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342546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打破高考作文的思想禁区、呼唤高考作文的理性回归、重振高考作文的时代雄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高考作文针砭时弊的写作策略,以期对高中议论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考作文 议论文 针砭时弊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考场上“兵家必争之地”。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结束时,语文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提到的“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仍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确实令人担忧。柯汉琳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考生作文存在材料“老套化”与思维“低幼化”的问题。翻阅近几年的《广东高考年报》和高考作文评卷分析,我发现考生在议论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一味歌功颂德,歌唱善良,肤浅地说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平庸且毫无个性;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喜欢用一些老掉牙的例子,写那些古人古事,时代感不强。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考场作文的得分。针对目前写作出现的问题,我们今后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应该在立意的深刻和新颖上有所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针砭时弊;鼓励学生突破平庸、追求个性。我想对此作一些简要探讨,希望对高中议论文教学有所帮助。
  一、打破高考作文的思想禁区
  网上盛传的部分所谓“高考零分作文”,题材往往都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对争议很大的名人的恶搞、揭露社会黑暗面等内容。是不是考生写了以上“反面内容”就会得零分?柯汉琳教授否认了这种观点:“事实上,只要写得好,言之成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述就可以。”
  柯汉琳教授强调,考场作文针砭时弊也可拿高分,还举了今年的一篇作文为例。考生指出,有一些医生向病人索要红包,并将此视为“常识”。“考生提出要‘反常识’,这是对社会问题的暴露,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他表示,“这篇文章观点清楚,论述也完整,写得不错,还拿到了较高的分数。”
  从2009年广东高考阅卷总结来看,专家的态度十分鲜明,就是要提倡高考作文应突破禁区,消除顾虑。考生要敢于反思社会,指陈时弊,学会分析,求新求异,学会从事物内部找到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树立了对立面,从反面去想问题,敢于求异,就能提出更新的见解。如果想问题总是表面化、绝对化,议论一个事理时总是一个口径,一种模式,例行老套,不越方圆,作文的创新又如何谈起?
  作文要求思想健康,但要求思想健康,绝对不是不允许写社会的阴暗面。学生披露社会阴暗面,不应否定社会,使人泄气,而应针砭时弊,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是头脑清醒的人才有的认识,是有思想的表现。这样的文章与那些一味歌功颂德,肤浅地说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文章相比,不是有见地的表现吗?
  二、呼唤高考作文的理性回归
  有人将现在的学生作文戏称为“睁着眼睛说瞎话”,“闭着眼睛说梦话”。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学生作文正逐渐沦落为一种文字游戏,太多的虚浮与柔弱,让看惯了作文的教师们都不由得感叹,炎黄子孙自古以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道义感和使命感到哪里去了。
  古人非常重视文以载道的作用,认为文章应该具备针砭时弊的功用。明代文人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杨继盛在临刑前写下了一副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正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这种忧患情怀和牺牲精神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作家梁衡说:“夫人心之动,一则因利,二则因情。利之所在,情必所钟。于一人私利私情之外,更有国家民族的大利大情。”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写一点有磅礴正气、党心民情、时代旋律的黄钟大吕式的文章,反对“换一块尿布也能写上三千字的小情小景”。
  高考作文要肩负起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表现在思想立意上就是深刻透辟,能够揭示事物本质,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给人以启迪。要关注民生疾苦,要能以小见大,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做到深刻透彻。优秀的文章无不给人一种立意高远的感觉,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的文章势必流于千篇一律的陈俗。
  高考作文应表达对现实、对时代的深邃思考,表现高尚的审美情趣与大气的生命追求;而不应切入低级俗气之生活而津津乐道。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这个“意”立得如何,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三、重振高考作文的时代雄风
  在一些考生的作文中,陶潜、李白、苏轼等古人都是“考场万金油”,这样的作文看似很有韵味,其实空洞无物,人云亦云。我们写文章的本意,应该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可是,那些“古文”,丝毫没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没有一点韵味。为什么考生喜欢用一些老掉牙的例子,写那些古人古事?因为他们写不出自己的思想,写作文只是为了应付,企图以此得个高分罢了。如果每个学生都用这种方式写作文,那么就没了高考作文存在的价值了。
  回顾2009年全国高考18道作文试题,我们发现作文命题和现实斑斓多彩的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接近。其中4道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的作文命题备受大家好评,比如江西的“就兽首拍卖发表看法”,辽宁的“明星代言你怎么看”,江苏的“品味时尚”,以及天津的“我说九零后”。再看2010年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其特色各异的作文试题已成广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被媒体披露的10套作文题有5套和社会热点有关,比如清华大学的“电击治疗网瘾”、同济大学的“疑患甲流”等。
