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将“快乐”简单理解为课业轻松,欧美中小学的确是很“快乐”的。
以加拿大为例,首先,课时很短:加拿大法定上课时间为每日上午9~11点,下午1~2点半,一周上课5天,总共也不超过20小时;
其次,作业少。加拿大中小学是一贯制,从1年级直到12年级,除了相当于高二、高三的11、12年级学生因即将升入大学,所以作业稍多外,其它年级的作业少得有些吓人。不但量少,且学校普遍规定,原则上作业必须在校当堂完成,不得带回家做,甚至课本也不得带回家去(加拿大公立学校不用交书本费,课本由学校提供,所有权属于学校,学生升入高年级后,课本须留给学弟学妹继续使用,因此不但不许带课本回家,也不许在课本上画重点、记笔记),由于上课时间本来有限,因此这样一来,作业就变得轻松无比,学生十几分钟就能轻松完成回家。即使偶尔破例留作业,也不过是阅读20分钟、半小时,第二天在课堂讲述,或者画张铅笔画,做个纸工之类。阅读的书籍也不作强行限制,最多划一个粗略范围,因此许多学生乐得把漫画书、长篇小说当作“作业”来凑数;
第三,老师、家长不得给学生加压。加拿大中小学没有中国那种无事不管的班主任,课任老师也嘻嘻哈哈地更像孩子王,低年级的教室里连课桌都没有,反倒堆满了玩具,高年级稍稍正规些,课堂里仍然是气氛轻松,课桌椅随意放,学生老师随便坐,老师也被反复告诫,严禁训斥或变相责罚学生。加拿大规定,严禁课后补课,严禁家长课余在家辅导。家长会不过是家长们领取成绩单和结识其他家长的PATTY,而成绩单的评语几乎清一色的赞扬——除非实在表现太糟,随便批评学生也被认为是不合适的。
第四,考试轻松。加拿大中小学没有期中、期末考试概念,一学年三学期,考试分期分批进行,成绩单上的成绩更是综合平时作业和考试表现给出的综合分,因此很难看到学生在考前“打突击”的景象。
因为作业少、负担轻、考试压力低,加拿大的中小学生普遍感到在校学习轻松愉快,课余更是有大量时间玩耍和参加文体活动,家长也不必担心孩子因贪玩跟不上功课,而无需像监工一般整天督促子女用功。事实上,加拿大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教学体制,目的正是为了给孩子们以更轻松的学习氛围,和更充足的玩耍时间,因为他们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中小学的教育,目的更多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和想象力,从而为他们此后升学或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至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加拿大教育界普遍认为,这是大学里才该做的事。
但“快乐”仅仅是这种教育的一个层面。
经合组织(OECD)每三年组织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针对的是65个世界主要国家15-16岁在校生,2012年最新一次的测试,从65个国家2800万15岁学生中抽样51万个进行调查,每个被抽样学生进行两小时笔试,一些国家、地区还进行了40分钟包括数学、阅读和答题的电脑测试。一般认为,PISA可以较准确衡量和比较各国家、地区未成年学生阅读、计算、科学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估的结果,前五名表现最佳的地方全部在东亚(上海、新加坡、香港、台北、韩国),而工业化国家排名普遍靠后,如美国数学低于平均分,英国没有任何科目进入排名前20,法国总排名仅列第25名。加拿大《使命》杂志和《经合组织观察》杂志等都认为,许多发达国家出于平衡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等目的,以“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的堂皇口实,减少中小学技能教育比重,结果造成学生知识技能下降,无法适应升入大学后的学习,也无法胜任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代职场环境。
