状的疗效就是一种尝试,取得了初步结果。
《教育家》:枸杞糖肽是从枸杞里提炼出来的吗?它对抑郁症状有疗效?
苏国辉:是的,枸杞糖肽是用现代先进技术从中药瑰宝枸杞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这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疗法的一种尝试。
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枸杞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枸杞可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大家都知道枸杞作为传统中草药和药膳食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之前枸杞改善情绪的成分及起效机制一直不明确。针对该问题,我与暨南大学的任超然教授进行了协同攻关,我们通过采用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发现枸杞中的重要成分枸杞糖肽可通过降低脑内的神经炎症反应来减少外侧缰核的异常活动,最终达到减少压力、缓解抑郁的效果。这一发现首次揭示了枸杞抗抑郁的神经机制,为枸杞及其有效成分在精神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教育家》:刚才您提到光疗也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病症,调节人的情绪,根据您的相关研究也揭示了光疗增强空间记忆的神经通路机制。请您具体解释一下光疗是什么,以及光疗对儿童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压力缓解作用机制是什么?
苏国辉:光疗是指针对患有抑郁、焦虑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患者所采用的一种物理干预疗法。具体来说,患者每天需接受固定时长、固定强度的强光照射。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光疗可不同程度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升认知功能。但之前光疗的起效机制一直不明确,使得光疗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及优化升级面临重重困难。
近年来,我和任超然教授针对光疗为何可以缓解压力、减少抑郁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脑内有一条从视网膜到外侧缰核的神经通路(类似于线路),其中外侧缰核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抑郁情绪,可以说是大脑的抑郁调节器。而我们发现,光疗信息可通过视网膜的介导来减少外侧缰核内的异常活动,从而发挥缓解压力、减少抑郁的作用。我们的上述发现,回答了为何光疗可以抗抑郁这一科学问题,也为光疗的推广应用,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育家》:您曾讲到运动和神经的修复与再生有着密切联系,运动对抑郁情绪的改善,以及记忆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请问运动改善学习记忆的关键机制是什么?
苏国辉: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干预手段,对于机体生理功能和代谢稳态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慢性有氧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肉、脂肪、肝脏等外周组织中特定生物活性分子的释放,这一类称为“运动因子”的分子包括了代谢产物、炎症因子、内分泌激素、生长因子等。它们除了改变外周组织的新陈代谢水平以适应运动负荷外,近年来的研究还显示诸多运动因子可以进入脑内,通过不同的生物学机制改善脑内微环境、神经发生、突触可塑性等,从而增强情绪或认知功能。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认为运动对机体蛋白表达谱的影响呈现多靶点特征,进而通过不同通路影响神经网络活性。因此,将运动的脑健康效应归因于单一的分子或信号机制并不是全面的观点;在未来我们需要从整体层面理解运动的机理,整合不同手段逐步揭示运动改善情感和认知功能的机制。
大家都知道“少年不识愁滋味”这句话,以前的青少年很开心,可是我们发现,现在青少年患精神障碍的百分比很高,接近30%。怎样用一些干预的办法去改善这一情况?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的抑郁症治疗指南指出,运动可作为轻、中度抑郁的一线治疗。运动可以改善树突棘可塑性和神经元活性,改善轴突髓鞘化,最重要的是,运动激活了神经网络可塑性,有助于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热爱运动的青少年在学业上会表现更优秀。
《教育家》:苏老师,特别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作为著名的神经科学家,请问我们如何理解“教育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苏国辉:教育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知识传承的根本,教育事业关乎国家和民族复兴。因此,教育必须遵循其客观规律,始终把“人”这一教育的受众作为教育科学的关注对象。要科学办教育,就必然关注人群特别是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精神健康和认知水平。只有客观掌握了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现状,才能科学合理制定各级各类教学方案,实现个性化教育,真正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科学精神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教育家》:您刚才提到要客观掌握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现状,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多达30%的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很多心理问题大多来自他们的情绪,是由于情绪压力过大造成的。那么,造成儿童青少年情绪情感压力过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缓解这种压力?
苏国辉:造成儿童青少年情绪压力过大的原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因素。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和青少年自身是否携带易感基因,大脑结构的发育异常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异常。外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如不良家庭的关系、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过高的期望等;学校因素,如不良的校园风气、校园欺凌、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等;社会因素,如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激烈的社会竞争等。
如何缓解这种压力?首先我们应该同时加强儿童和青少年自身、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能够正确认识和及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并查明其情绪问题的原因。其次,建立在维护儿童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的基础上,针对查明的原因,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和干预,鼓励和指导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合理的宣泄情绪,有效地控制情绪,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自身抗压能力。最后,根据其情绪异常的严重程度,及时使用心理治疗、非药物干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干预手段,切不可漠然置之,更不能讳疾忌医。
《教育家》:如何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儿童青少年心理精神疾病的治疗?