  语文教育专家认为,作文贴近社会热点已成潮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考生难以在考试中胜出。关注现实,心忧苍生,成为众多高校选拔人才的共识。
  重振高考作文的时代雄风就是要追求立意新颖,要求考生用敏锐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时代特点,感受时代气息。写议论文,要考虑命题主旨与当今时代在哪一点上契合,对目前社会问题,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什么认识。考生应做到:审题看时代,找到命题与当今时代扣合点;选择新材料,哪些时事热点内容可以运用;剖析社会问题,给文章打上时代的印记。
  四、探讨针砭时弊的写作策略
  针砭时弊的议论文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评论。首先,社会评论的论题应该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是现实生活中有普遍意义和人们关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同时,议论的“口子”要小,要能“小中见大”,要在复杂的问题中找一个重点进行突破。其次,社会评论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摆出它的表现和事实,揭示它的本质和要害,阐明它产生的原因、背景、带来的影响和后果,等等。要按照一个说理的逻辑,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近及远地将道理一层层地揭示出来。最后,社会评论要客观公正,辩证分析。
  1.关注社会民生,选好批评角度。
  “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考生写议论文要写身边事,论平常理,抒心中情,“不作无病之呻吟”;要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敏锐的发现能力,去关注底层人士和社会边缘人群,不要一味回避社会敏感尖锐话题。考生平时要多写时事评论,做好新闻的素材积累,对时事热点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是非评判。那么针砭时弊的素材范围都有哪些?我们可以积极关注以下内容:环境污染、金融危机、民族分裂、地区冲突、城乡差异、贫富悬殊、诚信缺失、假冒伪劣、道德沦丧、官员腐败、精神空虚、文化贫乏、传统遗失、风气恶化等。
  2008年上海考生一篇关注民生的高考作文获得满分的消息传出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多方反响。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视角独特。关注农民工的人很多,但是关注农民工子女的人却很少。这篇作文把思想深度用朴实的文字表现出来,字里行间透露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引发了阅卷者内心的共鸣。这位考生直面社会现实,不回避敏感尖锐话题,关注底层人士和社会边缘人群,似乎与讲政治的主流观不搭调,但只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批评现实的意义较大,阅卷老师都打出了高分。
  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大概意欲向考生传达“只要你努力,无论你是丑小鸭,还是灰姑娘,都会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去追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美好愿望。有位考生却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这双“特殊”的“隐形的翅膀”。他在作文中写道:“这是因为,作为北京的孩子,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而他们没有。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不必用力展翅就能在天空飞翔,这难道预示着,我一出生就是比同类更高贵的鸟儿?……”这篇犀利批判教育公平的高考作文,堪称满分作文的代表,读之令人震撼而心酸,也让人为作者的独特的观察视角击节叫好。
  2.反思社会弊病,加大批评力度。
  “嬉笑怒骂成文章,看似寻常见奇崛”。写议论文,如何体现出时代感?要考虑考场作文命题主旨与当今时代在哪一点上契合,对目前社会问题,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什么认识。考生可做到:审题看时代,找到命题与当今时代扣合点;选择新材料,文中材料内容是最近发生的事;引用流行语,给文章打上时代的印记。关注社会现实,能在题意范围内针对新闻事件或当下社会思潮发表看法,是值得推广的做法。考生在行文构思时必须跳出小我书写大我,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有的放矢,针砭时弊,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思辨、人文情怀和现实意义。
  2009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皈依那份敬畏》,是一篇被大家公认为最深刻的考场作文,比起那些写思乡、亲情和感恩主题的文章格调高了很多。面对物质利益的大潮下的文化颠覆、文化践踏,作者“不仅仅是愤世嫉俗”,而且“自我反思”,寻求心灵之根——敬畏“文化良知”,表现出一个善良人的“文化道义”。题目“皈依这份敬畏”,点亮了阅卷者的眼睛。
  2009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小作者面对鱼目混珠、眼花缭乱的图书市场,批判了当下流行的写书时尚,直击写书、出书中趋利虚荣的不良心态,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了青年学子鲜明的爱憎。尤为可贵的还是小作者这种原汁原味、实话实说的勇气,有感而发、针砭时弊的文风以及直面现实、关心现实的胆识。此篇文章的立意高人一筹,它避开绝大多数考生所选择的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的时尚表象,而另辟蹊径,透视了书籍出版的潜规则,告知大家,此类时尚污染文化,毒害青年。一种颇具忧患意识的人文情怀,洋溢在文字间。
  2009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重视常识》,以时事和身边的常见现象来作论据。例如上海商学院六女生火灾跳楼殒命,博士在斑马线上闯红灯,杭州的“70码”车祸,等等,并非他们不懂常识,而是因为常识太平常而被忽略,反而对种种违反常识的行为习以为常。这比起那些用牛顿从苹果落地悟出万有引力、伽利略的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为论据,更能说明常识之知易行难。
  3.培养思辨能力,把握批评尺度。
  针砭时弊,客观公正且一分为二,不走极端莫失偏颇。由于年龄、阅历、政治素养的局限,中学生针砭时弊往往会比较绝对化,甚至还会有失偏颇,这在作文考试中是大忌。关注现实、针砭时弊并不意味着愤世嫉俗,但体现辩证客观的眼光是一篇佳作必备的要素。
  (1)讽刺要分清对象。针砭时弊并不是对任何人或事都要讽刺。对假恶丑需要讽刺,需要无情地鞭挞,辛辣地嘲讽,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对真善美则要热情地讴歌,即使批评,也是与人为善,“道是无情却有情”。
  (2)立意要是非分明。应遵循的批评原则是保护经典而非颠覆经典,传承文明而非践踏传统,尊重人权而非侮辱人格,坚守道德而非违背道德,忠于历史而非否定历史,捍卫尊严而非精神亵渎。