这种“快乐教育”在专业技能上的“偷斤短两”到怎样程度?仍以笔者的孩子为例,笔者岳父探亲时,曾随手指导过当时上学前班儿子的算术,也不过学到四则运算的程度,结果开学后不久,校方投诉儿子“上算术课不专心”,到校后才发现,四则运算在这里要到四年级才差不多教完,儿子不专心是因为“没啥好学”。在加拿大卑诗省的公立小学,低年级老师往往是同时兼教英语、社会、算术、自然的“多面手”,不少学校还有“复式班”,即一个老师同时在同一间教室教两个年级的孩子。正课如此,副课也半斤八两,比如儿子所在小学,音乐课只一句句教唱歌,不教简谱或五线谱,体育课则只有跑步和做操,别说球类、器械技巧,就连下蹲起跑之类也不会提及。
中国移民的家长大多在国内饱尝竞争之苦,对这种“快乐教育”嘴上超脱,心中却不免忧心忡忡,因此往往会给孩子报很多课后班,但加拿大地广人稀,课后班都报齐并不容易,弄不好要来回跑几个城市,笔者认识的一个家长(深圳移民,有三个孩子),索性开了个华人文化学校,把各种老师都请来开班,利润分成,按照她的说法,“就当给三个儿女请家庭教师了”。
“快乐教育”并非真的“快乐到底”,就拿加拿大来说,1-10年级(相当于小学、初中)课业轻松,考试也流于形式,但11年级以上就迥异,因为加拿大没有高考,大学入学要综合衡量学生高中最后两个年级、六个学期的全部考试成绩,也就是说,这最后两个年级丝毫松懈不得,否则就难以升学且几乎没有补救机会。不少移民孩子初来乍到,对这种“先松后紧”的学习规律缺乏认识,结果“先松”是做到了,“后紧”却再也紧不起来。
笔者2006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结识了一对移民多年的高级知识分子夫妇,他们的独子就是被“先松后紧”搞得措手不及,眼见得大学升学无望,老两口不得不再拿出一大笔钱,把原本千辛万苦从国内带出来的儿子,又送回北京“留学”了事。
可怜天下父母心
平心而论,至少在中小学阶段,欧美的学生是快乐的,但他们的父母却要为此付出一些牺牲、一些代价,而对于移民家庭来说,这个代价就更大了。
前面提到,欧美许多国家中小学课时短,学生下午两点多就放学了。出于保护青少年的目的,这些国家往往规定,学生上学、放学要有监护人陪同(如在加拿大,大多数省份12岁以下中小学生不得单独上学、放学),而大多数初来乍到的中国移民家庭,家中并没有老人,倘夫妇两人都上班,早上送孩子上学还可对付,下午接孩子放学就勉为其难,因为公司、工厂大多5点以后才下班,中午休息时间也很短。 在有些地方,学校或社会上有一种“课后班”,可以在下课后代管孩子,直至家长下班来接,但“课后班”名额紧张且收费不菲,对于家长而言,是不小的一笔开支。许多移民家庭刚到加拿大时,手头并不十分宽裕,舍不得或出不起这笔钱。这种情况下,许多移民家长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事业和爱好,去迁就孩子的学习日程安排。
如笔者朋友的朋友、一对早年从北京移民加拿大温哥华,后又赴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发展的夫妇,在校时是热门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后双双直接留校任教,赴美后事业得到更好发展。但随着他们两个女儿的相继出生,这对“高知”夫妇同样面临着“顾事业还是顾孩子”的两难选择,最终太太选择牺牲教职,回归家庭,直到孩子长大才重返校园,但职位和学术成就都已被落下一大截。
另一对居住在渥太华的华人移民夫妇(陕西人)工作、收入远逊于前面这一对,夫妇二人中,太太在国内是英语教师,工作和收入相对理想,先生则因语言能力较差而一时找不到好工作,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他们便选择“男主内、女主外”,让先生索性在家做“家庭主夫”,负责接送孩子和全部家务,直到太太生育二胎,在家休产假,两人的家庭角色才重新更换回来。
某种程度上,笔者本人的家庭也是“迁就孩子学业”的典型:因为原先在非洲工作时所从事的专业和加拿大不匹配,笔者选择转型写作,以便可以在家工作,并享有灵活的作息时间,从而可兼顾孩子上学、放学和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接送,而太太则可安心上班。因为要迁就儿子学校的日程,笔者不得不两次谢绝当地传媒的加盟邀请——尽管职位令人满意,但“每周至少坐班4天”的硬指标,对于一个学龄孩子的家长而言,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抢学区房”是移民家长的又一块心病
