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呼吸道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气管切开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高压氧舱治疗,并给予科学的舱内呼吸道护理,分析其疗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高压氧舱治疗和呼吸道的護理后,53例患者的意识逐渐清醒,意识得到基本恢复;11例患者因为在治疗中存在痰量增多、过热和血压不稳和精神状态不佳等状况,最终停止高压氧舱治疗。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予以细致科学的呼吸道护理,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气管切开;高压氧舱;呼吸道;护理
3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96-02
高压氧疗为一类特殊的治疗方法,可应用于脑出血、各类颅脑疾病,以及颅脑术后昏迷的治疗,经权威临床证明,其疗效显著。但由于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处于高气压的环境之下,并且对于昏迷、危重并伴有气管插管,或是气管切开的患者,较容易发生并发症,需医护人员的全程陪同。因此,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对应用高压氧舱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和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气管切开患者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6-76岁,平均年龄(40±9.34)岁。所有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均低于6分。所有患者中39例为重型脑外伤,25例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在入院后,由于气道内存有分泌物,或是呼吸道不畅,故行气管切开治疗,并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均应用高压氧舱实施辅助性治疗。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治疗的高压氧舱为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时所选的压力为0.2MPa,并于稳定氧舱中吸入纯氧35′×2。在治疗中,留出5分钟间隙,用于吸收空气,并缓慢的对其进行各20分钟的加压和减压,1次/天,每个疗程为12天。
1.3护理方法
1.3.1高压氧舱的治疗前准备在患者正式的进入治疗之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其中舱室的准备为首要工作,并需保证舱内的干净整洁。为此,要求护理人员每天均需对氧舱实施空气消毒处理,地板用1/1000消佳净拖擦消毒。另外,还需准备好对应的急救物品。并将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瓶连接好,准备好湿化液、冲洗液和无菌手套。
1.3.2患者入舱前的护理患者在进入舱内治疗之前,需充分吸净痰液,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对气管切口处予以换药处理,之后应用4层无菌纱布将切口盖住。并采用含有生理盐水的湿纱布,将气管导管外口盖住。同时,在将气管套管的气囊中的空气抽出,再注入灌入生理盐水4-5毫升,还需保证气管的外套管与周围的组织间不存在缝隙。另外,可为患者注射阿托品0.5mg,防止患者在高压氧的刺激作用下,增加呼吸道内分泌物。
1.3.3舱内护理在实施舱内护理时,首要的问题为吸氧护理。通常情况下,因为患者处在昏迷的状态之下,并且不能够为其佩戴面罩,发挥吸氧功能。因此,患者大多吸氧可通过万向接头连接气管导管外口实现吸氧。该方法的应用,不但能够替代面罩进行吸氧,同时可较好的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有利于相应的护理操作,具有安全、高效的吸氧功能。其次,应注重呼吸道的护理。因为保证患者通畅的呼吸道,是确保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通常,患者在分泌较多的分泌物之后,需予以及时的吸痰护理,将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有效的清除,进而促使其能够较好的吸入氧气。但需注意的是,在吸痰开始之前,将万向接头与气管套管外口分开,供氧状态暂停,方能进行相应的吸痰操作。吸痰完成后,再为患者继续供氧,以免氧舱内氧浓度升高,产生不安全的因素。另外,护理人员在实施吸痰操作时,应注重动作的准确性,不能够将吸痰管过深的插入,需边吸边退,并保证每次运作控制在10s-15s之内,先实施气道口的吸痰,然后进行口腔和鼻腔的吸痰。最后,在患者出舱之后,需将气囊中的生理盐水抽出,同时注入6-10毫升空气,连接气囊测压表,使气囊压力在25-30cmH2O安全有效范围,保证气管的外套管与周围的组织间不存在缝隙,以免脱出。
2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高压氧舱治疗和呼吸道的护理后,53例患者的意识逐渐清醒,能够进行简单问题的回答,并且在他人搀扶下可行走;11例患者因为在治疗中存在痰量增多、过热和血压不稳和精神状态不佳等状况,最终停止高压氧舱治疗。
3讨论
予以患者高压氧舱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原理主要实现血氧分压,以及提高血氧的含量,进而增加血液含氧量,以及组织当中的储氧量,进而对脑组织中的局部缺血缺氧情况进行改善,并促使脑水肿的症状减轻,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其觉醒,在此基础上,促使患者配合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需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及时的将患者气道内的痰液排除,是促进气管切开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护理过程中,应对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和压力进行较好的掌握,并且详细的观察患者的各类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进而做好各阶段的护理。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过高压氧舱治疗和呼吸道的护理后,53例患者的意识逐渐清醒,意识得到基本恢复,能够进行简单问题的回答,并且在他人搀扶下可行走;11例患者因为在治疗中存在痰量增多、过热和血压不稳和精神状态不佳等状况,最终停止高压氧舱治疗。其结果表明,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观察极为重要,不但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并能够有效的增进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予以细致科学的呼吸道护理,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进而促进患者的健康,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佘爱红,朱虹.高压氧舱内两种气道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2,3(32):147-148.
