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一般是靠言语交流来实现的。只有坚持互动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课堂,需要众多学生参与进来,产生语言的碰撞、思维的火花,成为“百家讲坛”。因此,口语交际课实际上是发展学生的口才、心理、文化、修养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口语交际;“挖”;人文性;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从头到尾、分分秒秒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一个都不能“埋”。有关资料表明,在人们的日常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运用得更直接、更广泛,因而更具有实用价值。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唤起了一线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
一、口语交际课,在教材编排上有怎样的特点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有口语交际练习,与每组专题的内容有关。教材在口语交际的编排上努力体现了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总体要求和阶段要求。各年级口语交际在编排上也有发展变化。随着年级的不同,口语交际的具体安排也有不同。
(一)低段口语交际
要求学生练习用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写话,将口语交际和写话结合在一起。如:一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我该怎么办”;二年级“奇妙的动物世界”“大家都来帮帮他”,等等。
(二)中段口语交际
从中年级开始,有综合性学习的单元,口语交际成为其综合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话题,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安排“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语文园地六“感谢与安慰”等多项活动。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表自己感想与看法的能力,例如“我看到了……”等。
(三)高段口语交际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段儿童的思维逐渐成熟,对人物、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介于此,高段的口语交际,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如五年级下册“说一件感动的事”“聊聊热门话题”等。同时,根据新课标中“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发言”一则的要求,训练学生的交流应变能力,例如“我是小小推销员”等。
虽然,各年级段口语交际的要求各有不同,但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安排了跟儿童生活很贴近的话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那我们如何来把口语交际课“挖出来”?
二、从学生“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口语交际课更是学生语言往来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根据学生各自的不同特点入手,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性,让表达意愿这种外部作用的行为内化为学生主体参与的源动力,让口语交际课成为“百家讲坛”。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达意愿强烈、属于活泼外向型;一类属于表达惰性强的沉闷内向型。前者主动性强烈,课堂表现活跃,但有时急于求成,往往没有思考成熟就急于发言,宜冷静处理;后者虽“耻”于表达,但本身素质可造,相比活泼开朗型,沉闷内向型的学生思考问题更仔细,往往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表现,需要老师多多鼓励。
三、从老师“挖”
如何让学生喜欢口语交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口语交际是快乐的。有研究表明,当人觉得快乐时,会有产生与别人分享、向别人表达的内心需求。那如何能使 “口语交际是快乐的”?这需要从教师自身入手。一位优秀的教师好比以为武林高手,武术讲求“剑宗”和“气宗”,教学亦是如此。
(一)外练“剑宗”——幽默感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说话风趣,谈吐幽默,无形中形成一种亲切随和的魅力,这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
(二 )内练“气宗”——文化涵养
仅仅具有幽默感是不够的,“剑宗”只是技巧、招式,真正要练好“武术”,还需要“气宗”——底蕴和内涵。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參禅,教师练“气宗”便是多看书。我们是教书人,怎能不读书?读书能使我们走进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使我们对世界、价值观有更新、更高的认识,这对口语交际课的意义极大。“口语交际”是学生对于交际话题的独自理解,由于学生人生阅历的不足,有时会出现认识的偏颇和片面,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待事物、正确表达,这需要教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课实际上是发展学生的心理、文化、谈吐、内涵等综合素质。这也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学生的内在心理、教师的自身涵养、课程的人文理念。从这两点入手,将口语交际课“挖”出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语感意识。口语交际应渗透学生的外在语言能力和内在文化内涵,经过“细水长流”的口语交际训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交际能力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口语交际一言堂,人人参与百家讲”,最终使祖国的下一代具备优雅的谈吐、流利的口才。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 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
[2]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编辑:龙贤东)
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课堂,需要众多学生参与进来,产生语言的碰撞、思维的火花,成为“百家讲坛”。因此,口语交际课实际上是发展学生的口才、心理、文化、修养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口语交际;“挖”;人文性;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从头到尾、分分秒秒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一个都不能“埋”。有关资料表明,在人们的日常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运用得更直接、更广泛,因而更具有实用价值。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唤起了一线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
一、口语交际课,在教材编排上有怎样的特点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有口语交际练习,与每组专题的内容有关。教材在口语交际的编排上努力体现了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总体要求和阶段要求。各年级口语交际在编排上也有发展变化。随着年级的不同,口语交际的具体安排也有不同。
(一)低段口语交际
要求学生练习用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写话,将口语交际和写话结合在一起。如:一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我该怎么办”;二年级“奇妙的动物世界”“大家都来帮帮他”,等等。
(二)中段口语交际
从中年级开始,有综合性学习的单元,口语交际成为其综合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话题,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安排“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语文园地六“感谢与安慰”等多项活动。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表自己感想与看法的能力,例如“我看到了……”等。
(三)高段口语交际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段儿童的思维逐渐成熟,对人物、事件有了自己的看法。介于此,高段的口语交际,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如五年级下册“说一件感动的事”“聊聊热门话题”等。同时,根据新课标中“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发言”一则的要求,训练学生的交流应变能力,例如“我是小小推销员”等。
虽然,各年级段口语交际的要求各有不同,但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安排了跟儿童生活很贴近的话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那我们如何来把口语交际课“挖出来”?
二、从学生“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口语交际课更是学生语言往来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根据学生各自的不同特点入手,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性,让表达意愿这种外部作用的行为内化为学生主体参与的源动力,让口语交际课成为“百家讲坛”。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达意愿强烈、属于活泼外向型;一类属于表达惰性强的沉闷内向型。前者主动性强烈,课堂表现活跃,但有时急于求成,往往没有思考成熟就急于发言,宜冷静处理;后者虽“耻”于表达,但本身素质可造,相比活泼开朗型,沉闷内向型的学生思考问题更仔细,往往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表现,需要老师多多鼓励。
三、从老师“挖”
如何让学生喜欢口语交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口语交际是快乐的。有研究表明,当人觉得快乐时,会有产生与别人分享、向别人表达的内心需求。那如何能使 “口语交际是快乐的”?这需要从教师自身入手。一位优秀的教师好比以为武林高手,武术讲求“剑宗”和“气宗”,教学亦是如此。
(一)外练“剑宗”——幽默感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说话风趣,谈吐幽默,无形中形成一种亲切随和的魅力,这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
(二 )内练“气宗”——文化涵养
仅仅具有幽默感是不够的,“剑宗”只是技巧、招式,真正要练好“武术”,还需要“气宗”——底蕴和内涵。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參禅,教师练“气宗”便是多看书。我们是教书人,怎能不读书?读书能使我们走进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使我们对世界、价值观有更新、更高的认识,这对口语交际课的意义极大。“口语交际”是学生对于交际话题的独自理解,由于学生人生阅历的不足,有时会出现认识的偏颇和片面,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待事物、正确表达,这需要教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课实际上是发展学生的心理、文化、谈吐、内涵等综合素质。这也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学生的内在心理、教师的自身涵养、课程的人文理念。从这两点入手,将口语交际课“挖”出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语感意识。口语交际应渗透学生的外在语言能力和内在文化内涵,经过“细水长流”的口语交际训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交际能力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口语交际一言堂,人人参与百家讲”,最终使祖国的下一代具备优雅的谈吐、流利的口才。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 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
[2]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