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谈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种策略。
一、合理导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学生往往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一篇文章。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导入新课,慢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作准备。例如,在讲解《六国论》一文时,笔者便将自己收藏的春秋时期的箭簇(包括破甲箭、毒箭等)带给学生观察、欣赏。课前,我把这些箭簇分发给各组的学生,告诉他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历史’看得见,轻轻抚‘春秋”’。学生们拿到后便兴致勃勃地观察、抚摸。教学一开始,我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用手抚摸时发现它们虽然历经了2千多年,却还是那么锋利。”有的学生说:“这些箭镞统一为三棱箭头,每一个箭头呈现三棱的流水线形状,每一面的弧度几乎是一样的,非常精美。”有位女生用富有诗意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我的指尖感受到了春秋的寒意。”通过投影,我向学生进一步介绍这些箭簇,告诉他们这种三棱箭头稳定性好,在发射之后能够减少空气带来的阻力,据说射程可以长达300米。在战国时期制作出这样的箭簇,只有秦国才能做到。听到这里,学生既兴奋又好奇,书本上那抽象而又遥远的秦朝,突然间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了。这时候,我又追问学生这些箭簇的重量,他们纷纷表示沉甸甸的。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秦国富庶,武器精良”。此时,我顺水推舟,引导学生思考《六国论》中苏洵的观点是否正确,他们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我还带学生观看了纪录片《复活的军团》,让他们去博物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通过学习和思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二、适时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在讲课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适时地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能力。例如,笔者在讲解《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时设置了一个基础问题:“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角,为什么?”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开始思考主角是“琼珊”还是“贝尔曼”。有的学生认为主角是“琼珊”,因为从文章的篇幅来看,描写“琼珊”的文字最多,“琼珊”的出场也最早;有的学生认为主角是“贝尔曼”,因为故事的高潮是紧紧围绕“贝尔曼”展开的。“那么文学作品是不是以笔墨多少来定主角?主角与作品的主题之间又有怎样的关联?”我顺势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于是,学生又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他们发现:小说的主人公跟电视剧的主角不一样,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不一定是作者所用笔墨最多的。因此,判断某個人物是否为主人公,绝对不能单纯地以他在小说中所占的笔墨多少为标准。再次回归文本,学生发现文章的主题是歌颂那些敢于为他人作出伟大牺牲的人,而这一主题又是通过“贝尔曼”这一人物来表现的,所以主角是“贝尔曼”。通过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提升了思维能力。
三、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适时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以《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为例。《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语言简练,词约义丰。在教学中,教师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秦伯说,与郑人盟’中的‘说’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是通假字,通‘悦’,是高兴的意思。”笔者接着追问:“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劳师远征,难道没思考过这次征战的利害关系吗?被烛之武劝说后居然还很高兴?”有的学生认为,秦穆公为“自己及时停止了战争”而高兴。有的学生认为,攻打郑国本就是因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而烛之武给了秦穆公一个台阶,他自然高兴。学生给出了多种解释,但是,最后他们发现这些说法都不符合秦穆公一代霸主的形象特点。于是,在第二节课上,笔者将编印的一份关于春秋时期政治文化和农业文明发展状况的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阅读,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时的农耕文明还不够发达,过于广大的土地对于秦穆公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得到正统身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秦穆公攻打郑国的目的不是得地或得财,而是得到政治上的认同。只有这样,他日后才有称霸的可能,而烛之武送给了他最想要的,所以不禁大“说”。至此,学生才真正感受到了《左传》“一字传神”的艺术魅力,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总之,教师合理导入,适时提问,拓展延伸,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二中学)
一、合理导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学生往往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一篇文章。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导入新课,慢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作准备。例如,在讲解《六国论》一文时,笔者便将自己收藏的春秋时期的箭簇(包括破甲箭、毒箭等)带给学生观察、欣赏。课前,我把这些箭簇分发给各组的学生,告诉他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历史’看得见,轻轻抚‘春秋”’。学生们拿到后便兴致勃勃地观察、抚摸。教学一开始,我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用手抚摸时发现它们虽然历经了2千多年,却还是那么锋利。”有的学生说:“这些箭镞统一为三棱箭头,每一个箭头呈现三棱的流水线形状,每一面的弧度几乎是一样的,非常精美。”有位女生用富有诗意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我的指尖感受到了春秋的寒意。”通过投影,我向学生进一步介绍这些箭簇,告诉他们这种三棱箭头稳定性好,在发射之后能够减少空气带来的阻力,据说射程可以长达300米。在战国时期制作出这样的箭簇,只有秦国才能做到。听到这里,学生既兴奋又好奇,书本上那抽象而又遥远的秦朝,突然间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了。这时候,我又追问学生这些箭簇的重量,他们纷纷表示沉甸甸的。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秦国富庶,武器精良”。此时,我顺水推舟,引导学生思考《六国论》中苏洵的观点是否正确,他们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我还带学生观看了纪录片《复活的军团》,让他们去博物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通过学习和思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二、适时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在讲课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适时地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能力。例如,笔者在讲解《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时设置了一个基础问题:“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角,为什么?”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开始思考主角是“琼珊”还是“贝尔曼”。有的学生认为主角是“琼珊”,因为从文章的篇幅来看,描写“琼珊”的文字最多,“琼珊”的出场也最早;有的学生认为主角是“贝尔曼”,因为故事的高潮是紧紧围绕“贝尔曼”展开的。“那么文学作品是不是以笔墨多少来定主角?主角与作品的主题之间又有怎样的关联?”我顺势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于是,学生又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他们发现:小说的主人公跟电视剧的主角不一样,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不一定是作者所用笔墨最多的。因此,判断某個人物是否为主人公,绝对不能单纯地以他在小说中所占的笔墨多少为标准。再次回归文本,学生发现文章的主题是歌颂那些敢于为他人作出伟大牺牲的人,而这一主题又是通过“贝尔曼”这一人物来表现的,所以主角是“贝尔曼”。通过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提升了思维能力。
三、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适时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以《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为例。《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语言简练,词约义丰。在教学中,教师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秦伯说,与郑人盟’中的‘说’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是通假字,通‘悦’,是高兴的意思。”笔者接着追问:“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劳师远征,难道没思考过这次征战的利害关系吗?被烛之武劝说后居然还很高兴?”有的学生认为,秦穆公为“自己及时停止了战争”而高兴。有的学生认为,攻打郑国本就是因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而烛之武给了秦穆公一个台阶,他自然高兴。学生给出了多种解释,但是,最后他们发现这些说法都不符合秦穆公一代霸主的形象特点。于是,在第二节课上,笔者将编印的一份关于春秋时期政治文化和农业文明发展状况的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阅读,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时的农耕文明还不够发达,过于广大的土地对于秦穆公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得到正统身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秦穆公攻打郑国的目的不是得地或得财,而是得到政治上的认同。只有这样,他日后才有称霸的可能,而烛之武送给了他最想要的,所以不禁大“说”。至此,学生才真正感受到了《左传》“一字传神”的艺术魅力,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总之,教师合理导入,适时提问,拓展延伸,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可以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