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科技让教育更精彩,从慕课、微课等在线课堂,到层出不穷的教学APP(教学应用软件),教育搭上“互联网 ”的快车,已然大势所趋,哪个学校及早搭上“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快车,哪个学校就不会成为淘汰学生的战场。
【关键词】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 在线课堂 教育教学
一、提供“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网络环境与平台
我县教育主管部门早就着手布局在线教育,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广“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全县中小学基础教育互联网接入基本全面覆盖,多媒体教室基本满足本县域发展需要。现有多媒体教室,已具备网络教育的平台。
基于我县“互联网 ”与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有效接轨,我校开设了民乐一中校园网站,站内开通了教学资源库、VOD视频点播、电子圖书、网络组卷系统等内网资源。分别从备、讲、辅、批、考五个方面开展在线学习与教育。在“备课”环节,学校与“高考资源网”、“中华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等网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教学素材的下载,以供师生浏览参考;在“讲课”环节,通过VOD视频点播提供校内校外在线教学课堂;学生们课余时间经常在计算机教室或者拿着IPAD自学,对传统教学做出了有益的补充。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5个录播室和1个微格室,专供老师录课、辅导,针对学生作业批阅,专门成立了微信群教学组和Q群学生组,方便教师开展在线教研合作和在线跟踪、监督、辅导。
二、探索“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新型模式
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技术,对线下教育最大的推动和促进就是教育德均衡发展。换句话说,通过“互联网 ”,较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许多贫困地区通过普及在线教育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资源。从“互联网 数学课程”“互联网 数学教学”到“互联网 数学学习”“互联网 数学教育评价”的推行到开展,打破了现有教育方式地域时空的限制,让任意一个联通网络的学生老师都能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没错,这种“互联网 ”在线课堂模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碎片时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选择或更改课堂和老师,而且可以重复观看,反复听讲,多次学习。
以现有模式看,在线教育就是把传统课堂搬上网络,把黑板变成电脑屏幕、粉笔变成鼠标键盘。某种程度上讲,网络授课仅创新了授课的手段,还未发挥学生的主体,更缺乏互动交流。比如网络视频、网络题库、搜题软件等。仅是借助网络,单方表达意愿,无法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更不能监控和预判学生的实际效果。某种程度上讲,学校从网上组卷、找题库对学生考试,就是把人对人的“填鸭式教育”,变成了“互联网 人”的机械灌输。
当下,在线教育主要是在“授课思维”上,促使学校、老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接轨,与“互联网 ”对话,这就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开发兼顾学生学习效率“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新模式。当然,这并不否认线下传统课堂模式的魅力,线上线下教学要融合,取长补短,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2014年,我校与“创数教育公司”合作,改进和创新了“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在线教学环节中的弊端,共同推出“互联网 高中数学自习课”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自我诊断、个性化目标、个人学习路径规划、达标任务、跟踪反馈5个环节,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解决方案,增设了“师生交流评价窗口”、“问题反馈窗口”、“在线课时练习提交窗口”、“学生在线学习跟踪记录”等以弥补在线课堂上老师关注不到的学生问题以及师生无法交流对话的尴尬,促进了有效教育教学。例如,根据对学生学习、交流、练习等其他数据的分析,可以针对这个学生存在的知识薄弱点,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优化“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效果
“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极大地帮助教师产生更有创意、更有价值的数学教育点子,提高数学教育效率;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个性化体验和自主发展;实现数据驱动下的网上数学教育,科学评价数学教育的内容,准确把握數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也使学生获得真实美好的个性化学习体验。
2016年4月,“创数教育公司”对学校高中学生提供免费的在线教学辅导,通过线上和线下、远程和面授、数字化和纸质化的跨界融合,对学校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冲击。尤其是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开放,建立师生之间的信息流动,教师可以在瞬间收集大量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教师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实时布置和查阅作业,网上解答学生疑问,学生及时学习很多未知内容,老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查漏补缺,突破教育学的时空限制。
“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已在我校初见成效并日渐被接受和认可,当然,“互联网 ”目前还有很多不成熟与不完善,实现其远景任重道远。但我更希望借助“互联网 ”这个平台来提升和开发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共赢。
【参考文献】
[1] 顾健. 试论网络阅读的特征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02 (3).
