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教育工作中,制定和执行明确具体的规章制度,使之成为学校师生的行为准则,在精神形态上有所忌惮,在日常行为中有明确的标准和底线,才能更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对此,本文就中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如何细化常规管理工作展开了论述,总结了几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细化;常规管理;中小学;农村;教学质量
一、构建校园文化,充实师生生活
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文化资源中的精神和思想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师生的道德認知和价值情感。在农村环境中,精神文化匮乏,师生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文化资源有限,学校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打造书香校园、构建校园特色文化以拓展师生文化视野、富足师生的精神体验。例如,学校文化中可以增进国学文化以构建儒雅书香环境。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教师变得温和而富有文化涵养;学生将受这环境的影响,获得文化认知的拓展、文化情感的渲染、文化品格的熏陶,最终其行为也将在这种环境中变得更加规范。此时。校园文化也就成为塑造师生品格的一种隐性课程和文化环境,师生的生活在此环境中得以充实,视野也从中得以扩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教学质量
1.制定教师工作准则
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方式等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更是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农村教育中,教学压力相较城市学校较小,部分教师的工作态度相对散漫,小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让教育常规只浮于形式。久而久之,工作准则无法被教师有效践行。所以,完善农村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首先要从制定教师工作准则出发。一方面,从日常的考勤上,学校管理要有明确的考勤制度,要求教师不迟到、不早退,与学生们共进退,这样才能让教师命令要求的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被学生信服并接受,才能让教师的行为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从日常的教学业务上,要求教师先周备课、完善教案、及时批阅作业并抽查,这是保障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为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所树立的标杆。
2.创设学生管理规章
在当前的农村家庭中,不少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学生也就成为了留守儿童。所以。缺乏父母监管的学生,学习习惯不佳、学习态度不端正。且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态度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既要围绕着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制定,更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以弥补家庭监督和管理的缺失,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行为规范、品德素质高尚。所以,学校常规中既要包括要求学生守时守信,要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要以积极的行为参与学习,按时到校、在课堂中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嬉戏等。同时,常规管理中更要通过融入对学生行为的约束制度,要求学生不要化妆、不要染发等,防止学生被不良价值观念束缚,被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浊化。此外,为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劳动意识,学校规章中还要明确要求学生按时清理打扫卫生,要保持卫生习惯并力争让自己的班级更加洁净整齐;为提升学生的规范意识,还可以增进一些实验规范,要求学生爱护实验环境、不损坏实验器材等。在如上实验室规范的制定中,让学生变得更加勤勉认真。基于丰富的规章制定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章可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底线和忌惮,其行为必然将会变得更加规范。
三、制定奖惩措施,强化规章落实
1.完善评价制度,规范教师行为
为了提升农村教师对制度的执行和遵守意识、为了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需要建立明确而完善的评价制度配合常规管理工作的落实。学校教师工作准则的执行工作中,学校管理工作可以从日常的考勤、教案和作业批阅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测监督,并通过一定的权重赋分完善对学生的考评。最终,将以分值的方式计入教师的年度考评中。最终,为考评分值最高的教师颁发荣誉或奖励,以提升教师的遵守,让教师在日常教育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学生教育工作做好完善的准备,让教师的热情融入到教育工作中来,使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2.完善奖惩制度,提升学生荣誉感
在学生管理方面,缺乏父母呵护和激励的学生,学生的情感存在缺失,学习热情也相应较低。为了弥补学生情感的缺失,释放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管理工作中可以结合对学生的测试情况,择优选拔并为之办法学习荣誉,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学校、班级的学习典范,使之成为学校和班级中的开模,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气。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群体制定完善的奖惩规章。将每个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单元,针对班级中的卫生、活动参与、纪律等情况进行评价监督,依照常规管理标准和学生行为守则对每个班级进行赋分,最终统计整合。例如,在班级纪律方面,教师组织学生会或由专项负责纪律检查的教师进行监督,对每个班级的纪律情况进行评定。最终,以周次或月次的方式统计每个班级的得分并将之公布出来,并针对分值最高的班级进行荣誉的颁发,亦可是一些物质奖励。此外,也可以通过流动红旗等形式的具有荣誉象征的物资奖励作为激发学生荣誉感的奖惩措施。在一些奖章、荣誉或者是流动红旗的传递中,学生意识到这种荣誉的获得最终是有赖于集体、有赖于全体学生的努力奋斗。
总结
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在细化常规管理工作中,更要分成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需要从基础的规章制度细化出发帮助学生和教师建立规则意识;同时,为了实现对细化常规的落实工作,更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让常规管理规范得以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陆祖新.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对策创新设计[J].华夏教师,2018(04):17-18.
