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歌唱家是音乐表达的传递者,一位优秀的歌唱家,可以带给观众美妙的音乐享受,也能推动中国音乐的多元全面发展,殷秀梅就是这样的典范,本文以介绍她的音乐成长之路和她的声音特征,来激励更多的音乐学习者和爱好者不断的去探索新的道路。
关键词:声音;殷秀梅;腔体
音乐是人类枯燥生活的调剂品,没有音乐的话,很难想象人类的业余文化生活该如何进行下去,它充实着人类的内心世界,带给人类力量,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人类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引起人类的共情,仿佛事情就像刚刚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而把音乐怎样传递给人们呢?这就需要演奏家、歌唱家们的传递了,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著名的乐音传递者殷秀梅老师的风采。
一、殷秀梅的音乐成长之路
殷秀梅是我国重量级的女高音歌唱家,为我国声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给各个声乐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树立正确声音意识的途径,开辟新的道路,形成自己特有的声乐风格。她是声乐舞台上数一数二的歌唱者,经常以各种惊艳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给人久久不能忘怀的视觉和听觉印象。她演唱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塑造了一个个印象极深的角色形象,她演义的每一部歌剧,都成了经久不衰的典范。她能有这样的成就,当然和她的努力以及她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她出生在1956年,在那个人们物质生活特别贫瘠的年代,她的家庭和别人家比起来,还算优越,而且她从小就较受宠,这也给她后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她从小和别的小朋友一样,也没想过自己未来要当歌唱家,她当时就想当一名飞行员,认为自己如果能实现,那将是多么幸福和神采奕奕的事啊。殷秀梅之所以后来走进音乐这一条路,好像显得也是那么的顺其自然,在她很小的时候,由于自己特好的音乐感觉、音色、音质,深受老师们的喜爱,也就有了更多的舞台表演机会,就这样渐渐的她就有了小小的名气了,后来鹤岗市文工团来她的中学选拔人才,由于她出色的表演,最终也确实被录取了,成为了他们单位最小的演员。之后由于她出色的表演,以及自己吃苦耐劳的性格,使得她很快成为了他们单位的小台柱子。在团里除了要最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有身兼数职,歌唱演员除了会歌唱外,还要会说相声、演小品、跳舞等等,各种舞台演出技巧,五花八门都得学会。也正是这样多方位的演出学习,成就了后来多才多艺、舞台表演丰富、扎实的殷秀梅。但是后来由于政治动荡,团里要裁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殷秀梅就丢了饭碗了,虽然莫名的被辞退,自己也很生气,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更没有放弃或者松懈
对艺术的追求,在辞退在家闲着的那几个月,她还是依然每天坚持唱歌,像正常上班一样。命运就是这么的奇妙,后来团里又招她回团里工作,但又来一个机会,省歌舞团来团里说借她去参加广交会的演出选拔比赛,在经历了层层选拔后,最终她是第一名,顺利的去参加了广交会。这次演出对她的歌唱生涯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她被中央广播艺术团看上了,于是她后来来到了北京,随后也顺利的出了很多歌,也在全国越来越出名。正当事业上升的时候,她却选择去中央音乐学院读书,来不断的充实丰富自己的歌唱事业。这就是那个性格倔强、脚踏实地、真诚的殷秀梅。
二、殷秀梅的声音特征
殷秀梅在学校学习的这段时间,不管从音乐理论上还是技巧上都得到了更专业的发展。对声音的认识也更科学全面。再后来她的演出就遍及国外各个城市,在这些演出中,也让她懂得她和祖国有着深深的联系,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祖国,于是她之后演唱的很多歌曲都是关于祖国的歌曲,她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咬字方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声音风格。她的声音没有当时那个年代美声唱法的许多声乐演唱者和学习者,发音上的吐字不清,也没有民族唱法的声音腔体不够大,声音没有恢宏的气势和庞大的穿透力等特点。她的声音既有清晰的语言,也有磅礴恢弘的气势,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声音明亮圆润,松紧有度,在松弛的状态下,发出声音,高音高亢嘹亮,低音实而有力,并且在演唱乐曲的每个微弱的细节上都做到极致,在最自然地状态下积极地协调运用各个腔體,使各个腔体发出的共鸣都能自然连贯。她的声音像极了古代的韩娥,声音一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她的语言清晰,使观众听起来,毫不费力,我想这也是观众们喜欢她的原因吧。在那个年代,她能打破洋腔洋调的束缚,积极的结合中国的语言进行演唱,可谓说是中国第一人啊,让人们认识到,原来美声唱法还可以这么唱啊,并不是只是腔体撑大,不用管咬字清不清那么简单啊。也为民族唱法开辟了新道路,让民族教育者和学习者意识到科学发音的重要性及效率性,只有美声的科学发声方法加上中国的语言,才会出现及其美妙的声音,中国人们喜爱的音乐。殷秀梅的声音总给人一种饱满的感觉,像有用不完的气息一样,可以无穷无尽的释放,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呢,是因为她掌握了正确的歌唱技巧,并且把它运用的很娴熟。她的歌声简直可以用听觉盛宴来表示。正是因为她正确的发声方法,才使得她可以演唱各式各样的声乐作品,并且每一首都演义的非常到位。
殷秀梅的认真踏实的学习精神、以及敢于突破固有的陈规,积极探索新的途径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声乐道路上,也将以她为榜样,推陈出新、敢于突破。