如前所述,好学校未必就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些好高中坐落在人烟稀少的远郊,一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为了子女前途,也会咬牙把家搬到这样的学区。笔者在非洲时的一位老领导举家移民加拿大后,就为了一儿一女的前途,把家搬到了一处交通不便的半山腰——因为那个学区的公立高中在当地名列前茅。
当然,如果上私校就会简单很多,只要通过校方评估,不论住在哪里,都可以被接纳入校。但相对于公校的免费教育,欧美私校的费用十分高昂,绝非一般家庭所能负担。
不过近年来移民加拿大的许多中国人收入殷实,负担私校费用并没有太大问题。即便如此,许多人还是宁肯去抢购学区房挤那些排名靠前的好公校,也不愿上明明排名还高出好公校一大截的私校,理由则是多方面的。笔者认识的一对夫妇(浙江人,家具商),不愿女儿上私校的理由,是私校要求家长做很多校内义工,他们工作太忙,实在没有时间,而另一对夫妇(也是浙江人,公务员)则是先把孩子送进私校一年,然后发现私校里富家子弟太多,学生间相互攀比,风气不如好公校,因此索性转学。
身份的认同
几年前加拿大温哥华市主办了一届海外中文传媒研讨会,会上许多海外中文传媒业者都感慨,中文报刊的读者仅限于第一代华人移民,他们的子女通常都变成“香蕉人”,要么中文能说不能写,要么索性连中文都不会了。笔者的一位朋友在笔者住处附近开了一所中文学校,据她介绍,尽管3年来收了近百名华裔孩子,但大多数“没学出来”,甚至“课堂上不要用英语对话”的纪律也形同虚设,关键原因,是华裔移民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处在英语环境下,甚至来上中文课,同学间私下也照样用英文交流,“除了跟爸妈说话根本用不上中文”,又怎么可能学得好? 当然,教材和师资也有很多问题。以温哥华为例,教授中文的机构并不少,但既有教简体的,也有教繁体的,既有教汉语拼音的,也有教注音符号的,本就对汉语意兴阑珊的孩子,往往被这些他们难以理解的事弄得无所适从。
不少家长移民后深受语言障碍之苦,惟恐孩子们也重蹈覆辙,因此刻意采取种种方法,给孩子营造“非中文环境”。如笔者刚移民来温哥华时,曾参与筹办过一个介绍中华文化的义务学校,其中一位同事(移民前为中学语文教师,北京人)的女儿在国内已念到小学四年级,中文听说读写都有相当基础,旁听课程时是发言最踊跃的一个。这位同事惟恐女儿“中汉语毒太深”,此后刻意在家里设置“汉语禁区”,甚至和自己丈夫、公婆说话,也要互操生硬英语,结果仅仅一年后,她的女儿已近乎听不懂我的课了。
近年来,亚洲、中国在加拿大、尤其加拿大太平洋沿岸经济生活中,重要性与日俱增,新来的大陆移民普遍重视让子女保持中文能力,“以后多一个就业技能”,甚至许多当地非华裔也开始日益重视中文,让子女学习中文,为将来求职做投资。但稍早一些的中国移民,许多对此尚无法立即适应,认为“反正孩子是加拿大人,会不会中文也没啥关系”。前几年,加拿大卑诗省的北温哥华、本拿比两座小城市曾表决是否在幼儿园和小学开设英-汉双语班的提案,结果计票时发现,当地非华裔代表大多投票赞成,华裔却有许多投票反对,奥妙就在于前者意识到“多一门汉语多一项求职技能”,而后者则担心“学汉语会影响孩子英语能力”。
笔者的孩子自幼被我们告知自己的身份,每当别人问“ 你是哪里人”时,都会回答“我是加拿大的华人”,这是耳闻目睹许多移民身份认同经验教训后,未雨绸缪的一种安排。尽管如此,移民第二代身份认同,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恐非一句话的交代,就可以让孩子释然的。笔者几年前旅游时曾遇到一位移民美国的同胞,孩子完全不会甚至抗拒接触汉语,执着地认定自己是“纯美国人”,但老师、同学、邻居都认定他是“亚洲人”、“中国人”,令他感到困惑,甚至回家迁怒于父母,这位同胞一气之下将孩子拉到商场门口,让每个路过的人说这孩子到底是哪里人,即便如此,这个孩子依旧困惑着。
移民是生活环境、状态,和人生的重大转折,理应是移民者自己的选择,“为了孩子”听上去固然很美,甚至很伟大,却未必是好的选择理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自己选择的自由,父母认定的最佳选择,未必是子女们所愿意、所期待、所适应的。移民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的自由,但不宜过多拿未成年子女说事——他们成年后,对自己命运不由自主的莫名转折,未必会领情和喜欢。