  (3)思想要守住底线。立意不要和公共道德观相悖,不可触碰法律道德底线、传统文化底线、宗教信仰底线。考生的价值观和老师的价值观相冲突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这一点可能会影响评分。评卷老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以个人的喜好来判分,但考生在行文时,还是应遵守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起码不要超出社会道德的底线。所以,为了避免损失,考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标新立异而令立意和公认的道德准则相悖甚至格格不入。
  写针砭时弊类的文章,考生要注意积极全面地看问题。议论文确定观点,既要揭开社会的疮疤,又要让人看到希望;实事求是看问题,不任意夸大事实,不随意编造;要有真情实感,不要玩世不恭;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其他文献
摘 要: 器乐走进音乐课堂,是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培养音乐才华,促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音乐课堂 器乐教学 表现能力    何谓“器乐教学”?在音乐课堂上教学生用乐器来演奏音乐,用乐器来表现音乐就是器乐教学。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
摘 要: 选修教材的教学目的在于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史记》是我国史学与文学的瑰宝,如何在课堂中充分展示其魅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领略其风采,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史记〉选读》 选修 教学安排 教材使用    一、关于选修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学科课程由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组成。其中必修课程主要体现课程的基础性
“躬行大地、翻山越岭、只为遇见疗愈生命的中国智慧。”纪录片《本草中华》第二季以世间草木菁华为材,以中医理论积淀为引,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骨,为中医药文化的前世今生留下影像史志。《本草中华》系列是首部登陆一线卫视“930”黄金档的纪录片,也是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影像使者,曲高而和不寡,行止处必有邻,彰显了当代纪录片行为价值和文化传播使命。本片将中医药文化拆解为问药、行医、悟道三个层次,将草木生息的
摘 要: 宋词之魅力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它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还有浓厚的感伤美,深挚的恋情美和本色的柔婉美。它的魅力无法言喻,只能斑其一角。它就像是一朵美不胜收的花,不仅是文学史上的奇葩,也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相遇。  关键词: 宋词 魅力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感伤美 恋情美 柔婉美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摘 要: 本研究以南京八所高校(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各两所)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试图探讨高校文学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当代大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文学社团了解甚少,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功利化倾向严重。同时,由于没有时间,很少有学生参加文学社团,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文学社团的日渐式微。当代大学生应该明确,参加文学社团有助于自身文学素养的培养。 
摘 要: 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的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在文化史课程教学中,本文作者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史学精神,培养学生爱好诗词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动手的思辨能力,通过这种历史的濡染与净化,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与素质,让他们真正学会做
摘 要: 关于《滕王阁序》的主题意蕴,历来文论较少详述。王勃既是才子,亦不失为哲人,《滕王阁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情思心志,而此篇作为王勃的绝笔之唱,意蕴深刻,值得深究。  关键词: 王勃 《滕王阁序》    关于《滕王阁序》的主题意蕴,苏教版教参中未曾过多涉及,而历来各种评论中关涉此点时,也常常仅以一句“作者在文章中借饯宴,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生动鲜明、流光溢彩的秋景图,同时抒发了作者虽怀才不遇,
摘 要: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虽然采用纪实手法拍摄,力求客观公正地呈现“天水围灭门惨案”的真相,但是由于影片文本本身所表现的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和主题的深刻性,而使得对它的多层次解读变得可能与合理。文章将分别从社会学和个体的人的角度对影片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力求挖掘出隐含在文本表面之下的寓意。  关键词: 许鞍华 社会 隐喻 香港 欲望 天水围    当
摘 要: 目前,在许多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都开展了高雅音乐进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强烈的高雅音乐热潮。但在以注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高雅音乐选修课是否具有必要性,是众多教师和学生讨论的话题。本文认为,在高职院校开设高雅音乐选修课,尽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教学也存在许多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高雅音乐 高职院校 普及化教育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使学生形成有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以《那树》一课教学为例,对如何营造和谐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那树》 和谐课堂 自主 合作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巩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