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画面一:黑龙江哈尔滨市一位13岁少年,因玩网络游戏始终不能通关,竟剪断自家煤气管线欲自杀,幸被及时发现没酿成大祸;社会画面二:河南省内乡县一初中女生,因老师不让上课,感觉“丢脸丢死了”,喝下剧毒农药“百草枯”,欲寻短见;社会画面三:天津市河北区一名男青年因琐事和父亲发生争执,一时激动竟爬上五楼阳台欲轻生……,这一幕幕画面令人唏嘘不已,其虽不是病态,但它也不是个别现象,映射出了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心里承受力脆弱的问题,折射出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欠缺及其必要性。作为一名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本人结合工作实践,浅谈关于幼儿挫折教育的看法,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着困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当下,对幼儿开展挫折教育具有现实要求和深远意义。
1.社会的竞争和挑战无处不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处于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之中,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之下,充满竞争与挑战将是一种社会常态,在生存、生活和发展中遭遇挫折和困难在所难免。孩子作为未来的希望,让人充满期待,随其逐渐成长,走出家庭,走出学校,最后都要到社会这个大海中去弄潮的。时代的发展和特点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求具备一定的独立性、韧性和耐挫品质。
2.形成完善人格的必备课程
优秀人格包括:有理想、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意志力、自信心、诚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也包括有特长,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耐挫心理承受力等。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对以后能否适应社会环境,承受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前教育阶段,不但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培养能力,尤其是抗挫能力,培育坚韧的人格品质,才能使孩子胜任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
3.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另一方面,挫折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同时它能磨练人的意志,使其更加成熟、坚强,并激励人发奋努力,从逆境中奋起。正是基于挫折具有两重性,我们要趋利避害,通过挫折教育,使人获得自我调适、抗挫耐挫的能力,为今后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从幼儿挫折教育的现状来看,不管是家庭、幼儿园,还是社会层面,均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家庭教养方法失当、幼儿园教育理念偏差、社会舆论氛围不浓等。
1.家庭的教养方法欠妥
目前,我们很多家庭结构是“4-2-1”模式,独生子女较多,往往是六个人围着一个人转,家长中存在着一种不利倾向,认为: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又是独根苗,怎么也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受到挫折,因此,尽量从各方面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包括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代替他们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即使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这种观念也很普遍。此举看似呵护有加,实则后患无穷,容易使孩子丧失独立人格,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不敢面对困难,难以承受失败。
2.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欠优
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多年,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和现有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存在偏颇。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所有幼教单位和老师的共同心愿,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培育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的教育目标,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体、智、德、美诸方面的理解不够全面,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等倾向仍较为明显,尤其是对幼儿的应对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幼儿应对挫折能力普遍较差。
3.社会的教导氛围欠缺
目前,关于挫折教育这一领域,不管是作为课题还是话题,我们整个社会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共识,更未建立体系,社会上关于挫折教育的舆论氛围不浓、导向也不明晰,关于挫折教育的论述、宣传也是偶尔见诸于报端,挫折教育施行更多是处于纸上谈兵阶段和无意为之状态。相反,“幸福教育”“阳光教育”等时尚名词术语正占领舆论阵地,很容易引起共鸣,而我们所提的“挫折教育”并没有多少市场,应者寥寥。因此,挫折教育的落地生根还欠缺社会这块肥沃的土壤。
三、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意义非凡,现实中又存在诸多不足,我们要立足实际,根据幼儿的成长规律,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挫折教育,促使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西方教育界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適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这一观点应该引起大家重视、深思,如今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提升,环境变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在变化。对于孩子的教育培养,不管是家庭、教学单位还是社会,呵护型、保障型的培育倾向明显增强,这无可厚非,但是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条件怎样改善,具有独立自信、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抗挫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其正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所必须的。但是抗挫耐挫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我们必须要科学理性认识,特别是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心理成型的重要造模期,施之于“挫折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准确地把握挫折教育的内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让孩子吃吃苦、受受累,或是等同于“惩罚教育”,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化,内化为一种孩子面对挫折、应对挫折的能力。
(二)施行适宜教育方法
榜样示范。幼儿最喜欢模仿,也是容易受暗示,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身教胜于言传。因此,成人碰到困难和挫折时,要以实际行动示范给幼儿看,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困难。情景创设。根据幼儿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难度适中、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障碍,让孩子去面对,提高孩子应对困难的能力,同时感受凭己之力解决问题时所带来的幸福感。在孩子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要给予鼓励、引导,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随机教育。现在的孩子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极少经历风吹雨打,即使生活中碰到困难和挫折,成人一般不会让孩子去认知,更别提去感受。我们要见逢插针,就地取材,“狠下心”让孩子去感受和经历,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学会分析、调适和应对,而不是仅仅停留感受层面。
(三)家、园、社会共育
幼儿挫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社会、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的实施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家庭、幼儿园,家长、老师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共识。作为家长应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家长要抓住日常生活的契机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增强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幼儿园要把挫折教育纳入议事日程、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理解挫折教育的本质,正确认识自己在挫折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挫折教育,避免出现家庭教育抵消幼儿园教育作用的现象。社会层面,最强大的是舆论力量,要通过广播、报刊、影视等宣传媒介,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营造良好的挫折教育氛围,促使家庭、幼儿园、社会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一、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着困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当下,对幼儿开展挫折教育具有现实要求和深远意义。
