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消费信贷是具有偿还能力的消费者为了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向金融机构申请信用支持,在未来某一时期向金融机构偿还的一种信贷行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信贷也蓬勃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消费信贷引发的风险不仅威胁银行的稳健经营,也阻碍消费信贷的发展。研究消费信贷的风险因素,找出对应之策,才能更好支持消费信贷的发展。本文首先界定了消费信贷的含义与特点,分析消费信贷的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商业银行加强消费信贷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消费信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逐渐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也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利润增加带来了新契机。相比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消费信贷发展时间不长,由于缺乏经验和足够的风险意识,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的风险控制不足,导致不良贷款率偏高,不利于自身的稳健经营。充分认识消费信贷的风险成因,从而提出管控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才能推动消费信贷健康发展,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商业银行都意义重大。
1 消费信贷的含义和特点
消费信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信用关系达到较高的水平后,为了促进消费增长适应生产增长而出现的一种金融服务产品。目前消费信贷包括个人消费贷款、汽车贷款、住房贷款等。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相比,特点如下:
贷款的用途不同,消费信贷目的在于鼓励消费,主要解决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贷款的对象不同,消费贷款主要面向消费者;贷款的期限不同,消费信贷期限较长,一般不低于三个月,最长可达30年。
2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因素分析
2.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对于消费信贷业务来说,信用风险是银行必须面对的最主要的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2.2 道德风险
我国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广,由于征税机制不健全而导致收入不透明,因此银行很难正确判断借款人提供的收入证明和财产证明是否完整和稳定。另外,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仍未成熟,银行不能对消费者的信用水平做详尽调查,因此存在消费者提供伪造材料,欺瞒银行骗取贷款的风险。
2.3 抵押物风险
目前由于我国有关规章制度尚不健全,许多财产产权不明确,多头抵押、假证抵押屡禁不止,抵押登记制度混乱,共有财产分割不明,产权转移手续未办理,都会使抵押缺乏充分的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银行不免遭受经济损失。
2.4 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关于消费信贷的立法仍不完善,一些银行工作者违规操作容易导致法律风险。面向个人的消费贷款出现纠纷,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银行无法维护自身权益。银行工作人员由于不熟悉法律规定而进行违规操作,也极易给银行带来操作风险。
2.5 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缺陷
銀行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势必也会给消费信贷的发展带来风险。一些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擅自向消费者降低贷款标准,隐瞒风险因素,这自然不利于消费信贷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个人信用基础数据的缺失,导致商业银行采取了单一的专家法评分模型,不能对不同种类的消费信贷品种进行风险评估和顾客筛选。
3 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消费信贷的发展将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未来银行业务布局的重点领域。发展消费信贷,根本在于建立并完善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从外部环境建设和内部风险控制两方面入手。
3.1 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外部支持
3.1.1 为消费信贷提供法律保障。一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尽快修改、完善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消费信贷的条款;二是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应不同信贷领域,让消费信贷市场有法可依。可以以国情为依据,同时借鉴欧美等国家完善的消费信贷法规。尽早出台我国关于消费信贷的完整法规,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3.1.2 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体系。首先每个银行可以建立客户的信用数据库。通过整理各个部门的客户信用资料和记录,每个银行形成自身资源库,为信用数据共享提供基础。其次,加快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建设的步伐,不仅要发展大型综合性的征信机构,同时也应建立区域性、专业性的征信机构,打造多层次的征信机构体系。
3.1.3 健全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首先要完善《担保法》,确保风险发生时有法可依;其次,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建立贷款保险制度。最后可建立健全二级抵押市场,使用于消费信贷的抵押物可以迅速变现。
3.2 完善银行内部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3.2.1 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各银行应根据自身战略和业务,量身打造客户信用评分模型,作为审批客户贷款的标准。信用评分模型可以使用积分制,由三大部分组成:①客户的基本情况评分:主要考虑客户的年龄、学历、职业和家庭情况等。②客户的业务状况评分:在本行发审的每一笔业务都有不同的积分。③设置特殊业务奖惩分。信用评分模型中,前两个部分是审核客户资质的重要依据,最后一部分的积分则是评价客户信用等级的重要指标。
3.2.2 严格实行审贷分离制度。银行要加强内部控制,对消费信贷业务建立专门机构,进行专人专项管理。同时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谨慎做出每笔消费信贷业务的发放决策。对于消费信贷的操作人员也应加强风险意识,避免不合规操作,做到审贷分离。切实做到分级审批贷款,集中检查贷款落实情况,跟踪管理已发放贷款。
3.2.3 根据客户需要,为不同消费者开发不同的消费信贷品种。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品种仍然不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开发特色消费信贷,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也可以为银行带来优质的客户资源,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同时银行在开发消费信贷产品时,始终要把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以提高客户生活水平和满意度为着力点,促进多种消费信贷品种共同发展,而不是只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军.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现状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3:71-73.