[2]张玮,王君.气管切开危重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3(8):157-158.
[3]时春华,王晓红,阎冰,孙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2,2(12):109-110.
【关键词】气管切开;高压氧舱;呼吸道;护理
3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96-02
高压氧疗为一类特殊的治疗方法,可应用于脑出血、各类颅脑疾病,以及颅脑术后昏迷的治疗,经权威临床证明,其疗效显著。但由于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处于高气压的环境之下,并且对于昏迷、危重并伴有气管插管,或是气管切开的患者,较容易发生并发症,需医护人员的全程陪同。因此,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对应用高压氧舱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和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气管切开患者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6-76岁,平均年龄(40±9.34)岁。所有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均低于6分。所有患者中39例为重型脑外伤,25例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在入院后,由于气道内存有分泌物,或是呼吸道不畅,故行气管切开治疗,并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均应用高压氧舱实施辅助性治疗。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治疗的高压氧舱为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时所选的压力为0.2MPa,并于稳定氧舱中吸入纯氧35′×2。在治疗中,留出5分钟间隙,用于吸收空气,并缓慢的对其进行各20分钟的加压和减压,1次/天,每个疗程为12天。
1.3护理方法
1.3.1高压氧舱的治疗前准备在患者正式的进入治疗之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其中舱室的准备为首要工作,并需保证舱内的干净整洁。为此,要求护理人员每天均需对氧舱实施空气消毒处理,地板用1/1000消佳净拖擦消毒。另外,还需准备好对应的急救物品。并将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瓶连接好,准备好湿化液、冲洗液和无菌手套。
1.3.2患者入舱前的护理患者在进入舱内治疗之前,需充分吸净痰液,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对气管切口处予以换药处理,之后应用4层无菌纱布将切口盖住。并采用含有生理盐水的湿纱布,将气管导管外口盖住。同时,在将气管套管的气囊中的空气抽出,再注入灌入生理盐水4-5毫升,还需保证气管的外套管与周围的组织间不存在缝隙。另外,可为患者注射阿托品0.5mg,防止患者在高压氧的刺激作用下,增加呼吸道内分泌物。
1.3.3舱内护理在实施舱内护理时,首要的问题为吸氧护理。通常情况下,因为患者处在昏迷的状态之下,并且不能够为其佩戴面罩,发挥吸氧功能。因此,患者大多吸氧可通过万向接头连接气管导管外口实现吸氧。该方法的应用,不但能够替代面罩进行吸氧,同时可较好的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有利于相应的护理操作,具有安全、高效的吸氧功能。其次,应注重呼吸道的护理。因为保证患者通畅的呼吸道,是确保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通常,患者在分泌较多的分泌物之后,需予以及时的吸痰护理,将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有效的清除,进而促使其能够较好的吸入氧气。但需注意的是,在吸痰开始之前,将万向接头与气管套管外口分开,供氧状态暂停,方能进行相应的吸痰操作。吸痰完成后,再为患者继续供氧,以免氧舱内氧浓度升高,产生不安全的因素。另外,护理人员在实施吸痰操作时,应注重动作的准确性,不能够将吸痰管过深的插入,需边吸边退,并保证每次运作控制在10s-15s之内,先实施气道口的吸痰,然后进行口腔和鼻腔的吸痰。最后,在患者出舱之后,需将气囊中的生理盐水抽出,同时注入6-10毫升空气,连接气囊测压表,使气囊压力在25-30cmH2O安全有效范围,保证气管的外套管与周围的组织间不存在缝隙,以免脱出。
2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高压氧舱治疗和呼吸道的护理后,53例患者的意识逐渐清醒,能够进行简单问题的回答,并且在他人搀扶下可行走;11例患者因为在治疗中存在痰量增多、过热和血压不稳和精神状态不佳等状况,最终停止高压氧舱治疗。
3讨论
予以患者高压氧舱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原理主要实现血氧分压,以及提高血氧的含量,进而增加血液含氧量,以及组织当中的储氧量,进而对脑组织中的局部缺血缺氧情况进行改善,并促使脑水肿的症状减轻,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其觉醒,在此基础上,促使患者配合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需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及时的将患者气道内的痰液排除,是促进气管切开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护理过程中,应对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和压力进行较好的掌握,并且详细的观察患者的各类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进而做好各阶段的护理。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过高压氧舱治疗和呼吸道的护理后,53例患者的意识逐渐清醒,意识得到基本恢复,能够进行简单问题的回答,并且在他人搀扶下可行走;11例患者因为在治疗中存在痰量增多、过热和血压不稳和精神状态不佳等状况,最终停止高压氧舱治疗。其结果表明,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观察极为重要,不但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并能够有效的增进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舱内予以细致科学的呼吸道护理,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进而促进患者的健康,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佘爱红,朱虹.高压氧舱内两种气道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2,3(32):147-148.
[2]张玮,王君.气管切开危重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3(8):157-158.
[3]时春华,王晓红,阎冰,孙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2,2(1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