苏国辉: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尝试。我认为,我们需要加大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基础科学研究,寻找相关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疾病背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成年的心理疾病不完全一样。
由于心理疾病一旦发病,有频繁复发与慢性结局的特点,与社会功能损害、死亡率及自杀风险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一些高危和易感儿童和青少年的保护,研发更有效的和客观的早期识别技术,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和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我和广州医科大学林康广教授团队在对双相障碍患者子女的随访中发现,某些大脑微结构的改变可预测双相障碍的发病。
因为目前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虽然有效,但也常常带来很多副作用,所以我们要发展和改善目前的常规治疗手段;同时,还要注重和加大非药物干预手段的研发。我们团队最近探讨枸杞糖肽、光疗和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对抑郁症状的疗效就是一种尝试,取得了初步结果。
《教育家》:枸杞糖肽是从枸杞里提炼出来的吗?它对抑郁症状有疗效?
苏国辉:是的,枸杞糖肽是用现代先进技术从中药瑰宝枸杞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这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疗法的一种尝试。
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枸杞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枸杞可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大家都知道枸杞作为传统中草药和药膳食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之前枸杞改善情绪的成分及起效机制一直不明确。针对该问题,我与暨南大学的任超然教授进行了协同攻关,我们通过采用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发现枸杞中的重要成分枸杞糖肽可通过降低脑内的神经炎症反应来减少外侧缰核的异常活动,最终达到减少压力、缓解抑郁的效果。这一发现首次揭示了枸杞抗抑郁的神经机制,为枸杞及其有效成分在精神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教育家》:刚才您提到光疗也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病症,调节人的情绪,根据您的相关研究也揭示了光疗增强空间记忆的神经通路机制。请您具体解释一下光疗是什么,以及光疗对儿童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压力缓解作用机制是什么?
苏国辉:光疗是指针对患有抑郁、焦虑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患者所采用的一种物理干预疗法。具体来说,患者每天需接受固定时长、固定强度的强光照射。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光疗可不同程度地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升认知功能。但之前光疗的起效机制一直不明确,使得光疗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及优化升级面临重重困难。
近年来,我和任超然教授针对光疗为何可以缓解压力、减少抑郁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脑内有一条从视网膜到外侧缰核的神经通路(类似于线路),其中外侧缰核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抑郁情绪,可以说是大脑的抑郁调节器。而我们发现,光疗信息可通过视网膜的介导来减少外侧缰核内的异常活动,从而发挥缓解压力、减少抑郁的作用。我们的上述发现,回答了为何光疗可以抗抑郁这一科学问题,也为光疗的推广应用,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育家》:您曾讲到运动和神经的修复与再生有着密切联系,运动对抑郁情绪的改善,以及记忆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请问运动改善学习记忆的关键机制是什么?
苏国辉: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干预手段,对于机体生理功能和代谢稳态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慢性有氧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肉、脂肪、肝脏等外周组织中特定生物活性分子的释放,这一类称为“运动因子”的分子包括了代谢产物、炎症因子、内分泌激素、生长因子等。它们除了改变外周组织的新陈代谢水平以适应运动负荷外,近年来的研究还显示诸多运动因子可以进入脑内,通过不同的生物学机制改善脑内微环境、神经发生、突触可塑性等,从而增强情绪或认知功能。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认为运动对机体蛋白表达谱的影响呈现多靶点特征,进而通过不同通路影响神经网络活性。因此,将运动的脑健康效应归因于单一的分子或信号机制并不是全面的观点;在未来我们需要从整体层面理解运动的机理,整合不同手段逐步揭示运动改善情感和认知功能的机制。
大家都知道“少年不识愁滋味”这句话,以前的青少年很开心,可是我们发现,现在青少年患精神障碍的百分比很高,接近30%。怎样用一些干预的办法去改善这一情况?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的抑郁症治疗指南指出,运动可作为轻、中度抑郁的一线治疗。运动可以改善树突棘可塑性和神经元活性,改善轴突髓鞘化,最重要的是,运动激活了神经网络可塑性,有助于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热爱运动的青少年在学业上会表现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