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圈子,组合成长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我发现班级中存在许多小团体。妥善管理和引导这些小团体,对于学生成长与班级管理都至关重要。
  例如,小A有个“四人圈”。这四个学生都是所谓的叛逆少年。他们对老师的话总是不以为然,白天不好好上课,晚上熬夜打游戏,还总是嘲笑那些听话爱学习的同学是“书呆子”。他们总是聚在一起,有自己的“圈内文化”。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都认为:被圈子排斥是非常可怕的,而作为圈子的成员,他们必须遵守一些默认的规则。这把他们四个人塑造成了一样的人。他们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而当别人与他们谈论其所不知道的事情时,他们会嗤之以鼻。
  面对小A的“四人圈”,我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从他们的家庭构成到成长经历。我发现,他们这种态度的形成源于其生长环境。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意义难以抵消生长环境给予他们的生存“哲学”。他們的父母为他们展示的生存模式,让他们觉得现有的人生经验已足够用来应对今后类似的生活。这一分析结果让我难以接受,爱学生,自然希望他们能站在更高的平台,实现更好的成长。于是,我尝试先破“圈”。
  我分别找“四人圈”里的每一个孩子谈话。并这样跟他们说:“你与其他几个成员不约而同地做着相同的事。因为你最在乎的那几个人都这样认为,所以你也这样认为。圈子对你是如此重要。但圈子的最大特点是不让你独立思考,你在放弃做自己。”
  每个孩子听到这里,都陷入无声思考。我告诉他们,相对于“圈子”,作为一个有个性的学生,要加入的是另一种群体——组合。“圈子要求你和其他成员都一样,而组合里人人都不一样。”就如《哈利·波特》中的哈利、赫敏和罗恩三人组,《指环王》里的“护戒同盟”,他们都不是把一个人乘以 N,而是不同的人构成的有机组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任何两个人之间不能互相替换。在组合里,其他成员不会强求个体改变,而是允许其保留自己的个性、观点和做事风格,也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对组合有独特的贡献。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且所有人又有共同点。比如哈利·波特三人组中,三个人性格各异,但他们都是勇敢的人。
  我问:“你想不想拥有这样的关系?”四个孩子无一例外地说“想”。于是,我为他们“盘点”了班级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选择和谁成为“最佳组合”。小A选了班里英语最好的小俊,让小俊帮他修改英语短文,他则发挥组织特长,宣传他们“A俊组合”的成果。小B选择与物理课代表形成组合,物理课代表帮他辅导物理题,他则帮助物理课代表收发作业。小C选择与足球队前锋形成组合,两人相约每周去踢两次球,并把踢球经历和心得写下来,写作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小D选了班里的“数学狂人”小宇,两人一同钻研数学,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时常热烈讨论。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是人类所必需的,因为人类需要彼此产生依恋,需要归属和认同。但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作为教师,应引导他们避开负能量、非主流群体,选择充满正能量的团队,这是教育者的使命。孩子们选择的团队直接影响他们三观的形成,与谁为伍直接影响他们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影响其发展的高度和深度。就如班上的“四人圈”,在我长期观察、认真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找他们单独谈话,成功“破圈”,继而又引导他们形成一个可以让自己能量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幸福感最大化的组合。在这个组合里,他们丰富自己的社群生活样态,良性认知自己与他人、世界的关系,从而内心丰盈,充满成长动力。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
其他文献
幼师基本功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很多幼兒园重视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北京一幼海晟实验园城市副中心园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用科学有趣的无结构方式引导幼儿提升音乐基础能力。  在游戏性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为避免节奏活动成为枯燥的技术训练,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幼儿的兴趣是第一位的,教师需要设计富有情感的活动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其次,节奏游戏需要幼儿多种感
期刊
植物界有一种“共生效应”,即某种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枯萎死亡,与另一种植物一起生长时,两者却都生机勃勃。植物的“共生效应”给予浙江省杭州市滨江第一小学以启示,让我们多了一重哲学思考:如何让处于共生系统中的成员获得更多的利益?结合学校管理实际,我们发现,让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是某位教师的个体能力,而是全体教师的整体实力。因此,寻找合理的团队发展评价模式是学校管理者首要探索的问题。  制定能激发人的主动性、
期刊
低年级“占坑”才能顺利进入高年级的培训班,进了头部教培机构的金牌班就等于拿到了民办校面谈的入场券,为了一个培训班名额全家上阵“疏通”渠道……日前,热播剧《小舍得》将补习班的剧场效应和“养娃难”展现得淋漓尽致。商业化、应试化、低幼化的课外补习,已经成了当前多少家庭面前绕不过去的大山,似乎孩子的校外教育途径,就只剩下补习这一条路。  当无休止的“补课风”愈演愈烈,如何从困境中寻找突围之道?如何理清校外
期刊
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孩子情感交织、知识增长和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时,家庭会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受到影响。对家庭教育来说,这既是对平时教育成果的一个检验,又是增进亲子感情、共同成长的一个契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对亲子相处方式和关系产生了影响。  为反映不同地区、情况的家庭所呈现的变化特点,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家长学习网共同发布《
期刊
他是青春美文作家,生活中的他自信乐观,温暖明媚;他也是倡导“灵性作文”的老师,用文字治愈了很多孤独的孩子。从青春文学起步,陈晓辉在字里行间展现着身边的风景、细微的生活、平凡的生命,陪伴孩子们将手中的笔时时指向内心。  心美,一切皆美  《教育家》:有生命力的作品尊重感性体验,真实且打动人心。近年来,您主张带孩子们写出有“灵性”的作文。引导孩子去发现每种生命的美的过程中,您认为最难的是什么?  陈晓
期刊
初二那年,我第一次从新闻上了解到少年班,当时就很心动。初三参加少年班考试时,纵然知道录取率非常低,我依然信心满满地进行了尝试。一方面,我意识到这是一次珍贵的机会。另一方面,父母对我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极为安心。事实证明,平稳的心态对于考试非常重要,我幸运地通过了少年班考试。  在少年班学习的六年,是一段美妙的旅程。西交大的少年班是“一考免三考(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没有升学的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
期刊
打开自主学习的“自然”开关  创办早培班以前,人大附中在超常儿童教育这条路上已经积累了二十余年的经验。彼时,刘彭芝校长关于早培班的想法是,彻底解放儿童的双手,看看效果究竟如何。  我们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课程设计的一道风景线,就是研修课的创设。开始是每周半天的自主研修课,后来改成两个完整的半天。表面来看,其他课程的时间减少了,不过按照七年学制来算,总体课时可以满足要求。全
期刊
扶贫扶智,从根源上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从娃娃抓起,保护经济困难家庭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家庭倾斜,是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必然和基本要求,更是教育扶贫行动的关键实践起点。  学前教育扶贫是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扶贫的重要起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
期刊
初次听到星火小学这个名字时,总让人联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这所“小而精致”的校园从内而外散发出儒雅之气,以丰厚的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涵养智慧。师资是践行办学理念的核心力量,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以及仁爱之心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和深度。在校长关红的带领下,北京市海淀区星火小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涌现出一批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他们眼中有星辰,心
期刊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根据2015年人口小普查数据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总数合计1.03亿,占全国儿童的38%。流动人口子女中有3426万是流动儿童,其中85%的儿童生活在城镇地区,占城镇儿童的1/5;与父母一方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