以加拿大为例,首先,课时很短:加拿大法定上课时间为每日上午9~11点,下午1~2点半,一周上课5天,总共也不超过20小时;
其次,作业少。加拿大中小学是一贯制,从1年级直到12年级,除了相当于高二、高三的11、12年级学生因即将升入大学,所以作业稍多外,其它年级的作业少得有些吓人。不但量少,且学校普遍规定,原则上作业必须在校当堂完成,不得带回家做,甚至课本也不得带回家去(加拿大公立学校不用交书本费,课本由学校提供,所有权属于学校,学生升入高年级后,课本须留给学弟学妹继续使用,因此不但不许带课本回家,也不许在课本上画重点、记笔记),由于上课时间本来有限,因此这样一来,作业就变得轻松无比,学生十几分钟就能轻松完成回家。即使偶尔破例留作业,也不过是阅读20分钟、半小时,第二天在课堂讲述,或者画张铅笔画,做个纸工之类。阅读的书籍也不作强行限制,最多划一个粗略范围,因此许多学生乐得把漫画书、长篇小说当作“作业”来凑数;
第三,老师、家长不得给学生加压。加拿大中小学没有中国那种无事不管的班主任,课任老师也嘻嘻哈哈地更像孩子王,低年级的教室里连课桌都没有,反倒堆满了玩具,高年级稍稍正规些,课堂里仍然是气氛轻松,课桌椅随意放,学生老师随便坐,老师也被反复告诫,严禁训斥或变相责罚学生。加拿大规定,严禁课后补课,严禁家长课余在家辅导。家长会不过是家长们领取成绩单和结识其他家长的PATTY,而成绩单的评语几乎清一色的赞扬——除非实在表现太糟,随便批评学生也被认为是不合适的。
第四,考试轻松。加拿大中小学没有期中、期末考试概念,一学年三学期,考试分期分批进行,成绩单上的成绩更是综合平时作业和考试表现给出的综合分,因此很难看到学生在考前“打突击”的景象。
因为作业少、负担轻、考试压力低,加拿大的中小学生普遍感到在校学习轻松愉快,课余更是有大量时间玩耍和参加文体活动,家长也不必担心孩子因贪玩跟不上功课,而无需像监工一般整天督促子女用功。事实上,加拿大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教学体制,目的正是为了给孩子们以更轻松的学习氛围,和更充足的玩耍时间,因为他们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中小学的教育,目的更多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和想象力,从而为他们此后升学或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至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加拿大教育界普遍认为,这是大学里才该做的事。
但“快乐”仅仅是这种教育的一个层面。
经合组织(OECD)每三年组织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针对的是65个世界主要国家15-16岁在校生,2012年最新一次的测试,从65个国家2800万15岁学生中抽样51万个进行调查,每个被抽样学生进行两小时笔试,一些国家、地区还进行了40分钟包括数学、阅读和答题的电脑测试。一般认为,PISA可以较准确衡量和比较各国家、地区未成年学生阅读、计算、科学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估的结果,前五名表现最佳的地方全部在东亚(上海、新加坡、香港、台北、韩国),而工业化国家排名普遍靠后,如美国数学低于平均分,英国没有任何科目进入排名前20,法国总排名仅列第25名。加拿大《使命》杂志和《经合组织观察》杂志等都认为,许多发达国家出于平衡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等目的,以“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的堂皇口实,减少中小学技能教育比重,结果造成学生知识技能下降,无法适应升入大学后的学习,也无法胜任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代职场环境。