1.社会的竞争和挑战无处不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处于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之中,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之下,充满竞争与挑战将是一种社会常态,在生存、生活和发展中遭遇挫折和困难在所难免。孩子作为未来的希望,让人充满期待,随其逐渐成长,走出家庭,走出学校,最后都要到社会这个大海中去弄潮的。时代的发展和特点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求具备一定的独立性、韧性和耐挫品质。
2.形成完善人格的必备课程
优秀人格包括:有理想、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意志力、自信心、诚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也包括有特长,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往沟通能力,耐挫心理承受力等。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对以后能否适应社会环境,承受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前教育阶段,不但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培养能力,尤其是抗挫能力,培育坚韧的人格品质,才能使孩子胜任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
3.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另一方面,挫折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同时它能磨练人的意志,使其更加成熟、坚强,并激励人发奋努力,从逆境中奋起。正是基于挫折具有两重性,我们要趋利避害,通过挫折教育,使人获得自我调适、抗挫耐挫的能力,为今后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从幼儿挫折教育的现状来看,不管是家庭、幼儿园,还是社会层面,均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家庭教养方法失当、幼儿园教育理念偏差、社会舆论氛围不浓等。
1.家庭的教养方法欠妥
目前,我们很多家庭结构是“4-2-1”模式,独生子女较多,往往是六个人围着一个人转,家长中存在着一种不利倾向,认为: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又是独根苗,怎么也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受到挫折,因此,尽量从各方面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包括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代替他们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即使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这种观念也很普遍。此举看似呵护有加,实则后患无穷,容易使孩子丧失独立人格,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不敢面对困难,难以承受失败。
2.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欠优
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多年,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和现有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存在偏颇。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所有幼教单位和老师的共同心愿,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培育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的教育目标,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体、智、德、美诸方面的理解不够全面,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等倾向仍较为明显,尤其是对幼儿的应对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幼儿应对挫折能力普遍较差。
3.社会的教导氛围欠缺
目前,关于挫折教育这一领域,不管是作为课题还是话题,我们整个社会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共识,更未建立体系,社会上关于挫折教育的舆论氛围不浓、导向也不明晰,关于挫折教育的论述、宣传也是偶尔见诸于报端,挫折教育施行更多是处于纸上谈兵阶段和无意为之状态。相反,“幸福教育”“阳光教育”等时尚名词术语正占领舆论阵地,很容易引起共鸣,而我们所提的“挫折教育”并没有多少市场,应者寥寥。因此,挫折教育的落地生根还欠缺社会这块肥沃的土壤。
三、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意义非凡,现实中又存在诸多不足,我们要立足实际,根据幼儿的成长规律,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挫折教育,促使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西方教育界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適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这一观点应该引起大家重视、深思,如今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提升,环境变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在变化。对于孩子的教育培养,不管是家庭、教学单位还是社会,呵护型、保障型的培育倾向明显增强,这无可厚非,但是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条件怎样改善,具有独立自信、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抗挫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其正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所必须的。但是抗挫耐挫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我们必须要科学理性认识,特别是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心理成型的重要造模期,施之于“挫折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准确地把握挫折教育的内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让孩子吃吃苦、受受累,或是等同于“惩罚教育”,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化,内化为一种孩子面对挫折、应对挫折的能力。
(二)施行适宜教育方法
榜样示范。幼儿最喜欢模仿,也是容易受暗示,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身教胜于言传。因此,成人碰到困难和挫折时,要以实际行动示范给幼儿看,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困难。情景创设。根据幼儿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难度适中、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障碍,让孩子去面对,提高孩子应对困难的能力,同时感受凭己之力解决问题时所带来的幸福感。在孩子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要给予鼓励、引导,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随机教育。现在的孩子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极少经历风吹雨打,即使生活中碰到困难和挫折,成人一般不会让孩子去认知,更别提去感受。我们要见逢插针,就地取材,“狠下心”让孩子去感受和经历,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学会分析、调适和应对,而不是仅仅停留感受层面。
(三)家、园、社会共育
幼儿挫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社会、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的实施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家庭、幼儿园,家长、老师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共识。作为家长应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家长要抓住日常生活的契机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增强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幼儿园要把挫折教育纳入议事日程、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理解挫折教育的本质,正确认识自己在挫折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挫折教育,避免出现家庭教育抵消幼儿园教育作用的现象。社会层面,最强大的是舆论力量,要通过广播、报刊、影视等宣传媒介,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营造良好的挫折教育氛围,促使家庭、幼儿园、社会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