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言潜入心?润物细无声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学的效果取决于良好的课堂氛围,而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如下建议: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情感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语文课堂教育的灵魂,它对语文课堂教学起着重大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情感因素对语文课堂教学作用的浅析,突出情感的重要性和灵魂作用。
  【关键词】情感;课堂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话虽是从治学的角度谈的,但对于语文教学同样有深刻的启示。如何使学生观念转变,由把语文当作一门知识课程学习转向对情感的体验,心理的融洽,思想的净化与督导,应该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所以我们必须注重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而教师的情感引导显得尤其重要。
  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职业情感的重要标志。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控制自己的不好情绪,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时刻以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行为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激情,虽然教师不能每时每刻保持充足的精力,但只要我们怀着对学生深深的爱,怀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我们就能在进入课堂的那一刻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充满激情与活力。有了这种对学生的热爱,在课堂教学中就更能以情动人,打动学生的心,让他们产生共鸣,受到熏陶,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对文本的情感
  教材是有情的,需要教师去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中外文学史上的名篇,这些作品本身就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作品,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或慷慨激昂,或沉稳细腻,或抑郁悲凉。在教学中要深入剖析作品,挖掘作者创作时的一种内心感受,使自己深入到作品,深刻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文本所表达出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造成教师在台上毫无激情地讲,学生在台下毫无生气地听。现在的学生生活大多局限于家庭、学校之间,接触事物较少,阅历不够丰富,生活面狭窄,生活单一,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比较片面,不能独立地去深入理解课文,或者理解不够全面,理解错误,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加以引导。但如果我们的教师都没有深入了解课文中的情感,就不能把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信息和情感传达给学生,更谈不上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造成语文课堂教师毫无激情地知识讲解,学生毫无生气地听,安心地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记录者”的现状。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地解读文本,透彻地理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为构造活力课堂创造条件。
  在讲授高中课文《想北平》的时候,教师如果仅仅借助教参,把老舍先生对北平的爱讲述出来,可以想象学生是很难对教师的讲述和文本产生过共鸣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很少有长时间远离家乡的经历,很难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身处异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真挚的感情。这时老师的引导作用就很明显地凸显出来。本人在课前查阅了很多关于老舍先生的生平和经历,知道了老舍对北京深厚的感情,老舍一生在北平生活了四十多年,但是在他创作的时候大多是不在北平的,因此老舍对北平是相当熟悉的,对北平的情感也是非常浓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本人再结合自己在异乡的求学经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作者“真想念北平啊”的真切感情。通过讲授课堂学习效果得到增强,而这都得益于本人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文本的解读。
  三、教师使其情感发挥作用的能力
  以上我们提到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都深深地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但是仅仅拥有这些情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教师是否能够将这种情感彻底地表露出来,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来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拥有运用情感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能力,这种能力离不开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的积累。要想运用情感并使其发挥作用,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例如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语言包括教师的朗读,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简单的示意等等,只要是包含着教师感情的,都会对学生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用教学语言,以富有情感的、生动形象的、美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觉得课堂生动有趣,喜欢学,愿意学,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本人在讲授《相信未来》这首当代诗歌时就充分利用了教学语言。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更重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以怎样的面貌去面对是至关重要的,这首诗歌旨在教育学生在困境面前也要乐观地面对,相信未来。通过本人简单的背景描述,学生只是停留在感知的阶段,并没有对课文表现出特别的兴趣,然后本人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想象作者在“文革”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仍然能够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富有深情地朗诵这首诗歌。朗读赢得了学生的掌声和肯定,吸引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意境的学习。最后本人用自己真实的语言结合自己真实的经历告诉学生“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的重要,大多数学生都被真切地讲述所感染,并表达着自己的决心。这样,这节课就取得了很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教师可以更多地借助于多媒体音乐、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人为地制造一种场景或氛围,再现美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享受美的同时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李浴华.论语·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李春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学科蕴含的人文性、思想性与品社学科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融通性,来自语文学科的营养有助于品社教学,主题相同的品社内容又是语文主题阅读的补充与延展。语文和品社课对学生的思想熏陶又可以在班会课上得到及时、全面的落实和反馈。因此,将这三门主题接近、价值取向统一的学科进行有效整合,使课程资源优势互补,达到丰富教学资源、节约教学时间的目的,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的学习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学好拼音,学生才能开始识字与练习普通话的学习,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拼音教学的学段目标。因此,为了给学生在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学情状况、教学方式等提高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习作教学恰恰又是很多语文教学的短板。如何优化教学方法,让高中习作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本文略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高中习作;生活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阅读量不够,知
【摘要】名著阅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教学中我们会尴尬地发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试  以《呼兰河传》的教学为例,从“广泛涉猎,厚积薄发;激发潜能,有效阅读”这两个方面来谈谈让名著走进初中课堂,教师可以有何作为。  【关键词】名著阅读 ;课堂 ;教师作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七至九级
【摘要】语文具有情感丰富、涵盖面广等特性,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对于单一学科有着拔高作用,同时还可影响其他学科思维水平的进步。初中语文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任,需衔接小学语文内容,为高中语文的顺利开展做铺垫。而作文能力的停滞不前,常作为初中时期的学习障碍制约着整体语文能力的进步。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现实的写作困境,分析其发生规律,对症下药地探索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写作能力的循序渐进,促进教
【摘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应用文写作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担当起学习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担当起应用文写作中的主角地位,而非被动学习。因此,应该尝试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效率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自主学习;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增强应用文写作效果的有效途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探究有效的教学措施。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阅读能力培养上,老师需要采取科学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加强识字能力的前提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巩固字词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但是纵观学生的语文作文创作成果,发现很多学生都不能够在写作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而缺少真情融合的作文是无法感動自己和他人的,进而降低了作文的整体质量。为了有效消除学生的这一作文创作缺陷,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文章创作的过程当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现感性和理性思维的统一,抒发自己对所见所闻的真实感受。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真情融合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个体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其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使用情景式教学法,寻求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理论解读  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
【摘要】在阅读过程中,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阅读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加强与文本的沟通、对话,提高阅读效率。批注式阅读是指使用特定的文字或者符号将自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感想等记录下来,这是一种主动探究式的阅读方式。《课程标准》目标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建议中也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