这种“快乐教育”在专业技能上的“偷斤短两”到怎样程度?仍以笔者的孩子为例,笔者岳父探亲时,曾随手指导过当时上学前班儿子的算术,也不过学到四则运算的程度,结果开学后不久,校方投诉儿子“上算术课不专心”,到校后才发现,四则运算在这里要到四年级才差不多教完,儿子不专心是因为“没啥好学”。在加拿大卑诗省的公立小学,低年级老师往往是同时兼教英语、社会、算术、自然的“多面手”,不少学校还有“复式班”,即一个老师同时在同一间教室教两个年级的孩子。正课如此,副课也半斤八两,比如儿子所在小学,音乐课只一句句教唱歌,不教简谱或五线谱,体育课则只有跑步和做操,别说球类、器械技巧,就连下蹲起跑之类也不会提及。
中国移民的家长大多在国内饱尝竞争之苦,对这种“快乐教育”嘴上超脱,心中却不免忧心忡忡,因此往往会给孩子报很多课后班,但加拿大地广人稀,课后班都报齐并不容易,弄不好要来回跑几个城市,笔者认识的一个家长(深圳移民,有三个孩子),索性开了个华人文化学校,把各种老师都请来开班,利润分成,按照她的说法,“就当给三个儿女请家庭教师了”。
“快乐教育”并非真的“快乐到底”,就拿加拿大来说,1-10年级(相当于小学、初中)课业轻松,考试也流于形式,但11年级以上就迥异,因为加拿大没有高考,大学入学要综合衡量学生高中最后两个年级、六个学期的全部考试成绩,也就是说,这最后两个年级丝毫松懈不得,否则就难以升学且几乎没有补救机会。不少移民孩子初来乍到,对这种“先松后紧”的学习规律缺乏认识,结果“先松”是做到了,“后紧”却再也紧不起来。
笔者2006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结识了一对移民多年的高级知识分子夫妇,他们的独子就是被“先松后紧”搞得措手不及,眼见得大学升学无望,老两口不得不再拿出一大笔钱,把原本千辛万苦从国内带出来的儿子,又送回北京“留学”了事。
可怜天下父母心
平心而论,至少在中小学阶段,欧美的学生是快乐的,但他们的父母却要为此付出一些牺牲、一些代价,而对于移民家庭来说,这个代价就更大了。
前面提到,欧美许多国家中小学课时短,学生下午两点多就放学了。出于保护青少年的目的,这些国家往往规定,学生上学、放学要有监护人陪同(如在加拿大,大多数省份12岁以下中小学生不得单独上学、放学),而大多数初来乍到的中国移民家庭,家中并没有老人,倘夫妇两人都上班,早上送孩子上学还可对付,下午接孩子放学就勉为其难,因为公司、工厂大多5点以后才下班,中午休息时间也很短。 在有些地方,学校或社会上有一种“课后班”,可以在下课后代管孩子,直至家长下班来接,但“课后班”名额紧张且收费不菲,对于家长而言,是不小的一笔开支。许多移民家庭刚到加拿大时,手头并不十分宽裕,舍不得或出不起这笔钱。这种情况下,许多移民家长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事业和爱好,去迁就孩子的学习日程安排。
如笔者朋友的朋友、一对早年从北京移民加拿大温哥华,后又赴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发展的夫妇,在校时是热门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后双双直接留校任教,赴美后事业得到更好发展。但随着他们两个女儿的相继出生,这对“高知”夫妇同样面临着“顾事业还是顾孩子”的两难选择,最终太太选择牺牲教职,回归家庭,直到孩子长大才重返校园,但职位和学术成就都已被落下一大截。
另一对居住在渥太华的华人移民夫妇(陕西人)工作、收入远逊于前面这一对,夫妇二人中,太太在国内是英语教师,工作和收入相对理想,先生则因语言能力较差而一时找不到好工作,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他们便选择“男主内、女主外”,让先生索性在家做“家庭主夫”,负责接送孩子和全部家务,直到太太生育二胎,在家休产假,两人的家庭角色才重新更换回来。
某种程度上,笔者本人的家庭也是“迁就孩子学业”的典型:因为原先在非洲工作时所从事的专业和加拿大不匹配,笔者选择转型写作,以便可以在家工作,并享有灵活的作息时间,从而可兼顾孩子上学、放学和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接送,而太太则可安心上班。因为要迁就儿子学校的日程,笔者不得不两次谢绝当地传媒的加盟邀请——尽管职位令人满意,但“每周至少坐班4天”的硬指标,对于一个学龄孩子的家长而言,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抢学区房”是移民家长的又一块心病
