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积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诵读情感体验,并因此而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诗歌的审美体验。因此,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也需要不断研究教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本文主要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审美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 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144-01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诗歌都是经典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诗歌,既是积累知识,更是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认识到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音韵美”是诗歌的一大特色美学。诗歌能够运用自身独特的音韵之美和语言之美来调动人的诵读热情,小学生也不例外。常常看到很多小孩,他们未必懂得诗歌的意境和内涵,但他们常常摇头晃脑地读诗,读得挺有滋味。所以,诗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读的作用,激发学生诗歌诵读的兴趣。关于诗歌的音韵和谐之美,有很多有趣的例子:2018年中央电视台“中华诗词大会”栏目年度总冠军雷海为讲,他最初的诗歌启蒙,就是因为感觉到诗歌诵读时候的韵律之美,读来叫人舒服。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那个寿镜吾先生诵读韵文是“将头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足可见其为诗文和谐的音韵所折服,完全投入到诗文诵读之中去了。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地强化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质量,并且利用诗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水平,可以利用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诗歌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诵读,或者大声朗读,或者低声吟读,或者歌唱出来,或者于心默念出来,充分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2.推敲琢磨,品味诗歌意境之美
中国文字表意具有丰富性,不同的汉字组合在一起,就可感受文字所蕴含的美。文字之间不同的组合,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有时简单的几个字,放在一起,就可以表达出意味深长的意境,值得人们琢磨。所以,诗歌可以出声诵读,感受音韵之美,也可品读,感受意境之美。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鉴赏的方法,但都可以去鉴赏和推敲文字。这里举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其中那句有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琢磨“敲”和“推”二字所表达出的不同意境,感受其中不同的美。这种推敲的过程,更是学生深入诗境,亲身感悟和审美的过程。除了推敲,还可以知道学生去品味和琢磨,比如琢磨“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涵蕴感情,感悟诗歌的情感之美
诗歌教学过程更多的是教学鉴赏,是通过诗歌形象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诗歌教学需要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需要的是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只有点燃学生的激情,才能充分感受到诗歌之中的情趣,学生才能和诗歌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诗歌教学效果。诗歌的美是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是一种适合诵读出来的美,因此,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朗诵。老师指导学生饱含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出来,可以感受诗歌音韵和谐的美,更可以在朗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兴趣。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诵读“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就可想象三月花开阑珊的扬州的美,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唤起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更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友人已去,诗人独自一人站立江边,失神地望着远去的小船,最好变成一个黑点,消失在长江的尽头,诗人怅然若失的神情尽可通过诵读和想象来实现,朋友之间的深情也可在诵读中充分感知。
4.想象联想,尝试诗歌的再创作之美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浓缩的语言,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将浓缩着精致的语言背后的内容泡开,展开。因而,诵读诗歌,可以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诗歌进行再创造,更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每一首诗歌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幅完美的、精美的、独特的画面,这些诗歌所描绘的画面都能够给予学生优美的视觉感受。这些诗歌文字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画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地强化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质量,并且利用诗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水平,还应当懂得善于利用诗歌的“画面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总之,诗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带给学生美的音韵,美的意境和美的情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诵读情感体验,并因此而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诗歌的审美体验。本文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认为提高诵读诗歌,推敲琢磨,涵蕴感情,想象联想,可以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体验。
参考文獻
[1]雷丽霞.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18)219-220.
[2]吴顺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7(25):124-126.
[3]童欣瑶.儿童诗教学常见误区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18-20.
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审美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 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144-01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诗歌都是经典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诗歌,既是积累知识,更是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认识到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音韵美”是诗歌的一大特色美学。诗歌能够运用自身独特的音韵之美和语言之美来调动人的诵读热情,小学生也不例外。常常看到很多小孩,他们未必懂得诗歌的意境和内涵,但他们常常摇头晃脑地读诗,读得挺有滋味。所以,诗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读的作用,激发学生诗歌诵读的兴趣。关于诗歌的音韵和谐之美,有很多有趣的例子:2018年中央电视台“中华诗词大会”栏目年度总冠军雷海为讲,他最初的诗歌启蒙,就是因为感觉到诗歌诵读时候的韵律之美,读来叫人舒服。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那个寿镜吾先生诵读韵文是“将头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足可见其为诗文和谐的音韵所折服,完全投入到诗文诵读之中去了。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地强化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质量,并且利用诗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水平,可以利用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诗歌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诵读,或者大声朗读,或者低声吟读,或者歌唱出来,或者于心默念出来,充分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2.推敲琢磨,品味诗歌意境之美
中国文字表意具有丰富性,不同的汉字组合在一起,就可感受文字所蕴含的美。文字之间不同的组合,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有时简单的几个字,放在一起,就可以表达出意味深长的意境,值得人们琢磨。所以,诗歌可以出声诵读,感受音韵之美,也可品读,感受意境之美。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鉴赏的方法,但都可以去鉴赏和推敲文字。这里举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其中那句有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琢磨“敲”和“推”二字所表达出的不同意境,感受其中不同的美。这种推敲的过程,更是学生深入诗境,亲身感悟和审美的过程。除了推敲,还可以知道学生去品味和琢磨,比如琢磨“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涵蕴感情,感悟诗歌的情感之美
诗歌教学过程更多的是教学鉴赏,是通过诗歌形象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诗歌教学需要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需要的是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只有点燃学生的激情,才能充分感受到诗歌之中的情趣,学生才能和诗歌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诗歌教学效果。诗歌的美是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是一种适合诵读出来的美,因此,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朗诵。老师指导学生饱含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出来,可以感受诗歌音韵和谐的美,更可以在朗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兴趣。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诵读“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就可想象三月花开阑珊的扬州的美,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唤起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更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友人已去,诗人独自一人站立江边,失神地望着远去的小船,最好变成一个黑点,消失在长江的尽头,诗人怅然若失的神情尽可通过诵读和想象来实现,朋友之间的深情也可在诵读中充分感知。
4.想象联想,尝试诗歌的再创作之美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浓缩的语言,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将浓缩着精致的语言背后的内容泡开,展开。因而,诵读诗歌,可以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诗歌进行再创造,更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每一首诗歌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幅完美的、精美的、独特的画面,这些诗歌所描绘的画面都能够给予学生优美的视觉感受。这些诗歌文字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画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地强化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质量,并且利用诗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水平,还应当懂得善于利用诗歌的“画面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总之,诗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带给学生美的音韵,美的意境和美的情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诵读情感体验,并因此而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诗歌的审美体验。本文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认为提高诵读诗歌,推敲琢磨,涵蕴感情,想象联想,可以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体验。
参考文獻
[1]雷丽霞.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18)219-220.
[2]吴顺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7(25):124-126.
[3]童欣瑶.儿童诗教学常见误区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