[2]李巧莎.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思考[J].对外经贸,2014:38-43.
[3]李梓铭.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评估研究[J].时代金融,2015:93-94.
[关键词]消费信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逐渐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也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利润增加带来了新契机。相比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消费信贷发展时间不长,由于缺乏经验和足够的风险意识,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的风险控制不足,导致不良贷款率偏高,不利于自身的稳健经营。充分认识消费信贷的风险成因,从而提出管控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才能推动消费信贷健康发展,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商业银行都意义重大。
1 消费信贷的含义和特点
消费信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信用关系达到较高的水平后,为了促进消费增长适应生产增长而出现的一种金融服务产品。目前消费信贷包括个人消费贷款、汽车贷款、住房贷款等。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相比,特点如下:
贷款的用途不同,消费信贷目的在于鼓励消费,主要解决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贷款的对象不同,消费贷款主要面向消费者;贷款的期限不同,消费信贷期限较长,一般不低于三个月,最长可达30年。
2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因素分析
2.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对于消费信贷业务来说,信用风险是银行必须面对的最主要的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2.2 道德风险
我国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广,由于征税机制不健全而导致收入不透明,因此银行很难正确判断借款人提供的收入证明和财产证明是否完整和稳定。另外,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仍未成熟,银行不能对消费者的信用水平做详尽调查,因此存在消费者提供伪造材料,欺瞒银行骗取贷款的风险。
2.3 抵押物风险
目前由于我国有关规章制度尚不健全,许多财产产权不明确,多头抵押、假证抵押屡禁不止,抵押登记制度混乱,共有财产分割不明,产权转移手续未办理,都会使抵押缺乏充分的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银行不免遭受经济损失。
2.4 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关于消费信贷的立法仍不完善,一些银行工作者违规操作容易导致法律风险。面向个人的消费贷款出现纠纷,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银行无法维护自身权益。银行工作人员由于不熟悉法律规定而进行违规操作,也极易给银行带来操作风险。
2.5 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缺陷
銀行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势必也会给消费信贷的发展带来风险。一些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擅自向消费者降低贷款标准,隐瞒风险因素,这自然不利于消费信贷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个人信用基础数据的缺失,导致商业银行采取了单一的专家法评分模型,不能对不同种类的消费信贷品种进行风险评估和顾客筛选。
3 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消费信贷的发展将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未来银行业务布局的重点领域。发展消费信贷,根本在于建立并完善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从外部环境建设和内部风险控制两方面入手。
3.1 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外部支持
3.1.1 为消费信贷提供法律保障。一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尽快修改、完善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消费信贷的条款;二是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应不同信贷领域,让消费信贷市场有法可依。可以以国情为依据,同时借鉴欧美等国家完善的消费信贷法规。尽早出台我国关于消费信贷的完整法规,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3.1.2 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体系。首先每个银行可以建立客户的信用数据库。通过整理各个部门的客户信用资料和记录,每个银行形成自身资源库,为信用数据共享提供基础。其次,加快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建设的步伐,不仅要发展大型综合性的征信机构,同时也应建立区域性、专业性的征信机构,打造多层次的征信机构体系。
3.1.3 健全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首先要完善《担保法》,确保风险发生时有法可依;其次,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建立贷款保险制度。最后可建立健全二级抵押市场,使用于消费信贷的抵押物可以迅速变现。
3.2 完善银行内部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3.2.1 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各银行应根据自身战略和业务,量身打造客户信用评分模型,作为审批客户贷款的标准。信用评分模型可以使用积分制,由三大部分组成:①客户的基本情况评分:主要考虑客户的年龄、学历、职业和家庭情况等。②客户的业务状况评分:在本行发审的每一笔业务都有不同的积分。③设置特殊业务奖惩分。信用评分模型中,前两个部分是审核客户资质的重要依据,最后一部分的积分则是评价客户信用等级的重要指标。
3.2.2 严格实行审贷分离制度。银行要加强内部控制,对消费信贷业务建立专门机构,进行专人专项管理。同时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谨慎做出每笔消费信贷业务的发放决策。对于消费信贷的操作人员也应加强风险意识,避免不合规操作,做到审贷分离。切实做到分级审批贷款,集中检查贷款落实情况,跟踪管理已发放贷款。
3.2.3 根据客户需要,为不同消费者开发不同的消费信贷品种。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品种仍然不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开发特色消费信贷,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也可以为银行带来优质的客户资源,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同时银行在开发消费信贷产品时,始终要把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以提高客户生活水平和满意度为着力点,促进多种消费信贷品种共同发展,而不是只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军.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现状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3:71-73.
[2]李巧莎.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思考[J].对外经贸,2014:38-43.
[3]李梓铭.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评估研究[J].时代金融,201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