如前所述,好学校未必就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些好高中坐落在人烟稀少的远郊,一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为了子女前途,也会咬牙把家搬到这样的学区。笔者在非洲时的一位老领导举家移民加拿大后,就为了一儿一女的前途,把家搬到了一处交通不便的半山腰——因为那个学区的公立高中在当地名列前茅。
当然,如果上私校就会简单很多,只要通过校方评估,不论住在哪里,都可以被接纳入校。但相对于公校的免费教育,欧美私校的费用十分高昂,绝非一般家庭所能负担。
不过近年来移民加拿大的许多中国人收入殷实,负担私校费用并没有太大问题。即便如此,许多人还是宁肯去抢购学区房挤那些排名靠前的好公校,也不愿上明明排名还高出好公校一大截的私校,理由则是多方面的。笔者认识的一对夫妇(浙江人,家具商),不愿女儿上私校的理由,是私校要求家长做很多校内义工,他们工作太忙,实在没有时间,而另一对夫妇(也是浙江人,公务员)则是先把孩子送进私校一年,然后发现私校里富家子弟太多,学生间相互攀比,风气不如好公校,因此索性转学。
身份的认同
几年前加拿大温哥华市主办了一届海外中文传媒研讨会,会上许多海外中文传媒业者都感慨,中文报刊的读者仅限于第一代华人移民,他们的子女通常都变成“香蕉人”,要么中文能说不能写,要么索性连中文都不会了。笔者的一位朋友在笔者住处附近开了一所中文学校,据她介绍,尽管3年来收了近百名华裔孩子,但大多数“没学出来”,甚至“课堂上不要用英语对话”的纪律也形同虚设,关键原因,是华裔移民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处在英语环境下,甚至来上中文课,同学间私下也照样用英文交流,“除了跟爸妈说话根本用不上中文”,又怎么可能学得好? 当然,教材和师资也有很多问题。以温哥华为例,教授中文的机构并不少,但既有教简体的,也有教繁体的,既有教汉语拼音的,也有教注音符号的,本就对汉语意兴阑珊的孩子,往往被这些他们难以理解的事弄得无所适从。
不少家长移民后深受语言障碍之苦,惟恐孩子们也重蹈覆辙,因此刻意采取种种方法,给孩子营造“非中文环境”。如笔者刚移民来温哥华时,曾参与筹办过一个介绍中华文化的义务学校,其中一位同事(移民前为中学语文教师,北京人)的女儿在国内已念到小学四年级,中文听说读写都有相当基础,旁听课程时是发言最踊跃的一个。这位同事惟恐女儿“中汉语毒太深”,此后刻意在家里设置“汉语禁区”,甚至和自己丈夫、公婆说话,也要互操生硬英语,结果仅仅一年后,她的女儿已近乎听不懂我的课了。
近年来,亚洲、中国在加拿大、尤其加拿大太平洋沿岸经济生活中,重要性与日俱增,新来的大陆移民普遍重视让子女保持中文能力,“以后多一个就业技能”,甚至许多当地非华裔也开始日益重视中文,让子女学习中文,为将来求职做投资。但稍早一些的中国移民,许多对此尚无法立即适应,认为“反正孩子是加拿大人,会不会中文也没啥关系”。前几年,加拿大卑诗省的北温哥华、本拿比两座小城市曾表决是否在幼儿园和小学开设英-汉双语班的提案,结果计票时发现,当地非华裔代表大多投票赞成,华裔却有许多投票反对,奥妙就在于前者意识到“多一门汉语多一项求职技能”,而后者则担心“学汉语会影响孩子英语能力”。
笔者的孩子自幼被我们告知自己的身份,每当别人问“ 你是哪里人”时,都会回答“我是加拿大的华人”,这是耳闻目睹许多移民身份认同经验教训后,未雨绸缪的一种安排。尽管如此,移民第二代身份认同,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恐非一句话的交代,就可以让孩子释然的。笔者几年前旅游时曾遇到一位移民美国的同胞,孩子完全不会甚至抗拒接触汉语,执着地认定自己是“纯美国人”,但老师、同学、邻居都认定他是“亚洲人”、“中国人”,令他感到困惑,甚至回家迁怒于父母,这位同胞一气之下将孩子拉到商场门口,让每个路过的人说这孩子到底是哪里人,即便如此,这个孩子依旧困惑着。
移民是生活环境、状态,和人生的重大转折,理应是移民者自己的选择,“为了孩子”听上去固然很美,甚至很伟大,却未必是好的选择理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自己选择的自由,父母认定的最佳选择,未必是子女们所愿意、所期待、所适应的。移民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的自由,但不宜过多拿未成年子女说事——他们成年后,对自己命运不由自主的莫名转折,未必会领情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