[2]周启荣.优化教育管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J].学周刊,2018(06):137-138.
关键词:细化;常规管理;中小学;农村;教学质量
一、构建校园文化,充实师生生活
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文化资源中的精神和思想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师生的道德認知和价值情感。在农村环境中,精神文化匮乏,师生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文化资源有限,学校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打造书香校园、构建校园特色文化以拓展师生文化视野、富足师生的精神体验。例如,学校文化中可以增进国学文化以构建儒雅书香环境。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教师变得温和而富有文化涵养;学生将受这环境的影响,获得文化认知的拓展、文化情感的渲染、文化品格的熏陶,最终其行为也将在这种环境中变得更加规范。此时。校园文化也就成为塑造师生品格的一种隐性课程和文化环境,师生的生活在此环境中得以充实,视野也从中得以扩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教学质量
1.制定教师工作准则
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方式等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更是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农村教育中,教学压力相较城市学校较小,部分教师的工作态度相对散漫,小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让教育常规只浮于形式。久而久之,工作准则无法被教师有效践行。所以,完善农村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首先要从制定教师工作准则出发。一方面,从日常的考勤上,学校管理要有明确的考勤制度,要求教师不迟到、不早退,与学生们共进退,这样才能让教师命令要求的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被学生信服并接受,才能让教师的行为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从日常的教学业务上,要求教师先周备课、完善教案、及时批阅作业并抽查,这是保障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为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所树立的标杆。
2.创设学生管理规章
在当前的农村家庭中,不少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学生也就成为了留守儿童。所以。缺乏父母监管的学生,学习习惯不佳、学习态度不端正。且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态度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既要围绕着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制定,更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以弥补家庭监督和管理的缺失,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行为规范、品德素质高尚。所以,学校常规中既要包括要求学生守时守信,要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要以积极的行为参与学习,按时到校、在课堂中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嬉戏等。同时,常规管理中更要通过融入对学生行为的约束制度,要求学生不要化妆、不要染发等,防止学生被不良价值观念束缚,被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浊化。此外,为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劳动意识,学校规章中还要明确要求学生按时清理打扫卫生,要保持卫生习惯并力争让自己的班级更加洁净整齐;为提升学生的规范意识,还可以增进一些实验规范,要求学生爱护实验环境、不损坏实验器材等。在如上实验室规范的制定中,让学生变得更加勤勉认真。基于丰富的规章制定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章可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底线和忌惮,其行为必然将会变得更加规范。
三、制定奖惩措施,强化规章落实
1.完善评价制度,规范教师行为
为了提升农村教师对制度的执行和遵守意识、为了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需要建立明确而完善的评价制度配合常规管理工作的落实。学校教师工作准则的执行工作中,学校管理工作可以从日常的考勤、教案和作业批阅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测监督,并通过一定的权重赋分完善对学生的考评。最终,将以分值的方式计入教师的年度考评中。最终,为考评分值最高的教师颁发荣誉或奖励,以提升教师的遵守,让教师在日常教育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学生教育工作做好完善的准备,让教师的热情融入到教育工作中来,使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2.完善奖惩制度,提升学生荣誉感
在学生管理方面,缺乏父母呵护和激励的学生,学生的情感存在缺失,学习热情也相应较低。为了弥补学生情感的缺失,释放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管理工作中可以结合对学生的测试情况,择优选拔并为之办法学习荣誉,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学校、班级的学习典范,使之成为学校和班级中的开模,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气。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群体制定完善的奖惩规章。将每个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单元,针对班级中的卫生、活动参与、纪律等情况进行评价监督,依照常规管理标准和学生行为守则对每个班级进行赋分,最终统计整合。例如,在班级纪律方面,教师组织学生会或由专项负责纪律检查的教师进行监督,对每个班级的纪律情况进行评定。最终,以周次或月次的方式统计每个班级的得分并将之公布出来,并针对分值最高的班级进行荣誉的颁发,亦可是一些物质奖励。此外,也可以通过流动红旗等形式的具有荣誉象征的物资奖励作为激发学生荣誉感的奖惩措施。在一些奖章、荣誉或者是流动红旗的传递中,学生意识到这种荣誉的获得最终是有赖于集体、有赖于全体学生的努力奋斗。
总结
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在细化常规管理工作中,更要分成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需要从基础的规章制度细化出发帮助学生和教师建立规则意识;同时,为了实现对细化常规的落实工作,更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让常规管理规范得以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陆祖新.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对策创新设计[J].华夏教师,2018(04):17-18.
[2]周启荣.优化教育管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J].学周刊,2018(0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