作者简介:
韩再红,1968年,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关键词:声音;殷秀梅;腔体
音乐是人类枯燥生活的调剂品,没有音乐的话,很难想象人类的业余文化生活该如何进行下去,它充实着人类的内心世界,带给人类力量,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人类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引起人类的共情,仿佛事情就像刚刚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而把音乐怎样传递给人们呢?这就需要演奏家、歌唱家们的传递了,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著名的乐音传递者殷秀梅老师的风采。
一、殷秀梅的音乐成长之路
殷秀梅是我国重量级的女高音歌唱家,为我国声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给各个声乐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树立正确声音意识的途径,开辟新的道路,形成自己特有的声乐风格。她是声乐舞台上数一数二的歌唱者,经常以各种惊艳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给人久久不能忘怀的视觉和听觉印象。她演唱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塑造了一个个印象极深的角色形象,她演义的每一部歌剧,都成了经久不衰的典范。她能有这样的成就,当然和她的努力以及她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她出生在1956年,在那个人们物质生活特别贫瘠的年代,她的家庭和别人家比起来,还算优越,而且她从小就较受宠,这也给她后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她从小和别的小朋友一样,也没想过自己未来要当歌唱家,她当时就想当一名飞行员,认为自己如果能实现,那将是多么幸福和神采奕奕的事啊。殷秀梅之所以后来走进音乐这一条路,好像显得也是那么的顺其自然,在她很小的时候,由于自己特好的音乐感觉、音色、音质,深受老师们的喜爱,也就有了更多的舞台表演机会,就这样渐渐的她就有了小小的名气了,后来鹤岗市文工团来她的中学选拔人才,由于她出色的表演,最终也确实被录取了,成为了他们单位最小的演员。之后由于她出色的表演,以及自己吃苦耐劳的性格,使得她很快成为了他们单位的小台柱子。在团里除了要最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有身兼数职,歌唱演员除了会歌唱外,还要会说相声、演小品、跳舞等等,各种舞台演出技巧,五花八门都得学会。也正是这样多方位的演出学习,成就了后来多才多艺、舞台表演丰富、扎实的殷秀梅。但是后来由于政治动荡,团里要裁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殷秀梅就丢了饭碗了,虽然莫名的被辞退,自己也很生气,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更没有放弃或者松懈
对艺术的追求,在辞退在家闲着的那几个月,她还是依然每天坚持唱歌,像正常上班一样。命运就是这么的奇妙,后来团里又招她回团里工作,但又来一个机会,省歌舞团来团里说借她去参加广交会的演出选拔比赛,在经历了层层选拔后,最终她是第一名,顺利的去参加了广交会。这次演出对她的歌唱生涯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她被中央广播艺术团看上了,于是她后来来到了北京,随后也顺利的出了很多歌,也在全国越来越出名。正当事业上升的时候,她却选择去中央音乐学院读书,来不断的充实丰富自己的歌唱事业。这就是那个性格倔强、脚踏实地、真诚的殷秀梅。
二、殷秀梅的声音特征
殷秀梅在学校学习的这段时间,不管从音乐理论上还是技巧上都得到了更专业的发展。对声音的认识也更科学全面。再后来她的演出就遍及国外各个城市,在这些演出中,也让她懂得她和祖国有着深深的联系,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祖国,于是她之后演唱的很多歌曲都是关于祖国的歌曲,她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咬字方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声音风格。她的声音没有当时那个年代美声唱法的许多声乐演唱者和学习者,发音上的吐字不清,也没有民族唱法的声音腔体不够大,声音没有恢宏的气势和庞大的穿透力等特点。她的声音既有清晰的语言,也有磅礴恢弘的气势,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声音明亮圆润,松紧有度,在松弛的状态下,发出声音,高音高亢嘹亮,低音实而有力,并且在演唱乐曲的每个微弱的细节上都做到极致,在最自然地状态下积极地协调运用各个腔體,使各个腔体发出的共鸣都能自然连贯。她的声音像极了古代的韩娥,声音一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她的语言清晰,使观众听起来,毫不费力,我想这也是观众们喜欢她的原因吧。在那个年代,她能打破洋腔洋调的束缚,积极的结合中国的语言进行演唱,可谓说是中国第一人啊,让人们认识到,原来美声唱法还可以这么唱啊,并不是只是腔体撑大,不用管咬字清不清那么简单啊。也为民族唱法开辟了新道路,让民族教育者和学习者意识到科学发音的重要性及效率性,只有美声的科学发声方法加上中国的语言,才会出现及其美妙的声音,中国人们喜爱的音乐。殷秀梅的声音总给人一种饱满的感觉,像有用不完的气息一样,可以无穷无尽的释放,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呢,是因为她掌握了正确的歌唱技巧,并且把它运用的很娴熟。她的歌声简直可以用听觉盛宴来表示。正是因为她正确的发声方法,才使得她可以演唱各式各样的声乐作品,并且每一首都演义的非常到位。
殷秀梅的认真踏实的学习精神、以及敢于突破固有的陈规,积极探索新的途径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声乐道路上,也将以她为榜样,推陈出新、敢于突破。
作者简介:
韩再红,1968年,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