[2] 张治.“互联网 ”,驱动学校教育结构变革的新力量[J]. 上海教育,2015 (12).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 在线课堂 教育教学
一、提供“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网络环境与平台
我县教育主管部门早就着手布局在线教育,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广“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全县中小学基础教育互联网接入基本全面覆盖,多媒体教室基本满足本县域发展需要。现有多媒体教室,已具备网络教育的平台。
基于我县“互联网 ”与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有效接轨,我校开设了民乐一中校园网站,站内开通了教学资源库、VOD视频点播、电子圖书、网络组卷系统等内网资源。分别从备、讲、辅、批、考五个方面开展在线学习与教育。在“备课”环节,学校与“高考资源网”、“中华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等网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教学素材的下载,以供师生浏览参考;在“讲课”环节,通过VOD视频点播提供校内校外在线教学课堂;学生们课余时间经常在计算机教室或者拿着IPAD自学,对传统教学做出了有益的补充。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5个录播室和1个微格室,专供老师录课、辅导,针对学生作业批阅,专门成立了微信群教学组和Q群学生组,方便教师开展在线教研合作和在线跟踪、监督、辅导。
二、探索“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新型模式
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技术,对线下教育最大的推动和促进就是教育德均衡发展。换句话说,通过“互联网 ”,较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许多贫困地区通过普及在线教育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资源。从“互联网 数学课程”“互联网 数学教学”到“互联网 数学学习”“互联网 数学教育评价”的推行到开展,打破了现有教育方式地域时空的限制,让任意一个联通网络的学生老师都能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没错,这种“互联网 ”在线课堂模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碎片时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选择或更改课堂和老师,而且可以重复观看,反复听讲,多次学习。
以现有模式看,在线教育就是把传统课堂搬上网络,把黑板变成电脑屏幕、粉笔变成鼠标键盘。某种程度上讲,网络授课仅创新了授课的手段,还未发挥学生的主体,更缺乏互动交流。比如网络视频、网络题库、搜题软件等。仅是借助网络,单方表达意愿,无法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更不能监控和预判学生的实际效果。某种程度上讲,学校从网上组卷、找题库对学生考试,就是把人对人的“填鸭式教育”,变成了“互联网 人”的机械灌输。
当下,在线教育主要是在“授课思维”上,促使学校、老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接轨,与“互联网 ”对话,这就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开发兼顾学生学习效率“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新模式。当然,这并不否认线下传统课堂模式的魅力,线上线下教学要融合,取长补短,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2014年,我校与“创数教育公司”合作,改进和创新了“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在线教学环节中的弊端,共同推出“互联网 高中数学自习课”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自我诊断、个性化目标、个人学习路径规划、达标任务、跟踪反馈5个环节,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解决方案,增设了“师生交流评价窗口”、“问题反馈窗口”、“在线课时练习提交窗口”、“学生在线学习跟踪记录”等以弥补在线课堂上老师关注不到的学生问题以及师生无法交流对话的尴尬,促进了有效教育教学。例如,根据对学生学习、交流、练习等其他数据的分析,可以针对这个学生存在的知识薄弱点,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优化“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效果
“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极大地帮助教师产生更有创意、更有价值的数学教育点子,提高数学教育效率;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个性化体验和自主发展;实现数据驱动下的网上数学教育,科学评价数学教育的内容,准确把握數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也使学生获得真实美好的个性化学习体验。
2016年4月,“创数教育公司”对学校高中学生提供免费的在线教学辅导,通过线上和线下、远程和面授、数字化和纸质化的跨界融合,对学校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冲击。尤其是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开放,建立师生之间的信息流动,教师可以在瞬间收集大量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教师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实时布置和查阅作业,网上解答学生疑问,学生及时学习很多未知内容,老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查漏补缺,突破教育学的时空限制。
“互联网 县域高中数学教育”已在我校初见成效并日渐被接受和认可,当然,“互联网 ”目前还有很多不成熟与不完善,实现其远景任重道远。但我更希望借助“互联网 ”这个平台来提升和开发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共赢。
【参考文献】
[1] 顾健. 试论网络阅读的特征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02 (3).
[2] 张治.“互联网 ”,驱动学校教育结构变革的新力量[J]. 上海教育,2015 (12).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